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

陳海松看着眼前這個和自己歲數差不多、個子高一頭、滿臉黃鬍子的壯漢用俄語說:“慢點,慢點,別嗆着,一次不能喝太多,不然會拉肚子的,工作很辛苦吧!”

壯漢把一大勺綠豆湯一口氣喝完,滿心舒坦地長長出了口氣,咂巴咂巴嘴看陳海松年輕的臉、單薄的身體穿着普通八路軍服,以爲是送茶水的炊事兵,見他還能說俄語,用手抹去鬍子上的水滴笑着說:“這裡比起烏拉爾山熱多了,不過我們喜歡這裡。╔?╗”

“你從烏拉爾山來的?你叫什麼名字?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陳。”

壯漢爽朗地伸手相握,充滿力度,爽朗地說:“見到你很高興,你的俄語很不錯,去過莫斯科吧,我們的總工程師就像你這樣說話。我出生在斯維德洛夫斯克,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那裡,技校畢業後就在那裡的礦山機械廠工作了六年,是3級鉗工。我叫安尼克耶夫。”

陳海松握住他沾滿油污的手說:“你好,安尼克耶夫同志。你很了不起,3級鉗工的技術是很高的,我們很歡迎你們這些有技術的同志來中國參加工業建設,你們總工程師也在這裡嗎?你覺得這裡需要多久才能生產出鋼鐵?”

“唉,好人不長久,他死了,死在集中營裡了,他是貴族。這座工廠如果設備到的及時在蘇聯需要三年,在這裡我覺得有一年就夠了。”

陳海松很好奇地開玩笑問:“爲什麼中國會快這麼多呢?是因爲這裡天氣熱嗎?”

安尼克耶夫跟着大家笑了笑,感嘆地說:“不,不,這裡的人多、人人都很吃苦,加班加點地換着班幹,當然進度要快很多。╔?╗中國人做事很拼命,我們都有些吃不消了。”

“不是規定的八小時一班嗎?難道強迫你們加班了嗎?”

“沒有沒有,我是說每一個班都是實實在在的幹活出力,這在蘇聯的工廠裡很少見。”

“難道蘇聯的工廠裡大家不努力工作嗎?那蘇聯的工業化是怎麼實現的?”

“蘇聯工業化是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我的父母手裡建設起來的,那時候生活還可以,可是自從邁步走進社會主義以後,特別是32年到34年,我們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出現了大饑荒,33年開始配給的食物越來越少餓死了很多人,我的父母就是那時候去世的,36年才慢慢好起來,可還是吃不飽,上班上到一半人就沒勁了,想幹也幹不動呀。”

“困難總是暫時的,我想現在應該好起來了吧?”

“我們那裡太冷,產量太低。我看到你們這地裡的莊稼真是羨慕呀,產量得有我們那裡的兩倍,而且地裡幹活的人特別多。我們很幸運來到了這裡,最少不用餓肚子了。”

“你家裡還有人嗎?民主政府可以把她們接過來的。”

安尼克耶夫表情一陣淒涼,紅着眼圈說:“我剛結婚才一個月,我的妻子美麗的奧芙娜就因爲他的芬蘭血統全家進了集中營,我去爭辯也被定爲帝國主義間諜送到赤塔的礦山集中營。╔?╗上帝作證我們都是清白的,可憐的奧芙娜肯定受不了集中營的摧殘,我這輩子估計再也見不到她了。”

陳海松關切地說:“她們被送到哪所集中營了,也許也遷到中國來了?”

“她們被送到新西伯利亞的阿爾泰礦區,那裡的生活更艱苦、工作環境更惡劣,男人都受不了,何況老人和婦女。我們犯了什麼錯,讓上帝這樣懲罰我們!”安尼克耶夫抑制不住的心中的悲傷,蹲在地上眼淚奪眶而出。

陳海松輕輕拍拍他的後背語氣沉重地說:“對不起,安尼克耶夫同志,觸動了你的傷心事,我相信她們還活着,俄羅斯人都是頑強的,你對她的思念會激勵她堅持下去的。我們儘量設法找到她們、把她們接過來讓你們一家人團聚。”

安尼克耶夫‘噌’地站起來,一把抓住陳海松的雙肩,激動地問:“你是認真的嗎?”

