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收編晉綏軍

阪井和小野想不到的是讓他們異常頭疼的平型關、雁門關、寧武縣悲劇製造者們此刻已經陸續彙集到了代縣南部新高鄉南邊的五臺山邊緣丘陵地帶。

陳海松此刻正在蘇龍口鎮南邊大山溝裡的白石村晉綏軍一個敗退到山裡的團部裡聊天。

40多歲的趙玉成團長一邊恭敬地爲面前這個年輕的嚇人、戰功大的嚇人的八路軍19軍軍長斟茶,一邊詳細介紹了自己這支部隊英勇的抗戰經歷,他們一路從集寧撤到大同、又從大同撤到雁門關、又從雁門關撤到這裡,可謂是轉戰千里、損失慘重,機槍迫擊炮丟失殆盡。

“陳長官不是率部去平西了嗎?怎麼又回到這戰火紛飛的戰場?”

“我部受18集團軍總部委派前來支援忻口作戰,發現忻口前線大軍雲集,無我軍用武之地,所以就跑到這裡來抄鬼子的後路。你們在此駐紮很久了,爲什麼沒有作戰行動?”

“卑職奉上級命令率部再此休整,準備側擊忻口之敵。可卑職手裡只有千餘步兵,缺糧少彈,補給遲遲不到,很難完成任務,正打算撤到忻口後方去。”

“我看你們不必撤回去了,既然上峰要求你們側擊敵軍,就隨同我軍作戰吧。我們正準備對代縣敵軍兵站倉庫發動進攻。那裡可有很多糧食裝備的,我們炸掉那些武器彈藥就支援了忻口,也能順便撈些糧食物資改善部隊條件。”

“長官,我知道貴軍英勇善戰,可鬼子真的很厲害。我一個甲種團將近三千人,連鬼子長什麼樣都沒見着,就被飛機大炮打得只剩下這點人馬,退入山區,藏在這裡不敢露頭。咱們實在不是人家的對手呀!”

“打不過就不打了,你們連打都沒打,怎麼就說打不過呢?你們也聽說我部的戰果了吧,那都是打出來的。當兵的還能怕打仗?”

“長官,咱們晉綏軍從來都是以防守爲主,弟兄們不會進攻呀。”

“這位老哥真會開玩笑,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攻防兼備纔是合格的軍隊。哪有專門防守的部隊,你不會是故意推脫,消極避戰吧。閻長官可是撤了李服膺軍長的職,等候軍法審判呢,你也想像他那樣被槍斃?”

“不敢不敢,都是國家軍隊,守土有責,守土有責。”

“附近還有多少晉綏軍部隊,你們相互有聯繫嗎?距離遠不?”

“附近的辛莊村、西峪村也駐紮着兩個團,情況和我們差不多。”

“我看都應該組織起來,合兵一處纔有力量,散兵遊勇難成氣候。麻煩你派人去通知他們全體人馬過來匯合。”

“好吧。”官大一級都壓死人,這大了兩級的軍長要槍斃他還真不是開玩笑的。趙團長無奈地命令兩個參謀去通知不遠處的兩部過來接受訓示。

“你們退到這裡這麼長時間怎麼生活的?”

“實在慚愧,這裡遠離後方得不到補給,只好向老百姓索要,開始還給,後邊就要不來了,弟兄們只好飢一頓飽一頓,艱難度日。有不少受不得苦的偷偷溜了,有的就到附近村莊偷雞摸狗,我也不好太約束。”

“你這個團長真是有出息,手裡有兵有槍的不去搶鬼子,反而跟咱們中國老百姓過不去。這還叫什麼國軍呀。”

“咱們剛吃了敗仗,軍心不穩,士氣低落,沒有重型武器,躲都躲不及呢還敢去觸鬼子的黴頭?這山外邊公路上鬼子汽車拉了好多武器彈藥糧食裝具,都是好東西,兄弟們看着眼饞也想去劫一次,可有些人擔心被包圍,暴露了行蹤,沒敢動。”

“你呀膽子太小,千把人瞅準三五輛汽車,一陣亂打也能把他拿下。等補充了糧食彈藥,有了軍心士氣就可以打更大的車隊了嘛。”

“隊伍一大,就會被河對面的鬼子飛機發現,那傢伙轉眼就到,火力兇猛,咱們從集寧、大同、雁門關被他整怕了,輕易不敢冒險。”

“機場附近敵人多嗎?裡邊有多少飛機?陽明堡裡有多少駐軍?”

“卑職慚愧,從來沒敢到河對岸去活動過,對山外的情形一無所知。”

“部隊訓練情況還正常吧?編制齊全嗎?”

