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

與其說是心靜,不如說是心死。

她雖不想參與前朝之事,也不自信能提出什麼要緊的意見,更不敢保證可以平定天下,然而當武承肅真的不來問她時,陽筠卻禁不住傷感。

錢皇后眼界不大,多半還是在這大燕國內折騰,對天下的形勢雖有些判斷,卻未必說得出什麼來。

雖然衛氏倒臺,當初的一切水落石出,但錢氏做下的事畢竟都是真真切切發生了的,無論起初的原因是什麼,惡果卻已顯現。無論武嶽還是武承肅,對錢皇后之前的過錯沒人能視而不見,就那麼和她重歸於好。

後族指望不上,便只能看朝堂。

前朝衆臣卻只會吵嚷,雖有諸如柳正一般有膽有識之人支持東宮,卻始終拗不過掌握氏族門閥的老臣們。老臣一旦開口,其餘人大多就要附和。

那些人也不知都是什麼心思,是真的怕事還是心存僥倖。想來身家性命與富貴榮華相比之下,多半人還是要惜命的,因此主戰的人必然只是少數——甚至可能有人已被魏國收買也不一定。

陽筠聽着段良媛送來的消息,竟說不出一個字來,默了半晌竟輕笑出聲。

“娘娘也真是心寬,竟還笑得出來。”段良媛嘆了口氣道。

陽筠知她沒有數落埋怨的意思,便也不以爲忤,只又笑了片刻,纔跟着輕嘆,道:

“如今還不教人笑麼?再不笑,只怕就沒日子好笑了。”

段良媛聞言心驚,忙將跟着的芙蕖、水華遣了出去。陽筠見狀,也遣了珠兒、墜兒等人。

室內獨她兩個,段良媛才又開口,低聲勸道:

“娘娘心裡如何想的,妾身大抵也是知道的,只是這話無論當着誰也不能說,否則傳出去就是大罪。娘娘即便再怎麼灰心,也不好輕忽了自己性命,便是不爲旁的,總要爲世子着想。”

陽筠並不應她,連點頭也不點一下,沉思了幾息工夫,陽筠忽然擡頭問段良媛她心中如何想,一邊問時,一邊還定定地往段良媛眼中看去。

段良媛眉頭一皺,咬着牙半晌不說話。

陽筠也蹙了眉,嘴脣翕動似乎要說話,卻不知說些什麼好。

燕國輸在民心,而魏國專強於此。燕國雖然強大,魏國根底如何卻無人知曉。且魏國事到如今還是不聲不響,定是背地裡憋着什麼招數,又或者等待時機也未必。一旦教他們等到了良機,怕就要動搖燕國根本了。

想到這裡,陽筠不禁又覺得可笑。

當初不過是個“天裂”,就非要扯到她的頭上,三月裡流星如雨沒人議論。司天監也是糊弄,只說了句“不祥”便罷,究竟如何“不祥”、可否破解,卻是隻字不提的。

二人各想各的心事,愈發覺得心裡沉重,竟不知再說些什麼好,卻也不願就這麼分別。

裡頭正沉默着,外頭忽然有了聲音。陽筠揚聲問是何事,珠兒掀了簾子進來,說是姚良媛來了,聽說段良媛在裡頭便告辭了,並沒送什麼禮,也沒留下什麼話。

“又帶着琰哥兒來的?”陽筠臉色一凝。

珠兒點了點頭,見陽筠再無吩咐便又躬身退了出去。

段良媛便覺奇怪。早就聽說姚良媛三天兩頭地往八鳳殿跑,並不知是爲何事,非要趕在天下大亂來獻殷勤,這會子聽陽筠一問更覺稀奇,這姚良媛竟是帶着兒子來的。便是爲了以後打好根基,想等着瑄哥兒登基之後好生待琰哥兒,也不必急在眼下吧?

見段良媛抿嘴皺眉,陽筠料她也有疑惑,便開口問道:

“可是覺得奇怪?”

段良媛點頭道:

“斷沒有這麼早就來討好的道理。可平日瞧着她也沒安壞心,應當不會伺機害人。只是這般殷勤,又是爲了哪般呢?”

“我也不知她爲哪般。不瞞你說,當初筱兒未嫁時,她也刻意討好過。”陽筠緩緩搖頭,道,“我瞧着她也不是要害我,每日過來也不過說兩句閒話,並沒見她如何諂媚,竟有些看不透了。”

說着,陽筠將當初陽筱返回高陽之前姚良媛所贈厚禮細細說了,又將姚良媛幾次來訪的時機、送了玉璜之事都說給段良媛。

段良媛聽了自然愈發覺得古怪,琢磨了良久才又說話。

“依妾身看,宮裡頭既然看不出個究竟,不如從宮外頭查查。”段良媛眼珠微動,認真對陽筠道,“她父親是大將軍,許是早有意願解甲歸田,不願攪到眼前大事裡也未可知。”

陽筠抿嘴沉思,忽然正色道:

“若果真如此,她當初送匕首可就大有深意了!”

見陽筠說得嚴肅,段良媛才驚覺不對——若陽筱初入臨水時姚良媛便爲今日做了打算,那麼這天下大事她姚氏父女看得還真夠清楚的!既然心中早知魏國不妥,身爲從三品鎮遠將軍,女兒又是太子良媛,爲何竟無動於衷,連遞個摺子諫言也無?

段良媛也不拖沓,只說了句“妾身這就請家父去查”,便要起身告辭。

陽筠也站起身來要送,段良媛自然推辭,才走出兩步她又驀地站住腳,回頭勸陽筠道:

“纔剛那樣的話,娘娘千萬不可再對人說,哪怕半點意思也不露才好。”

陽筠心中感念,雖還是灰心失望,然面對段良媛一片好心,她嘴上也不好太過堅持,否則倒像是不通情理一般。且方纔她確實是一時口快說錯了話,即便沒有段良媛苦口相勸,陽筠以後也會十分小心收斂。

“你放心,我心中有數,不過跟你說話一時沒留神罷了。”

聽見陽筠這般說,段良媛心裡一暖,欣喜過後卻不知爲何,竟更加傷感起來。

待段良媛走後,陽筠也踱步出來。她說要送段良媛乃是出自真心,無奈受身份所制,並不能任性而爲。

及出了門,陽筠四下裡望了望。

果然已是秋天,入眼是一片連着一片的蕭瑟,葉子凋零了不說,即便頭上又明晃晃的日頭照着,身上也還是覺得陣陣發涼。

段良媛那裡還沒查出個消息,不過五七日裡,魏國那邊便有探子的消息傳來,說周道昭身子“恢復”,又開始議事理事了。

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一九二回 量進退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四回 聽水榭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二八三回 分離乍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三回 白紵舞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一五零回 張聲勢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
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一九二回 量進退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四回 聽水榭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二八三回 分離乍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三回 白紵舞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一五零回 張聲勢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