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力回國

很偶然的,夢靈剛打開騰訊新聞,便有一則新聞報導跳入眼簾:

天力應邀出席國際心理療法學術會

近日,第九屆國際心理療法學術大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來自中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80多位著名心理治療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x市心理學專家、市東方人民醫院心理學博士天力教授率國內8人組成的代表團應邀出席大會。

作爲國內心理治療界爲數不多的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森田心理療法專委會主任委員的天力教授應邀作爲大會主持,並發表了題爲“森田心理療法在中國”的主旨講演報告,將森田療法在中國的實踐、發展歷程及現狀向各國專家作了詳細的闡述。

在本次會議上,天力教授被推選爲國際森田療法學會常務理事,對今後森田療法在中國的發展與推廣、中國與世界各國森田療法專家的溝通與交流、對我國精神心理障礙患者的治療和全民精神健康促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夢靈因爲曾經常年經受過神經症之苦,在成爲心理諮詢師之後,一直對森田療法極爲關注。

森田療法主要的適應症就是所謂的“神經質”。大致包括當今分類中的焦慮症、恐怖症、強迫症、疑病症、神經症性睡眠障礙等。 森田認爲發生神經質的人都有疑病素質。他們對身體和心理方面的不適極爲敏感。而過敏的感覺又會促使他們進一步注意體驗某種感覺。這樣一來,感覺和注意就出現一種交互作用。森田稱這一現象爲“精神交互作用”,認爲它是神經質產生的基本機制。

森田療法的基本治療原則就是“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從事物運行的客觀法則,它能最終打破神經質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順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這一態度的指導下正視消極體驗,接受各種症狀的出現,把心思放在應該去做的事情上。這樣,病人心裡的動機衝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減輕了。

森田療法出現在二十世紀早期,比當今流行的大多數歐美體系早很多年,它不僅在日本醫學、心理學界獨樹一幟。且影響遠播,成爲有世界影響的一個治療體系。他的一些基本理念。特別是順其自然的治療原則,表現出濃厚的東方文化色彩。這是源於東方文化,比較適合於在東方文化薰陶下成長的人。

國際森田療法學會於1991年成立。在我國,1992年召開了首屆森田療法研討會。1994年4月底,第三屆國際森田療法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世界14個國家的300多名代表就森田療法的研究及應用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學術交流。

森田學說的理論體系不是出自某種理論的延伸或實驗室的結論,而是來自森田先生自身的神經症體驗和他多年的臨牀實踐經驗的總結。森田療法的核心理論是精神交互作用說。森田認爲:“所謂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對某種感覺如果注意集中,則會使該感覺處於一種過敏狀態,這種感覺的敏銳性又會使注意力越發集中,並使注意固定在這種感覺上。這種感覺和注意相結合的交互作用,就越發增大其感覺,這一系列的精神過程,稱爲精神交互作用”。該作用常是神經症形成的原因。正如醫學生綜合症一樣:課堂上學到肺結核這種疾病時,發現自己也有低熱、咳嗽 、乏力等肺結核症狀。就會覺得自己也患上了肺結核而非常擔心。其實大部分強迫性思維等心理過程,都遵循開口向下的拋物線軌跡。強迫觀念發生時似乎感覺不到,當到達頂點時,強迫觀念強度最高感到痛不欲生,發展到最後還是自動消亡。所以精神的交互作用加上人的暗示作用。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奇異的感覺。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人想到什麼就會認爲是什麼,而這些認爲往往是非客觀的。這就要求強迫症患者遇到強迫觀念時,千萬要警惕用理性和痛苦感覺發生交互,凡事做到順其自然,這樣我們不用去攆它,強迫觀念也會自然消亡。

