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

天力靈示:人生像一隻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人生的歲月有限,放下才自在啊!路不通時,選擇拐彎,心不快時,選擇看淡,這樣才能柳暗花明,絕處逢生。

一個生活充滿苦惱的問題人去拜訪一個智者,一見面就迫不及待地問了好多問題。

智者說:你的問題太小了,我看不見,所以我無法回答。

那人問:那我怎麼樣才能讓你看見呢?

智者說:你靜靜跟隨我一年,等問題長大了你再問,我一定回答你好嗎?

那人懷疑而不滿地說:你也許並不智慧,根本解決不了我的問題,到一年後誰知你會不會再往後推呢?

智者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豈能言而無信?

智者身邊的一個弟子插嘴道:你就相信吧!我當初和你一樣,就是這樣解決的!我擔保你!

那人非常好奇,又問智者弟子道:那你最後問了哪些問題呢?他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智者弟子說:我即使告訴你也不能解決你的問題。你還是先把心安下來,跟隨、聽話,到時不就知道了嗎?

那人因爲要等待答案,所以就跟隨在智者身邊。很快,一年時間到了。智者在一個夜晚把那人叫到一個陌生雜亂的房間,坐下來提醒說:根據約定,現在你可以問任何問題,我立刻就回答你!

那人沉凝片刻,驚奇歡喜地問了一個問題:爲什麼我那麼多的問題都不見了呢?

智者並沒有回答,彷彿沒有聽到,只是將燈吹滅。對那人說:請幫我倒一杯水好嗎??我潤潤嗓子。

那人問:水在哪裡呢?杯子又在哪裡呢?

智者說:就在你背後的牆角。

那人很不理解,跌跌撞撞地,好不容易在黑暗中倒好水。卻不知道智者在什麼方位了。就問:你能出點聲嗎?我不知道你在哪裡?

智者回答道:我在這裡!

那人又跌跌撞撞地,都快把水都快灑完了。等拿到智者面前。又一下撞到智者,把水潑在了他的身上。

這時智者點燃燈,微笑着問道:我已經回答你最後一個問題了!聽懂了嗎??那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智者帶着神秘的微笑,示意那人靠近,然後湊到他的耳邊,輕聲地說道:因爲在光明中,你黑暗中的一切問題本來就不存在!

人生天地間。路路九曲彎,從來沒有筆直的。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爲它巧妙地避開所有障礙,不斷拐彎前行。許多聰明人沒能走上成功之路,不少是因爲撞了南牆不回頭。人生路上難免會遇到困難,拐個彎,繞一繞何嘗不是個辦法。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只要心念一轉,逆境也能成機遇。只要你心裡拐個彎。就會路隨心而轉從而超越自我,開創新的天地。紅極一時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維在一次馬術比賽中意外墜落,成了一個高位截癱者。他一度絕望過,也曾想就此了結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終選擇了轉彎。以輪椅代步,當起了導演,他導演的影片還獲得了金球獎。他還堅持用牙咬着筆,寫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書《依然是我》。

行至水窮路自橫,坐看雲起天亦高。路旁有路。心內有心,憑的是眼界與心胸。命運只有自己掌握,拐彎是前進的一種方式。有人說,人在前進的路上就是兩件事———前進和拐彎。前進需要勇氣,拐彎需要智慧。路不通時,選擇拐彎,心不快時,選擇看淡;情漸遠時,選擇隨意。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愛因斯坦曾說:“人的最高本領是適應客觀條件的能力。”達爾文說得更透徹:“適者生存。”他們所說的“適”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會“拐彎”。走過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過一些山,才知道艱難;趟過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過一些坎,才知道超越。只要你願意走,路的盡頭依然是路。由此可見,拐彎在人生的字典裡就出現了願不願、會不會、善不善拐彎的多種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萬別的人生,演繹出五彩繽紛的世界。

