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北伐渭關

芸熙聽到‘一國兩制’的治國之法,目瞪口呆,櫻桃小嘴張成了O型,心下震驚無比:這是什麼破制度?這樣一來,我高句麗沒有了外交和軍事主權,還不如同被他統治一樣嗎?而且是不動用兵馬就順利佔領了朝鮮半島?這漢王比匈奴還要狼子野心!

她臉色數度變發,由白變紅,由紅變青,冷冷地望着大殿上那個冷酷的君王,心裡原本充滿的一些美好希望近乎破滅,本以爲自己的一番話會打動漢室無條件出兵,退讓一步,只好高句麗割讓部分土地,稱臣納貢也就是了,卻沒想到受到如此剝削!

龍天羽俯望着芸熙,他本在大劍師的巔峰,對人體血脈流動和氣息變化了如指掌,只見她氣息紊亂,就知道情緒極度變發,但眼下也不管她了,畢竟這是關係到漢室出兵的國事,不再是兒戲,也不是他當初起義時光憑意氣用事,現在他是君王,目光要遠大,用謀也要有帝王之術。

換句話說,以前的龍天羽只是一個帶兵廝殺的先鋒將領,勢必躬親,一馬當先,稱之爲元帥都有些過猶不及,而現在,他已經真正適應了這個君王的角色!

龍天羽微笑道:“高句麗來的使者,如何?”

芸熙滿眼怒火,緊咬貝齒,目光冷冷望着他,哼道:“如此一來,我高句麗與亡國有什麼區別了?”

龍天羽見這小女子仍未開竅,毫不留情地道:“歸降漢室,可以抱住貴國的子民和種族,如果不合作,恐怕那半島上的種族就要消亡了,亡國與亡種,你自己選吧!”

芸熙目光一驚,尋思片刻,頓時軟弱下來,眼神變得有些空洞,事實上,如今高句麗被匈奴佔領,燒殺搶奪,屠城無數,不論婦孺青壯還是牛羊軍械被源源不斷運往草原大漠,如果匈奴和烏桓等野蠻的狄人再不退兵,整個高麗半島恐怕真要遭受到滅頂之災了。

在場無論是張良、蕭何、陳平、曹參以及六部尚書等軍機大臣,還是文武百官,全都驚住了,一國兩制,這種方法也太出奇了,不費一兵一卒佔領了高句麗,還不傷害當地百姓,只要控制住軍權和獨立的外交權,就控制了該國的主權,慢慢推行漢文化和新政律法,鼓勵通婚通商,雖是自制郡地,卻也是大漢的領土了。

尤其是在場的一些文官,這些更加佩服漢王了,畢竟在文官心中,帶兵如神不過是武夫將領所爲,但這種思想,卻是君王的高瞻遠矚,纔是一代帝王該決斷的事。

“請容在下……回去稟過主子,才能定奪,現下……無法回覆漢王!”芸熙咬着櫻脣,嬌美的脣瓣上已滲出了血跡卻渾然不覺,木然地說道。

龍天羽並不着急,因爲他知道,殿上最急的人莫過於她了,淡然道:“好吧,兩位使者可退殿回去徵詢貴國王族的意見,如果想通了,可公開身份去禮部交換文書,然後用禮部司儀隊護送,進入皇宮來商議國事!”

樸芸熙不置可否,也不施禮,轉身退出了政和大殿,後面的使者車載元嚇了一跳,擔心失了禮節惹怒漢王,急忙跪地叩拜三下,唯唯諾諾道:“卑職告退,告退……”

龍天羽也不答話,一揮手,隨他去了,這個高句麗還未放在他眼中,當龍天羽想通了歷史方向和規律的關係,已經不再執着它會發展到哪個方向,他只在乎,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華夏漢人迅速崛起,廣開民治,當西歐北美還是野蠻人的時候,大漢已經站在世界的巔峰,將來陸軍、海軍、空軍征服世界,成爲第一個“日不落”的敵國!

扶桑島、孔雀王朝、波斯帝國、阿拉穆特聖城……等着我,當我龍天羽統一中原,穩定十年之後,將是征服你們的時候了。

龍天羽一番豪情感慨過後,喃喃道:“此刻是該出兵還秦三地的時候了!”

……

河西之地,陳倉關。

韓信招集了麾下大小將領三十多人來到主帥堂,商議出兵之事。

副統帥灌嬰,軍師薊通,大將軍紀信、周苛,將軍袁英、楊瞳、呂澤等,左、右、前將軍王吸、林秋、林摯、邵雄、趙虎、樑越明等,將領如雲。

韓信見衆將到齊,開門見山道:“今日招集諸位將軍來此,是公佈一件軍機大事,漢王密旨和樞密院軍令已到,責令我北伐軍,自今日起,開始出兵還秦三地,這件事沒有經過王城拜壇封將的事宜,甚至連我們朝廷內部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伐軍已分批悄悄移到陳倉關駐紮,所爲‘兵者詭道’就是這個意思。”

“終於要出兵了,太好了!”堂內所有武將都摩拳擦掌,興奮叫喝道。

韓信見衆將領情緒高漲,微笑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我等將領在大劍山腹間不分晝夜地訓練了八個月,又換上了鋒銳的軍械兵甲,正所謂寶劍鑄成,必定飲血,我們手中的兵刃要爲漢王打下三秦之地,佔據函谷關,進而爭雄天下,建立不世功勳,成爲大漢開國元勳,諸將將領,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衆將異口同聲高諾道。

