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X李世民 25 規矩
25 規矩
皇帝的性情?!
李世民的眉尖與心尖,都不由得隨着劉弘基的這句話跳了一下。
皇帝的性情,我進這宮來纔不到兩天,已經是領教得夠多了!卻不知道劉大哥他們這些千牛備身,會覺得皇帝的性情是怎麼樣的呢?
於是他試探的問道:“皇帝……很難相處的嗎?”
卻見劉弘基臉上的神色變得凝重起來,沉吟了好一陣子,才道:“皇帝的性情……現在一時之間我也一言難盡,反正你在這宮裡當差,慢慢總會知道的。其實皇帝的性情就算是很好很好,近侍班也還是難當的。好比說,我就聽這宮裡一些老資歷的千牛備身說過,當年先帝在位之時,他那是十分的勤政,常常廢寢忘食地與大臣討論朝政。”
“皇帝勤政本來是好事,可是剛好當值近侍班的侍衛們就慘了,因爲不能在皇帝還沒歇息的時候進行換班,否則打擾了皇帝也是大不敬之罪。於是只能在早過了換班的時間還站在那裡苦苦的等,餓壞了肚子的時候也有,困得想打盹也得強撐着的時候也有,甚至還有內急得不行卻也無法走開去解手的時候也有——於是那些前輩們傳下來的一條不明文的規矩就是:當值近侍班之前,寧可不吃不喝讓腸胃、**裡空着挨飢抵渴,也千萬不要吃得太多喝得太多,以致當值之時內急起來卻不能走開。這也是爲什麼阿琮今早一說鬧肚子,長孫隊副就趕緊放他病假,否則他要是在皇帝跟前一下忍耐不住放個臭屁的話,那可是砍頭死人的大禍呢!”
李世民聽得又是吃驚,又是好笑,這才體會到做這千牛備身,向外人說起來是能經常見着皇帝的龍顏、出入皇宮禁苑,表面上是風光得緊,內裡卻原來是有這許多苦況的。
劉弘基見他張大了一雙烏黑晶亮的眼睛,滿目驚詫莫名之色之餘,還似乎有些想笑卻強忍着的樣子,於是他自己倒是忍不住先笑了出來,連忙安慰道:“不過今上即位之後,像以前那種因爲皇帝還在跟大臣討論朝政而過了時間也不能換班的事就都沒有發生過了,所以你也不用太過擔心的。”
嗯,那是因爲現在的皇帝跟勤政的先帝相比,是懶得要命的,根本不會有與大臣廢寢忘食地討論朝政的事情發生吧?
李世民一邊這樣想着,一邊口上卻說:“那是因爲今上比起先帝,是更加的體恤我們這些侍衛們的下情了,是嗎?”
劉弘基聽得一怔,又看了李世民一眼,只見這少年一臉天真爛漫之態的望着自己,心中不覺暗暗的苦笑,想:你還真是太年輕了呀!都只會把人心往最善良的方向去揣想。看來這少年聰明是聰明得緊,近侍班的規矩很快就都能記下來了;但我還是得提醒長孫隊副不要太早讓他去給皇帝當近侍班,否則他這般天真爛漫的,把皇帝的歹意都想成好心了,只怕會吃大虧的。
他心裡轉着的雖然是這樣的念頭,口裡卻是含含糊糊的答道:“呃……這個……我也不知道啦。反正……反正你如果腸胃有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跟長孫隊副說,讓他給你換班。當值近侍班之前也要儘量的少吃少喝一點,還要先解清了大小便再去。”
李世民聽得暗暗點頭,想:這劉大哥不僅僅是個一般的好人,而且是個忠實厚道之極的人啊。這樣的朋友,交得過!
他剛纔說那句什麼當今皇帝比先帝更會體恤下情的話,自然並非出自真心——以他對那皇帝的瞭解,又怎麼可能真的會是那麼天真爛漫,把皇帝的用心想得如此善良?他其實是故意說出這樣的一句話來試探劉弘基的本性的。雖然劉弘基一直表現得對他很好,但他們二人畢竟纔剛剛認識了不到一天,始終是交情未深。他這樣忽然問這麼一句評價皇帝性情的話,劉弘基肯定不可能在他面前說出他自己對皇帝的真實想法。但如果劉弘基是個擅於僞裝的人,就會順着他這“天真爛漫”之言順口說幾句奉盛皇帝的話。如今他卻只是推說“不知道”,那就說明他是一個不肯昧着良心說假話的人,雖然不可能在自己這個纔剛剛認識沒多久的人面前說出批評皇帝的真心話,但也做不出指鹿爲馬、顛倒黑白的事情來。
二人就這樣談談說說一路行去,忽然聽得前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擡頭看時,只見一名身穿驍果禁衛服飾的人向這邊跑過來。那禁衛看見他們,連連揮手,叫道:“聖上皇駕馬上要經過這裡,你們趕快避讓到路邊,下跪迎候聖駕!”
劉弘基連忙拉着李世民退到路旁跪下,低聲道:“當值巡邏班時如果遇上皇帝在宮內巡行,會有禁衛在聖駕到來之前開路清場,那就要像現在這樣,馬上避讓到路邊跪下。頭要低着,眼睛只能看着地面,絕對不可以隨隨便便地擡頭張望,否則就是窺伺天子之罪,當真懲罰起來,可是要把窺伺過聖上的眼睛都給挖出來的!”