人生之路,有崎嶇有平坦,總有許多溝坎需要跨越;生活之味,有苦辣有甘甜,總有許多鹹澀需要品嚐。旅途在前進時候總有拐彎的地方,面對痛苦,無需躲避;不避生活百態,坦然面對。做一枝傾情綻放的花朵,盛開時無須肆意遮掩,凋零時坦然面對淒涼,用簡單快樂之心,笑迎人生。眼光不到,容易走彎路;理智喪失,容易走絕路。其實,彎路走到底差不多就成絕路了。這個世界,彎路有無數條,絕路只有一條。區別是,彎路是把正路走繞了,絕路是把正路走反了,彎路是山重水複,絕路是一去無歸程,路走不通時,何不選擇拐彎呢?

傑出的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今年已105歲了。一次,央視崔永元問起他的長壽秘訣時,周老說:“凡事要想得開,要往前看。”主持人開玩笑地說:“要是我還是想不開呢?”周老跟着一句說:“拐個彎,不就想開了嘛!”周老認爲“拐個彎,壞事就是好事”。他還提醒人們說:“自殺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彎的地方,他不能拐彎,就只好死了。”彎路給予人生的好處是,你可以看清正路在哪裡;給予人生的壞處是,你需要損失人生另外的東西去彌補它。要善於團結周圍的人,該收斂時收斂,該隱忍時隱忍,要有氣度。生活不會虧待有雅量人,待人要厚道,讓善念相伴一生,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己,少生氣。多爭氣。對於漫漫人生路來說,看得清比走得快更重要,因爲走得對才能走得遠。

有的路。是用腳去走。有的路,要心去走。原路走不通了。必須拐彎,但這個彎不是返回原來的起點,而是拐到一個新的落腳點上,從而在新的領域獲得新的發展。人在一生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不幸。關鍵在於你是否學會了拐彎。人活得再漂亮,也會有淒涼;路走得再瀟灑,也會有迷茫,所以。生活要理性一點。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領悟。我們不察覺自己的幸福,因爲我們不知道,有些痛楚失望、悲歡離合。也是幸福。一些偉人、名人成長的軌跡,就雄辯地證明了他們正是在不停拐彎中才前進,在不斷拐彎中才獲得成功的。兩院院士王選一生經歷了九次選擇,也就是九次拐彎,終於研製成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引發了我國印刷業“告別鉛與火,邁入光與電”的一場技術革命,被譽爲“當代畢昇”。

從每個人成長的軌跡來看,人生天地間,路路九曲彎。從來沒有筆直的。前行的路上絆住腳的往往不是荊棘和石頭,而是心。所以,看起來,是路鋪展在我們眼前,實際上,是心撲騰在路上。深一腳淺一腳,痛一回哭一回,歡喜在路上,曲折的路上,豐腴在路上,彎曲在路上。人生前進的道路上彎很多,並不是拐一兩次彎就能到達人生終點的,而是要經過多次拐彎的鍛鍊,經歷多次挫折的磨練,經受多次失敗的考驗。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爲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統治,實行“三民主義”,經受多次失敗,但矢志不渝,終於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勝利。由此看來,學會“拐彎”不只是轉換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所以奮鬥中我們要切記:路不通時,選擇拐彎,心不快時,選擇看淡,這樣才能柳暗花明,絕處逢生。

有一種情緒,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那就是——憤怒。

當我們感到內心的期望沒有達到,意見沒有被接受,看到了不滿意的事,或是聽到了不合意的話,就常常會感到憤怒。憤怒,也許會持續很久,也許只有一瞬,就消失不見。但是,憤怒的當下,會讓我們的身心產生急速的變化。心跳加劇,呼吸急促,臉色鉅變,眉頭如鎖,眼神似刀,講話如子彈掃射、亦如炮彈出膛,同時,配合手臂揮舞、雙腳蹬地等肢體動作。如此巨大的身心激盪,讓我們消耗大量的能量,也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損害。憤怒過後,常常久久不能恢復平靜,甚至很多年後,回想起來,依然讓人義憤填膺。

每天,我們的耳邊會響起很多不同的話,我們的反應不一;同樣的,也有人一句相同的話對很多人說,但是每個人內心的反應也不同,有人歡喜,有人無動於衷,也有人怒火中燒。都是一句話,從別人的嘴裡說出,隨之周圍的空氣發生震動,而後通過空氣傳遞到了我們的耳中,再消散在空氣裡。相同的原理,可是爲什麼別人的語言對我們的作用那麼大?

