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接納父母

天力靈示:親愛的夢靈,我知道你現在正在做與父母關係的清理,我知道你所有的成長階段的困難,也知道你與父母的關係是你在世間最大的困惑之一。理性上你接納了你的父母,對你的父母親很孝順,但潛意識裡,你還是不能完全接納你的父母,這從你上一次給我描述的你的一個夢境裡可以看出來。

其實,在現實中,我們也常常觀察到有很多朋友在理性上接受父母,但是內心裡對父母所給予的愛的表達的方式不接受,以至於留下很深的情結。你對父母的不接納主要表現在你還不能時刻感覺到一種強有力的支持,如果你真正做到了完全地接納了自己的父母,你會體會到那種來自內在的平和寧靜和源源不斷的支持的力量的。

人是否能將一件事情做好,來源於三個限制性信念:沒有可能、沒有能力、沒有資格。而這一切?,全都與是否接納自己的父母有關係。

沒有可能:不相信事情有做好的可能性。沒有能力:我相信有可能,可是我認爲我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到那個標準。沒有資格:我也相信事情可以做好,同時也有能力把事情做的達到標準!但是我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做這件事情。一句沒有資格,道出了目前很多現象的實質,特別是在我們中國,傳統的學問把我們塑造成爲一個一個的沒有資格的人,而資格是誰給我們的呢?

我們現在活着就有生存的資格,這個資格是我們的基礎,是我們的父母給予我們的!我們的生命經由父母傳給我們,裡面已經有足夠的愛、力量與支持,我們可以憑父母給我們那份資格的力量去讓我們的人生成功、滿足、快樂!

如果我們不接受我們的父母呢??父母給我們的力量和父母對我們的影響就像整個太平洋,但是父母做了一些我們認爲不合適的事情。或者沒有做一些我們認爲他們該做的事情,和整個太平洋相比就是幾滴髒水,我們爲什麼爲了幾滴髒水而放棄整個太平洋呢?

不接受父母就是不接受傳自父母的生命。不接受自己的存在,不相信自己可以有資格活的現實。縱然活着也不相信可以活得更好!

我們怎麼接受父母呢?有人說,我對父母很孝敬啊。?孝敬不適接受。接受是什麼意思?接受是:容許他有存在的空間。對於父母來說,不單單是接受,而且要從內心中感謝父母,感謝他們可以把聲明傳遞給我們。並且承認他們父母的資格。

只有承認父母的資格,才能承認自己的資格;承認自己的資格,內心的那份力量纔會涌出來。並且幫助我們做的更好。

下面我就介紹一個技巧,讓我們可以從內心接受父母,打開內心的門,讓那分力量涌出來。

1、呼吸放鬆。

2、閉上眼睛。想象你的父母站在你面前,父親站在右前方,母親站在左前方。

3、在心中默默地說以下的話,如果有情緒涌出不要剋制;?首先對爸爸說:爸爸,你是我唯一的爸爸。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有資格做我爸爸的人,我完全接受你爲我的爸爸,也接受因此需要付出的所有代價,包括那份辛苦,也請你接受我爲你的孩子(兒子、女兒)。?生命經由你和媽媽傳給我。我知道里面已經有足夠我需要的的愛、力量與支持,就算有其他需要,也能夠憑着你給我的在其他地方拿到,我會好好的運用你給我的去成長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去建立一個成功、快樂的人生。假如允許的話,我會(我已經)將生命傳下去,我會好好的照顧他們,幫助他們成功快樂,我用這些方式表示我對您的崇敬與感謝,讓您以我爲榮。我把您放在我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好讓我每天都能夠感受到你對我的愛與支持。?爸爸,謝謝你!爸爸。我愛你!然後想象自己和爸爸擁抱在一起。

然後對媽媽說:媽媽,你是我唯一的媽媽,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有資格做我媽媽的人,我完全接受你爲我的媽媽,也接受因此需要付出的所有代價,包括那份辛苦,也請你接受我爲您的孩子(兒子、女兒)。?生命經由您和爸爸傳給我,我知道里面已經有足夠我需要的的愛、力量與支持,就算有其他需要,也能夠憑着您給我的在其他地方拿到,我會好好的運用你給我的去成長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去建立一個成功、快樂的人生。假如允許的話我會(我已經)將生命傳下去,我會好好的照顧他們,幫助他們成功快樂,我用這些方式表示我對您的崇敬與感謝,讓你以我爲榮。我把您放在我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好讓我每天都能夠感受到你對我的愛與支持。媽媽,謝謝你!媽媽。我愛你!然後想象自己和媽媽擁抱在一起。

