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找回自我

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我的失敗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

有一個年輕的男孩很喜歡畫畫,大學希望報考美術系,但卻被家人阻止。母親苦口婆心的勸他:學美術的人,畢業之後能做什麼呢?以後的收入一定不穩定。父親則建議他:不如去當老師吧!捧個鐵飯碗,後半生就不用操心啦!男孩想一想,覺得父母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他放棄了美術,報考師範學校。

但就在這幾年,教師的聘用制度修改了,師範學校畢業後不再像以前一樣直接分配工作,而是必須先通過考試,取得教師資格,然後再參加入編考試。男孩考了幾次,好不容易纔取得教師資格證。新的問題又來了,現代人孩子生得愈來愈少,相對需要的教師人數也不如以往。有些學校好不容易釋出三、四個教師缺額,就吸引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報名。男孩不知道考了幾間學校,再當了好幾年流浪教師之後,終於擠進一間小學任教。原以爲一切辛苦都值得了,不料,他又發現校內老師之間的排擠現象非常嚴重,何況還有來自校長、家長和社會的多重壓力……最後,他得了憂鬱症,好幾年只能靠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而且病況愈來愈嚴重……他有一種感覺,再這樣下去,可能連小命都要不保。這回,他決定不再管家人怎麼說。他辭去了工作,到國外學美術,返回國內後以插畫爲業。

談起這段過往,他總是有這樣的遺憾:既然繞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當初我爲什麼不堅持走自己的路呢?我以爲當老師能讓我得到一切,卻沒想到這卻讓我失去了自己。以前他當老師的時候,總是愁眉苦臉,開口就是抱怨,現在他談起工作卻是眉飛色舞。當插畫家的收入雖然收入不是很穩定。賺的錢也不多,但他卻賺到最寶貴的東西:快樂。

其實世界上所有工作,都沒有好壞問題,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問題。很多人因爲從現實考慮。強迫自己走上一條完全不適合自己的道路,卻沒有考慮到最重要的關鍵:我們可以強迫自己從事不喜歡的職業,卻無法強迫自己產生熱忱。因爲沒有熱忱,我們變得容易抱怨;因爲沒有熱忱,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成就,嫉妒別人可以完成夢想。

不管你現在失去的是什麼,那就請從找回自己開始吧。

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會員小丹的分享:

曾經“恨、憤怒”,填滿了我的世界。兩年前的中秋佳節,我給好友發了一封郵件,訴說心中的苦悶與彷徨。那時,我還沒有釋懷,還對往事耿耿於懷。

我小時候在奶奶家長大,自然世界,靜謐純淨。爲了上學。我來到城市,與媽媽關係極差,家裡經常硝煙瀰漫,雞飛狗跳,一片狼藉,我很恨媽媽,把我扔在老家。她平時就打牌。喝酒,不做家務等。一直與她“冷戰”,心中每每都充滿憤怒而大喊大叫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但不久之後,媽媽得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我的世界,我的生命。一瞬間改變了,我不知所措,在那個13歲的年紀,我由原來的囂張跋扈,以自我爲中心。變得沉默不語,壓抑煩悶。我似乎一瞬間長大了,給兩個妹妹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年幼的我徒增了生命的重負,過早的成熟,我無數次的在被窩裡偷偷地哭泣,沒有人理解我的痛苦,沒有人知曉我的傷心難過,我哽咽到崩潰。13歲的我,耗盡全部的力氣,面對別的小朋友的辱罵,捍衛我的家,感到身心俱疲。

半年多,媽媽出院了,用藥物治療在家休養。初中三年,我一直很壓抑,那段歲月,也很脆弱。對於母親,我充滿了糾結與愧疚,我想要努力活得灑脫,可現實卻是血淋淋的,殘酷的,悲慘的。

