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你要幹啥?

今年養的豬少,家裡又有充足的玉料飼料,菜園也種了很多大白菜,足夠牲口們吃的了,所以也就不用再去屋後採皮樹葉。

乘着下雨,麥芽在之前翻好的菜地上,又撒腿些菜種,要路的蔬菜太多了,也不可能種全了,能多種些就多種。比如這胡蘿蔔,可真是好東西,就是種多,氾濫了也沒事。人吃不完,可以烀熟了餵豬,一點都不會浪費。

冬生很快就送了好幾條黃鱔過來,他知道妹妹不敢殺,便殺好評,清洗乾淨之後纔拿來的。瞧見妹妹在菜園子裡,便跟她簡單說了下。

麥芽從菜地裡擡起頭,手上沾滿了泥巴,“你放廚房就行了,嫂子也在這,中午你們都過來吃飯。”

冬生道:“元青早跟我說了,你慢慢弄,中午飯也不急,我先回去餵豬了,果園裡的事,你也不用操心,我按着你先前說過的,給果樹剪了枝,原本枝頭上掛了好些小梨子,要不是因爲你講了非剪不可,我可真捨不得剪那麼多。”

麥芽頭上戴着頂草帽,擡頭看他很不方便,只得低下頭,一邊跟哥哥講話,一邊幹活,“不剪可不成,要是一個枝頭果子掛的太多,那枝丫也受不住,還得分攤營養,那所有的果子都結不大了。”

冬生道:“你講的情況,後來我也想到了,所以後來再剪的時候,就沒有手下留情,底下分叉的小枝也剪掉了。”他的確早想通了,那麼多的小梨子,要是都結成了,那果樹還不得累死,它也承受不起啊!

“就是這個道理,其他果樹也得這樣剪,”想起哥哥包下的魚塘,也不知怎麼樣了,她一直忙着自己的事,也沒顧得上詢問,“哥,你那魚塘養的還好嗎?有沒有撈幾條看看長勢。”

冬生告訴她,魚塘是沒問題的,因爲他又不像現代的養殖,把魚塘裡的魚,密度養的很大。完全是純生態,純自然的養殖,只要不出啥人爲的意外,這魚塘基本不用他管事。村裡人也都實誠,不會出現偷偷去撈魚這種事。其實在鄉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親近。不像在縣城住着,整天算計過來算計過去,沒一個講真話的。

麥芽笑言,“哥,等我的客棧弄好了,也搞幾個農家菜,說不定就要主打你養的魚呢,比如水煮魚,酸菜魚,等我想多幾個品種,就能做出很多特色菜了,如此一來,客棧的生意肯定會越來越好。”

冬生聽她講的那樣好,也興致勃勃的暢想起來,“成,就衝你這話,我一定把這魚塘養好,等我養成了,你可得負責銷路啊!”

兄妹倆個有說有笑,李氏屋裡,她跟鄭玉也聽的分明。

鄭玉羨慕的道:“麥芽就是能幹,她跟元青真是絕配,兩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生意肯定是越做越紅火。”要是擱以前,她八成也會覺着開客棧這種事,對於她們這些土生土長,一點經驗,一點資本都沒有的鄉下人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可現在不一樣了,家裡小生意做着,又種了那麼些果樹,玉米,能種的土地都種上的農作物。這田地本就是菩薩賜給他們的聚寶盆,沒理由讓它荒廢着。別的不說,光是今年做了半個多月的竹筍乾,就叫她嚐到了甜頭。

李氏笑着眯起眼睛穿針,“他倆這樣拼命,也是爲了小娃兒,爲了讓大家過上好日子,以後啊,不過牛牛可以到縣城上學堂,就是你們的娃,不也行嗎?你跟冬生要是願意,也跟着一塊去幹,反正他們人手不夠,你們去幫忙也正好解了他們的急。”

這事鄭玉倒是沒想過,她搖搖頭,“還是不要了,我啥也不懂,去了也是給他們添麻煩,再說,家裡包了這麼多的地跟魚塘,我跟冬生能把這些活幹好,也就成了,其他的,以後再講吧!”

