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

這邊延安作出決定同意陳海松接受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的任命出任駐蘇聯大使,而日本首都東京的皇宮裡雖然暖氣不錯,可議事大廳裡的每個高官重臣無不心驚膽寒。

面部經過韓國大夫的精心雕琢恢復了原貌、摔斷的腿與胳膊尚未痊癒的裕仁天皇面色冰冷、眼冒寒光、極度震怒、渾身顫抖地坐在皇座上手指亂晃說不出話來,他的御醫班子連忙上前伺候,又是捶背、又是把脈、又是搓手、又是喂水,好一通忙碌才讓裕仁恢復常態。

臺下跪坐的首相近衛文磨、樞密院議長平沼騏一郎、文部大臣荒木貞夫、外務大臣宇垣一成、參謀總長閒院宮載仁親王、海軍軍令部長伏見宮博恭王、軍令部次長島田繁太郎、海軍相米內光政、次官山本五十六、陸軍相梅津美治郎、副相東條英機、副總參謀長多田駿、近衛師團長飯田貞固中將等人趴伏在地、額頭上掛滿冷汗,惶恐不安。

難怪他們惶恐,他們承諾的年底前結束支那戰事不僅毫無進展,還在多處戰場遭受重大損失,皇軍有限的機動兵力、大部分地面進攻兵器、彈藥儲備基本耗盡,國庫早已空虛全靠舉債維持,經濟被戰爭壓得喘不過起來,連續作戰一年半的帝國已經無力繼續進攻。

裕仁傷心欲絕不僅僅是華北華中七八萬帝國精華的喪失,更痛心的是自己最可信任的侍衛長蓮沼蕃、少壯軍官的領袖岡村寧次、非常喜愛的鐵血軍人板垣徵四郎、阿部規秀、軍中新一代智囊的田中新一等三十多個將領非死即擒,自己苦心編織的巴登巴登聯盟毀於一旦。

他深吸一口氣。讓因激動而狂跳的心臟平復下來,冷冰冰地問道:“12月13日你們報告說西安已經拿下、蔣鼎文逃往四川,關中已經得手,谷口元治郎108師團攻過黃河、山岡重厚109師團主力越過潼關打下澠池。形成夾擊洛陽之勢,支那防線即將被攻破。

爲什麼短短一週時間,華北、華中糜爛至此?帝國兩個軍部、三個師團、五個混成旅團、四個配屬旅團、一個航空戰隊就損失殆盡,九個中將二十幾個少將無一倖免!”

裕仁歇斯底里的質問讓日本軍政兩界的高官重臣們無言以對,羞愧難當,負責軍事情報工作的陸軍副總參謀長多田駿見衆人都在偷偷看着他,硬着頭皮報告說:“帝國的突襲計劃針對的是支那政府第一戰區14集團軍、第十戰區衆多雜牌部隊等**部隊。

通過連續的佯動撕開了兩個戰區的沿河防線,達成了戰役的突然性有效性。迅速擊潰消滅了第十戰區所屬部隊,俘虜了一個上將十幾個俄國飛行員,擊斃一名中將三名少將,繳獲20多架飛機、上百門火炮。關中地區支那軍完全崩潰,第十戰區司令部放棄寶雞退入漢中,裝甲旅團、騎兵旅團攻到了寶雞近郊、133旅團攻到了平涼附近的涇川。

但是我們的確是忽略了**之外的另一隻反日武裝**的八路軍,制定計劃時,我們也對他們進行了分析。通過情報認爲,八路軍主力都在山西、綏遠、河北、山東等地,延安周圍地區只有三個警備旅向國民黨部隊保持戒備、沿河八個守備團向山西我軍警戒。

其總兵力只有不到五萬人,裝備一般。加上陝北高原溝壑縱橫、道路不暢,調動部署兵力不易。所以得出結論陝北八路軍是一支戰鬥力低下的守備部隊,對我軍難以構成威脅。

因此計劃中把主要作戰目標確定爲消滅蔣鼎文集團主力、奪取國際援助物資運輸線的平涼、進攻四川的門戶寶雞、從身後進入河南洛陽的潼關。沒有向北方做出防禦安排。”

裕仁不覺怒斥道:“你們簡直是糊塗,開戰一年來,我們的大部分損失來自於**部隊,可見其戰鬥力遠強於蔣介石的中央軍,你們攻擊關中,直接威脅到他們老巢的安全,他們怎麼會放任你們立足,不打你們纔是怪事!是彭德懷的部隊還是陳海松的部隊?”

“都不是,也都是,指揮官是八路軍總參謀長葉劍英、前敵總指揮是陝北留守兵團司令蕭勁光、參謀長是八路軍空軍司令薛雲龍,不過參戰部隊是賀龍麾下的王震二師、張宗遜三師、王樹聲麾下的程世才三師、蕭勁光麾下的四個旅五個團、劉伯承麾下三個師、聶榮臻麾下兩個師、傅作義麾下兩個師、朱綬光麾下兩個師,總共12個師加上空軍20多萬人。

其中聶榮臻、王樹聲、傅作義、薛雲龍部都歸陳海松北方戰區指揮,賀龍、劉伯承、朱綬光、蕭勁光等都歸彭德懷南方戰區指揮。據分析我軍尚在羅山激戰時,八路軍王震、程世才、蕭勁光所部已經秘密趕到關中北部山區防守,只是他們行蹤詭秘沒有被發現。

我軍攻破河防順利推進時,蔣介石匆忙任命葉劍英爲第十戰區副司令長官,要求八路軍進入關中作戰,早有準備的八路軍依靠強大空中力量炸斷黃河上的三座浮橋,把進入關中的109、110師團孤立起來,利用我軍戰略上的疏忽和戰術上的分兵急進漏洞,分別在臨潼、高陵、虢鎮、涇川等地集中優勢兵力和強大火力將我主力陸續消滅。

