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總領館要配合

??華僑問題是越南與中華民國之間存在的最大問題。

出於反蘇俄陣營大局及蔣總統承諾的援助考慮,吳廷琰沒露面,想留個迴旋餘地。武文牡作爲外交部長,一言一行完全代表政府,同樣沒把話說死,通報完“海防女民兵事件”和政府即將採取的措施,就找了個藉口離開會見廳。

同文同種,全是中國人,沒必要再說那些“深表遺憾”、“強烈譴責”之類的外交辭令。

蔣恩鎧放下文件,若有所思地問:“李先生,這份是暫行規定,我可不可以理解爲新政府有可能採取進一步措施?”

李爲民看了看他身邊的秘書,反問道:“蔣領事,臺灣是怎麼管理外國人的?”

“民國情況與越南不一樣。”

“民國”兩個字說得特別重,似乎在強調國民政府纔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又好像在暗示“別忘本,你也是中國人”。

下午要返回海防,李爲民沒時間跟他繞圈子,直言不諱地說:“蔣領事,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會允許外國人在自己國家享有與本國公民同等權利,卻無需履行與本國公民同等義務,更不會允許外國人在本國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不管去哪個國家都要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這一條我毫無異議。至於權利義務,李先生應該清楚這是歷史遺留問題,並且之前兩國簽訂過相關條約。”

“確實有相關條約,但那是與法國簽訂的。”

打擊華僑中的害羣之馬蔣恩鎧沒任何意見,而且非常支持。但暫行規定中的一些內容讓他不得不重視。

如果按照正常國家來管理,限制中國人在越南居住和就業,以“非法入境”、“非法居留”或“非法就業”爲由大規模驅逐出境,那生活在越南的一百多萬華僑去哪兒?

許多越南華僑從辛亥革命時就支持國民黨,從北伐到抗戰,從抗戰一直到去年黃傑兵團被軟禁在富國島,人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其中很多人擁有國民政府簽發的護照,國民政府能坐視不理?

全部撤到臺灣不現實,要是不允許人家去臺灣,領事館都可能被砸爛。

蔣恩鎧越想越擔心,滿是期待地問:“李先生,你深得琰總理信任,能不能在這一問題上幫華僑說說話?”

“蔣領事,這不是一兩句好話就能解決的問題。以我之見,求人不如求己。”

“怎麼求己?”

“首先,要遵紀守法,不能再做那些不僅越南人痛恨,連我們這些華人都痛恨的事;其次,要學會感恩,要回報社會,要拿出點誠意;再就是要走出現在的小圈子,不要再搞國中之國,積極主動地與本地人交朋友,融入主流社會。”

“第一條我沒異議,第二條同樣沒異議,我可以與五幫幫長、僑領和各界代表商談,動員堤岸同胞捐款捐物去慰問並協助新政府安置難民;至於第三條,不是我所能做到的,畢竟傳統根深蒂固,許多同胞連越語都不會說,讓他們怎麼去融入?”

在越南華僑中,總領館是有一定號召力的。

馬國宣等五幫幫長和一些老派僑領,別看在越南生活那麼多年,家大業大,其實對越南沒什麼歸屬感,一直以總領館馬首是瞻。所以只跟他們的兒子打交道,工業村計劃根本沒把他們考慮在內。

改善華人形象需要集中各方力量,李爲民開門見山地說:“蔣領事,許多事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我可以明確告訴您,最遲3年,越南華僑不融入也要融入。如果國民政府有遠見,就應該配合我們循序漸進推進,否則到時候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所謂“融入”,就是讓“越南華僑”變成“越南華人”。

一旦融入,一百多萬越南華人對國民政府的歸屬感會隨着時間越來越淡,這是國民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但正如眼前這位所暗示的,現在的國民政府根本承擔不起那麼大責任,要是不配合、要是越南政府採取進一步措施,那麼國民政府會更難堪、更騎虎難下。

這不是一件總領事能夠做主的事。

蔣恩鎧暗歎了一口氣,倍感無奈地說:“李先生,我會盡快向國民政府彙報,至於你提及的求人不如求己,我也會盡可能配合。”

……

走出嘉隆宮,鑽進轎車,馮秘書再也忍不住了,憤憤地說:“蔣領事,他還當自己是中國人嗎?要是在抗戰時期,他就是個大漢奸!”

國民政府在北越有情報來源,李爲民在河內海防所做的事,蔣恩鎧並非一無所知,摘下眼鏡道:“別瞎說,只是立場不同罷了。”

“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他能有什麼立場?”

