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遇
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的綠色,深綠、淺綠、濃綠、淡綠、青綠、墨綠……笑歌走進這裡時除了滿心的訝異外,還有滿腹的歡喜。早就聽說清風林是綠的世界,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雖然自詡對綠色的研究並不少,從小在身爲花木匠的祖父身邊見識過不同的綠色花木,但這樣繁複又雅緻的綠色森林還是不得不令人震驚,由此也看得出這裡的主人定是對綠色癡迷了的。
笑歌邊暗歎如此景觀竟少有賞者邊思考着如何在這濃郁的綠色森林中找到要找的人。沿着蔥綠帶點灰白的滴竹徑走了好一段路,在途經青石溪的一瞬間才發現這裡的綠色純粹是來源於各種樹木的,基本上沒有地方是被綠草所佔據的,可以看到草的地方定是被樹所遮蔽,遠遠望去,如置身一片綠色的祥雲夢境,看不到頭又不捨走出去,幽遠、靜謐。
轉角,在一片垂柳林中終於見到了人影,笑歌舒了一口氣,再找不到人,天黑就趕不回去了。回首看着垂柳時,笑歌心中很是奇怪:垂柳一般不都是種於水邊嗎?在這深山老林中種這樣一片茂密的垂柳卻又任其生長不加修飾,顯然是不當觀賞植物用,那又是爲何用途?
當然此時也懶得理會這些問題了,還是找到人要緊。於是趕緊朝人影方向走去,此時卻見人影一閃,不見了。笑歌忙提聲喊道:
“清越姑娘!”
人影聽聲停了下來,轉身靜靜望着笑歌。
笑歌三步做兩步跑到了來人面前。這纔看清這位名爲清越的姑娘的相貌。的確是令人過目不忘的,雖沒有所謂傾世的容顏,但是全身上下透出的那一股清高孤絕的氣質,尤其是那樣睥睨萬物的眼神,讓笑歌心中一凜,直覺這個人,惹不得!更令人難忽視的便是那一身淡綠的服裝,幾乎與這垂柳林溶爲了一體,難怪剛剛以爲她不見了。若不是她手中拿着的墨綠長笛和那垂至腰間的飄逸長髮泄露了目標,笑歌還真怕找不到她。
見笑歌一言不發盯着她,清越頗有些不悅,便轉身走進了密林中。
笑歌回過神來,趕緊追過去。
“清越姑娘,是念青讓我來的!”
清越聞言停住了腳步,“她叫你來有何事?”
“何事我並不明瞭,只是託我轉交一封信給你。”笑歌說着笑着從懷中掏出了那封念青視若珍寶的信。清越接過信,盯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跡突然笑了,笑得那麼純粹,那麼幹淨,讓笑歌一下子愣了,還以爲就像外界傳聞的一樣無論對什麼她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呢,原來,也有能讓她如此開懷的東西。
清越擡起頭,淡淡說了句:“謝謝!”繼而又恢復了冷冰冰的模樣,轉身離開了垂柳林,踏入另一條青石小徑。
笑歌看着她離開的背影,搖搖頭,在心裡嘆了句,果然是桀驁不馴,看來以後的路坎坷是必然的了。又轉念一想,那又關自己什麼事呢,擺渡好自己就行了。不過說實話,這裡的風景確實不錯,雖然綠色太過濃郁,未免讓人有些壓抑,但也確實算得上是獨特了,既然來了,任務也已完成,就到處看看吧。這樣想着,也踏出了垂柳林。
不知不覺來到了之前瞥過一眼的小溪邊。此時已是日暮時分,夕陽從溪邊高大的樹梢間透下來,給這濃郁的綠林增添了幾絲光線。鳥兒好像也爲這光明
感染,爭先恐後地呼朋引伴,催促着趕緊歸家。笑歌聽聞這溪水的潺潺聲,突然間就不想再急着趕路了。靜靜着佇立在溪邊,聞着空氣中因喧鬧而更顯靜謐的味道,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理想家園。那裡有一座小島,只屬於自己的小島,一棟簡單的茅屋,一隻小小的渡船。天晴時搖着船槳,追着美麗的水鳥去近海的地方遊蕩;下雨天躺在茅屋內的涼蓆上聽雨,遠離紛擾,多麼愜意的事情啊。不過挺奇怪的,眼前的景色明明與自己想象的差得很遠嘛,笑歌嘲笑着搖搖頭,對自己說:“你又想太多了!”
