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撫桑

各人經歷不同,心路也不同。

趙匡胤以武將發家,因此對兵權格外看重。又看到文人的懦弱,對文臣反而很放心。只要不貪污者,一般不會重懲。

但這時候國家還不能真正執掌天下兵馬,因爲有一個所在地,藩鎮!它們的主人叫節度使。宋朝節度使非是唐朝節度使,他們手中有兵權,可這個兵權是廂軍,而非是禁軍,禁軍一直養在京城呢。但有一個要命的地方,這時候廂兵還非是象後來的廂兵那麼墮落,有的廂兵在這些名將調教下,同樣能打,不亞於禁兵。各自人數不多,大鎮三五千人,小鎮只有近千人。

原來趙匡胤也沒有當作一回事,只有幾千人,誰敢叛亂?可這次北上太原時,必須要徵集各路軍隊,按照規矩,趙匡胤調遣這些地方部隊,必須要經節度使同意。趙匡胤不樂意了,決定再次將兵權往中央收回。而且多年兵財政分權,已削弱了節度使們的實力,到了時機成熟之時。

第二次杯酒釋兵權開始。

趙匡胤用敘職名義將王彥超、武行德、郭從義、白重贊與楊延璋召回京城,於後苑設宴款待。都是武將出身,連脫衣舞都出來了,況且是酒宴,什麼樣的話都說出口。

正在談論往日友情之時,趙匡胤說道:“衆卿皆是國家舊臣,長期掌管重鎮,爲國家忙碌,非朕優待老臣之禮也。”

武行德說道:“不辛苦,這是臣等應當做的。”

趙匡胤立即不笑了,一張黑臉更黑。

其他幾人有持無恐,幹嘛呢,我們手中本來權利很小了,又沒有犯錯,憑什麼將我們兵權收回去?只有一個人。王彥超,這些年他一直擔心趙匡胤翻他的後賬。就是這個節度使也做得戰戰兢兢。而且他想了很多,例如張延通,說斬就斬了,這是殺雞給猴看哪。還有一條,他兩個兒子在河洲入了契股。每年能分不少錢帛。幾個老傢伙爭來爭去,還不是爲子孫爭嗎,自己何苦爭之。因此說道:“陛下,老臣本來沒有功勞,長期受到榮耀恩寵,老臣心中有愧,現在衰老了。臣懇求告老還鄉,請陛下恩准。”

幾個老傢伙依然不同意,當年皇上投靠你的時候,你用了幾貫錢象打發要飯花子將皇上打發出去。現在自然怕得要死,可俺沒有得罪皇上,不用怕。武行德先站出來說:“皇上。我們曾經攻城陷陣,拼命捱到今天也不容易,不能說退就退啊。”

其他三人紛紛附和。

其實四人也老了,武行德六十二歲,郭從義六十一歲,白重贊六十一歲,楊延璋五十八歲。這時代早到了退休的年齡。之所以不退,也不是想霸佔節度使的位子,而是他們兒子沒有蔭封,蔭封了官不大,還不及宋九。

老武說開,於是紛紛直接說出來,皇上不對啊,若是按照唐朝舊例,節度使後代都是通常世襲的官職,就算不蔭補節度使,也能蔭補防禦使或者團練使這樣的次官吧。

團練使若是實授官,那也不小,是楊六郎在河北的官職。

開價總要高一點,這才能還價錢。

趙匡胤慢悠悠地說了一句:“衆卿說的豐功偉業,皆是前代的事,不值得拿到這裡說。”

這是宋朝的皇宮後苑,非是後周,後漢甚至後唐的皇宮!

你們立的那個功與宋朝無關!

五人捏着鼻子不能作聲,難不成他們敢替柴榮翻案?

將這五個代表拿下,又開始下面的動作,自此很少授節度使官職,繼續找機會將其他節度使官職收回。

派通判到各節度使身邊監督,分割他們的權利。

派出轉運使到節鎮,專門掌管節鎮財賦,定期將財賦運到京城。

籠罩在中國大地上二百多年節度使陰雲終於漸漸化開。以至後面的節度使漸漸成爲一個虛職。

五人還有官,以行德爲太子太傅,從義爲左金吾衛上將軍,彥超爲右金吾衛上將軍,重贇爲左千牛衛上將軍,廷璋爲右千牛衛上將軍。也就是掛着一個官職好拿退休工資。

聽到這道聖旨,五人老傢伙面面相覷。還是不甘心哪,就這樣退了,王彥超忽然大笑起來,說道:“我們找老石一道去劇院看戲。”

“走。”

幾個老傢伙騎馬來到劇院,偏偏票又賣完了,門口有票,是高價票,楊延璋氣得將一個勾票人抓起來:“大母的,連我們的錢你也敢賺啊。”

勾票人生生讓他提了起來,嚇得不敢作聲。幾個老傢伙持着票要進去,勾票人報告巡邏的河洲僕役,僕役指着其中一人說道:“你不知道那人是誰嗎?他就是石守信將軍,能與他在一起摟肩膀的那一個是差的。俺管不了,要報你報開封府吧。”

報開封府也不行,幾個失意的老傢伙正在火頭上,趙匡義敢惹嗎?

