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驚動延安3

低着頭在屋裡踱步吸菸的毛主席停下腳步對着幾人堅定地說:“西路軍掌握在這種人手裡最終會失敗的,一旦他們失敗,我黨在即將開始的國共談判中也會陷於被動,蔣介石就會輕視我們,採取強硬態度,阻撓統一戰線的早日形成。必須制止他們這樣做,必須再次重申抗日統一戰線的政策,要求他們認真學習,好好反省,拿出符合當前形勢和當地實際的發展策略。”

周恩來說:“既然雙方是在這個問題上發生的衝突,我估計海松的方案比較貼近實際一些,他們很快也會來電報的。我們再等等。”

毛主席說:“看了西路軍的戰報,我能夠感覺到陳海松是紅四方面軍裡真正懂得弱小的紅軍險惡環境下如何應對強大敵人的人,只有他所採用的游擊戰、運動戰,集中全力打擊敵人的戰術才能夠把西路軍帶出當前的困局。從他的後續作戰計劃中也能看出他了解我黨的抗日統一戰線思想,已經進行了佈局,我倒想看看這個娃有多高的政治才華。”

等了將近一個小時,第四封電報才送到,毛主席看完電報長出了一口氣,又點了一支菸,靠在椅背上閉目思考。

電報很長,是徐向前發來的,對幹部會議發生的糾紛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爲責任在領導一方,包括自己都要做深刻檢討,紅四方面軍的家長制問題必須解決,他原則上支持陳海松的觀點。並由陳海松整理了新的西路軍發展思路,他本人原則上同意,對幾點細節持保留態度,留待執行中慢慢溝通調整。

然後就是陳海松宏大的戰略構想,結合我黨面臨的主要任務和當前的形勢,未來張掖地區可能遇到的風險,抗日戰爭我軍的任務提出堅決執行抗日統一戰線,以河西爲交換條件,換取蔣介石停止內戰,承認我陝北根據地合法地位,紅軍編入國民革命軍,換取最少四個師、最好五個師的正規番號,在張掖休整半年,厲兵秣馬,以待戰爭爆發東進抗日。爲此不宜在張掖地區搞土地革命,而應通過宣傳我黨抗日主張喚醒民衆,爭取社會各界人士對我黨的理解、尊重和支持,爭取通過馬家軍官兵把我黨的民族政策和**爲國爲民的形象印刻在少數民族同胞的心間……

毛主席又續上一支菸,“我也小看了海松,他不是悍將,也不是大將,是一個黨政軍都在行的帥才。小小年紀,思維縝密,面面俱到,各方策應,渾然天成,我同意按海松的方案辦,你們感覺怎麼樣?”

幾人看完也是耳目一新,朱老總說:“小娃不錯,眼光深遠,好多方面我都沒有想到,政策吃得透,發展民營工商業爲我所用,向民間採購,兵工廠組裝,既省人也省事,效率還高。被服、裝具也向民間採購,不用太多後勤人員,還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非常好嘛!”

周恩來也說:“海松對形勢的判斷很準,對形勢的把握很到位,他以打促和,用張掖換取陝北休養生息,換取政府對我們的正式承認很有可能。我會重新擬定談判提案,河西戰事明朗後就提交上去。執行民族政策,感化被俘官兵,團結馬家軍裡的進步人員,幫我們訓練騎兵、管理俘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值得推廣。”

葉劍英也說:“他對部隊建設的一些建議很值得參考,我們要獲得人民的支持就必須投入到抗日戰場上去,但我們的編制、訓練、武器、資金都無法讓我們充分準備,他建議戰後派出有力部隊前出新疆接收軍械物資,利用蘇聯的學校培養我們自己的炮兵、空軍、裝甲兵等技術兵種和冶煉、化工、軍工方面技術人才很重要。

我建議決戰以後可以組織30軍進入新疆,先進行技術兵種的學習訓練,以後我們可以選拔投奔延安的愛國青年知識分子到蘇聯學習技術,建立我們自己的工業。他還提出運送繳獲物資和20萬現大洋來支援陝北根據地,這對我們解決軍隊和地方的困難大有好處。

我建議將來的張掖留守任務由他帶領九軍擔任比較穩妥。陝北畢竟窮,養活不了那麼多人,下一步和談成功,中央根據地沒有了軍事威脅,大家都要休養生息,他們將近兩萬人就分住兩地,加強訓練、提高戰鬥力,等候召喚比較好。”

大家一致點頭同意。

1月31日一大早,倪家營一片忙碌,領取武器彈藥的、運送傷員的、分發糧食的人流交織在一起,顯得有些嘈雜。天還是那麼冷,但戰士們換上了國民革命軍制式棉衣後已經感到很溫暖了,再加上棉帽、棉鞋、棉手套,整個人都包裹在幸福之中,吃飽肚子穿暖衣,槍裡裝滿子彈,一個戰士還有什麼更多的祈求呢?

陳海松剛到9軍25師視察了半個小時,就接到徐總指揮的警衛員開會通知,他穿行在人羣中,認識他的都面帶感激地熱情和他打招呼,他感到很滿足,自己的初衷不就是要救下這些英勇不屈的戰士們嗎?他們一路從湖北、安徽、河南、四川、陝南追隨着**鬧革命,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怎麼忍心被錯誤的戰略戰術葬送在這遙遠的西北戈壁灘上呢?

