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抓住機遇

黃頌英對陳海松的分析深有體會,抗戰快兩年了政府在堅決抗戰、轉移民衆、恢復經濟、穩定後方等大的方面沒有問題,可是具體執行中確實有心無力、漏洞百出,軍事上連連失利導致後方不穩、民生艱難,浙西山裡數十萬人缺吃少喝、飢病纏身、學校停課、工廠停工。

鬼子突擊浙贛線劉建緒倉皇而逃,扔下政府民衆遭受重大損失,數千人被殺、十幾萬人被抓、上千臺機器設備被搶,若不是八路軍迅速出擊,掃除永康、縉雲、麗水、雲和、青田等地的鬼子,救出被抓民衆,搶回機器設備,靠着保安部隊浙西肯定成爲人間地獄。

他嘆了口氣悲憤地說:“我看最關鍵的還是軍隊無能,沒有強大軍隊做後盾,地方政府也難以集中精力搞建設、搞民生,省政府先是搬到金華,飛機轟炸難以立足,搬進山區沒想到還是被鬼子打了進來,保安師難以抵擋,好不容易恢復了一些的民生、工商破壞殆盡。

我已經聯合幾十個地方名流給軍委會去電要求嚴懲準備不足作戰不力的原第三戰區將領,呼籲軍委會整頓軍隊,要是軍隊堅強了地方上也能心無旁騖地從事民生建設。”

“英公說的沒錯,軍隊就是百姓的主心骨,我們捐錢捐物指望着他們硬氣起來可到頭來一個集團軍四五萬人還是一敗塗地,讓黎民百姓指望誰去?家園沒了呆在山裡也是提心吊膽,哪有心思該建設。”民國元老、浙軍老將、實業巨頭60歲的呂公望回到家鄉感慨良多。

陳海松見黃紹竑一臉尷尬。笑着寬慰道:“三戰區國軍確實存在僥倖心理,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部署失當訓練不精,倉促臨敵難免狼狽,兩位深受其害,心情可以理解。海松可以鄭重承諾,八路軍絕不讓浙江民衆失望,現有防區不會丟失一寸,還要不斷向北發展。”

黃紹竑對小他19歲的陳海松既佩服又嫉妒,也爲剛剛搬去金華的省政府擔心。“聽說鬼子第五師團、42師團正在攻打諸暨。39、41師團進攻上饒,兵力相當龐大。當初劉總司令兩個軍在諸暨一天就被突破,八路軍譚總司令才幾個師壓力很大呀!不知前方戰果如何?”

“黃主席大可放心,鬼子進攻剛剛開始,第二飛虎師掌握着着戰場外圍制空權,三五天內敵人無法靠近前沿,西線會讓鬼子緩慢前進。迫使東線鬼子加緊策應,等我這裡工業設備搬運完,他的兵力全部集中到諸暨,後方空虛時,我軍將向紹興、寧波發起突擊,敵後部隊將向臨安、德清、湖州甚至於滬杭鐵路發起攻擊。澤田茂只能收縮兵力清剿後方,所謂的向心進攻也就草草收場。我軍則奪取大量武器彈藥、油料、工業設備退回根據地。”

“如此險惡的形勢被你這麼一番部署竟能輕鬆化解,實在是無愧名將稱號。莫非這就是八路軍的游擊戰運動戰加戰場聯動的戰術?”呂公望是老軍人,對此相當震撼。

“呂老過獎了!戰場交鋒跟下棋類似,都是發揮自己的優勢相互制約、相互剋制。在野戰攻防中我軍由於裝備、訓練、通訊、機動能力存在差距肯定處於下風,而在相對薄弱的敵後則可以發揮我軍靈活精悍、輕武器純熟、熟悉地形、百姓支持的優勢。掃除孤立據點、癱瘓其運輸線,牽制敵正面兵力,打亂敵戰役部署,以我爲主達成我軍作戰意圖。”

“好一個以我爲主,體現出的是將軍的自信,不像國軍被動地等着鬼子進攻,除了正面防禦就是向後轉進,從來不敢深入到敵後展開聯動策應。唉!老夫服了,有八路軍駐守浙江,鬼子是囂張不起來了,你們的訓練我看了都是精兵啊,又服從指揮放到哪都能打勝仗!”