如果第二步看不到或者看不清父母的表情,則說明潛意識還是不願意這麼做,可以通過和潛意識溝通的方式讓他來支持你。換一種更近距離的方式再試一次。

現在,用你自己的方式看到爸爸媽媽在你的前面約一米的地方,看到你的父親,你的母親,他們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的表情如何,他們的頭髮,他們的眼神,他們的衣服怎麼樣呢??看着爸爸,然後對他說,也可以在心裡對他說:爸爸,你是我的爸爸,你是我唯一的爸爸,你是最有資格做我爸爸的人,我完全的接受你,也接受因此需要付出的所有代價。生命經由你和媽媽傳給我,裡面已經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愛、力量和支持,就算我還其他的需要,我也會利用你們給我的在其他地方拿到。我們利用你所給我的去建立一個成功、快樂、輕鬆滿意的人生,我會做很多好的事情,讓你以我爲榮。當我準備好的時候,我也會把生命傳下去(如果還沒有結婚生子),我已經把生命傳了下去(如果已經結婚生子)。我會很好的照顧我的家庭,我的孩子,讓他們知道我有一位很有力量的父親。爸爸。我把你放在我心裡最重要的位置,在裡面每天我都能感受到你的愛和支持。爸爸。謝謝你;爸爸,我愛你!?在內心裡向爸爸鞠躬,然後跪下雙手趴地,感恩爸爸。

看着媽媽,然後對她說:媽媽,你是我的媽媽,你是我唯一的媽媽。也是最有資格做我媽媽的人,我完全地接受你,也接受因此所需要付出的所有代價。生命經由你和爸爸傳給我,裡面已經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愛、力量和支持。就算我還其他的需要,我也會利用你們給我的在其他地方拿到。我們利用你所給我的去建立一個成功、快樂、輕鬆滿意的人生,我會做很多的好的事情,讓你以我爲榮,當我準備好的時候。我也會把生命傳下去(如果還沒有結婚生子),我已經把生命傳了下去(如果已經結婚生子),我會很好的照顧我的家庭,我的孩子,讓他們知道我有一位充滿了愛和支持的媽媽。媽媽。我把你放在我心裡最重要的位置,在裡面每天我都能感受到你的愛和支持。媽媽,謝謝你;媽媽,我愛你!

看着爸爸媽媽,然後說:爸爸,請你接受我這個孩子,我已經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了,我已經做得很好,請你接受我,媽媽,請你接受我這個孩子,我已經做了我所有能做的,請你接受我。在心裡走過去,和爸爸媽媽擁抱,然後允許自己需要成長的那一部份從那個需要成長的時候開始成長。完全信任你的潛意識,他會帶着你一起,帶着爸爸媽媽的溫暖、力量和支持開始成長,越來越快,一直成長到今天,和自己完全地結合在一起。

夢靈知道自己雖然療愈了數以百計的人,但最後最需要的療愈的卻還是她自己。她知道直到現在她也沒有做到全然地接納自己的父母。她還是不願意像小時候一樣自然地依偎着母親,與父親更是保持了極大的距離。她內心深處,還是對父親曾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做不到完全的釋然。

接納父母的通常困難是,我們小時候的心理營養(接納、重視、安全感和認同)完全依賴他們來滿足,如果他們曾經嫌棄過我們的性別,如果他們曾經對我們重視不夠,如果他們的婚姻關係惡劣,如果他們從來或者極少肯定我們,相反卻苛刻要求、嚴厲過問,我們的內心就會有很多黑洞般的傷痛,我們會不安、害怕、渴求不止;父母的侷限,那些看起來作爲父母不該有的侷限,讓我們欲訴無門、默默忍受直到今天,可能他們對我們並不好或者並不夠好,可能他們沒能保護我們,從來不懂我們,他們對我們大吼大叫對我們不耐煩,他們自己很糟糕卻要求我們完美,他們對我們不公平,他們不能給我們體面的生活,我們因爲父母曾經蒙羞……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因此他們也有機會傷我們最深,無論是否有意。

