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未卜(下)

“卿欲何言?”

宋九差一點答不出來。

此次是曹彬爲主帥,但能說趙匡義用錯人嗎?

首先是平南漢南唐,潘美平南漢幾乎是完美戰役,可最後南漢國庫宮殿一起燒掉,成了一個大缺。

曹彬平南唐,磨磨蹭蹭,若無潘美協助,劉遇與王明在皖江口險勝,還不知道最後是什麼結果。

然而成敗論英雄,有幾人注意到過程?

潘曹二人都受到趙匡胤的恩惠,不過因爲柴家的關係,趙匡義對曹彬會更放心一點,現在又加上自己,潘美只能永遠呆在太原了。難道一翁一婿全部做宰相?

潘美在高梁河一役中,受趙匡義壓制,表現不好,因此只能變成第二主帥。

其實這次趙匡義用將帥也是細細考慮過的,如潘美久在太原,西路軍就是要快,迅速將山後數州佔領,與東路軍會合。田重進與潘美用兵特點就是快,東路軍是拖住敵人,不用那麼快,因此也適合曹彬的用兵風格。

再者,幾個主將,不僅要會打仗,還要有能力壓住下面諸將,除了曹彬、崔彥進、米信、田重進與潘美,其他人能做到嗎?難道楊業比他們更適合?哈哈,那會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不過宋九卻知道這次用人其實還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但讓宋九來說,就是不怕得罪曹彬,他又能推薦何人爲帥?這是主將是帥,不是偏將,就是楊延昭擔任之。也可能會出大事。其實他腦海裡倒是浮現出一個人選,可想到對手是耶律休哥。也不能勝任,況且他能說服趙匡義麼?

那就是崔彥進。

至於其他人。宋九真說不出口,王侁不好嗎?看看他在西北做了什麼,能文能武,自己憑什麼說他不好?

於是說道:“陛下,兵者,國家生死大事也。此次北伐,太祖以來僥倖殘活下來的諸將,陛下以來提撥的新起諸將,三者有二進入數路大軍中。更不用說是兵士。多次上過戰場經過生死考驗的兵士幾乎全部得選其中,可以說他們是我朝將士的九成精銳所在。所以此戰那怕不能勝之,都不能大敗,可是臣看到上下掉以輕心,心中很是擔心。故臣懇請陛下容臣進入東路大軍中擔任監軍,臣用兵雖不及曹將軍,但是也久在北戎,對北方比較離熟悉,或者能爲曹將軍補漏拾遺。增加勝利把握。”

“宋卿,勿要多說了,你是文官……”

“陛下,臣是文官。亦是樞密使。”

“西府還離不開卿啊。”

“臣在西府數年,包括以前在東府時,改革軍制。檢校器甲質量,改進鎧甲。前線屯田,安定西北。遙控遼東韃靼,有的做對了,有的做錯了,但所做的正是爲了這一刻。同時臣也想隨軍察看,進一步補充改進。一個國家強大,必須文武兼舉,我朝才能恢復漢唐盛光。而且,以臣認爲,恢復漢唐盛光,僅是一小步。爲何,前世那麼多經驗,那麼多史書,完全供我們借鑑。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爲何不能做得更好?”

反正死活要隨軍。

郭守文鬱悶了,你堂堂的西府首相,與我爭什麼監軍?

爭來爭去,趙匡義也沒有了辦法,最後同意。

但不是宋九進入東路軍,就能大捷,主要這段歷史他記得不清楚,唯獨記得的就是曹彬可恥地嚇逃跑了,導致慘敗。這能給他什麼幫助?

只能說讓宋九感到僥倖的是在雍熙北伐前將李繼遷解決。

否則他將夜不能寐。

無論勝負,國家也會元氣大傷,還能向西北用兵嗎?

宋九回到西府,仔細地看着地圖。

最後苦笑了,看地圖能看出什麼?一個人用兵成功,一是磨練,二是準備,三也是天賦。自己除了那些可憐的金手指,以及後世的一些知識,在冷兵器戰爭中有什麼天賦。

不過在這之前,宋九還要做一件事,他去了大內,覲見趙匡義。

趙匡義依然挽留他,說道:“卿勸朕勿要臨前線,卿自己爲何將自己置於險地。卿有才華,朕還未大用也。若卿後悔,朕立發詔旨,讓卿留在京師。”

“陛下,國家人才多如牛『毛』,若張齊賢,稍加磨礪,以後便是一個合格的西府首相。若呂蒙正,未來必爲國家棟梁之材。再如辛仲甫,王明,許仲宣,周渭,賈黃中,無不是陛下麾下一流名臣,還有陛下忽視的呂端。後進之中,寇準,王旦,宋湜等人又如雨後春筍般的涌出。少臣一人並不要緊,但不能讓陛下再出意外了。”

“呂端?”