孕婦不宜拿剪刀,所以這布料都是李氏裁好,再把大致的模樣縫好,之後才交給鄭玉縫合。

李氏手指關節突出,針太小,她拿着挺費勁,所以每縫一會,她都要歇一下。

窗外的細雨還在下着,就像先前在趙家說的那樣,這雨季一旦來了,沒有十天半個月是不會停的。這種天氣做醬是最好不過,每年春季,麥芽都會先做一批黃豆醬,等到正夏時分,還得再做。今年他們家還會種蠶豆,蠶豆在嫩的時候可以烀着吃,可以剝了裡外兩層,拿來做炒菜吃。老了之後,也可以曬乾留着冬天做成五香蠶豆。總之,蠶豆的用處很多,所以今年麥芽打算多種些。

中午的午飯很豐盛,冬生送來的黃鱔,麥芽用鹹肉擱在一起炒了,做成個砂鍋,放了些辣。像這種溼冷的天氣,多吃些辣,總是好的。

李元青順手撈回來的小龍蝦,麥芽也懶得現收拾,就讓他拿到屋後的水塘,去餵鴨子了。別看小龍蝦揮着個鉗子,好像很厲害似的,可一碰上扁嘴的鴨子,就是再來一對鉗子也無濟於事,照樣被鴨子一口吞下。

那小魚也拿來餵了,下雨天,又不能曬小魚乾,要是爲了這麼點小魚,去支炭爐,那就太不划算了。麥芽只留下晶瑩剔透的米蝦,一個個都食指長。掐了頭腦殼,清洗過後,就能拿來燒燒吃了。

麥芽準備拿米蝦鋪雞蛋,先把米蝦用醋生薑醃製片刻,然後起油鍋先把蝦子炒熟,再加少量的少,燒開之後,就能把打好的雞蛋倒進去,要是覺着不夠香,那便切些蔥斷或是青蒜斷,一起炒出香味。因爲蝦子先前用油炒過,所以吃的時候,那殼嚼起來也是嘎嘣脆。米蝦的殼本身就很有營養,連着蝦肉一起吃,最補鈣了。

除了這兩個菜之外,麥芽又涼拌了個萵筍,這個季節,萵筍最好吃了,切片炒肉,或是涼拌都好吃,那揪下來的葉子,還能扔進豬圈裡,給小豬仔們補充點維生素。

牛牛跟着李氏在房間裡玩,乖的不得了,一聲也不吭,逮到什麼玩什麼。要是想尿尿,便衝她吭吭叫幾聲,他也不喜歡屁股下溼嗒嗒的感覺,而且從他二個月的時候,麥芽就訓練他把尿,到這會已經習慣了,尿尿的時候沒有人噓噓,他可尿不出來。

小娃慢慢長大,作息規律就跟大人越發接近。他早上吃的也多,所以一整個上午,麥芽都沒有再給他餵飯,等到飯菜燒好,都擱在大鍋蓋上溫着,米飯也煮好時,她纔拿了牛牛專用的小碗,撥了些雞蛋跟米蝦出來,準備去喂他。一面也招呼李氏她們出來吃飯,李元青在木工房幹活,聽見她喊吃飯,便去叫了冬生。

麥芽一進李氏的屋子,牛牛看見她了,便歡天喜地的撲騰着手臂,衝她又是哦,又是啊的叫着,還試圖想爬往她那邊爬,簡直是一刻也坐不住了。

鄭玉把手裡的針線拿遠了些,再把他抱過來,交到麥芽手上,“他早就餓了,啃了好幾半天桌角,瞧這口水哈喇子。”牛牛正要長牙期,口水嚴重氾濫。而且還是逮到什麼啃什麼,不管能不能吃。剛纔就抓着那些布料啃,啃了半天,可能覺着沒味道,便又插下,再抱着線團啃。

麥芽一手夾着牛牛,一手端着飯碗,笑道:“我故意叫他餓餓,最好能多吃些飯,光餵奶是不行了,沒啥營養,你們也別忙了,不然飯菜該涼了。”

