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

板垣徵四郎從接連兩次輸給同一個人的慘痛經歷中認識到陳海松是他天然的剋星,在實力不佔絕對優勢時最好是遠離他,柿子一定要找軟的捏,打不過你沒什麼,打其他魚腩部隊一樣可以實現作戰目標,他把目光轉到了岡村躲藏的皖南。

“我同意司令官的分析,大本營要求我們西進皖南尋找接應突圍出來的岡村中將,我在地圖上反覆查看後覺得圍攻九江以我軍目前實力顯然無法做到,救援岡村應爲主要任務。

所以卑職建議15師團迅速收縮兵力對貴池保持進攻壓力,17、22師團偏離長江水道進入皖南沿公路走蕪湖、南陵、涇縣、九華山、石臺到祁門、東至一線接應岡村司令官。”

老成持重的煙俊六大將默默思考了一下,陳海松足智多謀,手下又掌握着六七個能攻善守的強力部隊,還有近百架飛機,死守着長江水道,的確不敢輕易招惹,繞道皖南不失爲一個選擇,他進一步提出自己的顧慮:“如此一來倒是避開了第七戰區的阻截部隊,出敵意料。

可你想過嗎,如此一來作戰範圍擴大,延伸到了第三戰區,華中方面軍將要面對第三、五、七、九四個戰區的阻截,我們只有三個師團,樹敵太多壓力過大,似乎偏離了大本營關於沿長江西進、迅速佔領武漢的指導意見。”

板垣當了幾個月的參謀長,對華中方面軍周圍敵軍部署瞭如指掌。對11軍戰敗也進行了戰略層面的反思,他不願意放棄這次戰略改變的機會,耐心勸解說:“司令官閣下,請恕卑職不恭。11軍的失敗就是機械地執行這個指導意見造成的。

我軍的戰術從來都不是靠正面強攻取得進攻的勝利,歷來強調大範圍迂迴包抄。

太原攻略中忻口苦戰一月毫無進展,最後是靠20、109師團娘子關的側後包抄取得的勝利。徐州攻略時,南北兩路八個師團難以形成突破,又是靠着土肥原賢二中將帶着14師團孤軍深入截斷隴海鐵路才迫使敵軍全面潰退。

而九江所部3個師團齊頭並進、沿江逐城攻取重兵防守的堅固陣地、險要關隘,正中習慣於正面防守的支那軍下懷,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集中全力正面阻擊。使部隊遭受重大傷亡,反而讓陳海松打了我們一個穿插,支那人迂迴到11軍側後形成包圍。

失去了穿插迂迴這個皇軍的法寶在兵力劣勢下即使火力佔優也很難獲得決定性勝利。所以卑職才建議第二軍大範圍穿插,撕扯開支那堅固防線和重兵集團。

此次九江作戰必須吸取這個教訓。第二軍、廣州、洛陽的戰略牽制之外,整個11軍也要不斷派出奇兵迂迴包抄,靈活的戰法加上皇軍高超的戰術素養、頑強的戰鬥意志纔有獲勝可能。”

煙大將咀嚼着板垣的分析,感到很有道理,不免暗自嘆息一聲:“你的分析有道理。岡村將軍是謀略大師,應該是懂得這些的,可惜第六師團、臺灣旅團表現出來的強大攻擊力、支那雜牌軍拙劣的戰場表現矇蔽了他,也矇蔽了我們。忽視了中央軍系統的戰鬥力,更沒想到膽大包天善於謀劃的陳海松會突然出現。唉。可惜了。”

“是很可惜,也從一個側面提醒了我們。戰場交鋒要以我爲主,尋找敵人薄弱環節大膽攻擊。如果皖南攻擊順利,九江防線必定產生動搖,後續趕到蕪湖實力加強的18師團、114師團、海空部隊則可以匯合15師團沿長江向安慶、九江進攻,一路正面突擊,一路側翼夾擊,敵軍陷於被包圍的境地,要麼調兵死守、要麼退出九江扼守山區。”

“喲西!大規模的穿插迂迴的確是皇軍取勝的主要戰術,嗯,很有可行性!不過我還是擔心11軍再次分兵會不會再次被陳海松分割包圍?”