“陛下,臣給陛下講一件事。”宋九將十幾年前呂端坑他的事說了一遍。又說道:“當時臣細想其中的關健,以爲呂端是神人也。”

“你也不簡單,趙承宗未看出來,你卻看出來了。”

“臣當時先在事外,因此能看得清楚,趙承宗卻是在局中。這個大胖子睿智不可想像。”

“那他爲何落到這種地步。”

“氣節也。若他學習其他大臣,爲了官位不擇手段,早就上來了。”

“卿也有氣節。”趙匡義也不怪,確實相比於宋九呂端等人,宋琪等宰輔是少了一份風骨,趙匡義反而讚道。

“臣那有什麼氣節,不過略略守着最後一道薄薄的底線。”

趙匡義概然。

宋九真要去前線,除了擔心安危,趙匡義並不排斥的,至少在軍事上,宋九多次表現出『色』的遠見,做事也細心。甚至他心中有一個夢想,若成功拿下幽州,得要能臣治理。就象宋九讓張齊賢去前線。開始張齊賢未能發揮多大作用,可隨着戰事推到古長城遠。張齊賢在後方的作用便顯『露』出來了。若拿下幽州,做爲治世。宋九毫無疑問將是宋朝第一流的大臣。甚至在趙匡義心中,再也沒有其他大臣能在治理地方能力上勝過宋九了。

而且宋九這種不要命的精神,讓趙匡義十分讚賞,道:“卿重的乃是大氣節!”

“陛下不要再誇了,臣的骨子裡還是昔日那個紈絝子弟。不過臣前來是請求陛下恩准臣一件事。”

“說吧。”

“臣來到西府後,對前線諸將不大熟悉,因此想懇請陛下將楊業父子調入臣的帳下。”

趙匡義笑了笑,他認爲宋九頗有氣節,楊業也有氣節。這是“臭味相投”,因此格外看重楊業,道:“楊業雖好,可是缺少了楊業,西路軍將會缺少一個得力的副將。”

“李繼隆可代之。”

“李繼隆雖勇猛,可資歷淺,難以服衆。”

若是這句話放在後世,會讓許多人罵死,但它確實實際情況。李繼隆從河北到河東到西北,甚至以前在梅山地區,作戰皆勇猛過人,不過所率部下並不多。多是做爲副手參與各個戰役,包括滿城之戰在二崔張延瀚麾下,河東在潘美麾下。西北在王侁麾下。讓他取代楊業,確實難以服衆了。

“那麼臣再推薦一人。馬步軍都軍頭王漢忠。”

“王漢忠乃勇將也。”

“還有,西北戰役中。張昭允、王超、戴興表現皆出『色』,陛下此次未召用,可以調入西路軍,他們五人當抵楊業父子。”

“張昭允?”

“不能以己之喜惡而推人用人,就如唐太宗用魏徵一樣,故臣向陛下推薦呂端,再推張昭允。”

他就是以前潘憐兒提親的對象,宋九的情敵,但打仗還可以。

“爲何你不將這數人徵於帳下?”

“衣不如新,人不如舊,雖然這五個虎將皆是出『色』的將才,可臣與他們不大熟悉,臣又是一個文官,故將楊業放在身邊,會感到放心。”

事實非是這樣,無論王侁心思怎麼骯髒,他敢不敢動國舅李繼隆?不要說李繼隆,就是王漢忠成名已久,王侁也未必敢動。

宋九對李繼隆仍不大瞭解,不過據以往的戰績,宋九隱隱感到李繼隆軍事能力上不亞於楊業。僅是一個李繼隆就足矣了。而且李繼隆活動的範圍比較廣,從河北到河東到西北,對河東地形不陌生。

這不是主將的任命,趙匡義也不大在意,僅是問了一句:“若那樣,楊業心中會有不平。”

楊業能做西路軍副將,那是因爲西路軍兵馬比較少,東路軍是崔彥進,無論如何,楊業是比不上崔彥進的,那麼也不可能擔任第二號副帥。若放在東路,只能做爲一名普通的大將。

宋九不假思索地答道:“這個放心,臣會與楊業溝通的,若這點心態都放不開,他也不當陛下當日之器重。”

“那就這樣吧。”

“謝陛下。”

事實換一換問題也不大嚴重,李繼隆軍事天賦實際遠勝於楊業,在史上那次北伐中,因李繼隆手中兵權很小,並沒有將他的能力發揮出來。

再說論個人戰鬥力,楊業確實是勇將,他在史上被俘時,斬殺了一百多人。然而宋朝大將中論個人武力,非是楊業,而是另外一個人,他在中路軍……不過宋九未大注意。

然而經宋九這一折騰,可能史上再無楊家將的傳說,頂多以後與李繼隆等人齊名。

但對於楊業來說,他應當是高興這種情況的。而且楊業不死,他的震懾意義遠大於其實際的軍事能力。不過也不大好說,東路軍在此次三路大軍中更危險,那是耶律休哥!