李氏道:“噯,我們這就來。”她放下東西,招呼鄭玉也別幹了。鄭玉畢竟是懷了娃,身子骨雖沒有太大的變化,可也不似以前那般利落。站起來後,伸了伸懶腰,晃了晃幾近麻木的腿腳。

冬生從外面進來了,在院子裡洗了水,便一塊到廚房吃飯了。廚房裡有小桌,吃飯人不多的時候,就在廚房吃了,不用來回端菜到堂屋,那樣太麻煩。

黃鱔肉在鹹肉鍋裡燉的茲茲響,有了鹹肉的鹹香味掩蓋,黃鱔的土腥氣,便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鮮。

麥芽把牛牛抱到嬰兒車裡,跟早上喂稀飯一樣,吃不過喂蝦子更麻煩些,她得把殼剝了,只留下粉嫩的蝦肉,這蝦肉比雞肉還細還嫩,小娃兒吃是最好了。那雞蛋牛牛也喜歡吃。而且是大口大口的吃,麥芽剝了半天,還沒他吃的快。

李元青端了飯碗出來,見她還沒吃飯,便道:“要不我來喂,你先去吃口飯墊墊。”他伸手要去拿她的碗。

牛牛大概以爲他老爹要搶他飯吃,小腿蹬着就要往上站,伸手去扒拉他,一副要跟他拼命的架勢。

李元青好笑道:“你急個啥,爹爹來餵你不行啊?”

牛牛嘴巴一張一合,嘰裡咕嚕的講個不停,就是聽不懂進的是啥。

麥芽笑道:“他現在餵飯要認人了,誰喂都不成,你還是快些吃飯,下午還有好多活呢,我很快就喂完了。”牛牛不光吃飯認人,晚上睡覺也認,誰哄都不成,非得等她上炕睡,他才肯睡,即使是老爹哄也不成。

李元青懲罰性的捏了他的小鼻子,對麥芽道:“那我給你把飯菜擱鍋裡。”他回廚房用大碗夾了一碗的菜,擱進煮飯大鍋裡,那鍋裡有餘溫,不會叫菜涼了。

家裡的炕睡着香,家裡的飯菜也香。

日子過的悠閒,時間也就過的快。在麥芽他們忙着籌備客棧一事時,轉眼間就到了端午節。按着陳二順本來的計劃,是要帶他們去大河道看賽龍舟的,可田氏有了身孕,自然是去不得,田氏不去,他去也沒意思。況且客棧開張在即,各項準備工作,都還沒做好,一家人忙的團團轉,差點連過節一事都給忘了。

李元青找的那個大平頭,卻沒搞定。他推說家裡事情也多,哪能來他家幹上十天半個月的活,就跟李元青當初推拒鐵家的活一樣,都是有家的人,自然是不願意長期離家的。

後來,李元青想了個法子,他把需要的牀的樣式畫下來,拿給他。反正他需要的牀樣式也不復雜,很容易看懂。大平頭有自己的徒弟,而且幹木匠這行也幹了這麼許年,找他定做也是很不錯的法子。其實,李元青跟麥芽商量了下,與其自己在家愁着活幹不完,不如分包出去,如此一來,不僅不用管他們吃住,還能省了不少心。等他把牀打好了,再約個時間拉到客棧去。

麥芽一想也是,李元青就兩隻手,要是全部都做完,只怕得做上幾個月。

於是,李元青又把桌椅也包給別人幹了,他找的木匠都是相熟的,彼此也都信任。李家現在還要籌備開店,不可能再付銀子給他們,只能拖到年底。鄉下人也實在,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了。

雨季裡青草長的格外茂盛,圈裡的馬也可以大飽口福了。

期間,秦語堂來過一次,給李氏施針,他也是邊治邊學,人體穴位那樣多,沒個幾年的功夫,哪能輕易就學會鍼灸。至於拔火罐,那是根據鍼灸的效果而定,比如鍼灸時下針在哪處,再用大小不同的火罐置於針眼之上,雙管齊下,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而且秦語堂在燒火罐時,還燃了一種草藥,在罐子當中。其實這法子,是麥芽提示他的。既然火罐可以吸出溼毒,那也同樣可以將藥物的療效直接送抵病竈。

