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割禾

秋風習習,和煦的秋風暖暖地吹拂着,那遠處那片灰灰菜結滿了一串串灰色的果實,在秋風的吹動下,蕩起一片灰綠色的波浪。

菜園這裡一塊塊菜地閒置着,有的菜地重新種上了菘菜(古代白菜),也有部分菜地堆滿了菜頭垃圾和乾草進行堆肥。

“好大的葫蘆。”

“哈哈,真多!”

媧氏部落各戶人在自家的菜地裡採集葫蘆,今年的葫蘆取得大豐收,基本上每一棵葫蘆樹都結上了五六個大葫蘆,甚至有的葫蘆有差不多人的尺骨長。

老祖母和巫等一衆老人看着藤籃裡的大葫蘆笑得合不攏嘴,老祖母現在更加肯定了陳昊提出的精耕細作的說法,葫蘆和菜的產量比在野地種出的產量要翻了好幾倍。

除了葫蘆得到大豐收外,陳昊之前試驗種的黃豆也是得到翻番的產量,甚至其他人試種的粟、葛、山藥、蔥等作物也都長得又大又多。

老祖母站在菜地上,笑眯着眼,剝開一顆顆穀子(粟),看到裡面的顆粒十分飽滿大顆,便連忙將這些收穫上來的粟米裝在一個大陶罐裡,因爲上一代老祖母也教過她,用大顆種子種出來的粟是最強壯、產量最多的,這便是人類馴化培育作物的過程。

菜的種子、黃豆種子、蔥的種子、山藥種子等等都是比之前在野外種植的作物的種子要飽滿、豐碩,這下子,老祖母等老人已經將這批作物充公!

陳昊在自家的菜地跟風裡希修整着菜圃,將葫蘆樹鏟了,葫蘆是一年生的作物,只有一年的壽命,所以結果後,它們就沒有多大用處了,所以得清理掉,來年再種植。

修完葫蘆地,陳昊就將葫蘆的落葉殘根,用骨耜鏟到旁邊一棵山藥(薯蕷)的腳下進行堆肥,與葫蘆不同,山藥是多年生植物,陳昊打算將這顆山藥作爲留種選育之用。

秋高氣爽,幹了一會活又口渴了,陳昊放下骨耜,撿起菜地旁的一個黃色的葫蘆壺,猛地喝了好幾水,才舒緩了好多。

“啊~~~”

“葫蘆真是好用呀,簡直是天然的水瓶,也摔不壞,比陶器好用多了,以後外出採集還能用來帶燒開的水,或者打到獵物用來裝獸血!”

陳昊滿意地放下葫蘆,就繼續去鋤地。

忙碌了一日,部落人總算把菜園的農事忙完了。

回到部落後,老祖母就將數十個葫蘆掛在屋裡進行陰乾,不過這些葫蘆還要刮皮和破開取出裡面的種子,今年收穫了非常多的葫蘆,可以用來制瓢、水壺等,給部落十多戶人提高生活水平。

而那些收穫的種子也要進行曬乾脫水保存,到了第二日早晨,老祖母就與幾個老人將菜園種出來...用作留種的種子都拿出來曬。

今日部落人也放棄出外採集狩獵,原因是今年種下的粟米已經成熟。

部落裡凡是能工作的人都出動,除了還不能自理的孩子和老祖母幾個老人留在部落外,其餘的人在天濛濛光的時候,揹着背籃,拿着各種工具出發。

部落種了好幾個山頭的粟和豆,現在,他們來到一個山頭前,只見漫山遍野的粟,黃黃的一片,刀耕火種種出來的粟缺乏照料,在這些粟田中仍有大量的雜草,很多粟結的穗都沒菜園那邊的粟大,甚至有些粟因爲乾旱缺水而死亡換成了雜草。

這個時代沒有鐵鐮,甚至連銅都沒有。

陳昊揹着背籃,有點好奇地看着石器時期的人類怎麼收穫糧食。

只見女族長從一個背籃裡拿出一個個蚌骨鐮遞給每一個部落人,陳昊也接到一個蚌鐮,在割豬草的時候,他就用過蚌鐮,這是用蚌殼磨製而成的,比較小巧,上面有鋸齒。

這種蚌鐮割嫩草還行,但要將整株又老又硬的粟割下來,顯然非常困難的,用不鋒利的鐵鐮刀割禾都夠嗆的了,更別說是這種用河蚌殼制的鐮刀了。

女族長很快就將三十多個男女分配好,有的是一個家庭帶着半大的孩子去勞作,有的是駝背的老人去割禾,總之,大家爲了將糧食收集上來都盡力了。

陳昊跟着風裡希來到山頭一角,便看到風裡希開始幹活了。

她將背籃夾在腰部,背籃的口子斜着向前,她另一隻拿着蚌鐮的手,一手抓住粟米的穗的條,然後用力一劃拉就將整個穗掰斷,將一截長長如蟲子的粟穗塞到背籃裡,一氣呵成,有的粟比較堅韌就需要多割幾個。

“原來只割穗,不割禾身。”

陳昊恍然大悟,也學着她那樣割,可他還不熟悉怎麼割,甚至要另一隻手輔助才能割掉粟穗,這效率也是相當低。

“如果有金屬工具就好了,要割掉這個山頭,絕對能減少三分二的人手!”