與此同時彭德懷指揮賀龍、劉伯承、聶榮臻、王樹聲、傅作義、朱綬光所部突然從山中殺出,突擊娘子關、平型關、雁門關,切斷冀晉交通、橫掃三晉,對留在黃河對岸運城的12軍司令部、永濟的第3混成旅團、孟州、濟源的第8、9混成旅團、重炮旅團、臨汾、運城的機場大同守備隊、太原第五混成旅團、奉命增援大同的第2混成旅團發動突然襲擊。

敵人兵力雄厚,我軍各處兵力單薄,在敵飛機重炮打擊下全部玉碎,關中、山西得而復失。察哈爾、熱河、山東、河北大量縣鎮被迫丟棄,人員損失超過七萬。”

裕仁越聽越來氣,痛心疾首地咆哮起來:“簡直是奇恥大辱,皇軍明治以來從來沒有過今年這樣的慘敗,先是九江兵敗、後是馬公島被襲、接着是羅山潰敗、現在連軍部、連一個統治穩固的省都不能倖免,二十萬皇軍喪生,你們真的淪落到不會打仗的地步了嗎?”

陸軍大臣梅津美治郎異常羞愧,開戰以來大本營始終在戰爭規模上猶豫徘徊,錯失一戰底定的良機,戰事卻又惡性發酵不斷擴大,以至於支那軍得到數次喘息擴充的機會,而皇軍卻越打越吃力,尤其是陳海松出現後招招針對皇軍要害、處處破壞皇軍強大實力的根基。

他恨透了狡詐陰險的陳海松讓自己上任以來得到的除了噩耗就是訓斥,連忙叩首謝罪,哽咽着說:“是臣等無能,錯判了形勢和對手。此敗不是前方忠勇將士的過錯,完全是華北方面軍和大本營輕視八路軍、不瞭解八路軍的規模、裝備、戰術釀成的苦酒。

因爲在此之前他們僅僅搞些小規模的破壞、搶些物資、佔些邊緣地盤沒有發起過大規模攻擊,而此次反擊規模之大、攻勢之凌厲、戰線之寬廣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他們的特種兵掌握帝國語言、善於潛伏、精於近戰,九江就讓皇軍吃虧不小,此次田中新一效仿組建的特戰中隊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奪渡口、搶機場、佔西安顯現出特種兵的威力,可終究不是經過系統嚴格訓練的特種部隊,在西安、寶雞被八路軍陸軍部隊剿滅。

八路軍就是憑藉這隻惡魔部隊偷襲了12軍軍部、閻良、運城、臨汾機場、雁門關、娘子關、太原,破壞我軍的指揮機關、交通樞紐、戰略要地、物資基地,使我軍亂成一團。

其空軍部隊脫胎於特種部隊,其司令薛雲龍就是陳海松最早的特種兵指揮員,平型關前襲擊南苑機場就是他的傑作,此後不斷劫掠我軍飛機,目前已經發展到兩個師200架飛機的規模,其張掖、包頭均有培養飛行員的航校,戰鬥意志、作戰技能正在接近皇軍水平。

其炮兵最初只有十幾門山炮、幾十門迫擊炮,然而一年多來通過偷襲、戰場繳獲、蘇俄支援他們已經有2個炮兵師、上百門大口徑重炮,每個師都有一個山野炮大隊、每個營都有一個迫擊炮連,排以下還有60迫擊炮,火力密度、投射能力已經開始超越皇軍。

其裝甲部隊更是從無到有,藉助於繳獲的皇軍坦克、俄國坦克已經建起兩個坦克師,兩百多輛輕型坦克,受制於技術、彈藥、油料目前還無法發揮突擊作用,然而隨着美孚公司參與玉門油田的開發,油料充足的坦克部隊將很快出現在華北大平原上。

通訊聯絡過去一直是**部隊的弱項,部隊之間主要通過騎兵傳遞情報命令,分散開只好各自爲戰,戰鬥中難以獲得友鄰支援和上級指導,可一年多來他們從我們身上搶去大批通訊器材,又在包頭建立無線設備廠,把電臺配屬到**作戰的團營一級。

大量的現代通訊器材方便了八路軍各部的集結和作戰,此次不同隸屬關係的12個師,20多個旅、60多個團,加上外線作戰的40多個團,能夠在華北、華中、山東、滿洲同一時間執行統一的計劃,充分顯示出其組織能力、通訊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未完待續。。)

s

第151章 英王府第23章 大意了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101章 廬山3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51章 幹部會議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40章 惡魔朋友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86章 演習4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59章 威服悍將第99章 聚攏精兵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8章 帝國浪人第44章 舌戰板垣第13章 戰場形勢第83章 瘋狂計劃第55章 旱地育苗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42章 戰後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39章 被盯上了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94章 北平鋤奸2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80章 紅軍改編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58章 手下留情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279章 海陸衝突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40章 衝突第79章 遭遇戰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32章 培訓2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1章 謀劃勝利1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344章 甦醒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42章 勸說2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446章 悻悻而回
第151章 英王府第23章 大意了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101章 廬山3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51章 幹部會議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40章 惡魔朋友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86章 演習4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59章 威服悍將第99章 聚攏精兵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8章 帝國浪人第44章 舌戰板垣第13章 戰場形勢第83章 瘋狂計劃第55章 旱地育苗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42章 戰後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39章 被盯上了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94章 北平鋤奸2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80章 紅軍改編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58章 手下留情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279章 海陸衝突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40章 衝突第79章 遭遇戰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32章 培訓2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1章 謀劃勝利1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344章 甦醒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42章 勸說2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446章 悻悻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