“既然可以想,又怎麼會多呢?”冷不丁背後冒出一個聲音。
笑歌嚇了一跳,轉身卻見清越正靜靜在對岸望着她,夕陽的餘暉灑在她身上,讓笑歌覺得像做了一場不可褻瀆的夢,那麼遙遠又那麼理想。不過清越會主動開口倒是讓她驚訝的,畢竟念青口中的清越可是從不主動和人說話的,更何況是陌生人。想到這,笑歌笑了一下,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如果自己只是站在這裡不說話,清越會怎樣?於是便真的一言不發地站在那仰頭望着天空,一句話沒說。
清越亦未再開口,笑歌發現許久沒聲音後朝對岸望去,發現人家根本沒有開口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自己身後的樹林,像在望着什麼卻又像什麼都沒望。眼瞅着天不早了,笑歌收了視線,準備離開。
來時可能是被新奇感誤導了,沒發現者段路很長,可走時卻發現才走了一半天就慢慢黑了。笑歌嘆口氣,果然是看風景耽誤了時間,這下回去又要捱罵了。這樣想着,便加緊了步伐。
“你走得再快也是趕不回去的。”清越從後面喊道。
“可我總不能不回去,難道你讓我露宿這裡不成?”笑歌心裡沒好氣地想。
“跟我走吧,你是念青的朋友,我不會讓你無處可去。”清越淡淡笑了笑,說完徑直從笑歌身旁穿過走了。笑歌趕緊快步跟過去,心想果然也還是不像表面地冷酷。
穿過長長的竹林小徑,轉過一座山坡,便看到一棟茅屋屹立在對面的斜坡上,坡上青青草色在晚霞的映照下如同水墨畫中瀟灑隨意的塗鴉,顏色或深或淡,野花開得正肆意,讓人不禁想起印象中某個人灑脫的笑容。看久了剛剛密林中的綠海,突然視野開闊了,讓笑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她興奮地朝小屋跑去,只見小屋兩旁的柵欄邊都爬滿了綠色的藤蔓,仔細看看,這裡的花草也都談不上名貴,雖然有很多自己不知道名字,但在其它山林中也見過不少。只不過到了這裡,這些花草也好似變得有靈氣了起來,越發自然。
笑歌突然轉身,笑着問了一句:“如此好的地方,不會沒水吧?”清越聞言擡起頭,很坦然地笑了:“那是自然”。心中對笑歌的好感又增了一分。
笑歌卻愣了愣,沒想到清越會給她一個如此開懷的笑容,自己不禁也被感染了,就像坡前那些肆意開放的花朵一樣,忽然間變得純粹起來。
入夜,是山中一貫的晴晚,月高懸,風入松,人初定。笑歌與清越用過山中簡單清淡的茶飯後便隨着清越坐在院門口的竹藤椅上聽落葉蟬鳴,心想着在這樣夏季的夜晚享受如此的光景似乎已是小時候的事了,如今再次經歷真不知是該激動還是該感傷。從小祖父帶着自己走南闖北也算見過不少美景,但只有在
這樣清淨無塵的世界裡自己才能忘了鬧市區的紛擾。這裡就像祖父的花木苑,有着最坦誠的默默相守,但花木苑的一方小天地似乎總是容易被自己叨擾,而在這裡自己卻不用擔心會成爲多餘的景色,似乎從走進來的那一刻自身便已成爲風景的一部分了。,無需修飾也無需掩飾。
清越看着笑歌出神的樣子,笑了笑道:“何不擡頭看看?”
“啊?”笑歌愣了愣,“哦。”遂仰起頭,只見半畝星空夾在近處兩株高大的槭樹之間,在槭樹手掌似的葉狀間投下點點星光,讓笑歌不禁想起了蘇子的那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果然別具一格。
正陶醉間,清越卻說:“真正的風景不再遙遠的星空,而在觸手可及間。”說着放下手中的玉笛,朝身旁的柵欄望了一眼。
笑歌這才恍然大悟,她說的是這藤蔓,綠色的藤蔓。於是便下意識打量起來,這時一陣清遠空靈的笛聲傳來,笑歌彷彿看到那些藤蔓上的綠色都像長了翅膀的蝴蝶般輕輕顫動起來,隨着音符時高時低、時緩時急,此時周圍的一切都靜止了,只有銀色的月光傾注在葉面上默守着這絕妙的舞蹈。笑歌閉上眼,彷彿能看見一片嫩綠的樹林中,一羣不知名的蝴蝶正徜徉在陽光下傾心交談;又彷彿是深亮的月色下,一隻只綠色的螢火蟲正酣暢嬉遊;忽而一轉,卻像是清清湖水邊墨綠的葦叢,在微風的撫慰下與湖中的清漪一起盪漾,思緒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直至笛聲漸漸平息,笑歌睜開眼睛,欣喜地望着清越:“敢問曲名?”
清越默默站起身,朝前走了兩步,摸着藤蔓道:“綠蔭展翅。”
“的確曲如其名,聽着聽着感覺自己也長了一雙綠色的翅膀。笑歌也站起來,走到清越身旁。
清越轉過頭,笑道:“能聽出這種意境,果然是同道中人,念青的眼光果然不錯。”
聽言笑歌一愣:看來念青信中也提到了自己,因爲面對的是這個聽聞已久的許清越,心中着實好奇念青是如何介紹自己的。
清越像是看透了笑歌的想法,很坦然道:“想知道她是怎麼說的對嗎?”沒等笑歌開口,便自顧道:“陌路亦或至交。”
笑歌聽完現實驚訝後是讚賞,果然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
清越轉過身朝小院外走去,見笑歌未動,便邊走邊說了句:“不想聽聽泉聲嗎?”
“必是要的。”笑歌趕忙跟過去。趁着月色,轉過黃昏時爬上來的上坡,赫然聽到有泉叮咚作響,沒有風嘯松濤的氣勢,有的只是心曠神怡的叮咚聲,偶爾還有岩石摩擦聲和枯枝的咕嚕聲和着草窠裡的吱吱聲,活潑而不喧囂。
清越笑着問笑歌:“此刻什麼是什麼感覺?”
笑歌淡淡一笑:“只有二字,清越——話沒說完,突然就懂了,這不就是眼前人的名字嗎?原來如此。清越沒說話,點了點頭。笑歌也就自顧自地朝泉水邊跑去。
鞠一捧甘洌的泉水與掌中,望着水中月影,笑歌感覺有一瞬間這就好像成了整個世界。見清越只是手執玉笛站在旁邊,笑歌突然又明瞭了:
“清越這個名字,更應該和着笛音相關吧。”清越再次讚賞地點了點頭,眼睛充滿了泉中月的光輝。
那一刻開始,許多事便已成爲註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