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錢不是問題

下午三點,司機兼保鏢阿成拿着一份電報匆匆跑上二樓。

李冠雲拿起筆,按照事先約定的規律,在電文上每隔幾個字標註一下,最後連成一份真正的電文。內容令人鼓舞,他嘴角邊勾起一絲不經意的笑意,略作沉思了片刻,放下電文讓阿成去隔壁請劉敬暉。

李家米廠真要關,只是原因並非李爲民和吳廷琰說得那樣越南人對華商控制稻米產業鏈有意見。

越盟主力在北部與法軍死磕,南部一樣有許多游擊隊,他們打土豪、分田地,拆鐵軌、挖公路,把水稻一年三熟的湄公河三角洲搞得雞犬不寧。

高臺教、和好教、鄭明世等大小軍閥又紛紛割據,在各自地盤徵糧收稅,時不時擦槍走火,大打一場,現在下鄉收購糧食不僅不一定能收到,而且具有很大風險。畢竟李家米廠不是那些小糧商,要麼不收,收就是數以百噸計。

這些天忙着米廠結清往來賬目,忙着安置給李家幹了幾十年的老夥計,劉敬暉根本顧不上打聽大少爺在國外的進展,一進門便急切地問:“冠雲,爲民有信了?”

“有信了。”

李冠雲關上房門,不無興奮地介紹道:“保大想讓吳廷琰回來出任總理,歸納起來原因有好幾個,一是有他弟弟吳廷練舉薦,二是他曾幹過幾天內政大臣,三是他在做官期間以廉潔奉公著稱,三是他堅決反對越盟,這一點深得保大賞識。四是吳廷琰忍耐力很強,或許能夠頂住壓力,最後是吳廷琰有可能得到美國支持。”

以前想賺錢,要抱法國人擡腿。法國人現在快呆不住了,自然要另找出路。

一步先,步步先。

劉敬暉能夠想象到如果吳廷琰上臺,並能夠順利掌權,李家生意今後能夠受到多大照顧。他越想越興奮,不禁笑道:“看來爲民這一注壓對了。”

“說這些還爲時過早。”

李冠雲喝了一小口茶,看着電報不緩不慢地說:“現在的越南就是一個爛攤子,總理不是什麼肥缺,前面幾任一個都沒能幹下去。爲民說吳廷琰沒答應,正在跟保大討價還價,要保大放權,同時在等美國的消息。

想想也是,法國人都對付不了越盟,都拿那些大小軍閥沒轍。他吳廷琰要錢沒錢,要兵沒兵,要影響力沒影響力,回來有什麼用?”

“那美國人會支持他嗎?”

“爲民說八九不離十,現在就等法國人撐不下去,畢竟美國和法國是盟友,他們要在歐洲一起對付蘇俄,不能因爲越南問題撕破臉。”

李冠雲流露出一副有子萬事足的神情,又補充道:“另外爲民在美國謀了個差使,密西根大學政府研究署顧問,等美國和法國達成協議,就會同大學的教授們一起以美國國際開發署官員身份回來。”

劉敬暉做生意有一套,對政治不是很在行,何況這是兩個西方大國之間的事。想了想之後突然道:“俗話說忠臣不事二主,爲民跟吳廷琰已經拉上關係,再跟美國人走一塊不太好吧?”

“死腦筋,吳廷琰現在靠什麼,就靠美國人。要是美國總統不點頭不支持,他肯定不會回來。他現在最需要跟美國人搞好關係,爲民在密西根上的大學,會說英語,正好可以幫他聯絡,哪會有什麼其它想法。”

“確實是這個道理。”

劉敬暉沉思了片刻,接着問:“冠雲,爲民在那邊打開了局面,我們這邊是不是要做點什麼?”

這個問題李冠雲考慮了近半個月,直到今天才下定決心。

他深吸了一口氣,感慨萬千地說:“敬暉,這世道變化太快,我感覺我有些跟不上時代。生意遲早要交給他,在這個多事之秋,晚交不如早交。我打算等他回來後,就把航運之外的所有生意全交給他和家昌。”

航運是李家的根本,只要航運業務不出問題,李家就不會受多大影響。

劉敬暉點點頭,一口同意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他們眼界寬、膽子大、腦子活,我們確實跟不上,早交確實比晚交好。”

“這麼說定了,回頭準備準備。”

李冠雲笑了笑,接着道:“你上次不是打聽到吳廷瑾和吳廷瑈在西貢嗎,我們不用出面,讓青青和莉君代表爲民去拜訪,省得幫裡幫外的老朋友說我們吃獨食。”

“孩子們的交情,孩子們去,嗯,這個主意好。”

