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

想要追尋內心,看起來很簡單,我們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紛繁的複雜暫且除去!可,在社會羣體中的我們,不時的會領會大家的意思,尤其是關心你的父母、朋友。於是乎,戀愛、結婚、金錢、物質,充斥着我們的世界。與其說,我們去追尋,反倒不如說,我們被這一切追着走,來的更實在。這其中,教育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傳統的定義,讓我們被刻意定型,而丟失了自己。

教育必須探索人類行爲的侷限。我們說過,教育絕不能只在學術上發揮作用,還必須探索人類行爲的侷限。這些行爲是許許多多世紀以來的恐懼、焦慮、衝突,以及內在和外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尋求安全感的結果。大腦被這些過程限制了。大腦是進化,即時間的結果。我們是過去積累的結果,無論是在宗教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建立在獎懲基礎上的,就像動物一樣,如同一隻狗被訓練一樣。

大腦在安全的機構中尋找保護性反應。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非同尋常的儀器,它擁有巨大的能量與能力。看看它在外部世界,在我們周圍的世界所做的事情。它把世界分成各種不同的種族、宗教和國家,這樣做是爲了獲得安全感。它在宗教、政治和經濟的孤立中,在家庭和小的社區與團體中尋求這種安全感,它在組織、機構中尋求這種保護性反應。

教育認同了權威的力量,而使大腦變得機械和重複。 國家主義已經成了戰爭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的政治家致力於維護經濟上的國家主義,因此使我們孤立。有孤立的地方就一定有對抗,侵略,與其它國家基於貿易的友好關係,武器交換,力量平衡,將權力維持在少數人手裡。這就是我們的政府,無論是極權的還是民主的。我們試圖通過政治活動帶來社會的秩序。因此我們變得依賴政治家。爲什麼政治家變得格外重要,就像古魯和宗教領袖一樣?是不是因爲我們總是依靠外在的力量來讓我們的生活有秩序,總是依靠外部力量來控制和決定我們的生活?政府、父母和各種形式的領導者,這些外在的權威似乎給了我們今後的某種希望。這是我們依賴與接受的傳統的一部分。這是長久累積的傳統。它限制了我們的大腦。教育認同了它們,因此大腦變得機械和重複。

教育需要反思,而不僅僅只是改進。瞭解過去累積的巨大能量,而不否定它在我們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必要性,這難道不是教育者的職責麼?作爲教育者,難道我們對於人類在善中綻放漠不關心嗎?但只要過去還在繼續,無論它如何改被進,這種綻放就是不可能的。

教育是對生命整體的探究,而不是他的某個部分。 那麼我們的侷限的要素是什麼呢?正被侷限的是什麼,造成侷限的又是誰?當我們問這些問題時。我們能覺知到我們實際的侷限嗎?如果是出於那個覺知來問這些問題,那它就會有巨大的活力。還是說我們在問一個理論性的問題?我們不關心任何假設性的問題,我們是在面對現實,真實存在的事實。我們在問,這種人類狀況的原因是什麼?可能有一個原因或者很多原因。許多條小溪可以匯聚成一條大河。它的深沉、廣闊和美才是重要的,而不是追蹤每一條小溪直到源頭。因此,我們關心的是對我們生命整體的探究,而不是它的某個部分。只有在我們瞭解生活的巨大和複雜時,我們才能問我們侷限的原因是什麼。

教育重要的是覺察,領略生活的意義。重要的是首先要理解,不是口頭上或理智上理解。而是察覺到,生活就是女人、男人、孩子、動物、河流、天空和森林,所有這一切。感受它。不是關於它的觀念,而是看到它的巨大和美。如果我們不能領略它的意義——生活的所有廣闊運動是一體的——這時我們去問受限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就會帶來生活的分裂性。因此,首先讓我們瞭解天空、大地、人類生存的運動是不可分割的。在這之後我們再進入具體問題。當天空、大地、人類被看作一個巨大的整體性的過程,那麼對我們侷限的原因的調查就不再是破碎的和分裂的,那麼我們就能夠問,那個原因是什麼。那樣,問題才擁有深度和美。

“事實”遠比“應該”要重要得多。要發現侷限的原因。我們必須共同探究它的本質和結構。在生物性、器質性方面,遺傳下來的東西有它的自然智慧,它的自我保護機制。除此以外,還存在一個人的整個心理領域,內心的反應,內心的傷害,恐懼,矛盾,慾望的驅動,短暫的滿足和傷痛的重負。這個內心,當它混亂、困惑、雜亂,自然會影響生物性的存在,因此疾病是受心理影響的。難道我們不關心對自己內在本質的探索嗎——它是非常複雜的?這種研究是真正的自我教育,不是改變事實,而是理解它。去領會它並與之共處是非常重要的。“事實”遠比“應該”重要得多,理解我們實際的樣子遠比超越我們自己重要得多。我們是我們意識的內容,我們的意識是一個複雜的東西,但它的本質是運動。我們不是在談論理論、假設、理想,而是我們自己實際的每日生活,這一點必須被清楚地理解。