“老將軍說到點子上了,沒有精兵、沒有聯動再好的計劃也會落空。黃主席當初指揮娘子關抗戰,兵力不少佔有地利優勢,可陣地上就擺着趙壽山的17師,其他26、27路軍數萬部隊在後方佈防,無法形成有效的策應,17師一萬三千人拼的只剩下三千人,後方部隊既不上前支援更不在側後反擊,被敵突破天險,後方震怖無心堅守,教訓深刻。

此次浙贛路作戰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千里防線缺乏重點,貌似十幾萬部隊沒有集中使用合理分配,更沒有包抄策應,處處都是劣勢兵力單打獨鬥,戰略的不足加上訓練的不足,再加上各級指揮員敷衍了事、帶頭後退,自然軍無鬥志兵無戰心、全線崩潰慘不忍睹。

海松之所以收掉地方兵權、解散保安部隊不能不說是對國軍將領的作戰意志、指揮能力缺乏信任,國家需要敢打能勝的軍隊,戰區需要服從指揮勇猛頑強的部隊,而不是徒有其表沒有責任心和戰鬥力的烏合之衆,他們的素質各位也都看到了,能承擔起保家衛國的重任嗎?不重新編練改進裝備、提高軍政素質、演練攻防戰術能履行自己的職責嗎?”

黃紹竑聞言很是難堪,自我解嘲說:“陳長官所言極是,國軍戰略保守、戰術呆板、裝備不良、訓練鬆懈,是要下決心整頓,有八路軍主持浙江防務我等也能安心整頓後方。只是敵情嚴重,正是國家用人之際,軍官大量裁撤難免引起隔閡,恐怕並不是好事呀!”

“海松歷來提倡走精兵路線,小鬼子35萬軍隊華北華東兩路進犯連下平津、太原、上海、南京、杭州、濟南、徐州、安慶、九江,靠的是什麼?是精良的裝備、強悍的士兵、果敢的軍官,我們空有兩三百萬軍隊上千將領依然難以抵敵。差距就在這裡,需要儘快彌補。

第三戰區編制五個集團軍。集團軍直轄三個師五萬人,取消軍、旅層級簡化指揮,負責一省之地的防務,將來浙江就一個第10集團軍,一師在諸暨、二師在浙西、三師在浙北天目山,算上飛虎師部隊、炮兵部隊、各地警備部隊,兵力接近七萬我覺得足夠了,已經是浙江財力能養活的最大軍隊數量。再多就會拖累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對於國軍將領和士兵八路軍並不排斥,江南新5軍、新八軍、89軍三分之二是收編的國軍潰兵,現在表現都很優秀,趙壽山現在是38軍軍長、陳明仁是32集團軍總司令、粵東的鄧龍光、華振中、趙定昌也都在38集團軍任職,只要願意抗日、表現出足夠的能力素質、接受我軍的戰略戰術思想我軍概不拒絕、量才使用。不過浙軍軍官想獨立掌握軍隊肯定不行,他們還需要學習訓練,打敗仗是小損害了浙江的發展規劃、造成民衆的損傷就嚴重了。”

呂公望對浙軍情況很熟悉。陳儀去福建任職帶走了浙軍精華,剩下的都是憑着關係佔個位置的閒人手裡沒有幾個兵,忙着投機鑽營悶頭髮財哪有心思操練部隊,桂軍幾個老將也是黃紹竑在廣西時的親信,缺乏治軍之才、練兵之能,三個師鬆鬆垮垮藉機斂財的確無法重用。岔開話題道:“將軍深謀遠慮,佈局已成,兵強馬壯,何不一鼓作氣打下浙北?”

“老將軍急不得,戰爭離不開經濟的支撐。經濟來自於工業的建立、民衆思想的解放,我們立足未穩、各項發展事業只是剛剛起步。現在條件下我們只有臥薪嚐膽艱苦奮鬥,致力於軍隊的整合磨礪,社會制度、思想的全面進步,農、工、商經濟基礎的穩固發展,沒有穩固的後方,充足的補給、彈藥、後備兵力,打下來也守不住,所以短時間內我們的注意力還是要放在內部建設上。等老百姓都吃飽肚子、安居樂業,部隊纔會有反攻的底氣。”

“哈哈,你這個司令長官想法真是怪異,扔下部隊不管想的都是行政院長的事!”