語言,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因爲會消失就能像沒有來過一樣,在心裡不留任何痕跡。如同陽光,白天照耀萬物,晚上儘管消失不見,但是留下了生長的能量;風,儘管吹來又吹過,但是“風吹葉落”,留下了一片清涼。同樣,語言、聲音儘管會消失,但是會激發我們內心的情緒。猶如石子投進湖面,如果湖裡落滿鮮花,就會泛起花瓣的漣漪;相反,如果湖裡充滿污物,則會漂起團團垃圾。聽到了語言,如果內心善法起來就會感到快樂,煩惱起來就會痛苦,乃至憤怒。感到憤怒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別人的話,而是我們的煩惱。因爲接受了外在的信息所引發,是由我們的煩惱所演化而來。

比方說,我們正在興致勃勃地種花,這時候,有個人走過來,說某某,你這麼種不對,應該這麼挖坑,這麼澆水。有些人聽了,就會很生氣,說這關你什麼事,我想怎麼種是我自己的事。也有人會說,哦,原來您種花有經驗啊,那太好了,請您教教我吧。兩種情況都有可能會發生。對前一種情況,激起的是惡法,是煩惱、偏執。對後一種,激起的是善法,是謙下的心、學習的心。我們常說,學習使人進步。《論語》中說,“吾日三省吾身”。一顆內省、學習的心是成長的金鑰匙,而自滿與執著自我則會關閉所有的善法之門,讓我們孤獨、閉塞而難以進步。

仔細傾聽,我們周圍充滿着各種聲音。讚歎、教導、建議、詢問或是譏諷、毀謗、辱罵,很多很多。要靜靜觀察我們聽到這些聲音時內心的反應,是否能不被聲音影響自己的心境,不讓語言帶動自己的情緒。在心湖裡種下謙和、學習、內省的蓮子,假以時日,必將湖面充滿蓮花。

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36章 淨土情懷2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15章 渡8第90章 慈愛冥想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54章 成長空洞第7章 渡第28章 如法求財第72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2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20章 愛的教育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11章 神奇的催眠術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40章 虛與實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110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2)第8章 渡1第22章 神念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23章 五奶奶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20章 輪迴4第96章 靜待花開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73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3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85章 四梵行4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14章 兒子的夢第54章 成長空洞第59章 吸引高靈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26章 相由心生第72章 念力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20章 輪迴4第20章 接納父母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14章 渡7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2章 佛陀2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70章 找回自我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20章 愛的教育第15章 渡8第21章 療愈故事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3章 農村奇異的野丫頭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12章 渡5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93章 皇家舞者第31章 天力回國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58章 氣場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
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36章 淨土情懷2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15章 渡8第90章 慈愛冥想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54章 成長空洞第7章 渡第28章 如法求財第72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2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20章 愛的教育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11章 神奇的催眠術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40章 虛與實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110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2)第8章 渡1第22章 神念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23章 五奶奶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20章 輪迴4第96章 靜待花開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73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3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85章 四梵行4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14章 兒子的夢第54章 成長空洞第59章 吸引高靈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26章 相由心生第72章 念力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20章 輪迴4第20章 接納父母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14章 渡7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2章 佛陀2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70章 找回自我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20章 愛的教育第15章 渡8第21章 療愈故事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3章 農村奇異的野丫頭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12章 渡5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93章 皇家舞者第31章 天力回國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58章 氣場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