實際趙匡胤此舉很難說有多少積極意義,削得太狠,精兵一起放在京城,可領將又不敢象張瓊那樣練兵,只求學党進發渾裝癡,或者象楊林裝啞巴,再加上京城是一個繁華所在,能練出什麼軍隊?

柴榮老本啃完了,宋軍衰退便開始。

然後各種強軍辦法,甚至養了這世界上數量最龐大的軍隊,戰鬥力還不及宋初這十幾萬禁兵。

宋九乾德二年寫的那個策子,說的有些過頭,但放在這時,正是時候。不過在這時,宋九可能連命也保不住。

而且趙匡胤也不大厚道,說拿就拿掉了,一樣也沒有給,幾個老傢伙討價還價,多少給一點,那怕給他們子孫略略封授那麼一點虛職,也許他們心態還會平和一點。或者給一些賞賜,也沒有。

這一年滑落之大,讓人難以想像。

並且差一點出了更大的失誤……

趙匡胤覺得很安心,趙普與趙匡義之鬥是家裡面的鬥爭,無關痛癢。因此眼光又對準另一人,符彥卿。

王祜到了大名府。非是晝錦還鄉,而是往火坑裡跳。但他心中也不大確定,萬一符彥卿真的謀反呢。人剛到大名府,換作武行德又要跳了,我鎮大名府。朝廷又派來一個知府做什麼?

符彥卿沒有跳,他運氣好,有一個更狡黠的女婿。提前就接到消息,很是客氣地將王祜接到帥府。兩人攀談。當場王祜就坐不下去了,無他故,符彥卿一共三個女兒,三個兒子。長子已去世,次子符昭願在京城任一個閒職,遙領恩州刺史,能當在京城享福的。也能當成人質。老小符昭壽整天花天酒地。要麼兩個女兒在世,一個是柴宗訓的母親,原先在京城。後來遷於洛陽,接着又遷於房州。房州是什麼所在,專門處置流放的皇子皇孫場所,包括唐中宗李顯,十之八九不得好死。還有一個女兒就是趙匡義的妻子。

看到符昭壽,以爲符彥卿歲數不大,實際不是。符昭壽是符彥卿的老來得子,如今符彥卿七十一歲高齡。這樣的人還會謀反?這讓司馬懿司馬昭何以情堪哪。

但也不好說,王祜繼續盤查。

他的一舉一動許多人都在看着,無論是趙匡義,或者符家上下,一顆心都提了起來。王祜繼續查,未查到任何反狀,倒是聽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一些藩鎮受民租時,有的官吏不好,想辦法貪污,可租是固定的,不敢加租,於是用大斗,或者斛面,也就是一斗來量,不是平量,而是往上堆,什麼時候不能堆了,什麼時候纔算一斗。往往一斗稅,能徵去一斗半。好在此時宋朝稅務仍不是太重,加上地廣人稀,只要勤快一點,不遇到特大災害,都會有一個好收成,因此民不大怨。這個多出來的,就爲官吏所得。多數地方都有,或重或輕罷了。但大名府的最重。趙匡胤聽聞後,派常參官來主斛,由是斛量始平。然後詔以兩者差距的粟糧,計算出來數量,賞賜給符彥卿。別整老百姓了,想要,朕給你。用心寒磣噁心符彥卿。

這時趙匡胤渾然忘記當初爲了求親,急得向張永德借錢的事。

然而符彥卿真的差這一點錢嗎?甚至符氏兄弟在河洲每年的分紅,那就會買幾萬石大米!

若是符彥卿才四十歲,可能刻意污損名氣,暗中圖謀不詭,到了晚年,隨時就入土了,何必之。

想到這裡,王祜覺得有些心酸,若是當初皇上皇袍加身之時,張符二人舉旗反對,趙匡胤這個江山是坐不住的。正是因爲他們的支持,國家平穩交替,可臨老爲了報平安,使出這些不入流的手段。

不查了,趙匡胤派驛使來詢問,王祜直言稟報,符彥卿並無謀叛之舉,他以自己全家百餘口性命做擔保。又上書趙匡胤吸取晉漢因猜忌而濫殺無辜的教訓,以使國家安靜。

直接說出來,非是貶符彥卿,說什麼謀反,這是想殺符彥卿的徵兆。不能殺。

若無意外,趙匡胤看後只是笑笑,關健這背後還站着一人。暫時沒有對王祜報復,既然王祜用全家一百多條人命做擔保,就不便用謀反處執符彥卿了。

後來宋九聽到此事,也嚇出一身冷汗,若真的王祜貪婪什麼宰相,也許趙匡胤只想用這個藉口拿下符彥卿,可中間有人搗來搗去,符彥卿必死無疑,那怕就是下了大牢,以他這個年齡還會有活路嗎?符彥卿死了,逼得趙匡胤再也無法重用趙匡義,自己同樣會很慘很慘。