不管怎樣,我都要頂住壓力,說服大多數幹部,執行中央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把他們帶出深淵。

шшш⊙тт kǎn⊙¢o

西路軍總部會議室裡,大部分幹部已經就座,大家相互點頭致意,誰也不提昨晚上的激烈衝突,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陳海松看了一眼坐在遠處竊竊私語的李特和黃超,這兩個人都有留學蘇聯的經歷,都是31年分配到鄂豫皖根據地,都是簡單粗暴、沒什麼頭腦好駕馭的那種類型,所以很快成爲張國燾的親信,李特擔任參謀長,黃超擔任秘書長,在軍隊建設、戰役組織、壯大根據地等方面確實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也盲目追隨張國燾幹了許多排除異己、陷害好人的壞事。

長征途中,追隨張國燾欲對中央不利,對中央和一方面軍各級領導出言不遜,行爲粗野,對當時黨政軍領導多有傷害,衆人對他均無好感。原來歷史中,二人隨李先念突圍到新疆,37年秋天組織上徵求大家意見,李先念等要求回延安,而此二人要求去蘇聯,在38年初被回國路過新疆的王明以託派罪名殺害。雖在後來予以平反,但當時二人的確不得人心。

輕輕地咳嗽聲打斷了陳海松的思索,會議室裡已坐滿了人,陳昌浩掃視着全場,準備主持會議。“同志們,當前西路軍面臨着巨大的機會,我們很快就能打破馬家軍的包圍,取得河西戰役的勝利。昨天,我們把下一步的軍事部署和發展計劃彙報了中央,得到了明確的答覆,現在我先宣讀中央的人事安排命令。”

“陳、徐:驚聞你部幹部會議發生嚴重衝突,極不應該,大敵當前,本應精誠團結,奈何拔槍動拳。爲嚴明紀律,整肅黨規,決定撤銷李特西路軍參謀長、黃超五軍政委、陳海松九軍政委之職,並各計黨內警告處分一次,以此教育本人、教育全軍。命受處理三人認真學習黨規黨紀,反省錯誤,隨總部行動,以觀後效。五軍建制撤銷,人員併入九軍。任命李卓然代理參謀長、孫玉清爲九軍軍長,曾日三爲政委,徐泰先爲政治部主任。

**毛、朱、周、葉。”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個決定太過嚴厲了吧?

陳昌浩掃了一眼部下吃驚的表情接着拿出第二份電報念道:“這是中央關於後期決戰的指示。陳、徐:作戰計劃已收悉,甚慰。當前形勢良好,佈局頗佳,如能加快恢復、組織得力,全力一擊,足以改變河西局勢,你部賴此徹底擺脫糾纏,陝北局面也將隨之改觀。

望你部下定必死決心,周密部署,奮力爭勝,完成全殲馬匪正規軍主力,擊潰反動民團之最低目標,達成一戰定河西之戰役目標。

九軍獨立師有全殲馬匪騎兵旅經驗在前,望各部虛心請教,做出妥善安排,以求戰鬥最大戰果。絕不許倉促臨陣、應對失措、缺乏配合現象發生。

爲贏得此戰勝利,同意西路軍總部及警衛團前往張掖,爲統一指揮協調各部,成立前敵指揮部,任命陳海松爲前敵總指揮,張掖城防司令。今後軍事問題當由向前、卓然、海松、世才、玉清協商謀劃。

**毛、朱、周、葉。”

“噝——”又是一陣冷氣,又是一陣呆滯。

不等大家回過神來,陳昌浩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是關於西路軍今後發展方針的指示。陳、徐:你部乃紅軍唯一在外機動兵團,一舉一動牽涉甚廣、舉世矚目。目下國共合作,一致抗日之我黨主張已獲全國各界人士接受贊同,國共談判正在緊張交涉。

望你部認真學習領會瓦窯堡會議精神,停止實施土地革命之行動,不急於建立紅色政權,不對當地官員、被俘軍官、開明士紳、私營工商業採取行動。以宣傳我黨主張、掀起全民抗日熱潮爲目標,團結、尊重當地各界羣衆,休養生息、訓練部隊、充實物資,爲東去抗日奠定基礎。

**毛、朱、周、葉。”

宣讀完電報,大家都明白過來,紅四方面軍的傳統要變了。支持陳主席的李特、黃超被撤職學習,陳海松雖被撤職,可很快就任命了重要職位,中央是支持陳海松一系列安排部署的。軍事問題分割出來,總政委也就沒有什麼大事要抓了,家長制作風很快就要改變。

多謝各位書友對西路軍的理解和支持,思想組織問題解決後,西路軍即將展開絕地反擊,讓我們一起共同期待團結、和諧、勝利……

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33章 張網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662章 緊急召見第102章 廬山4第6章 謀劃勝利3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4章 鄧文山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297章 汪兆銘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65章 表彰1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24章 迎接考驗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205章 轉戰北大營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33章 張網第3章 公審大會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1章 事故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569章 不一樣的國軍第376章 掉進陷阱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1章 延安會友2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158章 援兵到了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56章 展望未來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11章 獨立團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49章 露出破綻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56章 建設五常第153章 炮火連天戰九江
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33章 張網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662章 緊急召見第102章 廬山4第6章 謀劃勝利3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4章 鄧文山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297章 汪兆銘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65章 表彰1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24章 迎接考驗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205章 轉戰北大營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33章 張網第3章 公審大會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1章 事故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569章 不一樣的國軍第376章 掉進陷阱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1章 延安會友2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158章 援兵到了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56章 展望未來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11章 獨立團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49章 露出破綻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56章 建設五常第153章 炮火連天戰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