秦語堂是個聰明通透的人,她只是稍稍點撥幾句,他便恍然領悟。回去之後,廣翻醫書,竟叫他找到幾種可以用來點燃之後,可以利用煙霧治病的草藥。於是乎秦語堂獨家治風溼的秘方,便在鄉鄰里傳開了。找他看病的人,都快到縣城門口了。

這裡得風溼病的人較多,一來,是因爲大意,沒有很好的自我保護,其次,也是長期田間勞作導致的後遺症。

過了雨季,李氏他們在家做的牀單被罩啥的,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可還是沒有棉被,至少下面要墊一牀,上面要有一牀蓋的,不過眼下快到夏季了,沒有厚被子倒也無所謂。

這事,麥芽並不拿手,於是這回輪到李氏張羅了。她到相熟的幾戶人家去收舊被褥,她找的都是比較愛乾淨的,也不是病人蓋的,拿來之後,也不用洗,拿去彈棉被的地方翻新。其實好些人家的被褥,表面看着好像黑乎乎的,但那都是實打實的棉花,要是撕開外面的表皮,就可以瞧見裡面潔白如新。而翻新之後,這些被褥倒也像新的。套上洗乾淨的被套,陽光曬過之後,就可以了。

至於涼被,麥芽想到之前廟會的時候,有人賣過一種毛毯,是什麼織成的,她不清楚,但古代又沒化纖也沒廢料啥的。頂多是做工粗糙些,不過那東西厚薄程度,用來做涼被應該可以。

黃大全帶話來,說貨到的那天,麥芽跟李元青正好也趕着馬車,去縣城送東西去客棧,另外客棧裡面也得好好收拾一番。

大河道修繕工作在即,各縣各村,都開始招募壯丁,去修大河道,所以客棧一定要早日開工。

這回他們從家走的時候,李氏已經不像先前那樣,站着的時候還得扶着門,家裡大大小小的事,也能幫着照料一些。

臨出村時,麥芽讓李元青去敲了李元木家的門,李元青本是十分不情願,可一想到李氏在家不放心,便硬着頭皮去了。麥芽抱着牛牛坐在馬車上等他。

李元青手上拿着馬鞭,上去敲門,來開門的正是他最不想見的何秀。何秀還是一如既往的沒什麼好臉色,但也不像從前似的,一見就趕人。這回她只是依着門框,衝李元青直翻白眼,一面不耐的道:“你要幹啥?”

李元青心裡的火氣騰騰昇上竄,卻也只得壓着火,悶聲道:“你轉告大哥一聲,我們要去縣城了,他要是有空的話,就過去看看娘。”

何秀臉拉的更難看了,“我家活多的都幹不完了,哪有功夫管別人家的事,你們不放心她一個在家,幹嘛不帶着她一塊進城,喲,你倆可真會做人,自己進城享福去了,把老孃留家裡,可真是孝順!”

李元青額上青筋突突的直冒,眼睛死死瞪着何秀。他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漢,自然是不能跟何秀對罵。

可麥芽卻聽不下去了,原本她是想着,看能不能碰上李元木開門,要是碰上了,那就最好。原本她也以爲,李元木跟李氏都來往了,何秀態度應該好了許多。沒想到,她還是老樣子。

麥芽走過去,毫不客氣的回她,道:“我們再不孝順,可也比你強吧?你不也自己關上門過好日子,把婆婆扔在外面嗎?我倒是很好奇,等你家大頭長大了,要是也娶個潑辣的媳婦,對你不管不問,你說,那叫不叫報應啊?”

何秀猛的站直了身子,看麥芽的眼神裡,能噴出火來,嗓門也高了幾分,“我兒子孝不孝順,關你什麼事,我家的事哪用得着你們管,你們這樣喜歡攪合,是不是非得看着我們家散夥,看我家兩個娃沒爹沒孃,你們纔開心?我就納悶了,你心咋那麼黑呢?”

