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

陽筠雖不會時常作嘔,但食慾總是不佳,看什麼都沒胃口。偶爾她也會忽然嘴饞,可下午才吩咐了膳堂準備,晚膳時端上來她卻未必吃得下,有時聞着味道便覺難受,若不拿走,立即就要吐出來。

這一日|她又覺反胃,墜兒拿着膳堂根據時新材料擬好的單子,逐樣問陽筠是否要吃,陽筠卻一直搖頭。一張單子上總有百來道菜和點心,墜兒足唸了六七十,陽筠竟連頭也懶怠搖,乾脆不說話了。

墜兒幾個心中着急,正擔心她晚上又吃不好,陽筠卻忽然想起一道點心來。

“如今快入八月,不知還有牡丹沒有,”陽筠眼睛一亮,問墜兒道,“那牡丹餅,可還能做?”

雖已入秋,牡丹花早已經凋謝,陽筠還是存了一絲希望。前些日子她嘴饞,要過兩次牡丹餅吃,膳堂裡有兩個機靈的,或許存了些花朵也未可知。

墜兒聞言忙去膳堂問,果不其然,制點心的李春奎特意曬了好些牡丹花,用厚紙層層包了,妥善地收在膳堂的櫃子裡。見有牡丹花,墜兒便吩咐李春奎做些牡丹餅來。

“只是這花曬乾了,味道怕不及新鮮的香甜。”李春奎笑道,“別娘娘吃了不喜歡,再怪罪奴才不用心做。”

墜兒只說“你有心曬了這些花,娘娘只會賞你,哪裡還會怪罪”,囑咐李春奎儘快做好餅食,轉身回正殿去了。

陽筠聽說有牡丹餅,也不管是不是曬乾的,味道會不會有變,十分痛快地把餘下的菜定了,便只等着晚膳。

那李春奎手藝倒好,用的雖然是曬過的乾花,入口卻仍舊是一股清甜,牡丹的香氣竟絲毫未減。陽筠足吃了三塊才罷,又教牡丹餅勾起食慾來,吃了好些菜。

陽筠特意叫了李春奎進正殿,賞了他兩枚金瓜子,又教珠兒過去,賞了膳堂其他幾位廚子各一個有五兩銀的荷包,打雜的幾個內侍各一個二兩的銀錁子。

待珠兒一走,吳百豐與黃福泰便圍了上來,問李春奎得了什麼賞賜。其餘幾個打雜的也都往這邊湊,獨加喜仍在默默做事,一面清點盤子,一面把陽筠多吃了幾口的菜悉數記在心裡。

“兩枚金瓜子。”李春奎大方笑道,絲毫沒有張揚的意思。

衆人聞言不禁咋舌。李春奎輕描淡寫的這兩枚金瓜子,足夠他們羨慕個把月了。

那金瓜子指的是碎金,沒有固定模具形狀,亦無具體的重量要求,基本上一枚就有近一兩重,而一兩金可換十一兩銀,如今除了皇親貴胄還可用這個賞人,旁人可是見也難得一見的。

吳、黃二人打定了主意,從此多用心做事,竭力討好太子妃。想着太子殿下的賞賜往往更爲豐厚,二人恨不得摩拳擦掌,當真是躍躍欲試,只盼着武承肅再來八鳳殿用膳。

是日晚,武承肅定了宿在宜春宮,但心中卻時刻惦記着八鳳殿,晚膳前後都教人來問。

聽說陽筠吃了不少東西,又沒嘔出來,武承肅心下大安。

陳良娣抱着女兒在旁,看到太子臉上難掩的關切,心中不禁微微發酸。做不做太子妃的有什麼要緊?若何時也能得太子殿下如此憐惜,那便知足了。

想起武承肅近幾月的居宿,陳良娣愈發覺得難受。正月幾乎一月武承肅都宿在八鳳殿,自那以後便冷落了衆人。

眼瞧着太子還是如從前一般輪流宿在各宮,各宮各殿不過二月時間便能等着一回,可一旦留心,便會發現問題。就拿陳良娣自己來說,選的都是什麼日子?旁人不知道,她可十分清楚。

打從除夕之後,太子總共來過四回,一次是女兒染病,另外三次則是例行過來,卻都落在她的小日子上。第一次如此時,陳良娣就覺得奇怪,卻因礙於面子,不好跟旁人打聽究竟。

如今堪堪是第三回,哪有這麼巧的?太子殿下顯然是掐準了日子來的。陳良娣自問並未行差踏錯,其父也效忠於東宮,殿下斷沒有厭棄她的道理。直到前幾日有個昭訓來探她的口風,陳良娣才恍然大悟,原來各宮的遭遇竟是一般。

也不知衛良娣那個狐媚子是否也這般倒黴。

陳良娣在心中想着,忽然覺得有些暢快,服侍武承肅更衣盥洗畢便一同歇下了。

倏忽半月過去,陽筠的胃口竟然見好,不僅腹部可見隆起,胳膊也圓了一些。不過她仍舊時常念着牡丹餅和梅子茶,偶爾還想吃寒瓜,卻因過了季節不得不作罷。

中秋宮宴那日,武承肅特意讓人準備了乘輿,一路擡了陽筠往皇宮去,將要到宮門時才落輿,陽筠下來,由珠兒小心服了,自己走路進去。

剛進宮門,便有內侍帶着十餘個力士過來,照樣擡了一架乘輿,躬身請陽筠上去。乘輿上頭鋪了墨色的軟墊及靠墊,似乎都是特意爲她準備的。

陽筠身子不動,稍稍轉過臉望了武承肅一眼,便又將臉轉了回去。

“誰派你們來的?”武承肅問爲首的內侍,語氣十分平淡,卻透着一絲寒意。

那內侍不敢撒謊,說是皇后娘娘特意請了陛下示下,言太子妃殿下如今勞累,怕不能走太多路,陛下才派了他們來的。

陽筠聞言,立即抿了抿嘴脣。無論怎麼看,這乘輿都不好坐上去。

武承肅也是一般心思,他只說醫官讓太子妃多走,又說在皇宮坐乘輿不妥,讓他們安心在後頭跟着,不必立時回去覆命。衆人見太子殿下開口,又似乎不是什麼大事,自然都要依從。

一行人便往大殿走去。

眼瞧着沒人留意時,武承肅衝着陽筠揚了揚嘴角,豎起左手食指,左右晃了一晃。陽筠略一思忖,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錢皇后開口替陽筠要乘輿,武嶽想是不好當衆駁了她的面子,只得答應下來。但一來此舉太不合規矩,二來擡乘輿的力士未必可靠,錢皇后說得越多,武嶽便越不能安心。他雖有意擡舉陽筠,卻不是這麼個擡舉法。

武嶽吩咐魏世傑去辦,魏世傑深知皇帝用意,便只讓人擡了一架乘輿來。武承肅就在旁邊,陽筠自然不能坐上去。

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七回 丹青閣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二回 初相見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二八三回 分離乍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二回 初相見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
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七回 丹青閣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二回 初相見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二八三回 分離乍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二回 初相見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