“當年我一個人單用鐮刀,一日就差不多能割半畝的稻!”

陳昊想過後,只能拿着蚌鐮繼續割禾,風裡希看到他割得那麼慢,還以爲他偷懶,便走過來訓了幾句,後來發現原來他是不會割禾,於是她就手把手教他一遍,陳昊割禾的速度才能提高一些。

“真累人!”

陳昊全身冒着汗,額頭鼻翼都冒着豆大的汗珠,這樣割禾還要一邊上山,這是要累壞人了。

他回到山腳歇息,一把坐到山腳,拿着葫蘆猛灌了水,擡頭看着那些淳樸的部落人,那些人在賣力地割禾,甚至連那些半人高的小屁孩也是屁顛顛地跟着父母去割禾,本以爲大家會嫌割禾累人的,可沒想到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有着喜悅之色,那是豐收的喜悅?

對!

對於大家來說,這些糧食可是他們度過冬春的保證,可以不讓他們餓肚子。

他們怎麼會嫌呢?

一旦踏入冬季,野外連野菜都沒得吃!

還有什麼比餓死更糟糕的?

想到這裡,陳昊連忙起來,回到了風裡希身旁,賣力地割禾。

直到割禾時在粟地裡發現有一些被咬爛的穗,還有一些動物腳印和老鼠洞,陳昊才意識到,過來收割粟的,可不止他們,還有各種爲了度過冬季爲藏食的老鼠等動物,這個時代可沒有滅鼠的辦法,放着這麼多碩果累累的糧食,那些老鼠怎麼會放過!

第352章 水源之爭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80章 貨物第6章 粟食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164章 消毒藥物第428章 銅與錢第377章 附屬與宗主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526章 軍事決議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32章 蛋白質第91章 造鞋(上)第402章 進貢第136章 網罟第218章 低成本的威脅第521章 能人第400章 息壤第532章 糧道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103章 生小狗與野柿脫澀第344章 圍城(下)第38章 技術革新第380章 送糧第82章 市日第108章 春事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370章 奴隸市場(下)第155章 採山貨(下)第2章 純粹系學術性研究第178章 建窯第556章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334章 戰備第547章第388章 佈防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131章 產後風第244章 居龍氏第555章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457章 大庭縣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476章 印染第102章 冬忙第350章 鹽山寨第553章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436章 第二關第515章 狡與詐第230章 幹塘第56章 魚藤第295 章攻伐戎人(四)第322章 大庭村寨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111章 健康教育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7章 釣蛙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346章 慶功第278章 你們反了!(上)第97章 皮靴、月相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316章 兩難之境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438章 收編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268章 銅礦第469章第539章第141章 大漆(下)第65章 滿載而歸第270章 植物城牆第30章 搶收菘菜第33章 潑水抓魚第165章 養魚業第38章 技術革新第166章 捕盤羊第379章 外貿與軍備第208章 蠶與織第506章 這是太昊族人乾的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284章 耕戰國策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538章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419章 部落聯盟的作戰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495章 大反擊第89章 樺樹與松樹第347章 軍法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331章 廟算(下)第387章 東方形勢
第352章 水源之爭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80章 貨物第6章 粟食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164章 消毒藥物第428章 銅與錢第377章 附屬與宗主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526章 軍事決議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32章 蛋白質第91章 造鞋(上)第402章 進貢第136章 網罟第218章 低成本的威脅第521章 能人第400章 息壤第532章 糧道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103章 生小狗與野柿脫澀第344章 圍城(下)第38章 技術革新第380章 送糧第82章 市日第108章 春事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370章 奴隸市場(下)第155章 採山貨(下)第2章 純粹系學術性研究第178章 建窯第556章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334章 戰備第547章第388章 佈防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131章 產後風第244章 居龍氏第555章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457章 大庭縣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476章 印染第102章 冬忙第350章 鹽山寨第553章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436章 第二關第515章 狡與詐第230章 幹塘第56章 魚藤第295 章攻伐戎人(四)第322章 大庭村寨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111章 健康教育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7章 釣蛙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346章 慶功第278章 你們反了!(上)第97章 皮靴、月相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316章 兩難之境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438章 收編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268章 銅礦第469章第539章第141章 大漆(下)第65章 滿載而歸第270章 植物城牆第30章 搶收菘菜第33章 潑水抓魚第165章 養魚業第38章 技術革新第166章 捕盤羊第379章 外貿與軍備第208章 蠶與織第506章 這是太昊族人乾的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284章 耕戰國策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538章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419章 部落聯盟的作戰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495章 大反擊第89章 樺樹與松樹第347章 軍法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331章 廟算(下)第387章 東方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