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陳勝請王

龍天羽將三萬人列成方陣,前三排爲弩箭手,摟着重裝兵種,手持六米多的長矛,隨後是長戟、戈、鈸兩軍交鋒殺傷力最大,視爲銅牆鐵壁,前排倒下,後排重新撲上,保持方陣不變。

後面是騎軍與輕裝步兵以及戰車,是遠行追擊主要力量,前後兵種根據戰場的區別而互相換位,針對敵軍弱點,變演陣法。諸將還在耐心等待,樊噲有好幾次都要開口咒罵守軍,但看到龍天羽嚴肅的表情,便硬將髒話嚥下肚內。

驀然城門開啓,列隊走出數千名守軍站在城門兩側,手無兵器,接着紀信、周苛、樅公摘下頭盔,來到龍天羽的戰馬前不遠處,單膝跪地,前者嘆道:“罪將紀信率領彭城守軍將士,投誠龍家義軍,幸得龍將軍大義,使紀信免成執迷不悟、助紂爲虐的罪人!”

龍天羽哈哈一笑,躍下馬背,扶起紀信道:“紀將軍不必客氣,事實上龍某早把諸位視爲自己人,以諸將的胸襟和仁義,豈能甘爲暴秦昏君所用,加入義軍亦是遲早之事,只是這次有勞紀老夫人。”

紀信暗自佩服對方的推心置腹,心想講到胸襟氣度,此人可比我高得多了,當下心悅誠服道:“小將服了,今後我紀信願爲龍將軍效犬馬之勞,縱死無撼!”

龍天羽握住紀信的手,糾正道:“不是爲我,是爲天下的百姓,哈!傳令下去,三軍入城!”因先前義軍留下一門供難民逃生,深得百姓口碑,此時義軍入城,城中剩下的百姓均夾道歡迎,氣氛熱烈,好象軍中有自家人一般親熱。

蕭何、曹參、周勃等坐在馬上,收氣氛所染,臉泛笑容,更加佩服龍天羽的謀略,如此不費一兵一卒,輕而易舉取下彭城,又贏得百姓擁戴,當真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哉。

樊噲此時興奮起來,話便也多了,轉頭對着蕭何曹參道:“我老樊可是服了咱將軍,你說這打仗行軍,不單單靠硬拼,智謀一點都不能少啊,灑家可算是長見識了!”衆人聽他竟講起智謀,都不禁大笑起來。

紀信率領一萬常年跟隨自己的親兵加入義軍,其餘秦兵去留隨意,有一部分譴回鄉下村野尋家人去了,剩下的便也加入了義軍。

龍天羽想到軍雜則亂,便將新歸附的秦軍和應兵入伍的百姓編在一起共兩萬人,仍由紀信、周苛帶領,其餘八萬人義軍不斷訓練演習陣法和搏擊格鬥的技巧,個人的本領強一分在沙場上就多一分生還的機會。

大軍暫住彭城,以靜制動,觀察天下形勢以擬定下部方針,五日後陳勝吳廣趁沛縣縣令、縣尉不在,守軍空虛,便佔領了陳地,同時擴收隊伍,肆意爭奪客家或農民的財產,全軍六七萬人卻軍紀不明,士卒懶散整日大魚大肉開始享樂起來。

陳勝率起義軍進入陳縣後,魏國名士張耳、陳餘便前往陳勝的駐地通名求見,陳勝一向聽說他二人很有賢能,故而大喜過望,恰逢陳縣中有聲望的地方人和鄉官請求立陳勝爲楚王,陳勝果然心動,就拿此事詢問張耳、陳餘的意見,二人覺得不妥,這是向天下暴露私心,而且農民義軍以響應沛縣爲名,若要稱王也需將龍天羽請來商討纔不違反道義。

陳勝心中大恨,但一時也不便發作,想到卻是另一回事,心生一計假依二人之見,派出使者去往彭城,欲請龍天羽前來主持大局。

彭城,龍天羽站在城牆上正手持令旗指揮城外十萬大軍,演習陣法,在未來時代他都是坐在前線司令部的電腦前,通過衛星掃描定位和數據分析,進行反導彈、反偵察,以及將陸海空三軍的配合作戰,由軍用無線電波發出命令。而此時身在古代戰場,揮旗擊鼓也大感新鮮刺激。

