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整頓後方

蔣先生和華南地頭蛇們勾心鬥角達成了妥協,軍委會從英美援華物資中撥付兩百萬元經費、一百萬發子彈、兩萬發炮彈、五千支步槍、兩百挺機槍交給第四戰區備戰,第四戰區則出動155、157、158三個步兵師、兩個炮兵團、三個地方民團投入此次奪島作戰。

而第8軍離開惠陽前出揭陽作爲64軍的後援,25軍則離開清遠南下江門支援65軍,第九大隊、飛虎師獨立飛行團做好戰前突擊轟炸、戰時奪取制空權的準備,楊傑依據高衛東提供的航空照片迅速制定出周密的聯合作戰計劃,各部隊開始暗中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

蔣先生見大事已定,此戰無論勝負華南都無法繼續曖昧下去,日本人也不敢再拉攏首鼠兩端、遲疑觀望的大頭餘,未來華南唯有積極備戰、拼死抵抗一條路可走,除非他們懦弱到把自己的田園家產、父老鄉親都扔給鬼子,那時老子就能借機發難、收編這個軍閥集團。

這一趟華南之行還是很有收穫的,難怪陳海松一再要求最高統帥要經常到各戰區巡視,現場解決問題、提振部隊士氣、督促戰備訓練,果然很有必要。聽說共產黨的毛澤東、朱德、張聞天、王稼祥前一段也跑去了東北、華北、晉綏、張掖、西安、太原實地考察。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之前去的第三戰區哪裡有作戰的絲毫準備,整個戰區瀰漫着得過且過的失敗主義情緒,號稱20萬人的三個集團軍總兵力不足10萬,仙霞嶺、懷玉山、武夷山鎮守着江西東大門,是何等重要的必守之地卻都只有不足萬人的師級部隊駐守。

劉建緒、上官雲相、韓德勤三個集團軍司令都是保定軍官學校畢業的高材生,對部隊編練整補戰備不聞不問,對日寇浙江、江蘇敵情缺乏瞭解,沒有制定相應的防禦計劃和後方支援計劃,更別提反攻計劃了,常駐上饒。經商聽戲抽大煙,簡直拿國家命運當兒戲。

劉建緒第10集團軍不足三萬人,虛報三萬,截留大筆軍餉在長沙創辦復興銀行,自任董事長。上官雲相23集團軍倒有四萬人。可這個北洋餘孽風流成性,山東老家的髮妻爲他伺候老孃,可他在上海又娶一房,來到上饒又和戲班紅伶勾勾搭搭。鬧得沸沸揚揚。

陳海松離開第七戰區,陳毅將24集團軍繆澂流57軍、韓德勤89軍軍官送回上饒,同鄉同窗的顧祝同不追究其喪師失地、魚肉鄉里的過錯,反倒給了他兩個保安團命其重建24集團軍,一個多月了還是個空架子。固定的營區都沒有,軍官比士兵多、家屬比軍人多。

整個第三戰區作戰部隊不到七萬,士兵們大都是西南大後方送來的壯丁,老的老小的小缺乏訓練,定量一斤層層盤剝下來吃不到四兩一個個骨瘦如柴,餓着肚子無精打采,訓練場上的表現慘不忍睹,一個連跑五公里只有十幾個人完成,指望這樣的部隊如何戰勝日寇。

機關後勤人員卻超過三萬。都是些軍中將校的親朋故舊、士紳官宦子弟,千方百計脫離作戰部隊躲在後方軍需、兵站、運輸、醫藥等部門倒賣物資中飽私囊,用非法所得結交權貴投機鑽營,形成盤根錯節的利益網,戰區上下無視國家艱難、不思進取、毫無法度。

以前光是看顧祝同的電報還以爲他們忠貞體國奮發圖強。來到上饒彙報時更是戰意濃濃信誓旦旦,幸虧想起陳海松的告誡,帶着隨從到縣城、集鎮、下屬軍營去視察,實地一轉才發現富庶的贛東北竟然難民遍地、黑市橫行。各級官府只會搜刮民財不會動員組織民衆。