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接納父母,我們也無法真正的接納自己,因爲我們來自他們,我們身上有太多他們的影子;如果對父母還有怨恨,我們也無法爲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所有的怨恨都是以爲應得的卻沒得到,如果我們願意花力氣自己去取且認爲自己能夠,我們也就不必再抱怨父母沒給。?接納父母是我們成長之路上的必修功課,好消息是,這是可以做到的,即便一時做不到,慢慢也能做到,即便一開始不容易,但甜頭卻會陸續前來,如果你準備好開始的話。

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父母不僅僅是應該爲我們盡責的“父母”,父母也是人,和我們一樣,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兩個人。作爲普通人,他們有他們的毛病,有他們的傷痛,有他們的糾結,有他們爲滿足的渴求,有他們觀念的僵化和偏差,實際上他們更有機會偏差,想想他們成長的年代,自由、公正和智慧多麼的匱乏,而荒謬、冷烈、殘酷、愚昧又是多麼的物產豐富,他們在那個年代未曾覺知地長成了我們面前的這兩個人。現在,他們用他們這兩個人來做我們的父母。

無論你是否喜歡,你都必須承載這樣的事實:他們不能夠的永遠不會做到,他們自己不懂的無法教給我們,他們自己處在糟糕和壓力中時顧不上我們,他們未曾滿足的渴求向我們要並不允許我們拒絕,我們可以拒絕那些我們不能做和不想做的,但無需抱怨他們向我們要,因爲這就是他們被教導的,這就是他們內化的各種理所當然之一。這些並不讓人開心,也不公平,但這是事實,怎樣對待這樣的事實,是我們的選擇。我們可以繼續抱怨、可以不願體諒,可以用疏遠來報復他們,也可以試圖接納他們,接納他們的有限,接納他們只能用他們的方式、能力、認識、水平來撫養和對待我們。

父母是年長的小孩。從心理層面來講,他們的視野沒有我們寬,他們自我覺知力和我們大相徑庭,他們的價值觀過早固化,他們的倫理壓制過甚,他們在生存線上掙扎在思想鉗制中被俘……我們是更有機會向人生更高層面探索的人,當我們看着他們,不妨說一句:親們,你們已經盡了力,謝謝,至於那些你們玩不轉的事,讓我來吧。帶着尊重和愛說出來。

夢靈在目前階段確實還做不到完全地接納今世的父母,但感恩之心,孝順父母還是做得很好的,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像擁抱自己的孩子一樣自然地擁抱自己的父母。完全地接納自己的父母,意味着完全地接納自己。

第22章 神念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8章 渡1第18章 輪迴(2)第12章 渡5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6章 福報第21章 療愈故事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8章 新任務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85章 四梵行4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58章 氣場第85章 四梵行4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4章 夢魘2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3章 夢魘1第20章 接納父母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88章 切換自卑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29章 狗屠夫第6章 活在當下3第22章 我是誰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3章 愛的語言3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2章 佛陀2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20章 接納父母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23章 我心深處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11章 渡4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110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2)第72章 念力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90章 慈愛冥想第57章 明心見性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7章 滋養自己第2章 職業倦怠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57章 明心見性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3章 愛的語言3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54章 成長空洞第89章 食以知心地
第22章 神念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8章 渡1第18章 輪迴(2)第12章 渡5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61章 以愛的名義第6章 福報第21章 療愈故事第62章 童年創傷療愈第8章 新任務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85章 四梵行4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1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58章 氣場第85章 四梵行4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4章 夢魘2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3章 夢魘1第20章 接納父母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4章 這些孩子怎麼了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88章 切換自卑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29章 狗屠夫第6章 活在當下3第22章 我是誰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3章 愛的語言3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2章 佛陀2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20章 接納父母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32章 這個世界已然不一樣了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23章 我心深處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11章 渡4第98章 允許孩子愛你第110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2)第72章 念力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90章 慈愛冥想第57章 明心見性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7章 滋養自己第2章 職業倦怠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57章 明心見性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3章 愛的語言3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6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2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54章 成長空洞第89章 食以知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