麥芽真想仰天長嘆,跟他講話,簡直就是狗屁不通,雞同鴨講,“算了,我也懶得跟你掰扯,總有你後悔的那一日。”這個就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沒看見李元木出來,跟何秀也講不通,李元青便拉着麥芽準備走了。

可巧回頭的時候,正看見李元木從遠處回來,肩上扛着魚網,大頭跟小豹一人走一邊。

大頭一眼看見到他們的馬車,然後纔看見他們站在自家門前,他扯了扯李元木的衣袖,也不吭聲,眼睛盯着麥芽他們。

李元木見着是他們,本想招呼他們進屋坐坐,可一看何秀跟個門神似的站着,不用想也知道,說了之後的後果,“你們,這是要進城?”他看見到他們的馬車了。

見着正主,麥芽頭一轉,便笑眯眯的迎過去,道:“大哥,我跟元青要進城打理些事情,短則三五天,長則十天左右,所以娘那邊,還得麻煩你時常過去看看,我嫂子懷了孕,我擔心我哥忙不過來,不過娘身子骨好很多,大部分的事她都能自己料理,你只要去看看就成了。”

“噯,你們只管去忙吧,這邊的事不用擔心,”李元木滿口答應下來,看也不看何秀。

何秀自然是生氣的,硬着脖子就要理論,卻不知想到什麼,居然忍下了,那臉因爲憋着氣,通紅通紅的。她站在門口,看着李元木跟他倆談笑風聲,她那個氣啊,簡直跟吹氣球似的,要是有人拿針去戳一下,肯定砰一聲,炸個滿天星星。

李元木的確好了很多,別的事上不敢講,至少對李氏,不再像以前那樣漠不關心了。

麥芽他們趕到縣城時,時辰還早,就先去新家看看,那宅子的鎖他們換了,總不能老用那個鎖,另外,爲了保證安全,他們將大黑也帶了,順便又多帶了條小狗養着,不然這麼大的院子,要是光他們倆人在裡面住,還挺嚇人的。

路過臨仙樓的時候,麥芽把牛牛交給陳二順了,田氏有了身孕,他是當寶一樣的供着。既然田氏帶不得,那他這個外公,可就跑不了了,就是弄個包袱系在身後,也得揹着,要不然他以爲外公是好叫的呢!

陳二順站在臺階瞧着懷裡的小傢伙,這小子正到了鬧人的時候,一刻都閒不住,只要帶着他到處轉,他就樂意了。於是,陳二順乾脆真弄了個布兜子,把牛牛負在背上,他走哪帶哪,有了熱鬧看,牛牛也不鬧了,只當跟他一塊學做生意了,呵呵!

趙員外一家走的雖然急,卻也沒有把院子弄的亂七八糟,只要稍微整理一下就成了。

李元青拿了個本子,跟麥芽一起,把房屋又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的數了一遍,看看哪些適合做廂房,他們得羅列出來,以後也好定價。

看着偌大的院子,兩人都激動不已,乾脆拿了掃把抹布,又打了幾桶水,把屋子裡裡外外,都擦洗了一遍。

院裡被踩壞的花花草草也收拾了一遍,還有一些爛掉的窗戶紙,也重新糊了一遍,這上時代可沒有玻璃,糊窗戶的東西是一種浸過油的黃紙,其實一點都不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手指蘸上口水一舔就能捅開。用油浸過的紙張,韌性十足,不比塑料袋差。

他們陸陸續續也有帶傢俱過來,大平頭那邊也送,因爲牀多了,他一個小作坊也擱不下,便做好一匹,送來一匹。

麥芽同李元青,兩人又一起把木牀跟僅有的傢俱歸置整齊。幹了半天,麥芽累的腰都快直不起來了,扔掉抹布,站在院裡,環顧四周煥然一新的屋子,她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快意。終於,她也可以開一家自己的客棧,像同福客棧那樣。想到此處,她忽然靈機一動,對啊,幹嘛不叫同福客棧呢!既朗朗上口,又很平民,她喜滋滋的把“相公,咱這客棧就叫同福客棧,你看這名字行嗎?”