李世民一邊按着劉弘基的教導伏首垂目,一邊低聲的應道:“是,我都記住了。”
二人就這樣跪候了差不多有一盞茶的時間,才聽見雜沓的腳步聲漸漸地由遠及近。但除了腳步聲之外,四周寂然,皇帝出巡時那種肅靜迴避的氣氛再明顯也沒有了。在這一片寂靜之中,李世民的心突然砰砰狂跳起來。
好像……有什麼事情……不太對勁!
他也不知道這種預感是從何而來,只是下意識地把頭壓得更低,低得臉都幾乎貼在地面上了。
皇帝……應該不會注意到自己這麼一個跪在路邊的千牛備身吧?自己低着頭,他看不見自己的臉,若非特別地留神察看,應該是不可能認出自己來的。應該沒事,應該沒事。皇帝又有什麼理由要特別地留神察看一個跪在路邊的千牛備身是不是自己呢?
長孫順德聽到魏忠叮囑他和段志玄要在皇帝出巡之時緊緊地跟在聖駕身邊時,他一邊躬身應是,一邊心中嘀咕:這還要你來叮囑嗎?我們這些做近侍的,不緊緊跟在聖駕身邊,那不是瀆職了嘛?
儘管是這麼想,他還是把這話也跟段志玄說了一遍,等到皇帝從殿裡出來,坐上步輿之後,便與段志玄一左一右地緊緊跟着。說是緊緊跟着,但他仍是十分注意與皇帝的步輿隔開三尺之遙。只因如果靠得太近,說不準可能會一個不小心碰到皇帝,而這也是大不敬之罪,懲罰的方式是要把碰過皇帝的部位馬上砍掉!以前就曾經有一個侍衛沒注意,走在離皇帝的步輿太近的地方,而那天風很大,把皇帝身上的衣衫吹起,衣襬拂上了那侍衛的手臂,結果這也算是犯了觸碰聖體之罪,那條手臂就給砍下來了。
他一邊警惕地注意着四周的動靜以防有任何可能突然傷害到、或哪怕只是可能驚嚇到皇帝的事情發生,一邊也警惕地留意着不要走着走着就不知不覺地走進離皇帝不到三尺之遙的近處,一邊心裡卻又嘀咕開了:皇帝平時最喜歡就是去海池那邊遊玩,只因那裡是宮內風光最好之處。那海池在宮城的西北邊,而這條挨着宮城東牆的路,沿途並沒有什麼好看的風光或好玩的地方,皇帝平日絕少走這條路的,今天是怎麼回事了?而且剛纔也沒聽那魏公公說目的地是哪裡,難道就這樣一直沿着這路漫無目的地走下去?那到了盡頭的南城牆之後,要怎麼辦?
然後,他又注意到皇帝的眼睛一直盯着路邊下跪的人看。這些人都是給提早在前開路清場的禁衛喝令跪在路邊迎駕的,有剛好行經此地的宮人,也有正當值着巡邏班的侍衛,但他們全都俯首伏地,根本看不見臉面。皇帝不是遊目四顧欣賞沿途的花草樹木,卻是盯着這些人的後背看,那到底有什麼好看的?真是奇哉怪也!
正當他腦子裡轉着這些紛亂的念頭,忽聽得皇帝叫道:“停!”步輿立時停下。長孫順德也連忙跟着頓住了腳步,又向皇帝望去,卻見他雙眼緊緊盯着路邊跪着的一人。他不覺順着皇帝的目光也張眼望去。那人是誰,他一時之間認不出來。但跪在那人身邊的,卻是他再熟悉不過的劉弘基的背影。於是,他立時也聯想到,今天新進他的小隊裡的那個叫李世民的少年,現在應該是正跟着劉弘基在當值巡邏班。
那就是說,皇帝正盯着的那人……是李世民?
果然,緊接着他就聽到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世民?是你嗎?起來起來,上前來給朕看看你是不是世民?”
後記:
1、楊堅在位時過於勤政,以致於害得當班的侍衛無法換班的事,是史有明載的。
2、史書中也有記載過,李世民做皇帝時,曾經有一次一個侍衛走得離他太近,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嚇得那侍衛當時就變了臉色。但李世民安慰他說,沒有人看見這事,自己也不會把這事告訴別人,不會懲罰他。還有一次,是事先清場的侍衛沒把場清乾淨,結果李世民經過時看到有人躲在路邊的草叢裡。李世民也是讓人趕快帶那傢伙走,不要被諫官之類見到了以免他們上奏彈劾,否則不但那躲在草叢裡的人要受罰,清場清得不乾淨的侍衛要受罰,連侍衛頭領也要受下屬的過錯牽連而要受罰,總之會是一大堆人要受罰,所以李世民才這樣倒過來爲他們掩飾,儘量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這兩段史料記載下來自然是爲了用來說明李世民的善良仁慈,但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近侍班的規矩如果認真地執行起來的話是十分嚴厲苛刻的。所以這一章的劇情也都是有根有據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