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晨的提議,UEgame還有嘉盛那邊自然是表現出了十足的興趣。
UEgame這邊就不用說了,並不是跟星雲遊戲第一次進行合作了。
最早的時候找上星雲遊戲應對艾派克開發出了《戰地》,後來也有多次密切的合作。
而嘉盛的話則是屬於一直想跟星雲遊戲和UEgame一起玩,奈何人家就是不帶他一起玩,只能夠羨慕的看着別人有多快樂,自己在一旁乾瞪眼。
當然興趣歸興趣,具體的情況還是得等到楊晨將相關的計劃書給他們才能夠確定。
……………………
而新的遊戲,楊晨也早已經準備好了。
還是一款針對於VR的遊戲,而且這款遊戲也需要應用到目前星雲遊戲絕大多數的技術。
例如針對於VR遊戲的特別優化,還有遊戲中的AI等等。
這款遊戲的話楊晨則是準備以夢境記憶中一款經典的遊戲爲藍本,同時在本身的基礎上以更出色一些的技術,加入一些夢境記憶中因技術侷限的內容。
《模擬人生》,這就是楊晨接下來準備與UEgame和嘉盛進行合作的遊戲名稱。
至於選擇這款遊戲主要的原因。
一方面是目前星雲遊戲在休閒類這一塊的遊戲實際上還是建樹較少,基本上也沒有什麼代表式的作品。
唯一勉強能夠算的上是‘休閒’類的那應該就只有一款《文明》了。
另一方面那就是《模擬人生》這款遊戲,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全面的遊戲了。
就如同遊戲的名稱一樣《模擬人生》,玩家在遊戲裡面將扮演一個普通的市民,然後從出生到死亡模擬他的一生。
例如在遊戲裡面努力工作掙錢,開創事業,然後利用賺到的錢裝潢自己的家,或者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與奢侈裝飾品。
在遊戲裡面玩家還能夠戀愛、娶妻生子,另外就是在這款遊戲比較精髓的地方了,將遊戲中玩家的生活與NPC聯繫了起來。
在遊戲中玩家扮演的角色,他的朋友、鄰居會因爲玩家的一些情況而互動關係緊緊結合,比如玩家添購了許多娛樂性的設備,這些東西可能會吸引你的鄰居或好友前來。
當然由於技術還有一些因素的制約,在夢境記憶中這款遊戲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
例如遊戲的名字《模擬人生》,但實際上這個人生只是一個籠統式的人生,基本上只是圍繞着家、朋友、鄰居這些點來的,包括相應的地圖也只是在一個很小的箱庭空間。
技術跟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完全能夠做到更好,並且加入更多的內容。
例如更大的地圖,還有更大的一個遊戲社會的交互。
可以說《模擬人生》最出色的地方,並不是他的一個模擬類的玩法,而是讓玩家在遊戲裡面感受到了遊戲的社交。
社交其實是相當有魅力的一種東西,就算是宅在家裡的玩家,實際上也免不了進行社交。
就算不是當面的一種社交,網上論壇裡的帖子,遊戲評論區的留言,甚至是視頻網站的彈幕,以及直播平臺的彈幕,這些都能夠算是社交的一種。
而《模擬人生》則是讓玩家在一款遊戲裡面感受到了社交元素,而且還不是那種多人模式的遊戲,這中體驗帶來的感覺就很奇妙了。
而楊晨跟UEgame還有嘉盛一同合作,其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讓玩家能夠更大的感受到這種體驗。
在遊戲裡面感受真實,這算是一個很複雜的話題了。
一方面遊戲如果太過於真實的話,那玩家不會喜歡,UEgame之前的《真實戰爭》還有楊晨夢境記憶中諸多力求真實的遊戲都證明了這一點。
它可以因爲噱頭而有一段時間吸引玩家的注意,但很快玩家就又會拋棄這款遊戲。
但另一方面玩家卻又在極力的追求遊戲中所謂的真實。
………………
“模擬策略類的遊戲!?”
星雲遊戲的辦公室裡面,通過視頻會議聽着楊晨跟他們說的一些內容,格雷森露出了十分驚訝的表情。
在這之前他們有不少猜測,比如是不是類似《GTA》那樣的開放世界遊戲,但是卻完全沒有想到這是一款模擬策略類的遊戲。
不過相比于格雷森,嘉盛那邊就要更加意外了。
策略模擬類的遊戲,這基本上就只有二三線的遊戲廠商會去做的一種類型啊。
一方面這種類型的遊戲感覺受衆並不是很高,另一方面這一類的遊戲卻也的確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
不過等他們看過楊晨已經完善好了的關於《模擬人生》的設計方案後,格雷森與嘉盛還是吃了一驚。
這個動作有一點大啊!
這不只是要做一款模擬策略遊戲,這是真的要做出一個遊戲中的‘人生’來啊!
如同《GTA》裡洛聖都一樣的無縫大地圖,還有足夠多的NPC,同時還有相應動態交互影響。
“沒你們想的那麼誇張,這只是理想中的狀態,實際上一開始我們只是會以一個標準的本體模式去做,例如無縫地圖還有生活職業、家居裝扮以及好感度這種社交式的模擬元素,更多的內容完全可以在後續作爲DLC來慢慢完善。”楊晨也是清楚格雷森他們心裡面想的。
實際上對於玩家來說的話,一上來給玩家帶來太多的內容,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因爲這會讓玩家感覺到太過於複雜了,一點點帶給玩家更多的內容,這要更加的適合,而作爲DLC的形式推出也能夠讓玩家更好的適應,不追求後續的這些內容完全可以選擇不購買。
畢竟遊戲本體的內容就足夠玩家一直玩下去了,那DLC內容的話,對於玩家來說其實也沒有必要非得追求。
聽着楊晨的話,格雷森與嘉盛張了張嘴:“這……這樣的話,後續的DLC得推出多少啊!”
如果沒看楊晨的那一份GDD的話,那格雷森他們倒是不會驚訝,不就是DLC麼?
這不是很正常嗎?
關鍵是按照楊晨的GDD,剛剛所說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啊!
“不同的遊戲,自然就是不同的模式,《模擬人生》這款遊戲的話,如果玩家反響比較好,實際上完全可以一直推出相應的DLC,而且這可是格雷森你們的拿手絕活啊!”楊晨也沒有太過於驚訝,反而樂呵呵的說道。
推出後續的DLC而已,其他的遊戲廠商,他楊晨也就不說了什麼了。
要知道你們可是UEgame啊!
旗下DLC最多的一款遊戲,足足推出了196個DLC,所有的DLC加本體售價超5000美元。
聽着楊晨的話,不知道爲什麼格雷森彷彿感覺上了賊船一樣。
在這等着他們呢!
這後續如果《模擬人生》不停的推出DLC的話,那捱罵的會不會是他們UEgame?
畢竟出DLC這種事情,在玩家心目中可是他們UEgame最喜歡乾的一件事情了。
格雷森陷入了深思,不過一瞬間格雷森又將這顧慮拋之腦後了。
這好像也不是什麼大事啊!
雖然他們一直被罵,但該出的DLC還不是出?
而且事實也證明,玩家罵歸罵,但只要DLC的質量足夠,玩家還是願意購買的。
這不就得了?
罵就罵吧,買我的DLC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