“在鬼子眼皮子底下還怎麼訓練,一天到晚就只能躲在樹林裡,等待上峰救援補充物資。不敢出操、不敢走隊列、不敢射擊投彈。個別人急了就爬樹、摔跤、打拳。部隊現在只剩下一千二三百人,老弱病殘的都跑丟了。”

“你說你這還怎麼打仗,敵人的兵力、武器、位置、特點啥都不知道,自己的部隊既不補充也不訓練就等敵人來攻打,大炮一響,撒腿就跑是嗎?”

“長官誤會了,不是故意荒廢訓練,實在是敵情緊急,不得不謹慎從事啊。”

“有多少傷員?”

“咱們撤的倉促,又遭受了鬼子飛機轟炸,剩下這些已經很不容易了,哪裡還顧得上傷兵呀。”

說着話兩個參謀陸續回來,說那邊團裡害怕白天行軍遭敵機轟炸,要到晚上纔敢出來,請長官見諒。陳海松聽得啼笑皆非,知道這些當官的畏敵如虎、膽小怕死、心無鬥志。還是自己一家一家地去看望吧,想到這對趙團長說:“帶我去看看你的部下吧。”

在村外山坡一片樹林裡,陳海松見到了千餘人的晉綏軍士兵,或倚樹而坐打瞌睡、或聚在一起賭博、聊天,一個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疲憊驚恐。因爲擔心飛機偵察,白天全都藏在這些樹林、窯洞裡,不敢露頭。看到團長陪同着佩戴‘八路’臂章的中將走進樹林裡,慌忙起身立正敬禮。

陳海松看着這些垂頭喪氣的殘兵敗將厲聲呵斥道:“你們自己看看你們自己,簡直就是一羣乞丐、一羣野人。哪裡還有點軍人的樣子,靠你們這樣的人怎麼保家衛國?你們怎麼面對流離失所、慘遭殺害的山西百姓?怎麼去面對很快就要大禍臨頭的家人?你們還像個男人嗎?”

“王八蛋纔想這樣呢!我們也想打鬼子呀,可我們沒有飛機、沒有大炮,怎麼打?”一個大個子的上士被刺激後爭辯着。

“你叫什麼,還算是有良心的,還想着要去戰鬥。”

“報告長官,小的是獨七旅2團一營一連一排代理排長張壽春。”

“你們其他人呢,有勇氣去戰鬥嗎?”

“我願意,砍頭不過碗大個疤。早死早脫生,比在這挨餓受凍當野人強。可咱們上峰不讓咱們打,咱們手裡也沒什麼像樣的傢伙,怎麼打?”一個下士爲難地說。

“我也願意,一路上那麼多兄弟都被炸死了,到處都是燒燬的村莊,逃難的百姓。我就擔心家裡的老孃也會這樣死在鬼子的手裡,只要能擋住鬼子,我們豁出去了。”一個上士不甘示弱的喊着。

“我也願意!”……

看到這些心灰意懶的晉綏軍被點燃了戰鬥的激情,陳海松高聲說:“只要你們願意去戰鬥我們就能讓鬼子付出沉重的代價。作戰離不開武器裝備,可再好的武器裝備沒有勇敢的人去使用都發揮不出作用。你們晉綏軍的裝備比八路軍好,可你們打死了多少鬼子?丟了多少縣城村鎮?原因就是你們缺乏必勝的信念,缺乏正確的作戰方法。

現在,八路軍來到了代縣,就要把代縣變成鬼子的墳墓,把鬼子的糧食、物資、槍炮、彈藥統統搶來,支援忻口的正面防禦,爲死去的戰友、鄉親報仇。你們要還是真正的男人就跟着我們一起去行動,孬種、懦夫就請自便離開這裡到太原去吧。有願意參戰的嗎?”

“有!”“我們願意!”“早想痛痛快快打一仗了!”“長官,你帶着我們幹吧!”

“好,我們八路軍從來不懼怕任何兇惡的敵人,他小鬼子也是一個肩膀頂着一個腦袋,又不是有三頭六臂,平型關我們不就打死了他兩萬多人嗎?不過,八路軍由八路軍的打法,你們還不熟悉,爲了方便行動,你們要編入到八路軍的部隊裡來,各位兄弟就要服從我部的指揮,嚴格遵守戰場紀律,不許擅自行動、不許臨陣脫逃。”

“行啊,只要能殺鬼子怎麼都行。”

“聽說你們八路軍官兵平等、不打罵士卒,咱們願意。”

“都說你們能打仗,我要親眼看看你們是怎麼打的。”

……

“陳長官,你這是強行吞併友軍,我要到閻長官那裡去告你!”趙玉成急了,這兵都走了,自己這個上校團長不就成了光桿司令了嗎?這兵血還怎麼喝?油水從哪裡來?共產黨都是苦行僧,老子可不跟着你們去吃苦受累。