森田先生小時候由於家庭強迫學習導致“學校恐怖”。森田正馬先生1874年1月18日出生在日本高知縣農村一位小學教師的家庭裡,他父親對子女要求很嚴格,尤其對長子森田正馬寄託着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龍心切,從很小就教他寫字,讀書,5歲就送他上小學,一從小學回家,父親便叫他讀古文和史書。10歲時,晚間如背不完書,父親便不讓他睡覺。學校本來功課就很多,學習已經夠緊張了,回家後父親又強迫他背這記那,使森田漸漸地開始很厭倦學習。每天早晨,又哭又鬧,纏着大人不願去上學,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學校恐怖,”這與父親強迫他學習是有關係的。 森田先生在7歲時,祖母去世,其母親因悲傷過度,曾一度陷入精神恍惚、默默不語的狀態,接着第二年祖父又相繼過世。正當家庭連遭不幸時,森田偶爾在日本寺廟裡看到了彩色地獄壁畫之後,立即感到毛骨悚然。他看到地獄圖中人死後下地獄的慘狀,有的在上刀山,有的在下火坑,有的在進血池等等。這些可怕的場面在森田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直在他腦海裡盤旋,這就是後來森田理論中關於“死的恐怖”一說的來源。 由於經常苦於神經質症狀 ,森田自幼就有明顯的神經質傾向,他在《我具有神經性脆弱素質》一書中寫到:其表現是12歲時仍爲患夜尿症而苦惱,16歲時患頭痛病常常出現心動過速,容易疲勞,總是擔心自己的病,是所謂“神經衰弱症狀”。幼年時患夜尿症爲了不弄溼被褥,總是鋪着草蓆睡覺,有人故意問他“鋪上草蓆幹什麼?”他生氣地回答說“夜裡不尿炕!”這種回答帶有對大人的嘲弄挖苦的反抗。但其內心十分難過,後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寫到“不要譴責孩子的夜尿症,越是譴責挖苦孩子。就會越惡化”,這大概是自己的切身體驗吧。因有夜尿症而深感自卑。有強烈的低劣感等。後來聽說當地很有名望的阪本龍馬先生小時候也得過這種病,這才聊以自慰,心情稍微好了一點。中學五年級時,他在患腸傷寒的恢復期,學習騎自行車,夜間突然發生心動過速。在高中和大學初期,他經常神經衰弱。東京大學內科診斷爲神經衰弱和腳氣病。經常服藥治療,大學一年級時,父母因農忙,兩個月忘記了給森田寄生活費。森田誤以爲是父母不支持他上學,感到很氣憤,甚至想到當着父母的面自殺,於是暗下決心,豁出去拼命地學習。要幹出個樣子來讓家裡人看看,在這時期什麼藥也不吃了,放棄一切治療,不顧一切地拼命學習,考完試後。取得了想不到的好成績。不知什麼時候,腳氣病和神經衰弱等症狀不知不覺也消失了。 這些個人經歷,促使他後來形成了神經質的本質論,包括疑病素質論。神經衰弱不是真的衰弱,而是假想的主觀的臆斷。神經質者本能上是有很強的生存慾望,是努力主義者,症狀發生的心因性即精神交互作用,最重要的是森田先生在自己切身體驗中發現“放棄治療的心態”,對神經質具有治療作用。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森田療法理論基礎的內容,全都是他自己痛苦體驗的結晶。然而僅僅是這些體驗是不夠的,更加重要的是,他多年來對神經質者的觀察,把握其症狀的實際表現,密切注意其經過轉歸,把這些觀察自己的體驗相對照,閱讀國內外文獻,將當時認爲有較強的治療神經症的各種治療方法一一進行實踐驗證,最後,森田先生把當時的主要治療方法,如:安靜療法、作業療法、說理療法,生活療法等取其有效成分合理組合,提出自己獨特的心理療法。 (1)不問過去,注重現在。 森田療法認爲,患者發病的原因是有神經質傾向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某種偶然的誘因而形成的。治療採用“現實原則”,不去追究過去的生活經歷,而是引導患者把注意力放在當前,鼓勵患者從現在開始,讓現實生活充滿活力。

(2)不問症狀,重視行動。 森田療法認爲,患者的症狀不過是情緒變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主觀性的感受。治療注重引導患者積極地去行動,“行動轉變性格”、“照健康人那樣行動,就能成爲健康人”。 (3)生活中指導,生活中改變。 森田療法不使用任何器具,也不需要特殊設施,主張在實際生活中象正常人一樣生活,同時改變患者不良的行爲模式和認知。在生活中治療,在生活中改變。 (4)陶冶性格,揚長避短。 森田療法認爲,性格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隨着主觀意志而改變的。無論什麼性格都有積極面和消極面。神經質性格特徵亦如此。神經質性格有許多長處,如反省強、做事認真、踏實、勤奮、責任感強;但也有許多不足,如過於細心謹慎、自卑、誇大自己的弱點,追求完美等。應該通過積極的社會生活磨鍊,發揮性格中的優點,抑制性格中的缺點。