身邊這位年輕的部下同樣是老朋友的兒子,蔣恩鎧沒有責備其出言不遜,而是耐心地解釋道:“我們的立場是效忠總統、效忠黨國,他的立場是讓同胞在越南能夠生存下去。國力不濟,國府指望不上,他這麼做無可厚非。”

年齡差不多,居然因爲投靠越南人成了部長級高官。

一想起他那個平頭,想起他一口一個臺灣而不是民國,吳秘書便是一肚子氣,禁不住冒出句:“吳廷琰朝不保夕,我看他這條路不一定能走通,搞不好連小命都保不住。”

高度決定眼界,你這個秘書真沒法跟人家比。

蔣恩鎧戴上眼鏡,循循善誘地說:“惠城,李爲民沒你想到那麼簡單。他確實是在支持吳廷琰,事實上並沒有介入南越內部政治鬥爭。因爲他現在所做的一切,全是不管誰掌權都要做或想做的,符合南越政府利益。況且他真正的背景並不是吳廷琰,而是美國人。

另外阮文馨與李家有私交,不會因爲他支持吳廷琰而動他。如果阮文馨真發動政變,真能夠上臺,不僅不會對付他反而會重用。至於平川派,名聲那麼壞,只要小心點根本不足爲慮。”

第33章 秉燭夜談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3章 西堤華僑第112章 情報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118章 共患難第112章 情報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44章 工業村計劃第137章 西貢的消息第42章 有兵的好處第80章 總領館要配合第76章 大權在握第100章 發展中的富國島第102章 重心轉移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29章 儂人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第11章 距離產生美第64章 攙沙子?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34章 遭遇戰第93章 首映式第17章 錢不是問題第90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36章 潛伏計劃第194章 煙霧彈第187章 輿論戰第74章 “我也是愛國者”第110章 最後通牒第170章 金邊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219章 營救行動(二)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204章 空襲(二)第120章 誰佔優勢第138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154章 豪賭第232章 裝備(二)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20章 歸來!第130章 挖牆腳第124章 驅虎吞狼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會議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225章 攻擊(二)第111章 “飢餓營銷”第59章 再回堤岸第191章 李家投資第112章 情報第152章 奇葩第62章 工投債券第41章 李爲民的偶像第170章 金邊第28章 坦誠布公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72章 “自由之路”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90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34章 遭遇戰第56章 當官了!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85章 居安思危第45章 安全撤離第107章 兩大陣營對抗的結果第14章 亂局第150章 勾心鬥角的婚禮第213章 軍力(二)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162章 回國第223章 不靠譜的空軍第64章 攙沙子?第75章 主持大局!第30章 被拋棄了!第66章 現代化、國際化第129章 作死的節奏第38章 危機四伏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38章 危機四伏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29章 儂人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31章 撤離方案第38章 危機四伏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132章 所圖非小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30章 被拋棄了!第153章 鄉村經濟第40章 混亂的西貢第158章 軍事觀察團第29章 儂人
第33章 秉燭夜談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3章 西堤華僑第112章 情報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118章 共患難第112章 情報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44章 工業村計劃第137章 西貢的消息第42章 有兵的好處第80章 總領館要配合第76章 大權在握第100章 發展中的富國島第102章 重心轉移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29章 儂人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第11章 距離產生美第64章 攙沙子?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34章 遭遇戰第93章 首映式第17章 錢不是問題第90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36章 潛伏計劃第194章 煙霧彈第187章 輿論戰第74章 “我也是愛國者”第110章 最後通牒第170章 金邊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219章 營救行動(二)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204章 空襲(二)第120章 誰佔優勢第138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154章 豪賭第232章 裝備(二)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20章 歸來!第130章 挖牆腳第124章 驅虎吞狼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會議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225章 攻擊(二)第111章 “飢餓營銷”第59章 再回堤岸第191章 李家投資第112章 情報第152章 奇葩第62章 工投債券第41章 李爲民的偶像第170章 金邊第28章 坦誠布公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72章 “自由之路”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90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34章 遭遇戰第56章 當官了!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85章 居安思危第45章 安全撤離第107章 兩大陣營對抗的結果第14章 亂局第150章 勾心鬥角的婚禮第213章 軍力(二)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162章 回國第223章 不靠譜的空軍第64章 攙沙子?第75章 主持大局!第30章 被拋棄了!第66章 現代化、國際化第129章 作死的節奏第38章 危機四伏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38章 危機四伏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29章 儂人第163章 孰輕孰重第31章 撤離方案第38章 危機四伏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132章 所圖非小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30章 被拋棄了!第153章 鄉村經濟第40章 混亂的西貢第158章 軍事觀察團第29章 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