陳海松充滿同情地看着他,認真地說:“是的,安尼克耶夫同志,我是認真的,你們這些幫助我們搞建設的同志就是我們的戰友和兄弟,我們會努力爭取的。”

周圍圍過來的俄羅斯人都用熱切的目光看着陳海松,鼓掌向他表示感謝。陳海松站上一塊大鐵件衝大家揮揮手,大聲說:“俄羅斯的同志們,你們在國內雖然受到誤解,遭受了不公正的對待,但你們都很堅強,頑強地活了下來。34年我看到了你們民族一位令人尊敬的勇士寫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相信大家也一樣看過吧。

奧斯特洛夫同志是這樣解釋這本的名字的由來: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裡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麼也不怕。╔?╗我們的一代也是這樣的在鬥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習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同志們,多麼好的概括呀!充滿了英雄主義的樂觀精神。

你們和我們是一樣的,爲了尋求社會的進步、祖國的繁榮參加了革命事業,但革命的征程並不總是鋪滿鮮花和掌聲,也不是平直的大道,充滿着曲折和坎坷,充滿着誤解與委屈,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革命者必然會遇見的艱難險阻的一部分。

在艱難險阻面前有的人會選擇逃避、有的會選擇消沉,而真正的革命者不管遇見多大的困難和屈辱都能夠昂首面對,不動搖自己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決不屈服於惡勢力的壓迫。因爲他們知道在還沒有實現之前,人類一切醜惡、自私、貪婪、專橫都會跳出來考驗我們的意志、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他們的存在正是我們奮鬥的原因,我們就是要抱着犧牲的勇氣、不屈的精神去勇敢地與這些醜惡抗爭。

你們現在來到了遙遠的東方,生活習慣、工作環境、工作的目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你們所從事的依然是傳播文明、造福人類、抗擊強暴的偉大而正義的事業,幫助弱小民族建立起足以與侵略者戰鬥的現代工業,同樣是在爲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貢獻着力量,你們是真正的國際主義戰士。

我很同情你們的遭遇,我也爲你們現在的表現而自豪,你們不愧是從列寧故鄉走來的勇敢的革命者,頑強地維護着生命的尊嚴。我的祖國正遭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我們的戰士正在前方浴血奮戰,我們也會像你們一樣勇敢地去戰鬥。但是我國工業基礎還很薄弱,裝備很落後,不得不使用長矛大刀這樣的冷兵器與敵人的飛機坦克拼殺。╔?╗

所以我請求你們拿出你們革命的激情、無私的奉獻精神,幫助我們儘快完成工業的建設、實現裝備的自給,同時慷慨地傳授你們的知識和技術,幫助中國人民提高業務能力,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中國人民是善良忠厚的,他們會永遠銘刻你們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提供的幫助。

如果你們願意你們可以把這裡當做你們的家,我們都是你們的好兄弟,我可以保證絕不會歧視你們,中國不是集中營,是各位展現才華、揮灑激情、創造輝煌人生的舞臺。我們也將努力爲你們解決生活工作上的困難,努力讓你們的親人與你們團聚。我代表中國和中國人民祝願你們在中國的生活舒心、工作順利。”

在雷鳴般的掌聲中,陳海松朗誦了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至於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至於因爲過去的碌碌無爲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8月10日晚上,留在海參崴的特戰隊員傳回消息,日俄兩軍在經過兩天的試探火以後,今天爆發激烈戰鬥,日軍使用重炮攻擊,坦克集中一點攻擊,突破蘇軍42師防線,蘇軍動用重型轟炸機密集轟炸封鎖缺口,40師勇敢出擊,奪回失守陣地。