……

與此同時,李爲民正在給吳廷琰解釋爲什麼要跟“垃圾”服裝店老闆合作,要給“垃圾”先生股份。

“您對法國比我瞭解,非常清楚法國時裝在國際上是首屈一指的,所以貼上法國牌會比較好賣。而這家‘垃圾’服裝店呢,我訂做衣服時無意中考察過,確實有些歷史,在巴黎時裝界口碑比較好,這就增加了我們品牌的含金量。”

難怪他最後走上獨裁之路呢,腦子裡根本沒合作這個概念,就知道吃獨食。

李爲民暗歎了一口氣,繼續解釋道:“再就是技術,裁縫也是一門技術。有他在,我不用爲服裝生產,爲生產出來的服裝質量擔心。不用爲如何把一羣從未見過縫紉機的村姑,變成服裝廠女工而煩惱。

更重要的是,我時間非常寶貴,跟琰先生您一樣寶貴。與其因爲一點股份把時間浪費在一家賺錢很慢,並且利潤很薄的服裝廠上,不如讓‘垃圾’佔點便宜,去做我更擅長的事,去賺更多錢。”

吳廷琰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又不無好奇地問:“你學的是金融,怎麼會設計服裝的,難道在大學時也學過?”

“沒有,這是天賦。”

李爲民搖搖頭,大言不慚地笑道:“琰先生,其實我非常愛好藝術,從小就想成爲一名畢加索那樣的大畫家,或者肖邦那樣的鋼琴家。可您知道的,李家這一輩兒就我一個男丁,要是去搞藝術,我爸肯定會活活氣死。”

這麼多天朝夕相處,吳廷琰儼然以長輩自居,笑罵道:“子承父業有什麼不好,別生在福中不知福。”

“所以我中學時就改邪歸正,開始一門心思學做生意,立志光大門楣,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有志氣,我支持你。”

“琰先生,其實您如果能夠回去挽救局面,掃平軍閥、抵禦住越盟,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畢竟只有安居才能樂業。”

這番話顯然說到他心坎裡去了,竟仰頭長嘆道:“是啊,人民流離失所,朝不保夕。不能再這麼下去了,一定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安居樂業。”

李爲民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堅決不跟他談政治,只談經濟,立即回到上一個話題:“琰先生,說到支持,我對發展工業真有一點淺見。”

“說來聽聽。”

吳廷琰出生於典型的耕讀家族,對農村、農業、農民非常瞭解,對工業、對經濟真不是很精通,饒有興致的看著他,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比如我正在籌建的服裝廠,別看就是一個招女裁縫做衣服的大作坊,其實是一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大事業。首先需要電力,沒電只能用腳踏縫紉機,做出來的衣服質量既不好,做起來效率也不高。並且沒有電燈照明,只能在白天干,安排不了夜班,又進一步影響到效率。”

李爲民拿起筆在紙上寫了下“發電廠”兩個字,如數家珍地接着道:“二是廠房不能離港口太運,不然會增加運輸成本。而碼頭附近寸土寸金,想蓋一間這麼大廠顯然不太好找地方,這就涉及到交通,就意味着要修建一條公路。

如果把建發電和公路的投資,全部由服裝廠來承擔,那我要到猴年馬月才能賺回本錢?要是由政府來承擔,專門爲我一家服務,那無疑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況且政府現在估計很難拿出這麼大一筆錢。”

“考慮得很周全,繼續說。”

“所以我認爲我們應該向南非學習,劃出一片土地,作爲工業區,由一家有實力的管理公司經營。他負責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從廠地和廠房的出讓或出租中獲益。當然,像這種投資大、見效慢的生意,政府要大力扶持,要減稅甚至免稅。”

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樣子,李爲民接着道:“工業區裡有了我一家服裝廠,就會有第二家、第三家,就會有生產布料、鈕釦、拉鍊和提供包裝的配套企業,這麼一來就會形成一條產業鏈,就能解決上萬人就業,就能惠及幾萬個家庭,影響到幾萬甚至十幾萬人。

如果像這樣的工業區有十幾二十個,就能惠及到上百萬人。如果個個手裡有錢,家家衣食無憂,大家全過上好日子,誰還會信越盟那一套?”

吳廷琰豈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可越南是一個農業國家,想一下子發展工業談何容易。

他輕嘆了一口氣,搖頭苦笑道:“爲民,這確實很美好,做起來卻很難。就你說得那個管理工業區的公司,估計全西貢就你家有實力投資。”

美國經濟現在是低通脹、高增長,進入了價值投資的新時代,接下來十幾年,會有一波史無前例的大牛市。

前世爲了過上“人上人”的生活,《巴菲特傳》不知道看過多少遍,重活到這個黃金時代,有先知先覺的優勢,美國股市、日本股市、歐洲債券市場,就是一個個提款機。

錢不是問題,關鍵是人,有足夠人才能有所作爲。

而有工業區就有一定自主權,就能安置從北越逃過來的華人難民。把他們安置好、組織好、照顧好,十幾年時間就能生出一代人。

李爲民萬里迢迢跑過來,爲的就是這個,意氣風發地說道:“琰先生,西堤有錢人很多,不光我們李家,關鍵在於引導,讓他們把錢投資到應該投資的地方,別淨想着買地蓋房或移民去美國、去香港、去東南亞其它國家。”

