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

陽筠出身高陽,對奴婢較爲看重,因此才一再忍讓,容着印兒攪事。

但她相信武承肅比她更能理解主子對奴才的生殺予奪,因此,關於印兒“有異心便不能留”,她無需過多解釋。

左右他也看得出是她有意逼死印兒,不如自己坦言相告。

陽筠把印兒之前便有意害玉葉,私自加大了五石散的劑量的事說了,又說如今釧兒中了五石散的毒,不用問也知道是印兒搞鬼。

至於印兒爲何非要害釧兒,陽筠本就不知道,便也推說不知。

“我竟不知她藏了那麼多五石散,也不知釧兒怎麼得罪了她。只是這樣的人我是不敢用,要打殺她也實在難爲,只能賭她對八鳳殿諸人尚有情義,能夠正視己過,若能自戕便最好。”

陽筠說着,又滾下兩顆淚來。

這一遭她賭贏了,輸掉的卻是自己。

而印兒的賭局也擺開了,結果卻是兩敗俱傷。

武承肅見陽筠難過,知道她心中矛盾,耐心勸了半天。

陽筠擦了擦淚,低聲道:

“我知道她未必就會真的害我,只是她私藏了那麼些五石散,定是一早就打算害人。無論她本意是要害哪個,我都無法再留她了。”

更何況最終服下大量五石散的,是與印兒從小一起長大的釧兒。

“起初她惱我對殿下冷漠,這我心裡清楚。後來她又惱殿下對我太好。倒也說得過去。只是她忘了,她是我八鳳殿的侍女,是高陽陪嫁過來的,哪有爲了別人怨我的道理?”

武承肅不好接話,陽筠這話倒像是怨他。

陽筠搖頭苦笑:

“從墜兒幾個對她失去信任,印兒便愈發孤僻,我瞧着她整日心不在焉,就知道沒有好事。說來也怪我,是我爲求心安,怕其他幾人心寒。一直拖着不肯處置。才致有今日之禍——倒怨不得殿下。”

武承肅眉頭緊鎖,他雖不確定印兒爲何要害釧兒,卻因陽筠一番坦誠,莫名便覺得此事與自己有莫大關聯。

因爲他的緣故。一個侍女離心叛主。畏罪自戕。一個侍女被人毒害,至今生死難料,他忽然很怕陽筠與他會因此有了嫌隙。

陽筠不知他也在自責。腦袋空空地呆了半晌,輕嘆道:

“可嘆我還想着若權當無事,印兒總能悔悟,一切便還能和從前一樣,不料她心性已變化到如此地步。想是一步錯,步步錯,愈發難以收手回頭了罷!”

陽筠語畢便陷入沉默。

武承肅也跟着不說話,心中想着此事對陽筠打擊甚大,他要如何才能讓陽筠釋懷。

就這麼靜坐了許久,忽聽外頭墜兒的聲音說請見。

陽筠回過神來,忙讓二人進來,想要打聽印兒屋裡的情況。

武承肅對她二人進門卻不予理會。

他本就不甚在意這些宮人,更何況陽筠纔剛講完印兒的事,如今對她身邊的人,他自然都視而不見纔好。

二人進來行禮,武承肅只“嗯”了一聲了事。

陽筠看二人眼神慌張,心道印兒果然留了後手,愈發心急了。

奈何武承肅就坐在那裡想心事,他雖沒瞧見幾人神色有異,卻也沒打算就走。

倒是珠兒聰明,把方纔姜華的話轉述一番。

“姜華說殿下今夜會回去崇仁殿,怕娘娘心裡煩悶,讓我二人陪娘娘說說話。”

武承肅這纔有些反應。

他倒把自己的吩咐忘了。

陽筠的陪嫁一死一傷,現在她需要的定是另外兩個陪嫁。無論是談心還是相陪,如今的武承肅都還不夠分量。

武承肅讓丁鑫去打聽姜華那邊的情況,丁鑫出去約有一刻鐘纔回。

姜華已將事情處理妥當,印兒的屍身暫時擱在後坊,雖說破例下葬,卻只能連夜擡出去埋了。

好在姜華辦事利索,門路又廣,棺木、墳地竟然很快有了着落。

“現已將屍身擡去了後坊,姜公公怕娘娘惦記,讓人在印兒屋中翻出些新衣裳、金首飾的做了陪葬,好歹不讓印兒太孤獨。”丁鑫低頭躬身回話,“八鳳殿宮人換下來的衣裳也都着人擡去了後坊,明兒一早就燒了。”

聽說已安置好了,武承肅囑咐了墜兒、珠兒,讓她二人好生照料陽筠,便帶着人回崇仁殿去了。

陽筠恭送武承肅,原打算送至臺階處,結果還沒出正殿的門,就被武承肅勸住了腳。

“今兒的事定惹你頭疼,你還是好生歇息,我自己回去就好。”

陽筠堅持將武承肅送出殿門,目送他下了臺階才又折回。

墜兒和珠兒跟在後頭,照舊吩咐了力士看門,清空了正殿裡的人,隨陽筠進了內室。

珠兒剛關上內室的的門,陽筠就迫不及待地問出了口:

“可找着什麼東西不曾?”

“奴婢站在一旁,打量了一圈,也看着姜華的人翻印兒的陪葬物件,倒沒見什麼異常。”墜兒皺着眉看了看珠兒,道,“珠兒給印兒擦身,說是袖子裡縫着一方帕子,卻沒看真切,不知是不是娘娘日前讓焚了的那些,被印兒私藏了。”

珠兒仔細回憶道:

“那帕子是縫在袖子裡的,不過看邊角有些殘破,似乎有人曾要撕扯下來,卻沒能扯掉。料子倒好,也是鮫綃,只是當時奴婢心虛,姜華又一直站在後頭,不敢仔細查看,當做尋常一般捲了上去,幫着擦身的人也沒注意。”

陽筠聞言,愣愣地看着窗外,臉色十分不好。

幫着擦身子的人許是真沒注意,因爲這種事大家心照不宣,看見什麼都要當做沒看見。

姜華卻不同,他早就盯着陽筠。

想起方纔姜華的話,陽筠一聲冷笑。

特意說翻了東西作陪葬,又說宮人的衣裳明日一早送去燒,不是打草驚蛇又是什麼?

只怕姜華想的是敲山震虎,讓她從此乖乖認命吧。

她爲姜華求過情,本不奢望他感恩,可也沒見人要恩將仇報的。

陽筠越想越氣,那帕子定是她繡的。

印兒撕扯了一半下來,許是故意爲之,爲了方便有人瞧見;又許是臨終之時良心發現,想扯下來丟在一旁,讓墜兒幾個先看見了藏起毀掉,卻不料將死時無甚氣力,未能如意。

然而印兒的初衷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怎麼解釋那方帕子。

清清楚楚的“陳理”二字。

除非武承肅不學無術,否則斷不會不知道魏國二公子周繹表字“陳理”。

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二回 初相見第二回 初相見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八回 鴛鴦譜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
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二回 初相見第二回 初相見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八回 鴛鴦譜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