森田療法是治療強迫症比較好的方法,“順其自然,爲所當爲”是森田療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確地理解“順其自然”這四個字則是治療是否有效的前提條件。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對“順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夠深的或是錯誤的,因而造成森田療法對他們的治療毫無效果,甚至使他們對森田療法本身是否有效都產生了懷疑。究其原因,其實是他們只是從字面上去理解其含義,以爲“順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對自己的問題不加控制,痛苦就讓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強迫觀念的患者,他可能就會錯誤的認爲“順其自然”就是讓自己一直強迫下去。 要正確地理解“順其自然”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什麼是“自然”,即你要知道什麼是“自然規律”。比如白天與黑夜的輪迴、天氣有晴也有雨,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規律。它是不能人爲控制的,我們人必須遵循、接受這些規律纔會過得快樂。倘若人整天都抱怨爲什麼會有黑夜,或者認爲下雨是不應該的。那麼就違背了“自然規律”,結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們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規律的。比如情緒,它就是我們不能人爲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從發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會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結束,反之則不然。舉例來說,比如你馬上要參加一個重要的考試。這時你感到焦慮、緊張,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應,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緒,它很快就會消失或者轉化爲你努力複習的動力。而倘若你認爲自己不應該出現緊張或焦慮,那麼你就違背了情緒的“自然規律”,焦慮、緊張就會越來越嚴重。又比如說一個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內向,他和陌生人說話時感到緊張和不自在。他覺得不應該如此。非要在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現得不緊張,其結果是他越來越緊張,以至於到現在看到熟人也開始緊張了。他之所以會發展到現在的這種症狀,其原因是他違揹他自己的“自然規律”。他的性格是內向的,而內向的人的特點就是靦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談話,肯定會出現緊張、不自在的心理反應的。而他自己卻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規律”,和“自然規律”對抗,結果必然會如此。

人本身還有一個自然的現象:那就是古怪的、可怕的、骯髒的、無聊的念頭是必然會出現的,在這裡我們暫且稱之爲雜念,而雜念也和情緒一樣,它也有自己的一套從發生到消失的過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並知道它是毫無意義的“雜念”,不理會它,那麼它將不會影響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試圖控制它,趕跑它,去和它辯論等,那麼你就會被它束縛。例如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上課的時候,他的頭腦裡突然出現了一個雜念——我要把老師殺了。這個念頭使他非常害怕,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念頭,他覺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責和想爲什麼自己會出現這樣的想法,從而對這一念頭形成了強迫。這個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念頭,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爲這位老師平時對學習要求非常嚴格,以至於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個念頭的出現其實就是這個學生的潛意識對壓力的一種發泄。在這裡,讓學生本身明白其潛意識過程是不太現實的,但倘若這個學生事前就明白雜念是必然會出現的道理,那麼他有可能就不會那麼在意這個雜念了,從而避免強迫觀念的形成。 上面講的是“順其自然”中“自然”這兩個字的含義。那麼怎麼樣纔是正確的“順其自然”呢?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在認識的“自然”的前提下,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規律”的情緒或雜念。舉一個形象的比喻,比如我們把平靜的湖水比做是我們的思想,而把向湖水裡投石所引起的漣漪比喻成影響我們的情緒或雜念。那麼你說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制止漣漪不斷的產生呢?是繼續向湖水投石頭還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漣漪呢?答案當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順其自然”。 當然爲了能讓“順其自然”對你的問題產生效果,就得結合“爲所當爲”。也就是說,你在“順其自然”的同時,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觀的現實中,該工作就去做工作,該學習就去學習,該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當然也許剛開始的時候,那些困惑你的觀念、雜念仍舊讓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們是遲早會自然地消失的,並努力地去做好現實生活中你該去做的事情。那麼,那些雜念、情緒就會在你認真做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消失了。

