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夜襲37師團

上官雲相併不滿足於重創日軍一個聯隊的戰果,從鬼子沒有發動報復性進攻來看,鬼子屬於孤軍深入而且傷亡很大,當時不知道鬼子並不強大,否則集中29軍三個師一起撲上去此刻估計這股敵人已經被殲滅了,不過鬼子沒有退走,現在補救也來得及,可陳明仁不幹。

很不高興地說:“就是因爲要減少傷亡才讓你們夜間進攻的嘛!夜晚敵人飛機不能出航,鬼子炮兵無法準確判斷目標,我軍對地形相對熟悉,如此多的有利條件豈能輕易放棄?”

陳明仁可不認爲這些並不起決定作用的條件就一定能轉變成勝利,冷冷地說:“夜間反擊雖說避開了飛機轟炸、可以隱蔽接近,然而敵守我攻,敵佔有地利和火力優勢,進攻方傷亡無疑會很大,如果打成膠着,天亮以後我攻擊兵團將暴露在野外成爲敵炮火、飛機的殺傷目標,何以脫身?鬼子自諸暨發動強攻四天攻擊兩三百公里,靠的就是強大兵力和機動能力,敵增援兵力誰來分擔?白白消耗人力物力卻無法達到重創敵人目的的冒險,卑職無法從命!

嘿!這頭犟驢,老子讓你守你卻設伏,老子讓你攻你又要守,存心跟老子過不去嘛!上官雲相也很倔,尤其是在下屬面前,說一不二,哪容得你挑三揀四、指手畫腳,陰沉着臉說:“軍人啥時候在乎過傷亡?打鬼子怎麼會沒有傷亡?沒有拼死的決心怎麼消滅鬼子?

你部雖在第七戰區呆過一段,始終是國軍部隊。不能像八路軍那樣自甘墮落成爲土匪流寇,把鬼子放給國軍扛自己在後面撈便宜。他們這樣偷雞摸狗貪小便宜永遠成不了氣候!

你不要總想着如何脫身、減少傷亡,要想着怎麼攻進敵人營壘,你們三四萬人集中兵力火力完全有可能在天亮前完成消滅敵人的任務,自然可以從容地向周圍山地轉移嘛!”

“總司令,我軍不僅僅在白馬壟、白石壟扼守南線,還要兼顧北線常山方向,40師尚在城北金沙溪旁的漳頭村設伏,距白馬壟80裡地。短時間內如何趕到白馬壟?到了天也亮了。集中兵力於南線則常山方向無兵把守,敵從北線發動進攻,玉山、上饒誰來防守?”

“敵常山部隊尚無進攻跡象,南線殲滅敵主力後,常山之敵必定膽寒哪裡還敢向南用兵?再說86軍已經開始向東增援,明天就能趕到玉山,即使北線敵人進攻也討不到便宜。我看你們暫二師、79師一南一北可以先行發動攻擊。40師趕到正好是戰場勝負手,敵軍已經疲敝,生力軍的加入必能改變戰場態勢,促成敵崩潰,則勝利在握、殲敵有望!”

“卑職在九江、懷寧、潛山、皖南多次與日軍交戰,深知敵軍頑固、意志堅強。即使剩一兵一卒都要全力搏殺,職部可以拼死進攻,但重火力不足、自動武器偏少,不能保證突進敵營予敵重創,攻擊不力時將自行退入白馬壟堅固陣地。請總司令恩准!”

“不行!你這是爲自己找退路,須知置之死地而後生。沒有明確的目標就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戰鬥,鬼子已遭受重創,麋集一地垂死掙扎,你怎麼就建立不起必勝的信念呢?等到明日敵人增援趕到,消滅此敵即成夢想,兵貴神速、不得猶豫,第三戰區安危皆繫於此,勝則敵軍全線後撤,敗則我軍放棄玉山、上饒,你身爲黨國將領,需爲國盡力!”

“卑職不盡力,怎麼會冒險伏擊?但卑職既要爲國盡力也要爲三四萬部下的生死負責,死拼硬打不足以改變戰局,層層攔截、遞次消耗方有取勝可能,目前敵情不明,盲目進攻相當冒險,卑職還是覺得應和86軍一道建立縱深防線、破壞道路、後方襲擾,遲滯敵軍,等待大軍救援,兵力、火力佔優的情況下方可發起反攻,否則過早消耗實力,後果堪憂!”