他實在沒想到後方混亂到如此地步,軍政崩潰到這般田地。這是要亡黨亡國的,陳海松反覆要求國府利用日軍休整的這段時間整頓軍務、整頓官員,恢復秩序、恢復經濟,原來他早知道底下的糜爛、社會的混亂、民生的艱辛,他是有良心的還知道提醒我,本黨那麼多高官顯貴應該也是知道的,要麼參與其中要麼習以爲常,沒誰站出來提出批評建議。

怒氣衝衝地蔣先生回到上饒悄悄召見當地軍統探員,才知道各部明目張膽謊報編制,冒領軍餉物資,各級軍需、兵站部門把冒領的糧食、藥品、油料、車輛配件、被服裝具等物資大量轉賣給徽商,輾轉運往後方牟取暴利,武器彈藥也有很大一部分賣給地方豪強。

參與者都是戰區高級將領的親朋部下,拿着各級長官手令辦事,囂張跋扈、肆無忌憚,軍法處、憲兵隊惹不起,抓了還是要放,以至於無人過問,形成風氣,極大敗壞了黨國形象。

武漢、南昌過來的學生、華僑組成的戰地服務團起初有三萬多人,兩三個月後只剩下不到一萬,大部分被第七戰區駐上饒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動員去了徽州。

江浙一帶逃進皖南的流亡羣衆不下50萬,其中有大批知識分子、青年學生、工商業者沒能得到妥善安置。11軍軍部被殲後,徽州行署戴戟、沈烈五等親來上饒宣傳皖南民主政府的工商優惠政策和流民安置措施,鼓動十幾萬居無定所、賦稅難當的逃難者返回皖南。

據軍統徽州情報站報告,這些人進入七戰區後,建立了三所工業技術學校、一所師範學校、一所農林技術學校、容納了將近兩萬師生,創辦了一個機械工廠,上百個大型農場、十幾個大型茶廠,六個竹器加工廠安置六萬多人,組建了一個工程兵師修渠修路建水電站。

是的,沒有一個進入軍隊,王峰、丁旺財新八軍目前就兩個師,張愛萍一師駐紮南陵、涇縣向宣城、蕪湖警戒,佟毅二師駐紮石臺、祁門向安慶、九江警戒,另有一個獨立團駐守婺源。徽州只有一個警備團、一個高炮團、一個兵站、一個空軍師,總兵力不到一萬。

不過那兩個師都是三旅三團滿額編制,作戰兵力達到五萬以上,大部分是川軍殘部和調撥過去的西南壯丁,與板垣徵四郎三個師團糾纏了四個月戰力不俗。通過大量劫奪11軍裝備實現了日械化,團有炮連、旅有炮營、師有炮團,完全擺脫了對我方作戰物資的依賴。

看看,看看!人家那份認真勁,軍事政治、交通工商、教育民生組織的井井有條。難民安置了、經濟恢復的、社會安定了、軍隊磨練了。實力自然提高了,再看看自己的地盤髒亂差何時得到治理呀,共產黨這是在和黨國爭民心、爭未來呀!黨國的幹部們就看不到?

蔣先生氣歸氣,也知道惡習已成、積重難返、慢慢糾正吧。蔣鼎文、李延年就是這樣葬送了自己的前程。第三戰區放棄皖南其實已經暴露出嚴重問題,他看重部下的忠心,能力勇氣可以培養,貪財好色抽大煙只算是小節,慾望總有滿足的時候。辦事還是要靠他們聽話。

何況這些官員都有很深厚的人脈關係,動了誰都會引起連鎖反應,象韓德勤既是烈士後代又是顧祝同好友,上官雲相北伐戰爭中反正有功,又是餘漢謀的小舅子,劉建緒也是黨國元老、湘軍重要將領,剿共作戰勞苦功高,動誰都要引來軒然大波,