“嘿嘿,老將軍不要見笑,軍人不問政事、官府不管軍事,這正是國軍疲弱的原因之一,當今中國戰力較強的就是黃主席參與建設的桂軍,之所以強就是有伍廳長等人在地方上勵精圖治、修路採礦、拓荒墾殖、創辦教育、發展工商,這些的確是中央政府該管的,可中央顧不過來,怎麼辦,就需要地方上主動幹起來!幹起來了效果就有了,地方穩定、生活改善、收入增加,纔有餘力採購裝備發展軍隊,也算是地方政府對國家的貢獻。”

炮兵出身的伍廷颺已經46歲,黃紹竑心腹,26年以後官至少將的他開始在柳州興建設、辦實業,此後一發不可收拾,雖有中將軍銜屢屢出任廣西、浙江、湖北等地建設廳長,振興地方實業、發展民族經濟,建樹頗多,是國軍中少見的上馬能打仗下馬可安民的文武全才。

此番重返浙江也是盡己所能恢復經濟,可見了陳海松提出的發展規劃只能是暗自心驚,這個小傢伙雄心勃勃,從基礎產業到軍事工業,從步槍、子彈到飛機坦克軍艦,從礦山開採到人員培養、從設備採購到資金籌措,分門別類考慮周全,照這個規劃發展下去,不出三年30萬虎狼之師可以橫掃華中華東,要是發展五年窮困潦倒的國軍將難以與之爭鋒。

貌似異想天開,然種種過去困擾地方發展的資源、資金、勞動力、技術工人都有妥善的解決辦法,各地礦產資源標註的清清楚楚,土木、採礦、冶金、機械、化工、電力工程師紛紛從西北調入,國外採購的機器設備已在途中,徽州銀行吸收了過億存款,近十萬日本俘虜、徽州、衢州流民組建的三支工程部隊早已開始修路、修電站、修廠房等前期施工。

這纔是搞建設的魄力,自己頗感自負的規劃能力、建設成就在人家面前實在是不值一提,有這樣的強大的組織力量、物質力量、人才力量,華東工業基地必將快速建成全面超過西南大後方的建設進度,全面提升國家實力展示出自己的才能,自己有什麼理由不參與其中?

他欣然接受了建設廳長的任命,和胡榮等人深入到各家企業,以各種優惠政策動員他們以資金、設備、工人入股參加新成立的專業化工廠,爲地方經濟、抗日事業出力。

這次他是專程趕來接收運抵溫州的生產設備的,見陳海松誇獎他,開心地說:“這就是陳長官過人之處,站得高想得遠,早早開始謀劃,有了機會立即實施。我最欣賞他‘前方練好兵打好仗後方抓生產搞建設,相互促進,相互支持’的思想,八路軍控制區的河西、綏遠、興隆、太原、西安到處都在開發礦產大興土木,轟轟烈烈搞基礎建設和工業生產。

不像咱們沒有規劃,沒有具體行動,一切都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結果軍隊還是吃敗仗、後方還是一團亂麻、經濟還是困難重重,也不知還要混亂多久,想想都讓人着急。咱們浙江碰到了陳長官是咱們的福氣,可要抓住機遇發展工業,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

陳海松對伍廷颺的轉變很欣慰,讚賞道:“伍廳長說的沒錯,有發展的機遇就要緊緊抓住,貧窮落後只是一種暫時的現實狀態,不是不能改變的!要改變就得認準路子甩開膀子去幹,想方設法克服困難。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口世界第一,土地面積世界第二,礦產資源名列前茅,乾隆年間經濟總量還是世界最大,有什麼理由貧窮落後呢?

落後還是落後在觀念上、滿足於小農經濟的生產生活狀態,兩三千年這樣過來了覺得挺不錯,變得固步自封、保守頑固,不去接觸外部世界,不想被外來的思想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總是擔心新興的力量倡導的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科學真理會損害自己的既得利益,這種狹隘的心態使我們下不了決心推行民主、學習科學、發展工業。

可現實世界是殘酷的,落後的終究是落後的,落後的國家在世界競爭中只能吃敗仗,不管我們多麼留戀過去必須面對現實思考未來,不想貧窮不想捱打就要勵精圖治、勇於改變,咱們有那麼好的條件也可以搞民主、搞科學、搞工業的,國家富強了軍隊有實力了大家生活富裕了有什麼不好呢?”(未完待續。。。)

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236章 南洋軍第32章 繼續北上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16章 開原城破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83章 演習1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95章 天津38師第297章 汪兆銘第547章 尋求逆轉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69章 贖買政策第103章 興-隆工業新區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86章 演習4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344章 甦醒第516章 戰爭叫囂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427章 替罪羊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6章 夜襲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82章 張掖城裡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3章 看誰狠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96章 熱河支隊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11章 河西大學第549章 噩耗連連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427章 替罪羊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
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236章 南洋軍第32章 繼續北上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16章 開原城破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83章 演習1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95章 天津38師第297章 汪兆銘第547章 尋求逆轉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69章 贖買政策第103章 興-隆工業新區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86章 演習4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344章 甦醒第516章 戰爭叫囂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427章 替罪羊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6章 夜襲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82章 張掖城裡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3章 看誰狠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96章 熱河支隊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11章 河西大學第549章 噩耗連連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427章 替罪羊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