“戰事緊急,無須多做爭論,本司令受委座委託指揮32集團軍自當謀劃勝利,戰機出現必當緊緊把握,我命令:29軍所屬暫二師、40師、79師連夜發起反攻,將當面之敵擊破,並查明該部番號,掌握周圍日軍兵力部署情況,此令立即執行,不得違抗。

戰區前敵指揮部進駐白馬壟,靠前督戰,敢有不戮力向前者,陣前處決,絕不寬宥!”

4月27日凌晨兩點,陳明仁、段華堂、陳泰遠、王崇儉再次出現在白馬壟最北端的丘陵上,臨時起意的進攻計劃牽扯到兵力的集結、重裝備的轉移、突破口的選擇、與對面白石壟79師的協同,陳明仁雖然心裡有氣,可軍令如山難以違抗,只能儘量部署周全。

上官雲相是玉山指揮所裡軍銜最高、職務最高的,說的頭頭是道慷慨激昂,全都是事關戰區安危、黨國前途的大道理,鄒文華、陳安寶也無法說動他改變作戰意圖,報請武漢也得到急於扭轉不利局面的委座、何總長覈准,他只能勉強接受全力以赴,率部冒險進攻。

離開指揮部已是晚上八點多,電令40師放棄構築完畢的野戰工事八小時以內趕到八都溪以東的蔡家莊渡河投入反擊作戰,命令白石壟待機的79師凌晨向八都溪隱蔽接近,凌晨三點炮擊敵營,涉過溪水發起反攻,而他則來到白馬壟阻擊陣地裡的暫二師部署夜間進攻。

白天的伏擊作戰暫二師使用的只有一旅兩個團,卻集中了軍部的山炮營、四個團的迫擊炮連,全師的輕重機槍,動用了一半從徽州購買的地雷和炸藥,偵察連、工兵連繞到鬼子身後的江頭壟,炸斷了八都溪上的鐵路橋和公路橋。切斷了鬼子的後援,形成局部優勢。

戰果巨大損失也不小。雖然這批鬼子像是新編部隊,戰術素養、戰場支援做的一般,反應有些遲鈍可單兵技術還是略強於國軍部隊的,被動情況下依然造成我軍三千多人的傷亡。

他對困難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戰果還是滿意的,遲滯了敵人的攻擊,鍛鍊了部隊、摸清了敵人的實力,準備留下一旅在白馬壟堅守,二旅在白馬壟以東利用丘陵植被掩護反覆襲擾敵輜重、火力部隊。通過前堵後截中間襲擾,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確保南線不失。

可惜上官雲相急於求成的反攻計劃不得不把兵力集中起來與敵對攻,如果86軍也來參與或許還有希望,29軍獨自完成相當吃力。他暗自搖頭注視着半個月亮照射下的敵軍宿營地,佈置得很有章法,外圍架設了許多火堆,後面是不少的簡易掩體。進攻將面臨有力阻擊。

要是八路軍特戰部隊在就可以通過神奇的僞裝、遠距離無聲狙殺,消滅外圍警戒,掩護主力隱蔽接近,突入營區,可他沒有,偵察連雖然建立起來可特種作戰技能遠沒成型。只有使用傳統的炮火壓制步兵衝鋒的攻擊手段強行進攻,損失會很大、戰鬥會很激烈。

他看了一陣,決定一旅在火炮支援下自西向東佯攻,吸引敵軍火力、注意力,79師從北面發起進攻後。敵人東面南面相對空虛,二旅迅速從山裡殺出。沖垮公路上的警戒小隊,從南邊、東邊突進敵營,優先解決敵炮兵陣地、毀壞輜重,四面夾擊或許能夠沖垮敵軍。

凌晨三點,寂靜的大地、平田健吉中將從睡夢中被炮聲震醒,佔了便宜的中國軍隊不趕緊藏起來竟再次打上門來,囂張愚蠢至極!他從帳篷裡跑出來發現襲擊來自於東面的山炮、迫擊炮,還有八都溪北面的蔡家莊方向,從炮火密度來看正好是一個軍兩個步兵師,比白天伏擊戰的火力要多一些,白天伏擊夜裡偷襲,太欺負人了!真以爲37師團是泥捏的不成。

皇軍不展示出超強的攻擊能力和戰鬥意志就無法擺脫無恥的糾纏,白天的重大損失讓他有些喪失理性,後面即將趕來的38師團也讓他平添了不少的勇氣,他恨恨地命令山炮聯隊、重炮大隊開炮還擊壓制敵炮兵,225聯隊剩下的一個大隊謹守南面,226聯隊留下兩個大隊向對岸警戒,227聯隊三個大隊和226聯隊一個大隊衝出營地向東邊敵人炮兵陣地攻擊。