體力勞動—森田療法實踐的鑰匙。 從寢室或家庭衛生做起,作每天力所能及的勞動。體力勞動是最有效的實踐方法,它要比腦力勞動更有效果。

做應該作的事—實踐的定位 做應該做的事,堅持日常的工作和學習,無論自己的心情如何,這是森田療法的最關鍵措施。但是,如果爲了鍛鍊自己去做與自己意願相反的事則不是爲所當爲的真正意義了。

每天要不斷的乾點什麼—實踐的強度。 要減少睡眠時間尤其是儘量不在白天睡覺,白天要不斷的乾點什麼。

禁止消愁解悶的各種活動 消愁解悶的活動不等於娛樂、運動等活動,前者是爲了消除某種情緒所進行的,後者是自然的需要。比如即使看森田書,如果是爲了消除某種自己不喜歡的情緒,也屬消愁解悶的活動。神經質的症狀,用消愁解悶的方法也可以解決。然而,因爲那樣做只不過是精神上的一種暫時性的轉換,時過境遷,立即就會重新恢復原狀。倘能經常正面地面對苦惱,把苦惱切實看作苦惱來接受它,這樣一來,苦惱本身終於被絕對孤立起來,自己再也無法對它感受和評價了,苦惱的感受也就沒有了。

對症狀要採取忍受的態度,帶着症狀堅持實踐。對待症狀要不過問,不測試,不拘泥。不過問, 儘可能不要再談自己的病情。如果遇到症狀纏繞的情況可採取所謂不問療法,裝作不知聽之任之。不測試。 制止自己測試症狀是否好轉,情緒是否變好,要聽其自然地對待病情。不拘泥 。如果感覺“頭輕快了,精神爽快了”等時,應當注意這只不過是一種自我感覺,從疾病的角度來看,它和痛苦是同一的東西,爽快之後,作爲一種相反的動態往往會出現不愉快,到了完全擺脫愉快與不愉快的感覺之後纔是真正恢復了健康。

森田療法這個叫法,是由後人爲了紀念、尊重森田先生的偉大創造和發現,因此命名森田療法。每個人都應該向森田正馬先生致敬,他的好學和實事求是的無私奉獻精神,爲人類進步所作出的貢獻,是金子都無法買到的寶貴財富。稱森田正馬先生是一位大菩薩,一點都不爲過。 1938年4月12日,森田正馬因患肺炎而病逝,享年64歲。

夢靈一看日期,才知道今天是天力從美國回國的日子,夢靈覺得一陣激動,不知道這次天力從美國會帶回來怎樣令人激動的消息。她猶豫着要不要給天力打個電話,問問他是否已安然回到家中,正在這時,卻接到了天力的電話,聽聲音,天力精力似乎十分充沛,聽不出絲毫的疲憊,他對夢靈說他已回到家中,家人們今晚給他舉行接風宴,他會盡快安排時間談合作事宜的。

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7章 渡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68章 選擇1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21章 療愈故事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88章 切換自卑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純真第59章 吸引高靈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22章 積極應對混亂時刻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2章 佛陀2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84章 四梵行3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93章 給孩子安全穩定的關愛第25章 除夕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19章 輪迴3第25章 不再評判第23章 我心深處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22章 神念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16章 渡9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25章 不再評判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25章 自性本空第15章 渡8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8章 空椅子第18章 靈性修煉與從商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11章 神奇的催眠術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36章 布財陣3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1章 佛陀(1)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97章 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第28章 如法求財第10章 渡3第83章 四梵行2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6章 佛陀6第18章 輪迴(2)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
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7章 渡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68章 選擇1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21章 療愈故事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88章 切換自卑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純真第59章 吸引高靈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22章 積極應對混亂時刻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2章 佛陀2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84章 四梵行3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93章 給孩子安全穩定的關愛第25章 除夕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19章 輪迴3第25章 不再評判第23章 我心深處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22章 神念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16章 渡9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25章 不再評判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25章 自性本空第15章 渡8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8章 空椅子第18章 靈性修煉與從商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11章 神奇的催眠術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36章 布財陣3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1章 佛陀(1)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97章 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第28章 如法求財第10章 渡3第83章 四梵行2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6章 佛陀6第18章 輪迴(2)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