雙方空軍全體出動,裝備佔優的日本九七式飛機擊落20多架伊-15海鷗雙翼機、12架重型轟炸機。日軍空軍損失了17架飛機,其中6架是高炮擊落。

雙方海軍首次相遇,日本加賀號航母率領一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在日本海北端清津附近遭到蘇軍潛艇部隊阻擊,蘇軍損失兩艘潛艇,擊沉一艘驅逐艦、擊傷一艘巡洋艦,鑑於蘇軍潛艇數量衆多,加賀號停靠在清津碼頭,用艦載機支援陸上作戰。╔?╗

撤回國內的劉錚已經返回延邊,報告說:“朝鮮軍主力全部、關東軍主力大部、皇協軍4個混成旅已經越過邊境殺進戰團,東北各地非常空虛。東北軍區黃世英、王大勇、王啓才、李毅、薛雲龍、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研究決定二師12日發動朝鮮作戰,15日一師率領整訓結束的兩個教導旅發動東北南部作戰,攻擊奉天、大連、遼陽、撫順、本溪、營口等工業城市,徹底摧毀敵第一軍管區。五常獨立一團、二團在特戰隊配合下準備攻打吉林市,陶勇支隊、黃志軍支隊聯合攻打四平,孤立震懾長春。”

陳海松此時正在包頭美國經濟聯絡處拜訪詹姆斯.沃森,就拓寬晉綏民主政府與美國企業界的交流、在更多領域進行合作進行坦誠對話。看完匆匆送來的電報他想了想交給美國駐包頭經濟聯絡處主任、美國駐中國使館商業參贊詹姆斯.沃森,用流利的英語爲他進行翻譯,並講解了邊境衝突的來龍去脈。

有着軍方背景,負責評估軍隊戰鬥力、抗日態度、作戰潛力任務的沃森瞭解大東北部隊開始組織遠遠超過哈爾濱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很驚訝,他好奇地問道:“陳將軍,蓋爾領事通報了你率部進入東北展開抗日行動的情況,我們當時判斷不會超過5000人,可電報上顯示應該有兩三萬人了吧,你能告訴我你的部隊的真正實力嗎?”

陳海松之所以透露軍事機密給沃森,目的是要讓美國政府更加關注抗日積極的中國的部隊,加大對華援助、放寬對張掖、包頭根據地的投資限制。欲擒故縱地說:“沃森先生,我可以坦白地告訴你,我的部隊在東北三家角逐中是最弱的一支,總兵力只有四萬人,沒有重炮、沒有坦克、沒有飛機,全都隱藏在廣大的農村和山區,承受着巨大的壓力,物資基本靠繳獲來補充。我預計三年內我們還沒有撼動日軍統治地位的能力。”

“你很坦誠,我想知道的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你爲什麼還要鑽進日本軍隊的控制區裡去呢?這不會是因爲蘇聯或者是共產國際的指示吧?”

“你說的沒有錯,我們的確接到過共產國際方面類似的要求,希望我們出兵保衛蘇聯不受日本法西斯的進攻,也就是說他們希望我們拖住日本人進攻的步伐。但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我並不是奉命前往,而是站在戰略的角度認識到東北對中國、日本的重要性後自願前往的,因爲那裡是中國被佔領的領土,需要由中國正規部隊在那裡宣示主權、激勵民衆。那裡的資源是日本發動戰爭的物質基礎需需要去控制、奪回。”

“據我所知,蘇聯政府雖然不斷加強遠東的軍事實力,但一直在謀求與日本政府和平相處,對日本軍隊在中國的行動採取默認的態度。我有限的歷史知識裡記得九一八事變時,蘇聯提出了不干涉政策,以交戰雙方來界定日軍的侵略行徑;32年日軍試圖進入蘇俄控制的北滿地區,蘇聯外交部只是發表了一個聲明,希望交戰雙方維護中東鐵路蘇方的利益,縱容日本對北滿的侵略。

到了35年就將中東鐵路作價轉讓給了滿洲國,事實上承認了僞政權,違反了中東路協議的規定,放棄了在東北的權益。36年11月日本和德國簽訂了產國際協定,完成了東西兩面夾擊蘇聯的戰略部署,迫使蘇聯與中國政府在37年8月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給予重大援助,讓你的國家從孤立中得到了幫助。