用華僑的資金髮展越南工業,解決越南人就業,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

要是真能讓他們搞實業,不再像現在這樣主要集中在商業上,那利益就能死死捆綁在一起,想走都走不了。

吳廷琰越想越有道理,不禁笑道:“爲民,如果我能回去,這些想法我肯定會支持。不過這些事情,恐怕只有你能做。畢竟他們信你父親、信你岳父,多過於信政府。”

………

PS:在各位兄弟姐妹的支持下,上週雖然沒網站推薦,我們仍能衝到歷史分類簽約作者新書榜第二位,太給了,絕對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新的一週,新的開始。

現在我們有近千收藏,近千書友,底子比剛上傳時厚多了,懇請各位兄弟姐妹繼續支持。有時間點擊點擊,有推薦票往死裡砸,忘了收藏的收藏一下,看能否衝上第一,能否打動編輯,儘快簽約。

從《超級警監》到現在的《越南1954》,感覺像是後孃養的,要什麼沒什麼,僅有你們的支持,全靠各位,拜託各位了!

第21章 歸來(2)第187章 輿論戰第187章 輿論戰第94章 首映式(二)第238章 特殊的家庭第162章 回國第99章 麥克納馬拉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5章 富國島老兵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212章 軍力!第28章 坦誠布公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82章 生財有道第331章 裝備第241章 對策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動第150章 勾心鬥角的婚禮第204章 空襲(二)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207章 代價!第102章 重心轉移第17章 錢不是問題第11章 距離產生美第219章 營救行動(二)第214章 軍力(三)第75章 主持大局!第82章 生財有道第169章 訪美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20章 歸來!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70章 操之過急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20章 歸來!第26章 表姐秘書第224章 攻擊!!第68章 董事會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34章 遭遇戰第55章 分工第14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2章 啓程第214章 軍力(三)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37章 安全歸來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56章 當官了!第55章 分工第55章 分工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16章 同樣會賺錢第31章 撤離方案第110章 最後通牒第33章 秉燭夜談第40章 混亂的西貢第61章 “光宗耀祖”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55章 分工第96章 招商引資第160章 出訪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49章 救人!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第164章 “南部大開發”第82章 生財有道第94章 首映式(二)第234章 情報部門例會第141章 換一種生活方式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113章 膽大包天第75章 主持大局!第197章 攤牌第140章 要拍就拍經典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214章 軍力(三)第134章 “獨立王國”第189章 主動出擊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36章 潛伏計劃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212章 軍力!第9章 思潮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會議第237章 輿論戰場第194章 煙霧彈第175章 有分歧沒矛盾第44章 工業村計劃第239章 芒村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207章 代價!第221章 特種部隊的打法第9章 思潮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70章 操之過急
第21章 歸來(2)第187章 輿論戰第187章 輿論戰第94章 首映式(二)第238章 特殊的家庭第162章 回國第99章 麥克納馬拉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5章 富國島老兵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212章 軍力!第28章 坦誠布公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82章 生財有道第331章 裝備第241章 對策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動第150章 勾心鬥角的婚禮第204章 空襲(二)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207章 代價!第102章 重心轉移第17章 錢不是問題第11章 距離產生美第219章 營救行動(二)第214章 軍力(三)第75章 主持大局!第82章 生財有道第169章 訪美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20章 歸來!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70章 操之過急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20章 歸來!第26章 表姐秘書第224章 攻擊!!第68章 董事會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34章 遭遇戰第55章 分工第14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2章 啓程第214章 軍力(三)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37章 安全歸來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56章 當官了!第55章 分工第55章 分工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16章 同樣會賺錢第31章 撤離方案第110章 最後通牒第33章 秉燭夜談第40章 混亂的西貢第61章 “光宗耀祖”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55章 分工第96章 招商引資第160章 出訪第193章 “以退爲進”第49章 救人!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第164章 “南部大開發”第82章 生財有道第94章 首映式(二)第234章 情報部門例會第141章 換一種生活方式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113章 膽大包天第75章 主持大局!第197章 攤牌第140章 要拍就拍經典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184章 舉步維艱第214章 軍力(三)第134章 “獨立王國”第189章 主動出擊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36章 潛伏計劃第157章 苦盡甘來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212章 軍力!第9章 思潮第211章 摟草打兔子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會議第237章 輿論戰場第194章 煙霧彈第175章 有分歧沒矛盾第44章 工業村計劃第239章 芒村第65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207章 代價!第221章 特種部隊的打法第9章 思潮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70章 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