宋九回到家中。

潘憐兒與窅娘並沒有太在意,雖有危險,可誰都不會想到可能會大敗,宋九是文官,呆在後方的,危險『性』很小。

她只是默默地嘆口氣,輕聲說道:“當年你父親因爲戰場兇險,不願意你上前線,於是讓你苦讀詩書。雖未考取功名,可你卻從另一個學問中得到兩位陛下的器重,成功地做了一個文官。可這些年來,你下巴蜀,去嶺南,赴遼東,倒是每每呆在前線了。”

“幽雲收回,我就辭職。”

“官人要辭職?官人還年輕唉。”窅娘說道。

“官場上勾心鬥角我不習慣,若是收回燕雲,功成名就,還不退到什麼時候退?”

宋九說的半真半假。

確實官場上勾心鬥角是讓他不習慣,可真要退,趙匡義會同意嗎?

潘憐兒敲打她的腦袋,說道:“這不是你管的,安心替官人生一個兒子吧。”

然而宋九懷疑窅娘因爲身體嬌小,可能養不出孩子了。

潘憐兒又默默地說道:“官人,要小心。”

趙匡義在宮中宴請諸位將領,對曹彬說道:“曹卿,朕前段時間罷你相位,是鷹飽則飛颺,正是爲卿之今日。”

鷹吃飽了就飛不動了,所以得餓着肚子幹活。

所以我纔將你罷相的。

這個理兒……

不過趙匡義也害怕啊,主要就是東路軍,害怕曹彬因爲以前罷相而生氣,出工不出力。所以出言安慰。

三軍出發,踏上未卜的征程。(未完待續。。)

第81章 誘、惑(中)第77章 卷(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108章 走後門第306章 不殺人第128章 雪話(上)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11章 師規第464章 前戲(下)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171章 死(上)第235章 比較第386章 禮物第245章 獻酒(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244章 獻酒(上)第362章 號角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4章 打賭第440章 妖星(上)第8章 神奇第262章 辭戟(上)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146章 桃花第40章 挖祖墳(上)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473章 真相第257章 神仙第102章 好東西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198章 插釵第76章 卷(中)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201章 父親(下)第262章 辭戟(上)第18章 君子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244章 獻酒(上)第54章 獨一無二第179章 開業(中)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48章 後院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292章 小魚(上)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244章 獻酒(上)第72章 南方(上)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135章 夜戰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65章 溫度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332章 入相(上)第188章 立必行第283章 春闈(上)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479章 不動如山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502章 黎明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124章 兩重天(下)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173章 第一槍第19章 分岐第449章 風起第215章 踢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229章 石嶺關第242章 撫桑第131章 詰問(下)第120章 變化(中)第504章 開始了第447章 野望(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74章 南方(下)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88章 神靈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202章 停修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149章 背後(下)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256章 兩知州(下)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163章 想不通
第81章 誘、惑(中)第77章 卷(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108章 走後門第306章 不殺人第128章 雪話(上)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11章 師規第464章 前戲(下)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171章 死(上)第235章 比較第386章 禮物第245章 獻酒(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244章 獻酒(上)第362章 號角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4章 打賭第440章 妖星(上)第8章 神奇第262章 辭戟(上)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146章 桃花第40章 挖祖墳(上)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473章 真相第257章 神仙第102章 好東西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198章 插釵第76章 卷(中)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201章 父親(下)第262章 辭戟(上)第18章 君子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244章 獻酒(上)第54章 獨一無二第179章 開業(中)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48章 後院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292章 小魚(上)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244章 獻酒(上)第72章 南方(上)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135章 夜戰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65章 溫度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332章 入相(上)第188章 立必行第283章 春闈(上)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479章 不動如山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502章 黎明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124章 兩重天(下)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173章 第一槍第19章 分岐第449章 風起第215章 踢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229章 石嶺關第242章 撫桑第131章 詰問(下)第120章 變化(中)第504章 開始了第447章 野望(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74章 南方(下)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88章 神靈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202章 停修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149章 背後(下)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256章 兩知州(下)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163章 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