“哈哈,好,就是這股鬥志,現在本帥要分兵授權,章邯從董翳和司馬欣各調來五萬人馬,加上八萬雍軍,一共有十八萬人馬駐守渭關一帶,這渭關地勢險要,乃是陳倉道進入廢丘、通往函谷關的必經之路,渭關南倚秦嶺分支山脈,北靠岐山,在兩山脈之間有渭水流過,這章邯能在此建立渭關,也算此人破懂兵謀略,因此我們用兵一定要快,兵貴神速,在章邯仍未反應過來時,拿下廢丘和渭關,雍王章邯一敗,其它兩位塞王、翟王就容易多了。”韓信解說着他的用兵思想。

“上將軍,你就發號施令吧,帶兵你最有一套了。”灌嬰在旁微笑道。

其它將領迫不及待道:“我等稟尊上將軍號令!”

韓信滿臉淡笑,胸有成竹道:“此次分兵三股,由灌嬰將軍率三萬精騎奔走鳳翔,繞過岐山,從涇河與岐山的交界地穿行而過,那裡雖有雍軍和董翳兵馬駐紮,但騎兵較少,只要精騎快速穿行,襲擊營地,把了營寨,這些守軍來不及報信,咱們的精騎兵就能插向章邯的王都廢丘了,那時章邯必定緊張,調回部分渭關的兵力,後方一亂,渭關將士鬥志就會減弱,我軍猛襲定能取勝。”

“第二支人馬由紀信統領、袁英爲副將,率十營步兵甲士、兩營騎兵,從陳倉故道峽口,向大散關偷襲,那裡駐紮了三萬的雍軍,爾等奪關之後,趕到灞上,設伏渭水北岸,等待章邯帶兵撤退的時候,伏擊殺之!”

“其餘將領和兵馬,跟隨我將軍在正面攻打渭關,今日開始點兵,三日後從陳倉關進軍渭關,其它兩路明日正午開始調兵出營,務必十日內完成使命,到時再合兵戰三秦!”

灌嬰、紀信等將領拱手領命:“末將得令!”

韓信笑容收斂,滿臉英氣,將帥之風油然而生,環顧一週道:“來日的勝利,就靠各位了,下去準備吧,明日起全軍進入正式的作戰狀態,各軍營猶如將士當成兒戲者,軍法處置,殺之祭旗!”

這些鐵骨錚錚的將領都熱血沸騰起來,再次合什拱手道:“決不辱命!”

翌日灌嬰率先帶三萬騎兵離開,繞走岐山去了,隨後紀信、袁英帶領十營兩萬五千甲士,以及兩營三千騎兵出發,要偷襲大散關,逮至兩軍離開陳倉關後,韓信親自登壇清點將士,二十萬北伐大軍仍留下一萬兩千騎兵和十三萬甲士,其中包括了戰車縱隊、控弦之士和他的中軍親兵。

投石車、箭塔車、雲梯車都準備就緒,最讓韓信看重的糧草軍餉全部到位,四十萬石糧草,十萬白銀,夠北伐大軍半年的軍餉了,使韓信無後顧之憂。

爭奪天下的戰爭拼的是什麼,不只是將士多寡、兵器優劣、地形險要等,而是糧草充沛,國力雄厚,沒有糧草軍餉還打什麼仗,將士連吃的都沒有了,焉肯效死命?

韓信站在高高的將臺上,一身銀色鎧甲熠熠閃光,身後的披風迎風飄展,氣勢雄渾,軍營的大旗獵獵作響,放眼四顧,整個營地兵馬和將士的昂揚鬥志渾然一體,那一個個年輕黝黑的面龐,眼中充滿未知的興奮,黃鬃、黑鬃、白鬃地戰馬匯成片片斑斕的雲彩,寒光閃閃的刀槍劍戟,在陽光照耀下,閃爍着詭異的清冷光輝。

“諸位將士——”韓信內勁迸發,低沉渾厚着開口,聲音在四面山谷間迴盪,十萬將士聽得異常清晰:“漢王已經下達聖旨,北伐大業正式開始,我北伐軍便首當其衝,成爲一柄利劍,爲漢室披荊斬棘,橫掃天下,建立男兒功業,光宗耀祖,這是我們的第一仗,在我們的背後,有數百萬的大漢子民在望着咱們,只許勝,不許敗,爲了我們的家人,爲了漢室天下,我們要一戰定三秦!”

“一戰定三秦!一戰定三秦……”

十萬人的氣血、戰意凝成一股,士氣如虹,一股強烈的陽剛風雲,席捲整個方圓數裡的上空,這就是軍人的氣勢!

“先鋒軍出發!”韓信大吼一聲,發出號令。

楊瞳、王吸帶領三萬先鋒人馬率先出關,沿着渭水河岸順流而下,向着前方百里渭關進軍,其後左路軍、右路軍、中軍開始出動,韓信、蒯通則坐鎮中軍,十萬多人馬雖是兵多將廣,但一路途中卻並不嘈雜,連那戰馬的嘶鳴,一點也不雜章混亂,由此可見韓信練兵,確實名不虛傳。

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五章 兵臨山下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五章 創辦報業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一章 不斬來使第六章 分秒奪城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九章 封王詭計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
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五章 兵臨山下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五章 創辦報業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一章 不斬來使第六章 分秒奪城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九章 封王詭計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