教育的路程探索或許還很長,傳統的觀念,我們一直都很難去真正的做到批判、改進,甚至於丟棄。因爲,它深植於父母、朋友,深植於每個人的內在判斷。想要追尋自我的內心,簡單;可若想在社會羣體中跟隨內在,瞭解自己,或許就需要很大的力量。畢竟,我們都是存在於這個生命羣體,需要彼此聯繫的同伴,需要彼此間學會愛。

唯有用心去愛,幸福纔是可能的。真愛有療治身心、轉化環境、賦予生命深刻意義的力量。佛陀關於“愛”的教諭既鮮明易懂又科學合理,在現實生活中也易於實踐,每個人都能從中獲益。

大河奔流,浩然無垠,它有接受、擁抱和轉化的能量。

佛陀的兒子羅睺羅初爲學僧時,佛陀曾教導他,人之爲人,要如大地、海洋和江河一般。不管人們向大地傾倒任何東西,無論牛奶、花瓣還是肥料,大地都欣然接受。爲什麼?因爲大地是如此的廣袤,她有把一切一切轉化成土壤、植物和鮮花的偉力。譬如向一杯水裡撒鹽,水會變得無法下嚥;但若向一條大河裡撒鹽,那麼人們仍然可以從河裡汲水做飯、洗涮和飲用。

通過修行,人可變得心寬如天地,一如佛陀的心,能夠擁抱整個宇宙。

假如我們胸懷寬廣,就會像河流一樣坦蕩;心胸狹窄,智慧和悲憫自然有限,人就會受苦。我們總是無法接受或容忍他人的缺點,總強求別人做出改變。但如果把心靈延展、擴大,同樣一件事就不會再讓你感到痛苦。人總有無量的慈悲和智慧,能夠做到廣納衆生。我們先去接受別人,不管他是怎樣的人,然後他們纔有轉化的機會。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心靈成長?答案就是修行。

愛,是要彼此看着對方,也要一起看着同一方向。

法國作家安東尼 ?伊格修勃利曾經寫道:愛不是關切地對望,而是朝着一個方向的共同凝望。一對夫婦正朝着同一個方向“凝望”,不禁讓人啞然失笑。因爲他們共同面對的方向原來是電視機。當兩個人在對視時不再感到喜悅,而要望着另一個分散注意力的方向,這就不是真正的愛。

那麼什麼纔是愛?愛的意思,是要彼此看着對方,也要一起看着同一方向。如果你懂得去看,那麼彼此看着對方會是很美妙的事。因爲當你懂得如何看着對方,發現他內在的美善,你也就能夠發現自己內在的美善。看着別人,即是看着自己。你將認識到,愛是某種很真實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去體驗真實的愛。愛是使人堅強的力量,是令我們能夠關愛衆生福祉的力量。

正念生活,愛的藝術。因爲不懂得正念生活的藝術,我們在生活中犯了錯誤,在我們和周圍的人之中形成心結。我們讓家人、朋友、同事深受其苦,因爲我們不夠理解他們,我們如此缺乏耐心。久而久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而僵硬,直到最後發現,溝通已被徹底阻塞。

所有人都需要得到愛,所有人也都需要去給予愛。在實現大徹大悟那一天的清晨,佛陀認識到的,就是所有的人都有去愛、去理解的能力。但我們似乎就是不信,仍然繼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也許我們一直沒機會去深觀愛的真諦,去總結愛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去解悟爲什麼當愛生起時,痛苦也會相伴左右。在佛學中,愛的含義既非常深刻,卻也非常明白。

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36章 讀書會2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經驗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36章 讀書會2第75章 心靈環保2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43章 六祖慧能第31章 天力回國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0章 輪迴4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6章 佛陀6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8章 渡1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3章 這個家族還有誰在?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27章 神秘電話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23章 我心深處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8章 新任務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34章 布財陣1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110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2)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72章 念力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12章 渡5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72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2第24章 撞客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33章 兒子不想要獎勵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60章 星光體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8章 渡1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23章 五奶奶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77章 心理陷阱第19章 輪迴3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6章 福報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59章 吸引高靈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61章 以愛的名義
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36章 讀書會2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經驗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36章 讀書會2第75章 心靈環保2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43章 六祖慧能第31章 天力回國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0章 輪迴4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6章 佛陀6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8章 渡1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3章 這個家族還有誰在?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27章 神秘電話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23章 我心深處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8章 新任務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34章 布財陣1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110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2)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72章 念力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12章 渡5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72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2第24章 撞客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33章 兒子不想要獎勵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60章 星光體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8章 渡1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23章 五奶奶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77章 心理陷阱第19章 輪迴3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6章 福報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59章 吸引高靈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61章 以愛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