李元青正在屋裡挪牀鋪,聽見她的聲音,回頭爽朗一笑,道:“同福就同福吧,大家同享齊福,不錯。”若是有人聽他講這樣的話,一定要以爲他畏妻,其實不然,他們是夫妻同心,她想的,他沒理由反對,又何來的意見呢?

麥芽掰着手指,又在默數,“那這此個房間也得編號,要不然誰知道哪間是哪間呢!”

李元青也從屋裡退了出來,剛纔他們大致統計了下,大大小小,能整出二三十個房間,他是沒有開過客棧,也沒怎麼住過,就看見過臨仙樓,上面的雅間,外面都掛着牌子,似乎這個牌子都很重要。他想了下,試着對麥芽道:“要不,還是按着數字排,一二三四五,這樣排開,雖然簡單,卻是最方便的法子,比其他的好記。”

其實麥芽也是這個意思,她記名字本就不在行,要是弄個春風秋雨的,估計別人沒看亂,她自己就先亂了,“那成,就定下用數字排開,不過這得你做了。”木板做起來雖然簡單,但刻上紋路,之後再再用墨線慢慢把數字勾勒出來。

做木工原本就是李元青的長項,此事當然不在話下。但是他也對另外一件事發愁,“娘子,咱們這店要是開起來,別人也不知道這裡開了家同福客棧,咱們的客人從哪來呢?”

麥芽毫不猶豫着道:“這還不簡單,到時咱們在城門口多貼幾張廣告,路口也豎幾塊牌子,回頭咱們再把廣告單散發到菜館,飯館這些地方,再往後,那就是口口相傳,做生意急不得,得一步步來,就算先期沒什麼客人,也不必灰心,你想想看,咱們這裡,地方又大又寬敞,客人可以直接把貨搬到房間裡放着,或者擺在院子裡,而且價錢又公道,這麼好的地方,他們肯捨得不住嗎?”

李元青聽她這樣一講,頓時也來了信心,“不急,做生意也好比學藝,剛開始的挫折失敗,當作是積累經驗。”

“喲,你們夫妻二人,真是同心同力啊,”院外忽然進來一人,滿面的笑意,滿面的精明。

李元青走下臺階,笑着招呼道:“大全,我們正要去找你,沒想到你就來了。”

麥芽也轉過身去,衝他笑了笑。

黃大全扛着一團東西,跟他們講話的功夫,就把東西擱到院子裡,“我是給你們送樣品的,你們快來瞧瞧,這就是我跟你們說的毯子,我覺着用在客棧倒是挺合適,你們不是還得在外面套被套嗎?”

麥芽湊上去瞧,其實這也不叫毛毯,看這成份,倒有些像麻跟棉的混合物,具體拿什麼做的,她也看不出,不過摸起來倒是挺軟的,“這毯子貴嗎?要是太貴了,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可買不起呢!”

黃大全擦了下汗,笑道:“比棉被便宜些,這東西你們要是滿意,就先用着,銀子也不用急着給,這客棧裡不也有我的股份嘛,我也得出一份力不是!”

李元青道:“我們開個店,多虧了你們幫忙,要不然還真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黃大全笑道:“咱們誰跟誰,都是一個村的,又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再說了,我先前開店,你們不是也幫了很多忙嗎?這回也該輪到我幫你們了。”

李元青帶着他在屋前屋後,轉了幾圈,把剛纔跟麥芽商定的事,又跟他講了一遍。

黃大全對麥芽的廣告之法很感興趣,直言道,要是廣告法管用戶,趕明兒,他也去外面散廣告去。

過了端午,天氣漸熱。

同福客棧也籌備妥當,可就在要開張之時,卻迎來了縣衙發佈的修河堤命令,還是按着先前的制度,有二出一,有三出二。

原本冬生是不用去的,田家就他一個男丁,可是因爲陳二順跟田氏成親的原故,他不去就不成了,總不能讓陳二順一把年紀的,去河堤上挑土挖地吧?