要知道當初我們的預測都是半年中國就會戰敗投降,但是東方人的堅韌、頑強、不死不休一直可以堅持到現在,其中不乏蘇聯人的貢獻。但我似乎覺得這是一個犧牲中國保全蘇聯的陰謀,狡猾的斯大林利用了你們對祖國的熱愛對侵略者的仇恨,出槍出錢慫恿中日兩國擴大戰爭規模,試圖把日本陷在中國而無力對蘇聯發動進攻。你們其實是在替蘇聯擋子彈。”

沃森不愧是在中國工作多年的軍方人士掌握的資料很詳實也都是事實,雖然帶有明顯的挑撥意味,卻也說出了日蘇兩國這些年的關係變化,對我軍進入東北的動機還有懷疑。陳海松耐心地說:“我相信你的分析是準確的,蘇聯人的目的我們也清楚。

正如你所說的,中國人都熱愛自己的祖國,面對日本人的全面進攻我們像我們祖先五千年來所做的一樣奮起抗爭,沒有蘇聯的支持、沒有西方軟弱的同情我們依然會選擇戰鬥,因爲這關係到民族的生死存亡。東方不像西方,一方選擇投降,他的民族不會受到吞併,而東方一旦失敗面臨的就是殘酷的統治、肆意的屠殺、文明的中斷、民族的消亡,你說我們除了戰鬥還有別的選擇嗎?”

“美國政府從來都是反對強權與暴力的,十分同情中國人民遭受的苦難,我們也在盡我們的所能向中國政府和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除了軍事物資受到國聯協議的規定無法提供以外,民間貿易仍然在繼續,積極參與包頭的開發建設就是一個證明。”

“是的,我就是專程前來對此表示感謝的,讓你看這兩份電報也是想提醒美國政府中國人民還在戰鬥,而且深入到了敵人的心腹地帶,即將展開更大規模的反攻,斷絕日軍發動侵略戰爭的物資供應,摧毀他們扶持的地方漢奸政權。”

“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日本政府裡有相當多的青年軍官仇視蘇聯的政權,希望通過擊敗蘇聯來換取西方國家對他的支持和對中國的獨佔,現在看來他們的計劃既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我只能說你選擇了恰當的時機,利用了日本人的私心,獲取了最大的利益。

日本人的成功在於通過對蘇聯的戰爭行爲成功地讓西方不再因爲他們對中國的侵略而實行制裁,國務院的大佬們很願意看到蘇聯受到攻擊,已經恢復了對日本糧食、石油、廢舊鋼鐵、橡膠等戰略物資的正常貿易,我知道這種做法是自私的,損害最大的是戰火中的中國,但我作爲一個商務人員對此無能爲力。”

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67章 收徒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80章 紅軍改編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63章 撤離南京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83章 暫別華北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69章 贖買政策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13章 戰場形勢第41章 懲治惡魔第11章 河西大學第14章 進入張掖第415章 熱火朝天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62章 死裡逃生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96章 天津38師2第99章 星星峽2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69章 贖買政策第60章 延安會議第61章 徐州撤退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69章 贖買政策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1章 進入凌源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50章 謎底揭開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27章 代價慘重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58章 手下留情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17章 表裡山河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22章 板垣爭先第122章 製造混亂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81章 各有千秋第25章 交流戰術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9章 武林同道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4章 鄧文山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256章 伏擊逃敵
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67章 收徒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80章 紅軍改編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63章 撤離南京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83章 暫別華北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69章 贖買政策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13章 戰場形勢第41章 懲治惡魔第11章 河西大學第14章 進入張掖第415章 熱火朝天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62章 死裡逃生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96章 天津38師2第99章 星星峽2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69章 贖買政策第60章 延安會議第61章 徐州撤退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69章 贖買政策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1章 進入凌源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50章 謎底揭開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27章 代價慘重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58章 手下留情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17章 表裡山河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22章 板垣爭先第122章 製造混亂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81章 各有千秋第25章 交流戰術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9章 武林同道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4章 鄧文山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256章 伏擊逃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