山丘上的陳明仁沒想到鬼子竟然主動攻了出來,這可太好了,要是鬼子龜縮在營地裡用火力攔截,國軍要想衝進去還真是困難,而衝出來的鬼子收拾起來可就簡單多了,命令擔任佯攻的一旅堅守陣地,迫擊炮羣調整覆蓋區域,用子彈、手榴彈、炮彈大量殺傷敵人。

兩支強悍的部隊在起起伏伏的河邊荒地上激烈地展開真正意義上的攻防,暫二師一旅有簡單的掩體保護下決心要擋住殺傷敵人,227聯隊有火力上的優勢要突破防線摧毀敵人火炮陣地,雙方拉開陣勢正規作戰,火光硝煙閃現、子彈炮彈橫飛,打得火星四濺旗鼓相當。

陳明仁見鬼子主力都被吸引出來,一旅有些支持不住,把身邊的軍部警衛連、工兵連、通訊連全都派到一線,同時下令79師、二旅發起進攻,摧毀敵指揮機關,包圍出擊的敵人步兵。三顆紅色信號彈在漆黑的夜晚分外耀眼,戰場形勢陡然變化,戰鬥規模迅速擴大。

二旅旅長王慶華原來是一團一營長,在瑞昌、潛山、休寧對日作戰中英勇頑強,幾次整編後做了旅長,崇尚進攻,是陳明仁手裡的鐵拳,白天呆在白馬壟陣地裡眼看着一旅收割鬼子性命卻無法出擊憋了一肚子的火,總算有機會宣泄一把了,看見信號率隊殺出。

37師團是新編部隊,對中國戰場還很陌生,對國軍打法單調、意志薄弱有所耳聞,以爲國軍習慣於正面交戰,不善於側翼包抄,西、北兩面進攻已是極限,不可能還有攻擊部隊,這才傾力向西進攻,卻不知當面的29軍不是普通的國軍部隊。擁有靈活的戰術和較高的戰術素養,瞬間南北兩面大兵力夾攻造成營地危機。黑暗中寬大的正面漏洞實在太多。

不要命的國軍士兵都知道衝鋒途中不能猶豫停頓,只有咬牙衝過兩三百米的火力封鎖線衝到敵人身邊才能安全,好在鬼子不屑於埋設地雷,火力比較稀疏,給二旅的突擊創造了條件,士兵們弓腰端槍奮力奔跑,在高處輕重機槍掩護下,不顧敵人火力阻截快速逼近。

37師團營地南面防守確實薄弱了一些。只有混編在一起的225聯隊的千餘人,輕重機槍在白天的戰鬥中大量損耗,手裡只有數百隻步槍,還遭到迫擊炮、輕重機槍的壓制,三千多敵人高度分散,他們實在是照應不過來,打完一排子彈敵人已經衝到了陣地前沿。

二旅2000多人衝到近前按照條令規定一通手榴彈後。藉着敵人的混亂和煙霧旋風般衝進了營地,對着慌忙起身準備白刃格鬥的鬼子開槍就打,迅速向營區內部突擊向兩邊擴展,槍聲、手榴彈爆炸聲、雙方戰士的吶喊聲、咒罵聲響成一片,整個營區陷入混亂。

看到國軍順利衝進鬼子營地,在後面高岡上督戰的鄒文華、上官雲相、陳安寶莫不激動萬分。鄒文華雖說是顧祝同北伐時期的老部下、老幕僚。可在委座心目中的地位遠沒有上官雲相來得高,開始還真的擔心會出現意外,此時勝利在握忙恭維道:“真的成功了!太不可思議了,還是上官將軍見地超卓看出了戰機,鐵腕治軍把握住了戰機。可喜可賀呀!”

上官雲相得意地拱拱手,謙遜道:“全靠三軍用命。善夫部署得當,我也就是督促之功。”

一旁的陳安寶忙推辭道:“不敢不敢,全靠總司令運籌帷幄,馭下有方、指揮果斷。卑職沒有總司令、總參座的滿腹韜略,也沒有子良的統兵之能,最多也就是個後勤官罷了。”

鄒文華點點頭掩飾不住內心的讚賞道:“不錯不錯,子良不愧是黃埔高才,委座、何總長都很欣賞他,連陳海松也對他頗多讚譽,今天一日雙戰,打得都很精彩,用兵巧妙、部署得當、各部配合默契,真乃將才,可惜瑞昌他得了白日青天勳章,否則這次準能獲此殊榮。”

這可讓沒得過青天白日勳章的上官雲相心裡酸溜溜的,老東西,睜着眼睛說瞎話,明明一日雙戰是在本司令官的嚴厲逼迫下才發動的,怎麼倒成了陳明仁的功勞了,要以他的計劃此刻還在山裡藏着等着撿便宜,哪裡會有這麼巨大的戰果,說老子是冒險,可不就成功了!