然而就是這樣,還沒有放過符彥卿,大名府你不能呆了,名聲太臭,正好鳳翔節度使空缺出來,你去鳳翔吧。將符彥卿往鳳翔調,那也不能調,天知道鳳翔那邊有多少火坑等着老符跳。

老符後面有高人,調就調吧,在路上因年老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躺在肩輿裡往鳳翔趕。若無趙匡義,死了也要往鳳翔拉,有了趙匡義那就不同。趙普弄到現在,趙匡義一直默不吭聲。

這時終於進宮,對趙匡胤說道:“皇啊,外父病重,不能赴鎮,望皇兄特賜就醫洛陽。”

趙匡胤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在洛陽放假一百天,給他看病。這人老了,大病小病總有一點,呆在洛陽不走,可急壞了暗中的另一人。不用他出面,有御史彈劾,理由很簡單,既然放病假,就不得拿薪酬,可老符受俸如故,人老了貪婪到這份上,請下留臺鞫問。本來戰戰兢兢的,再抓倒御史臺來審問,再加上不知是真病還是假病,十之八九還是死!

趙匡義只好再次求情。

於是趙匡胤以符彥卿爲姻舊,特釋之。將節度使拿掉了,留在洛陽養病養老。趙匡義長鬆了一口氣。貶就貶吧,不怕貶,就怕人弄死了,只要符彥卿一死,皇兄對自己必然猜疑。沒有皇兄的信任,自己又是皇太弟,又曾掌過一段似是非是的國政,那會有什麼下場?

春天即將到來,可是趙匡義眼中看着窗外,眼中閃爍着一道道陰寒的殺機,還有對皇權的渴望,對命運的掌控……直到這時,趙匡義才完成了全部的脫變!

蠱母終於被趙匡胤與趙普聯手養成了,只有一人能隱約地知道,那還是在事後才漸漸猜測出來。輪到王祜。這小子很不識相,你還好意思呆在大名府?迅速將他調到襄州擔任知府。襄州也許重要,但那是軍事地位,與大小無關,怎麼重要也不及大名府,後來宋朝的北京城重要。

臨行前,王祜從京城經過,他手撫摸着院中的三棵槐樹,這三株槐樹都是他親手種植下去的。又想到了那個宰相的許喏,徐徐說道:“吾子孫必有爲三公者!”

第471章 驅(上)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423章 定(中)第154章 清明(上)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217章 歸來(上)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87章 巡察(下)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490章 大秘密第465章 很短的飆風(上)第186章 用(上)第316章 脫變(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500章 破騎軍第162章 提親(下)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313章 才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215章 賀禮第400章 未卜(下)第77章 卷(下)第169章 寒瓜第81章 誘、惑(中)第329章 毒狐第155章 清明(中)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240章 脫變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367章 相才第519章 景德第165章 有約第474章 背嵬第483章 奇葩(上)第84章 夜郎(下)第47章 玩大了第518章 皇對皇第147章 迷茫第149章 背後(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261章 保護(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392章 打臉(下)第291章 大魚第281章 可怕的誤會(中)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369章 拓跋第12章 從此醉(上)第320章 大江(上)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471章 驅(上)第65章 溫度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8章 君子第260章 保護(上)第133章 荒野(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4章 打賭第90章 又玩大了第189章 強上了第160章 提親(上)第186章 用(上)第502章 黎明第149章 背後(下)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58章 異人奇課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137章 對峙第272章 伐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116章 流民(下)第338章 坦白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129章 雪話(下)第336章 東華門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15章 非奸即盜第414章 鐵血之路(十四)第318章 搖擺第188章 立必行第399章 未卜第115章 流民(上)第184章 求實(下)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
第471章 驅(上)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423章 定(中)第154章 清明(上)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217章 歸來(上)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87章 巡察(下)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490章 大秘密第465章 很短的飆風(上)第186章 用(上)第316章 脫變(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500章 破騎軍第162章 提親(下)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313章 才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215章 賀禮第400章 未卜(下)第77章 卷(下)第169章 寒瓜第81章 誘、惑(中)第329章 毒狐第155章 清明(中)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240章 脫變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367章 相才第519章 景德第165章 有約第474章 背嵬第483章 奇葩(上)第84章 夜郎(下)第47章 玩大了第518章 皇對皇第147章 迷茫第149章 背後(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261章 保護(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392章 打臉(下)第291章 大魚第281章 可怕的誤會(中)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369章 拓跋第12章 從此醉(上)第320章 大江(上)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471章 驅(上)第65章 溫度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8章 君子第260章 保護(上)第133章 荒野(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4章 打賭第90章 又玩大了第189章 強上了第160章 提親(上)第186章 用(上)第502章 黎明第149章 背後(下)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58章 異人奇課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137章 對峙第272章 伐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116章 流民(下)第338章 坦白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129章 雪話(下)第336章 東華門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15章 非奸即盜第414章 鐵血之路(十四)第318章 搖擺第188章 立必行第399章 未卜第115章 流民(上)第184章 求實(下)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