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

陽筠重新入席,過了半晌才平復了心情,回想起方纔的舉動,不免有些暗暗懊悔。

也不知怎麼,剛就那般忍耐不住,非要去跪謝上恩。可她確實思鄉情切,進來情緒又總不受控,突然見到高陽菜餚難免要亂了方寸。然而萬一這些菜並非武嶽命人做的,而是錢皇后悉心備下的呢?

陽筠不敢深想,她瞄了武承肅一眼,果見他的臉色有些難看。

話已經說出去,如今就是推說孕中反胃,也總要挨個嚐嚐味道,點評一番,不可能將幾道菜一概不吃,最多不咽入腹中而已。

正在爲難之際,武嶽忽然開口,說今日的菜餚都是高陽國宮宴的特色,是他特意遣人去學來的。

陽筠聞言心下略安,待帝后舉筷嘗過,她與武承肅也動了筷子。陽筠先撿了那道“二十四橋明月夜”的雞肉丸子吃了一口,雖不十分地道,卻也學到了七分精髓。

待他二人動筷後,其餘衆人也紛紛夾菜入口,有人點頭讚賞,有人則靜靜品嚐。

陽筠又去嘗其他幾道,諸如羊肉、鰣魚與狄筍,無一不學了七八分像。她並不知道,這幾道菜都是鮑啓勳去高陽時吃過的。

高陽與臨水相隔較遠,便是快馬加鞭,多行少歇,也總要月半才能往來一次。哪有廚子有如此體力,經得住日夜趕路的?這些菜不過是鮑啓勳講給武嶽,又按陽曦所言,口述了做法給御膳房的廚子,因此能做出個模樣。

武嶽笑着跟衆人介紹四樣菜,說的也都是鮑啓勳聽來的那些。席間衆人交口稱讚,或說食物好味,或說高陽人傑,想得出這般奇巧菜餚,然而心中想的卻是其他。

寧王夫妻自不必說,想的都是太子妃受寵的事。眼瞧着不僅帝后擡舉,連太子也對她關切呵護,寧王與馬氏不禁更覺爲難。

原本娶了個他國的王主進門,寧王府上上下下就都得小心侍候,凡事均以兩國臉面爲重,不敢有絲毫怠慢。如今看這架勢,光是侍候怕還不行,保不齊就要把陽筱供起來,才能護住全家平安。

武承訓想法卻有不同。如今他也顧不得陽筱是否蠻橫驕縱,若能得陽筱青眼,夫妻二人過得融洽,他的未來之路怕是更寬更暢了。

惠王則在心中盤算了起來。

武嶽先是將兵權分給他和廉王府,如今又只捧着廉王府的那個二公子承思,倒教惠王覺得自己僅僅是個擺設,費了半天勁不過是替武承思賺吆喝,討到的兵權說轉手就轉手。

他心中不忿,想的自然就多。眼看着武嶽擡舉陽筠,惠王竟有些瞭然,知道一切皆因武嶽多疑,是其爲保住皇權使的手段。

惠王看着高高在上的武嶽,忽然想知道身居帝位,究竟是個什麼心情。

然而這樣的念頭不過一閃,惠王甚至不敢直面這樣的心思。雖然明知不會有人知道他心中所想,惠王還是匆匆低了頭,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來。

廉王也看得明白,想法卻與惠王不同。

殿下有意捧着太子妃,順帶着擡舉寧王府,實在是他夢寐以求的好事。

武承思出頭太快,已惹得不少人眼紅心熱,若沒有新寵出來,真怕有人恨上他們廉王府。雖沒人敢明着動他們,就怕暗地裡給廉王府使絆子。

廉王好歹是陛下手足,諒沒人敢耽擱了他與世子在朝之事,若有人存心使壞,只會在武承思身上做些文章。

假如有人設計,貽誤了武承思疆場上的事,惹出禍端,即便陛下那邊廉王能夠求情,終究也是無用,怕連次子的命都保不住——倘使武承思被人設計圍困,終至戰死沙場,廉王既不能未卜先知勸他小心,便知道了也是無能爲力,只能替次子收屍罷了。

席間衆人各懷心思,悄悄掂量起太子妃的分量來。

宮宴還不到一半,陽筠便因久坐而感到乏累,但她不敢去蕊珠殿歇息,唯恐被人害了她去,只得在席上勉力支撐。好容易撐到賞月一節,她纔算緩過氣來,臉色也好了許多。

不久散席,各人拜辭了帝后便各自出宮。陽筠又強撐着一路往宮門走,還未出門便覺腹中隱隱作痛,待走出宮門後,竟有些支撐不住。

陽筠心下大驚,不顧多少人看着,慌忙抓住武承肅的手。

武承肅也慌張起來,一面叫人擡過乘輿,一面教丁鑫先回去,先請了孫醫官進宮,直接去八鳳殿候着。

擡乘輿的幾人在皇宮門口的角落處已等了整整一晚,相當乏累無聊,纔剛見太子一行出來,以爲交了差便可休息,正在心下高興着,不想被武承肅唬了一跳。

眼見太子妃不適,衆人哪敢耽擱,急忙壓下乘輿請陽筠坐了,待武承肅的乘輿先行一步後,這邊也穩穩地擡起來就走。

這一路走得疾,且東宮與皇宮緊鄰,都在皇城裡頭,不過走了一刻鐘的工夫便到了東宮門口。饒是這般迅速,武承肅還一直催促要快些。守門的見太子一行回來得急,哪敢往前湊,忙讓路放行。

乘輿直接擡上了八鳳殿,力士們踏着臺階往上時,倒把陽筠晃得噁心,纔剛進了正殿的門就要吐。墜兒忙端了銅盆過來接着,陽筠“哇”地一口,竟把晚上吃的吐了一半出來。

珠兒與秋雲攙着陽筠進內室歇息,待陽筠躺下,衆人再看,其面色已是慘白。

孫醫官早侯在一旁,見狀也覺不安,叮囑墜兒先勿將陽筠嘔吐之物倒掉,便隨丁鑫進了內室給陽筠診脈。

待細細診過脈後,孫醫官先去看了盆中污穢之物,又問及陽筠近日飲食,並囑咐侍女道,不論陽筠所食多少,但凡經口的,都要一一說個清楚。

珠兒心中慌亂,生怕陽筠吃錯了東西,便把能想到的都說了。如陽筠宮宴上吃了什麼,早、午膳食用了哪些,分別吃了多少,一個不落地說給孫醫官聽,並提及陽筠前些日子食慾不佳,時常厭食,如今卻都好了。

“膳堂有個做點心的廚子,做的牡丹餅很合娘娘脾胃,每次吃着牡丹餅,都能多吃好幾口菜。”

第八回 鴛鴦譜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三回 白紵舞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八回 鴛鴦譜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二十四回 賞秋梨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
第八回 鴛鴦譜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三回 白紵舞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八回 鴛鴦譜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二十四回 賞秋梨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