“在第七戰區防區裡有這個可能,但在第三戰區肯定不會。顧祝同雖說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卻貪腐無能、毫無戰略眼光,其麾下像薛嶽、羅卓英、宋希濂等主力部隊大都調往第九戰區,只剩下一些地方軍閥武裝、兵力分散、裝備低劣。

半年多來一直躲在山裡保存實力是一種膽怯的表現,我軍佔領九江他要是統帥本戰區20萬部隊截斷航道,11軍早就覆滅了還輪到陳海松千里馳援,中國人官做得越大膽子越小。

目前九華山地區駐守的是劉湘出川的23集團軍,起初有唐式遵的21軍、潘文華的23軍,總兵力近十萬。劉湘病故前的廣德戰役中副司令唐式遵部下臨陣脫逃,致使145師中將師長饒國華被圍自殺,反而在蔣介石面前誣陷前敵總指揮潘文華作戰不利,蔣介石正想分化川軍,趁勢把死保劉湘的潘文華撤職,由投靠蔣介石的唐式遵接手指揮23集團軍。

戰後國民政府對受損嚴重的川軍部隊進行了整編,但人員物資補充不多,目前該集團軍下轄陳萬仞21軍,駐防涇縣等地,下轄劉兆藜146、楊國楨147、穆肅中148三個師,郭勳祺五十軍,駐防青陽,下轄範子英144師、佟毅145師、田鍾毅新7師。總兵力五萬左右,裝備低劣、訓練粗糙,缺乏重型火器、懼怕飛機大炮。

卑職計劃親自帶隊僞裝前往皖南,使用新式戰法實現大縱深突破。”

60歲的煙俊六盯着比自己小6、7歲的板垣,從他眼裡迸射出來的激情和勝利的渴望中感受到這個曾經被俘的皇軍中堅將領已經完全走出了戰敗的陰影、擺脫了自責、愧疚等心理負擔,讚賞地點點頭:“你的準備很充分我倒是放心不少。什麼新式戰法,說來聽聽。”

板垣搓了搓標誌性的仁丹鬍子,認真地解釋自己的心得,希望得到司令官的支持。“卑職兵敗被俘以後。反覆研究了陳海松的幾次重要戰役,都是進行戰役欺騙示弱於敵、聲東擊西,小股部隊佯動,精銳部隊提前迂迴到位,主力部隊攜帶輕便武器隱蔽接近攻擊目標。攻擊發起以後步兵跟隨炮火快速推進,直搗敵指揮中心、炮兵陣地,連續不停地突擊。

我要嘗試一下,兩個師團各一個聯隊放棄山野炮配備迫擊炮。只帶三日干糧、兩個基數彈藥,就糧於敵,一週內打到石臺。一個師團隨同行動,在後方保障後路、另一個師團向宣城、廣德進攻。迷惑敵軍。以顧祝同、唐式遵的能力,混亂一週後都不一定反應的過來!”

消瘦乾枯的老頭一邊小範圍慢慢踱着步一邊聽着一邊在心裡評估着,提醒道:“連續分兵、糧彈不足,很容易陷入包圍的!你不能以身犯險、二次受辱。”

板垣臉上一紅,心裡卻很焦急。皇軍全面被動急需一場勝利,而眼前就是一個機會,忙說:“多謝司令官掛念,我敢肯定第三戰區毫無準備、防守鬆懈。卑職保證像波田一樣旗開得勝、扭轉頹勢。再說我們還有飛機支援,實在不行就強攻。救出岡村將軍的把握極大。”

陸軍最大的失敗發生在自己的部隊。煙俊六也承受着巨大的壓力,既然板垣胸有成竹。就去試試看。“好吧,等南京危機解除了,新的物資運到咱們就抓緊實施。”

這時,天空中肆虐的飛機留戀地繞城轉了一圈撒下大量傳單後向西南方向離去。

天空中傳來解除空襲警報的長鳴聲,兩人立即回到官邸,參謀們通過電話向南京周圍各據點瞭解損失情況、敵軍地面情況。彙總後證明南京周圍100公里內沒有任何敵軍地面部隊,集結中的15師團第三聯隊、17師團第一、第二、炮兵、工兵、輜重聯隊、方面軍高炮聯隊、戰車聯隊、海軍第3水雷隊、兩個兵站遭受轟炸,人員物資損失不輕。