夏侯嬰所率領的黑甲早已增至千人,正在彭城之處最高的山峰進行攀巖,跳級等終極訓練,開始每日均有受傷的精銳,後來練熟得猶如平路行走。

陳勝派來的使命通名報姓後,被守卒帶領龍天羽的面前,後者看過信後,心中一定,命人領使者休息後,找來蕭何等召開會議商討。

蕭何疑惑道:“陳勝當真有如此胸襟,四方起義愈演愈烈,大都各自爲政相互攻城掠地,自立爲王,豈會甘心釋解兵權爲賢所用,實在令人費解!”

龍天羽微笑道:“他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淺意欲請龍某封之爲王,如此名正言順召告天下,同時把私心罪名推給我;深則包藏禍心,倘若中間我們有所變故,他可接收龍軍,哈哈……好個如意算盤!”

樊噲氣道:“奶奶的,這廝滿肚子花花腸子,氣死人來着,將軍撥我幾萬人馬,老樊這便給你瞅掉他的狗頭。”龍天羽呵呵一笑,並不答他。

曹參問道:“那……咱們去還是不去?”

龍天羽從容道:“去,當然要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也想看看這陳勝到底是何人物?”

樊噲奇道:“還不就是個老爺們,難道是小娘子不成?”餘人應聲而笑,衆人哪知道龍天羽指的是曾在歷史上引導第一次農民起義的人物。

龍天羽笑罵道:“休得胡說,明日曹參、周勃挑選精兵一萬,騎兵兩千,夏侯嬰率領一千黑甲精銳,隨我去往陳地會會那陳勝吳廣!”

蕭何擔心道:“陳勝起義軍尚有六七萬人聚在陳地,倘若他心生歹念,你們只有一萬人馬,兵力懸殊怕有不測。”

龍天羽意態自若道:“這樣纔會令他疏虞防範,露出原形,倘若真的有事,這萬人之際,無不以一當十,足可應付任何場面,到有灌嬰和樊噲負責接應斷後便成。”衆人聽得在理兒,都應命從事而去。

翌日,龍天羽、曹參等領兵一萬以及換了平常裝束的黑甲軍,從彭城出發繞東而行,向陳地進發。隊伍行程兩日後,經過一道山麓,八月天時,遍山烏柏葉子似火燒般殷紅,路經野草剛起始變黃,一抹夕陽映照之下,滿地金色飄動。

轉過山峰,漸聞潺潺水聲,霧靄縈繞,舉目遠眺,奇峰右面嶙峋岩石間,涌泉飛瀑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處亂彈,煙波浩淼,旖旎秀麗。

龍天羽被自然景色打動,下令全軍暫作休息,士卒到河流旁抄起泉水送入口中,一股冰涼直通脾胃,更有甚者撩水洗了胳臂腿間塵土,後來乾脆跳入水中洗個痛快。

龍天羽則領着曹參、周勃、夏侯嬰來到斷崖飛浦前,清泉碧潭,美蔭幽谷,蒼翠欲滴,煙波搖漾,偶有山鳥飛澗林間。在未來戰爭和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這樣的天然景色對於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格外引人入勝。

龍天羽提劍指地而立,衣袂當風,說不出的瀟灑,望着景色隨口捏來詩句道:“一柄君子劍,兩袖軒轅風,飛天添鶩翼,潛水作蛟龍。”

話音剛落,忽然林中有人高唱道:“鳳兮鳳兮,翱翔於九天,天地多窈潦,鳳兮鳳兮,九天之翼,日月爲你遮擋,鳳兮日將暮,鳳兮鳳兮歸何處?鳳之高潔兮,蕭蕭飛舞不息,天地兮狹小,地處青山兮,以爲主天南,吾兮吾兮,今生何處兮?”

龍天羽聽之動容,心想此大風歌頗爲楚辭精華,以鳳喻己,料知前面必有高人在此。

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十章 西征匈奴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七章 歷史步伐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六章 破衛水師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九章 子羽登場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
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十章 西征匈奴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七章 歷史步伐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六章 破衛水師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九章 子羽登場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