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悔當初

太子進門參拜過後,皇后錢氏把侍女悉數遣了出去,母子二人關上門來說體己話。

錢氏本想質問武承肅,爲何明知武嶽塞個陽筠來是不懷好意,他還要在八鳳殿接連睡了兩日。

只是她的話還沒問出口,武承肅卻先說了起來。

他首先提起的,就是他們母子多年來的忌諱和怨恨:燕皇武嶽。

“父皇如今愈發胡來,非要增賦養兵,不知道又惦記上哪國了。”武承肅冷冷道,“我在朝上與父皇爭了這些天,也還是沒個定論,實在頭疼。”

錢氏連嘆氣也無,面色絲毫不改,只顧着給兒子剝葡萄。

但凡提起武嶽,她便是這個態度,倒像個冰雕泥塑一般。

武承肅也不等母親搭話,繼續道:

“父皇現在必定十分後悔,當初怎麼就沒能溺死我。”

分明是傷心的話,他說起來卻面不改色。

錢氏的臉上這纔有些活氣,她一面將剝好的葡萄遞給武承肅,一面冷笑着說道:

“他最後悔的恐怕不是這個,而是爲何沒鬥過我,竟讓我生下你來。”

錢氏說完半晌不語,只恨恨地盯着地。

武承肅不禁回憶起往事。

當初鄭氏嫁入東宮已二年,他對其雖非真愛,卻也相敬如賓。偶然發覺鄭氏有異,他強按住心中怒意,纔沒立即親手殺了她。

武承肅有苦無處訴,只能將心事告訴母后錢氏,卻聽錢氏講了另一些故事。

錢氏十三歲時初見武嶽,彼時武嶽尚未登基,錢氏便將芳心暗許,日日盼着嫁給他,幾乎茶飯不思起來。

錢氏之父、前任中書令錢柏齡見狀,輾轉打聽出錢氏心事。

彼時武嶽二十有六,其父雖只四十四,卻因長期服食丹藥,眼瞅着就要駕崩。

武嶽雖無嫡親兄弟,其父卻有一嫡親兄弟——武嶽叔父武思恩時年三十八,正是蓬勃的年紀。

按禮,若武嶽之父駕崩,應由同是武思恩即位。

武思恩禮賢下士,於治國也很有見地,雖他本人無甚野心,朝中衆臣早有大半願意支持,繼承皇位似乎順理成章。

武嶽心中頗爲煩悶,照這樣看來,他便是再怎麼覬覦皇位,也是無可奈何。

錢柏齡原也看好武思恩,後因女兒害了相思,不免對武嶽留了心。

見武嶽驍勇擅謀,他便覺得,若能與武嶽聯姻,倒也不失爲一樁妙事。

盤算了月餘,錢柏齡終於拿定了主意。他以助其登基爲籌,要將女兒嫁與武嶽爲妻。

武嶽嘴上答應,心中卻計劃着退路——他早有一發妻石氏,二人平日十分恩愛,況錢氏一族太過勢大,他不想養只猛虎在身旁。

三年後,武嶽風頭愈勁,卻因石氏早已亡故,錢柏齡又多次催促,終還是娶了錢氏。

又一年其父駕崩,不少人嚷着遵禮,多數的人卻開始觀望。由武思恩帶頭、錢柏齡的一衆學生附議,終於讓武嶽繼承了大統。

也不知錢柏齡是如何說動了武思恩,令其甘心放棄帝位。但石氏的死,武嶽卻記在了錢柏齡的頭上。

他不信天底下有這般巧合,況石氏死得頗慘,武嶽彼時忙着在朝表現,無甚心力追究,過後卻將錢氏恨之入骨。

無甚心力追究?武承肅每想到此處,都要在心裡恥笑一番。

且不說人究竟是否爲外祖父所害,父皇分明懷疑,卻忍氣吞聲這些年,當真讓武承肅十分佩服。

這些事,他恐怕是永遠做不來的。

後又發生了許多事,讓武嶽愈發恨起了皇后錢氏,而錢氏也跟武嶽結了仇。然而,一個爲了穩固江山,一個爲了支撐家族,二人利益糾纏,倒也不好明着翻臉。

武嶽對錢氏的深恨累及武承肅。

據錢氏說,武承肅還沒生下來時,武嶽曾派人偷偷換過錢氏的藥,於每劑安胎藥里加少量可致小產的藥物,喝着味道無甚差別,非醫官藥官不能分辨。

也是錢氏運氣好,喝到第三天上便知道了藥有問題,從此不肯隨便吃藥。

後錢柏齡將勢力擴大,慢慢控制了宮裡不少人事,錢氏飲食才恢復如常,甚至在御膳房與御藥院也安插了自己的人。

武承肅四歲時曾經落水,據說也是武嶽讓人推下去的。

後許是武嶽見再無所出,他又不願將大燕交給親戚,因此才饒了武承肅的性命。

因鄭氏的事,武承肅對父親完全失去信任,自然信了母親的說辭。這些過往秘辛,他沒跟任何人說起,便是和錢氏也很少提。

最初的一年多時間裡,錢氏提到這些就泣不成聲,武承肅也不敢提。如今的錢氏卻越來越冷漠,彷彿與她無關一般。

武承肅發現母親的心愈發狠了,他今日故意半真半假提起,實是爲了陽筠,逼不得已。

錢氏囑咐姜華、令其於陽筠的事上多加留心的事,武承肅早就一清二楚。

起初是他自己無意替陽筠說話。

如今不覺對陽筠這等用心,武承肅自己也是始料未及。

若是讓母后知道了,必然恨他沒出息,視陽筠如眼中釘一般,恐怕立即便會要了她的命。

“既然生了下來,又長了這麼大,也就不能由他擺佈了,”武承肅依舊淡淡的,似十分理智,道,“父皇既好謀,兒臣與之周旋便是。”

見錢氏仍無動於衷,武承肅繼續道:

“若再死一個太子妃,兒臣的名聲勢必受損。所謂連着兩夜宿在太子妃那裡,不過是各睡各的,爲着面子上好看。也是打草驚蛇,看這個太子妃究竟有什麼用處。”

武承肅與陽筠未曾圓房的事,武嶽知道,錢氏自然也知道。

但凡是過來人便看得出來是假,恐怕只有陽筠,還以爲這事兒被自己糊弄了過去。只是不知都爲了什麼,竟然沒人追究。

武承肅說了他那套自欺的想法,錢氏果然也信了。

倒也怪不得錢氏,大抵欲騙人,總要先自欺。連自己都信了的,別人纔會信。

他自己也不知爲何,竟願意默默爲陽筠做事,甚至不需要她感激。

武承肅甚至覺得,他遲遲不圓房,並不真是爲了試探別人——圓房與否都是一樣,該來的算計總是躲不掉。他只是想在一個更恰當的時候,要一場水到渠成。

*********

(注:此處“打草驚蛇”用的是古義,“疑以叩實,察而後動”,乃三十六計之一。)

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九回 喜登門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七回 丹青閣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十四回 賞秋梨
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九回 喜登門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七回 丹青閣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十四回 賞秋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