“春暖心開”讓我敞開心扉擁抱生活。伴隨着青春的迷惘與彷徨,我走進了高中的校門,三年,我遇到了影響我一生的好老師,爲了我,老師特意請來心理老師給全班同學作“春暖心開”的心理諮詢講座,幫助我們更好的敞開心扉擁抱生活。爲了我的風溼病,老師特意從家裡帶來微康燈,專門治療腿疼病的儀器,每天中午放學。吃過飯,我都去老師的辦公室烤我的腿,漸漸地,病情有所好轉。

記得一次家長會,老師給我寫的評語是“努力超越自己,相信你會創造一個奇蹟”。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的眼眶溼潤了,一陣陣暖流心中激盪。心想,老師這麼相信我,我卻還在痛苦中掙扎,我要試圖超越自己,爲那些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努力地戰勝心中的恐懼,儘快地走出心靈的桎梏,還原本真的性情。

自我療愈,讓我更貼近自己,領悟生命。在恩師的鼓勵與支持中,我進入了大學,爲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找到束縛內心自由的方法,並時刻踐行。記日記,寫隨感,在那點滴的記錄中,串聯成我生命中美好的回憶;走進清幽秀麗的大自然,感受綠意盎然的景緻,它可以包容一切,撫平我心中的創傷,與世界萬物相比,個人的悲歡離合,渺小到微不足道;我喜歡跑步,爬山,打羽毛球,讓我祛除私心雜念,排出體內堆積的毒素,達到身心的和諧統一。

心中充溢陽光,世界便異彩紛呈。我從小跟着奶奶長大,她深信佛教,在奶奶的耳濡目染的影響下,我知道做人一定要善良,有一顆悲憫之心。因緣合和,我有幸成爲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的一分子,懂得了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在尋回自我的過程中,我逐漸放下恐懼,迎接宇宙間本已存在的豐盈的愛。

看到我現在的改變,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曾經那匹桀驁不馴的小馬已經慢慢的褪去歲月的棱角,心變的平靜,懂得了人生的許多本真的東西。只有經歷了世事滄桑,似涅槃鳳凰般浴火重生,生命中最難得最純真的就是最簡單的快樂。可是世人卻往往忽略了生命本身,而去生命以外的地方攀援追尋。到頭來,終究是曇花一現,徒勞無益,窮盡一生,卻如流星劃過天際,終究是一場空。再也不願落入凡夫的窠臼,既然有些許了悟,就應該放開一切,自由灑脫。

生活,雖然艱難。我知道自己需要成長的時間。此刻的我,內心無比的平靜,陽光開朗了許多,身體也開始慢慢的恢復健康。雖然有時候心還是會莫名的惴惴不安,還會有惆悵之感襲上心頭。但我不會絕望,我明白我需要時間讓我變得更加勇敢。

如今的我,希望可以用文字去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去傳遞一些正能量,把一份愛的光芒散發出去,沒有怨懟,只有愛!媽媽的病已經十多年了。而今,在藥物的幫助下基本可以正常生活了,媽媽很善良,爸爸很勤勞,這是他們給予我最大的財富,相信未來會愈來愈好。他們是最偉大的人。

二十四歲的我,願未來可以更加堅強,有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善良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在讀研的日子裡。我會繼續的磨礪自我,希望結識更多的良師益友,希望領略生活的別樣滋味,希望看到世界的別樣風采,祝福每個人都能遇見心中那個未知的自己,祝福人間似天堂般溫馨和睦。

人類的痛苦中,有絕大部分都是不必要的。它是你那個沒有受到觀察的心智主宰你的生命時,所自編自導出來的。你現在所創造的痛苦,十之八、九都是對本然如是某種形式的不接納和無意識的抗拒。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呈現在思想的層面上;而在情感的層面上,它又以負面情感的形式呈現。痛苦的強度,根據你對當下這一刻抗拒的程度而定,而抗拒的程度,又決定於你與心智認同的強度。心智總是想盡辦法去否認當下、逃避當下。換言之,你越認同你的心智,你受的苦就越多。再換一個說法就是:你能夠尊重和接受當下的程度越高,你免於痛苦和受苦——免於我執心智的程度就越大。