心裡不滿,嘴上卻說:“鄒總座說的不錯,此人是個將才,但眼光、胸襟差了些,跟着陳海松混了一段,滿腦子都是保存實力、畏敵避戰那一套,要不是本司令重重敲打、嚴令執行,他也不能激發出求勝慾望,下決心激勵全軍奮勇爭勝,以後還是要多敲打的。”

都是百鍊成精的官場老手,鄒文華怎麼會聽不出言外之意,忙笑着說:“自古道:強將手下無弱兵,沒有上官將軍的高明統帥哪裡會有32集團軍的連奏凱歌,沒有上官將軍的遠見卓識豈會有擊破鬼子師團的大捷,此戰勝利,上官將軍當記首功!”

山上幾人彼此標榜誇功之時,山下形勢又有變化,激戰正酣、快要突破一旅防線的227聯隊沒想到自己身後的老窩會被突襲,兩面夾攻兵力還不少,營地裡只有三千餘人,重裝備也不多,要是是團部被端掉,他們可擔待不起呀,連忙撇下苦苦支撐的一旅返身救援。

幾路人馬迅速在37師團營地裡撞在一起,226聯隊步兵已經保護師團部向227聯隊靠攏過來,兩方匯合迅速形成環形防禦圈,各級指揮官按戰術要求調整部署,層層疊疊把師團部護在中間,拼命向外投送火力防止敵軍衝入,而79師也殺過了八都溪加入戰團,分出一個旅衝向還在開炮的鬼子炮兵陣地,其他人在師長段朗如指揮下加入到圍攻當中。

並不遼闊的營區內三個中國旅、兩個日本聯隊陷入混戰,雙方藉助營帳、物資堆相互對射,幾番衝殺,鬼子防禦圈雖然縮小了不少,火力卻密集了許多,兩軍再次形成僵持。

兵力較少、重火力不多的的鬼子漸漸落於下風,被圍在中間遭受機槍、迫擊炮彈的殺傷,只能以擲彈筒、輕機槍和大和民族的頑強拼命攔截不斷衝擊的中國軍人,雙方不時短兵相接死傷慘重。來到前線指揮的陳明仁眼看時間不早,也顧不得傷亡,催令部下拼命突擊。

僵持是最消耗兵力的,雙方最近處相隔只有十來米,手榴彈、手雷飛來擲去,子彈像下雨般潑灑,中國士兵匍匐到近前集團擲出手榴彈才能向裡突進幾米,甚至舉着犧牲的戰友屍體向前衝鋒,依然被密集的子彈、手雷打得血肉橫飛,每前進一米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急了眼的陳明仁戴着一頂鬼子鋼盔,提着駁殼槍趕到二旅指揮部,嚇了正在包紮傷口的王慶華一大跳,忙把他推到隱蔽物下,滿嘴的貴州話緊張地問:“軍長,你怎麼來了!”

陳明仁焦急地說:“能不來嗎?眼看天就要亮了,再打不下來,就得撤了!”

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1章 廣靈接敵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40章 衝突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427章 替罪羊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27章 代價慘重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49章 深山練兵第4章 別殺我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126章 苦鬥水上飛機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78章 先打延慶第46章 主持決戰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217章 南澳島第36章 欺軟怕硬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44章 夜闖魔窟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32章 培訓2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1章 延安會友2第13章 戰場形勢第41章 勸說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377章 堡壘村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344章 甦醒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7章 奪寨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1章 謀劃勝利1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96章 熱河支隊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78章 先打延慶第24章 迎接考驗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515章 日蘇比較第87章 天皇毀容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
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1章 廣靈接敵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40章 衝突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427章 替罪羊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27章 代價慘重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49章 深山練兵第4章 別殺我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126章 苦鬥水上飛機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78章 先打延慶第46章 主持決戰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217章 南澳島第36章 欺軟怕硬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44章 夜闖魔窟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32章 培訓2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1章 延安會友2第13章 戰場形勢第41章 勸說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377章 堡壘村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344章 甦醒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7章 奪寨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1章 謀劃勝利1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96章 熱河支隊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78章 先打延慶第24章 迎接考驗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515章 日蘇比較第87章 天皇毀容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