第四章 亡秦川論

“放過墨家和衛曉峰?”龍天羽臉色一下微變起來,墨家的龐大勢力和衛曉峰的潛在威脅,可以說並不次於楚國項羽,甚至比項羽還難纏,至少項羽做事光明磊落,少用計謀,比拼的是武力和霸道,而衛曉峰卻不一樣,劍術成聖,心計比兩個劍聖還可怕。

“羽哥?有什麼爲難嗎?”墨蘭輕聲問道。

龍天羽猶豫道:“雖然你們無夫妻之實,但我早已把蘭兒當成自己的王妃嬌妻,你我之間,沒有什麼遮攔的話題,墨家勢力龐大,十萬墨徒十萬兵,這支勢力遠不是一個學派應該有的力量了,如果漢室統一天下,爲了保住江山,墨家一定要削減,甚至由武裝力量改爲學派,否則即使我放過墨家,日後它仍然會作亂,皇室後裔子孫也同樣會對墨家出手的,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墨家能歸順漢室!”

墨蘭蹙起蛾眉,說道:“墨家百年來獨立於世,在戰國時期,諸侯林立,從未倚靠順從過任何諸侯國,何況現在又與衛國聯盟,更不會順從漢室了。”

龍天羽淡笑道:“衛國很快就要崩塌滅亡了,到時候樹倒猴散,墨家沒有了盟友,自然無法與朝廷抗衡,到時候蘭兒可以出面勸服墨家弟子,逐步分化解散,專心墨家經文哲學的研究,這樣墨家纔會長久流傳下去,繼續與儒家並顯於世,坦白說,墨家擁有龐大的戰鬥力,不是它昌盛的基礎,恰恰相反,卻爲它的滅亡埋下禍根。”

“滄海儒家,天下翹首,儒家沒有武力機構,卻能昌盛幾千年,甚至兩千年後,儒家還能興起延續,而墨家卻早就消失在歷史河流中了,甚至現在,天下人知道儒法多,而知曉墨家少,學派是不會被朝代更替所取消的。”

墨蘭陷入沉思,輕嘆道:“羽哥說的也是,不過你怎麼確定兩千年後,儒家能興起,墨家會消失呢?”

“這個嘛,嘿嘿,這個叫歷史規律,遵從的自然會長久,逆反的必然會淘汰。”龍天羽急忙改口,轉移話題道:“至於衛曉峰,我答應你,不殺他,但如果他執迷不悟,危及到我的安危時候,我還是會出手防衛出手的。”

墨蘭點頭道:“這個自然,如果衛大哥危及到羽哥的安全,蘭兒自會出手的,絕不允許任何人傷到我的羽哥!”

龍天羽微笑點頭,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以他身爲君王的心理,任何許諾,在利益面前其實都無關緊要,因爲這是一廂情願的,即使自己答應不殺衛曉峰,不除掉墨家,但誰能保證衛曉峰、墨家會乖乖聽話,適當收手呢?如果他們非得找死,誰能攔住呀!

一切還要看具體情形而定,自己把握不了對方的命運,自作孽不可活,衛曉峰的命運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裡,就看他如何抉擇生死了。

月色正濃,龍天羽攜着佳人的素手走下山林,兩人身上清輝縈繞,宛如一對神仙眷侶。

……

翌日,龍天羽欽點的將領開始陸續整軍,清點自己的人馬,演練登岸作戰的配合,數十艘大船靠岸拋錨,弓箭掩護,然後甲士登岸,反覆演練着。

這支水軍從漢水、嘉陵江水系訓練的漢軍調來,有不少巴人、濮人、蜀人,這些少數民族逐漸被漢化,慢慢接受了漢室的文化和法制,最主要是這種推行的政策,有利民生髮展,遠比他們這些奴隸社會的人所能享受的權利要多得多,因此當地百姓擁戴漢室統治。

“正面衝擊,雁行陣!”

“兩翼包抄,虎翼陣!”

漢軍在龍門河灘上反覆進行登陸演練,而戰艦上不斷搬運着箭簇、炸藥和戰馬,一旦進攻後,船隻的攻擊力,以及登陸後的正面衝鋒,武器裝備和箭簇補給都不能缺少。

轉眼過了兩日,離出兵渡河只有一日的時間。

龍天羽出了帥帳,站在高臺,放眼四顧,在四周山川的重重包圍之下,黃河沙灘上駿馬嘶騰,仰天長鳴嗎,無數的旌旗迎風招展,磨的錚亮的刀鋒槍頭閃着灼灼寒光,映照着戰士們興奮的面龐。

“渡河!渡河!渡河!”