心智爲什麼要習慣性地否認或抗拒當下呢?因爲它無法在沒有時間,也就是在沒有過去和未來的情況下運作和掌控。所以它把無時間性的當下視爲威脅。事實上,時間和心智是不可分的。想象一個只有植物和動物棲息,而沒有人類的地球。那裡會有過去和未來嗎?我們還能煞有介事地談論時間嗎?假如有個人在那裡問現在幾點鐘?或今天幾號?這樣的問題,就顯得格外荒唐了。地上的橡樹或天上的飛鷹,會被這樣的問題問得茫然不知所措。什麼時間?他們會問,那還用說嗎?就是現在唄。時間就在現在,不然還會在哪?

沒錯,我們在世上運作是需要心智和時間。可是它們已經到了接管我們生命的點上了。這也是人類的失能、痛苦、和悲傷所生起之處。

心智持續地以過去和未來,掩飾當下這一刻,以確保它的主控性。因此,與當下密不可分的存在,它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創造潛力,就被時間給遮蓋了。而你的真性也被心智所矇蔽。

如果你不想再爲自己和別人創造痛苦,如果你不想再繼續添增舊痛的殘餘,那麼就別再創造額外的時間,至少不要超過你生活實際面所必須的量。要如何不創造時間呢?就是要深深地體認出當下這一刻纔是你所有的。把現在變成你生命首要的焦點。把你之前以時間爲家,偶而在現在做客,改爲以現在爲家,而只在生活的實際面有需要時,偶而造訪一下過去和未來。始終對當下這一刻說:yes。還有什麼行爲是比抗拒事實更徒勞、更瘋狂的?還有什麼比反對生命本身更瘋狂的?因爲生命就是當下,且始終都是當下。向所是臣服,對生命說yes你就會看到,生命突然之間開始爲你效勞,而不再處處與你爲敵了。

當下本然如是。觀察你的心智如何給它貼標籤,以及貼標籤的過程。這種持續不斷地入席批判,創造了痛苦和不快樂。你透過對心智機智的觀察,而由它的抗拒模式之中解套,然後你就能容許當下這一刻的臨在了。這讓你品嚐到不受外境束縛的內在自由的狀態,也就是真正的內在和平狀態。然後接下來看看它如何發展,而你是否需要採取什麼行動。

先接受——再行動。不論當下這一刻的內容如何,把它當做你的選擇,接受它。配合它,不要違逆它。把它當成是你的盟友,而不是敵人。你的整個生命將會發生神奇的轉化。

活在當下,也是找回自我的最佳方式。

第54章 成長空洞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40章 合一第37章 合作第4章 夢魘2第47章 孝親第40章 合一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93章 皇家舞者第97章 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4章 夢魘2第18章 清除幼年傷痛的種子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59章 陰陽八卦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85章 四梵行4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24章 撞客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95章 不生不滅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21章 輪迴5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96章 靜待花開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22章 神念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22章 我是誰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18章 輪迴(2)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7章 渡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27章 神秘電話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4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2)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68章 選擇1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1章 迴歸自性的圓滿第23章 接納疼痛第73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3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
第54章 成長空洞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40章 合一第37章 合作第4章 夢魘2第47章 孝親第40章 合一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93章 皇家舞者第97章 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16章 越長越美的松樹第4章 夢魘2第18章 清除幼年傷痛的種子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59章 陰陽八卦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85章 四梵行4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24章 撞客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95章 不生不滅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32章 太極高手楊師傅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21章 輪迴5第30章 參禪開悟3第96章 靜待花開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22章 神念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25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2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22章 我是誰第101章 佛眼看愛情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18章 輪迴(2)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7章 渡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27章 神秘電話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4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2)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68章 選擇1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1章 迴歸自性的圓滿第23章 接納疼痛第73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3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9章 靜享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