至於李元青這邊,他跟李元木肯定有一個要去。李元木是大哥,若是他顧及自己是長兄,那就應該替弟弟出頭,畢竟弟弟的孩子還小,離不開人。可這回何秀打死都不幹了,威脅說,要是李元木敢去修河堤,她便跳河自盡。

何秀這性子,也是說到做到,眼見着李元木沒理她,一發狠,真的直奔小溪溝去了。

小溪溝水深的地方,是能淹死人的。李元木知道何秀的性了,便追了去,是從水裡把何秀撈上來的,這女人性子太暴躁,要是他晚來幾步,後果真不敢想像。

------題外話------

親們,對不住了,網剛剛弄好!

第157章 皇上?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57章 做衣服第118 章 雙胞胎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18章 煙燻鹹魚第123章 籌備親事第29章 買驢子第71章 泡菜包子第27章 做涼皮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69章 殺雞第132章 剪辮子第180章 都生了第80章 去縣衙第156章 過往第149章 補辦婚宴第125章 喜夜第179章 算賬第24章 挖竹筍第159章 難纏的女人第55章 泡豇豆第178章 上刑第179章 算賬第90章 臉紅了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4章 打牙祭第4章 打牙祭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39章 農忙時第49章 砍油菜第87章 話不投機第49章 砍油菜第149章 補辦婚宴第171章 洗澡澡第116章 烘筍乾第10章 挖水池第29章 買驢子第166章 苦戀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27章 做涼皮第156章 過往第111章 看光光第147章 嚇的半死第33章 入夥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25章 喜夜第115章 出去約會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75章 請客第34章 做午飯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90章 臉紅了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52章 餵魚湯第59章 又來了第172章 被狗咬第96章 板栗來了第122章 傻妞第29章 買驢子第5章 麻辣小龍蝦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25章 紅燒魚第27章 做涼皮第34章 做午飯第59章 又來了第47章 送麪粉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44章 又下暴雨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43章 豆腐腦第90章 臉紅了第39章 田家二叔第99章 看病第60章 見一次,打一次第38章 第一次買賣第14章 春雨綿綿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58章 滷肉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01章 籌錢第132章 剪辮子第53章 說話算話第163章 你要幹啥?第11章 薔薇花第24章 挖竹筍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76章 望門樓子第27章 做涼皮第133章 撕破臉第149章 補辦婚宴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10章 挖水池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
第157章 皇上?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57章 做衣服第118 章 雙胞胎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18章 煙燻鹹魚第123章 籌備親事第29章 買驢子第71章 泡菜包子第27章 做涼皮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69章 殺雞第132章 剪辮子第180章 都生了第80章 去縣衙第156章 過往第149章 補辦婚宴第125章 喜夜第179章 算賬第24章 挖竹筍第159章 難纏的女人第55章 泡豇豆第178章 上刑第179章 算賬第90章 臉紅了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4章 打牙祭第4章 打牙祭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39章 農忙時第49章 砍油菜第87章 話不投機第49章 砍油菜第149章 補辦婚宴第171章 洗澡澡第116章 烘筍乾第10章 挖水池第29章 買驢子第166章 苦戀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27章 做涼皮第156章 過往第111章 看光光第147章 嚇的半死第33章 入夥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25章 喜夜第115章 出去約會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75章 請客第34章 做午飯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90章 臉紅了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52章 餵魚湯第59章 又來了第172章 被狗咬第96章 板栗來了第122章 傻妞第29章 買驢子第5章 麻辣小龍蝦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25章 紅燒魚第27章 做涼皮第34章 做午飯第59章 又來了第47章 送麪粉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44章 又下暴雨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43章 豆腐腦第90章 臉紅了第39章 田家二叔第99章 看病第60章 見一次,打一次第38章 第一次買賣第14章 春雨綿綿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58章 滷肉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01章 籌錢第132章 剪辮子第53章 說話算話第163章 你要幹啥?第11章 薔薇花第24章 挖竹筍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76章 望門樓子第27章 做涼皮第133章 撕破臉第149章 補辦婚宴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10章 挖水池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