“閻長官命令你部向敵發動側擊,你爲什麼不執行?弟兄們要穿沒穿、要吃沒吃,想打仗沒子彈、沒手榴彈是誰的責任?讓你這樣的綿羊帶兵,一羣老虎也打不過土狼。你抗命不遵、玩忽職守、損害部屬我本可以陣前執行軍紀。考慮到友軍面子放你一馬,不想執行軍令你就走吧,不過我會向第二戰區報告你的情況的。還有誰想走的,一起去吧。”

趙玉成知道自己再硬頂着肯定會小命不保,還是先走了的好。自己正發愁怎麼離開這鬼地方,有八路軍橫插一腿也算可以向上峰交差了。“好,好,咱們後會有期。弟兄們,他們都是共產黨,跟着他們吃苦受累,遲早會把小命搭進去。跟我回太原吃香的喝辣的去吧。”

張壽春憤怒地說:“你是用咱們兄弟們的血汗錢供養你們全家幾十口子吃香的喝辣的,啥時候想過咱們這些大頭兵了。現在想起我們的好了,沒用了,兄弟們要去打鬼子了。”

“是這個理,你們這些個當官的就盯着咱們那點軍餉和菜金,時不時倒賣幾條槍和子彈,從來不抓訓練、不管弟兄們的死活,炮沒響你就帶頭跑,兄弟們跟着你就別想有機會殺鬼子。”

“動不動就打罵咱兄弟們,經常讓兄弟們給你家商號裝卸、押運貨物、給你丈人家耕地、運肥、割麥、揚場。你啥時候讓兄弟們吃過香的、喝過辣的?”

看大多數士卒對自己充滿怨恨不打算離開,趙玉成恨恨地“哼”了聲,帶着二十幾個營連幹部轉身離去。

陳海松對留下的千餘人說:“我代表八路軍歡迎各位兄弟的加入,我不能保證你們升官發財,但可以保證讓你們實現殺鬼子的願望,在八路軍這個官兵平等的大家庭裡快樂生活、勇敢地戰鬥,像一個真正的軍人、男人那樣地活着。”

“現在就請張壽春同志臨時負責,組織好部隊,一會兒八路軍獨立師一旅的王大勇旅長就過來和你們商量整編的事,爲大家補充武器彈藥和糧食罐頭,他們剛剛在平型關伏擊了敵人的汽車輜重隊,保證讓各位有的吃有的穿有的用。你們先休息,我還要去另兩個團看看。”

說完和大家揮手告別,在兩個警衛員陪同下向山溝深處走去。

當王大勇率領獨一旅趕到小樹林裡時見到的是一隻鬥志昂揚的隊伍,衣衫雖然襤褸穿戴很整齊,明顯才洗過的臉上充滿戰鬥的意願,清一色的光頭在樹林間斑駁的陽光照耀下透出凜然的殺氣。

作了自我介紹後,和張壽春交談了一會,達成一致意見,分兵入班,發放棉軍服,補充武器彈藥,好好吃頓熱乎飯,相互增進了解,瞭解八路軍的軍規軍紀。明天開始進行戰術訓練,掌握八路軍的作戰原則和作戰方式。

第二天,補充了3500晉綏軍老兵的獨立師9千人做了簡單僞裝後,在駐地附近的崇山峻嶺裡進行了急行軍後的進攻演練,隨即轉入陣地防禦,再急行軍回來。疲憊佈滿每個人的身軀,卻沒有一個人掉隊,晉綏軍士兵雖然射擊、投彈、土工作業、刺殺等技能明顯不足,但體能很好、意志品質頑強着實讓對晉綏軍不屑一顧的王大勇、王峰等人刮目相看。

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8章 李家營子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109章 到底用不用第37章 準備1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84章 演習2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27章 代價慘重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73章 發展工商第97章 土匪逞兇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41章 懲治惡魔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17章 表裡山河第9章 盤點家底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329章 轉世靈童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42章 勸說2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1章 延安會友3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93章 又見馬驍第1章 延安會友3第88章 點驗小組第468章 轟炸黃土崖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85章 演習3第98章 星星峽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468章 轟炸黃土崖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515章 日蘇比較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152章 陳玉成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101章 廬山3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51章 決戰1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56章 展望未來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18章 地方名流第1章 廣靈接敵
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8章 李家營子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109章 到底用不用第37章 準備1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84章 演習2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27章 代價慘重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73章 發展工商第97章 土匪逞兇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41章 懲治惡魔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17章 表裡山河第9章 盤點家底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329章 轉世靈童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42章 勸說2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1章 延安會友3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93章 又見馬驍第1章 延安會友3第88章 點驗小組第468章 轟炸黃土崖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85章 演習3第98章 星星峽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468章 轟炸黃土崖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515章 日蘇比較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152章 陳玉成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101章 廬山3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51章 決戰1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56章 展望未來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18章 地方名流第1章 廣靈接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