左右爲難之下不得不召集第三戰區高幹會議。聲淚俱下嚴厲批評三戰區種種消極腐敗現象、不思進取的萎靡風氣,要求黨國幹部必須牢記總理遺訓,遵從仁義禮智信的做人準則,提振革命精神,端正生活態度。盡心竭力把部隊整編好、把防線穩固好、把地方治理好。

要求顧祝同親自帶隊率領第三戰區黨政軍幹部赴徽州考察參觀,把共產黨組織民衆、穩定社會、安置流民、恢復經濟的辦法學過來,把新八軍訓練士卒整合部隊提高戰鬥力的要領掌握住,看看在你手裡的殘兵敗將烏合之衆是如何變成敢打敢拼的精兵強將的。

盛怒之下痛斥在座衆將不愛惜黨國的榮譽不珍惜自己的名譽。國家存亡的危難時期依然放棄職責貪財好色吸食鴉片、無視疾苦任用私人不幹正事,把軍統上報的罪證確鑿的一個少將三個上校七個中校十六個少校撤職查辦。彰顯黨國整治軍隊、整頓後方的堅決態度。

責成顧祝同制定周密的對浙江、江蘇日軍的防禦作戰計劃和向浙江、福建反攻的規劃,建議武夷山地區的劉建緒第10集團軍逐步進入福建腹地依託山區建立根據地,仙霞嶺、懷玉山的上官雲相第23集團軍逐步撤出懷玉山全部進入仙霞嶺建立防禦陣地屏障江西。

懷玉山是爲了阻攔皖南日軍的,現在皖南已經沒有日軍,留在那除了跟共產黨鬧摩擦就是向過往商販徵收賦稅,招致罵名毫無意義,共產黨爲了表示善意在婺源只有一個獨立團剿匪保護商路咱們放一個軍太不友好,還是到抗日前線去吧,再不去新五軍就徹底紮下根了。

張雲逸、譚震林當初兩個團挺進蘇南,在王凱特種部隊配合下連續截斷滬寧杭鐵路,拔除沿線鬼子據點,消滅小股清鄉部隊,名聲大震,收攏國軍殘部萬餘人、改編忠義救國軍數千人、招收當地民勇數千人,建立了茅山、橫山、石臼湖爲中心的根據地,發展迅猛。

那裡是咱們的基礎地區,民衆心懷黨國盼望國軍,我們不能讓民衆失望,要進入那裡彰顯國軍力量。共產黨能紮下根說明日軍兵力不足防衛鬆懈,韓德勤有敵後經驗理應前往。

24集團軍要迅速編練兩個師兩萬人,儘快整補確保滿編、裝備齊全,開赴敵後在當地士紳支持下立足天目山,邊訓練邊作戰、擠走新五軍。

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51章 幹部會議第23章 又是平型關第35章 殺人魔窟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122章 製造混亂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13章 計劃出臺第7章 奪寨第68章 各方反應第1章 謀劃勝利1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93章 又見馬驍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15章 連夜行動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21章 壽一來了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65章 表彰1第38章 準備2第39章 會合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91章 佈局蒙古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80章 紅軍改編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30章 殺向山西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6章 謀劃勝利3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96章 熱河支隊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1章 延安訪友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54章 出兵代縣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51章 幹部會議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94章 北平鋤奸2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53章 決戰3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82章 張掖城裡
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51章 幹部會議第23章 又是平型關第35章 殺人魔窟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122章 製造混亂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13章 計劃出臺第7章 奪寨第68章 各方反應第1章 謀劃勝利1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93章 又見馬驍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15章 連夜行動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21章 壽一來了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65章 表彰1第38章 準備2第39章 會合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91章 佈局蒙古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80章 紅軍改編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30章 殺向山西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6章 謀劃勝利3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96章 熱河支隊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1章 延安訪友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54章 出兵代縣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51章 幹部會議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94章 北平鋤奸2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53章 決戰3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82章 張掖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