漢軍將士見到主帥登上了點將臺,大聲吶喊,士氣如虹,向漢王表示自己的渡河作戰的決心。

龍天羽輕嘆道:“有了如此氣勢的將士,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二十萬漢軍,區區衛國如何能敵,一個月內,定能大破衛軍!”

在他身後不遠處的將領們聽到漢王的誓言,都摩拳擦掌,準備好好搏殺一場,立下頭等功勳。

龍天羽站在高臺上,眺望四周羣山,山川巍峨,黃河滔滔,華山在西,中原在東,地勢險峻密集,他轉身問向張良道:“地形險阻,用來固守河山,武器裝備和法制規章,用來統治國家,數代秦王勵精圖治,吞併七雄,鞏固邊塞,何以淪爲今日天下義軍的局勢?太傅,你來評論一番,讓諸位將軍知曉吧……”

張良依君臣之禮走上前行了一揖,然後轉身望着臺下階站立近百名武將謀臣,慷慨說道:“秦孝公佔據嶢山和函谷的險固地勢,擁有整個雍州之地,君臣牢固把守,隨時窺視着周王朝的政權,大有席捲天下,包括宇內,囊括四海的勁頭兒,併吞八方極遠之地的心氣兒,就在這個時候,商鞅輔佐秦孝公,對內建立法令制度,致力於耕種紡織,整治攻守的武器,對外用連橫的策略使諸侯們相互爭鬥,於是秦國像兩手相合那樣容易毫不費力地取得了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接了秦孝公的治國事業,遵循着先人留下來的策略,向南面奪取了關中,向西南攻取了巴蜀,向東面割得了肥沃的土地,像背面奪取了衝要險阻的郡邑,諸侯因此而恐懼驚慌,相會結盟對策來削弱秦國,他們不吝珍貴的財寶和富饒的土地,用來招納天下的人才,採取合縱策略締結盟約,相互支援爲一體。”

“當時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公子,都英明智慧而忠信誠義,寬宏厚道而愛惜人才,尊重賢士而器重土人,他們相互約定實行合縱聯合抗秦,破壞秦國的連橫策略,聯合韓、魏、趙、燕、齊、楚、宋、衛、中山等國有關人士。”

“於是六國人才,有蘇秦、甯越、徐尚、杜赫這些人替他們策劃;有樂毅、齊明、周最、陳軫、邵滑、樓緩、翟景、蘇厲這些人溝通他們的意見,有吳起、孫臏、田忌、廉頗、趙奢、戴它、倪良、王寥這些人統帥軍隊,爭雄一時。”

“可最後諸侯們統百萬兵殺到函谷關下,秦人開關迎敵,九國師卻最終兵敗潰散,秦無亡矢遺簇之費,而天下固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到了秦始皇,發揚六代傳下的功業,像駕車似的揮動長鞭來駕馭各國諸侯國,吞併東周和西周兩個小國,滅亡了六國諸侯,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控制天下,威震四海。隨後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亦不敢貫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鍉,鑄以爲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爲城,因河爲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爲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爲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秦國擁有百萬雄師轟然倒塌,義軍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漢王當年一人倡導起義,秦王朝七代宗廟就被毀壞,連秦王子嬰也死在了別人手中,被天下人所譏笑,這些都是因爲不施行仁政,而攻取天下和後來防守天下的形勢不同的啊!”

諸將聽了張良滔滔不絕的精闢言論,都陷入了沉思,頗爲受教。

龍天羽點了點頭,感慨道:“是啊,世人都說我龍天羽有如神助,能擊敗龐大的秦朝,其實熟不知這是歷史的必然,即使沒有我龍天羽,也會有別人率先起義,完成這個目標,如今我大漢正在吞併天下的道路上,諸位將軍切記勝不驕,敗不餒,善待將士和百姓,我們君臣上下同心協力,讓漢室江山能延續數百年、上千年如何?”

百餘將領及謀士驀然拱手半跪,異口同聲道:“臣等鞠躬盡瘁,爲漢室千年基業,死而後已!”

第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九章 內殿定計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一章 芳心之秘第五章 臥室春香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一章 范增毒計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八章 拳腳鬥狠第一章 山澗春色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五章 死守關口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
第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九章 內殿定計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一章 芳心之秘第五章 臥室春香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一章 范增毒計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八章 拳腳鬥狠第一章 山澗春色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五章 死守關口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