兩人仔細推敲後還是認爲,第七戰區兵力有限,不敢遠離九江,陳海松此番襲擾破壞,其真實目的是破壞船舶等運輸工具、坦克、飛機、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延緩皇軍進攻,即使有小股特戰部隊進入江南也是偷襲後勤目標,守備部隊可以將計就計守株待兔,給予重創。

放下心來的兩人抓緊擬定皖南營救行動計劃,向大本營彙報,當晚得到批准。

統帥部任命板垣徵四郎中將兼任11軍司令官,統領15、17、22、18、114五個陸軍師團、第4重炮旅團、第3戰車旅團、騎兵第2旅團、海軍第6戰隊、航空兵第5飛行團總兵力14萬向西攻擊九江,年底前佔領武漢,明年春節前結束支那戰事。

受寵若驚的板垣徵四郎抑制住心中的感激,與煙俊六大將商議後迅速履行職責,決定11軍司令部移防蕪湖,電令所屬部隊抓緊集結匯合。

通過電報命令已經發起攻擊的巖鬆義維中將的15師團集中兵力於貴池一線,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向西試探性攻擊,吸引敵軍注意力,對兩翼保持高度戒備,輕易不分兵冒進,等待18、104師團集結、轉運、匯合,預計需要半個月左右時間。

通知已經集結到位的17師團第一、第二、炮兵、輜重等聯隊前往蕪湖,向東南方向的宣城攻擊前進,扯動第三戰區防線,迫使敵人進行大規模兵力調動。

通知尚在後方轉運途中的17師團第三聯隊和22師團第一聯隊直接船運繁昌江邊的荻港,由軍司令部直接指揮實施突擊行動。

命令華中方面軍總兵站調撥72門繳獲的81迫擊炮和三個基數的炮彈、八千套支那軍服和一個乙種師的輕型裝備,外加100個擲彈筒兩個基數的榴彈、送往荻港轉運繁昌。

而此時的陳海松就在安慶長江南邊的石臺。看着特戰大隊電訊分隊長劉錚破譯的日軍電報,一邊在地圖上進行標註,一邊對隨他行動的新四軍三師一旅張愛萍旅長說:“大魚上鉤了,這場轟炸已經嚇退了南京的煙俊六,他們已經把視線投向了皖南。”

瘦高方臉年僅28歲的張愛萍雖是四川人,9年前就開始在上海、浙江、福建、中央蘇區工作,長征及東征中屢立戰功。抗日戰爭爆發後,派到寧滬杭組織抗日武裝,隨後奉命加入新四軍,組建第三師,長期的鬥爭經歷讓他對南方的鬥爭形勢很熟悉。

他由衷地感嘆道:“司令員這步棋走的絕妙,用岡村和十幾個日軍將領做誘餌,把敵人主力調往皖南,既削弱了安慶一線的進攻力量、也調動鬼子替咱們趕走顧祝同的部隊,有利於我們完全控制皖南。下一步我們是否及時跟進?”

吸菸凝視着地圖的陳海松淡淡地說:“等等吧!先讓板垣替咱們衝一衝,過一段第三戰區不反攻咱們再進去。李濤的抗日戰地服務團兩萬多人會陸續到來,延安抗大畢業學員、晉察冀張振宇司令員及各級骨幹3000多人奉調前來第七戰區,聶榮臻司令員將統管晉察冀、阜平、冀中三個根據地。

張峰、高敬亭、張雲逸,還有你這裡都要補充新鮮血液,短期內不適合作戰,也沒有大的作戰任務。敵人進攻線路改變,防守壓力不大,又有59軍、68軍、預備二師層層設防,正是我軍快速休整的機會,大批八路軍幹部進入、大量日式武器的列裝都需要磨合,後方愛國青年、當地抗日武裝的整編訓練教育夠咱們忙一段的。”

“這樣也好,我覺得誘敵分隊可以適當向東邊第三戰區腹心地帶靠近,讓他們兩家爆發出更大的戰事,最好是打得旗鼓相當、兩敗俱傷。”

“我同意你的建議,佈置下去吧。執行任務的是哪隻部隊?有這方面經驗嗎?”

“就是在徐州突圍時打掉波田支隊一個大隊的一旅偵察營長王建生。張掖時參加過特種兵集訓選拔,可惜落選了,後來分到獨立師一旅,當偵察連長,再後來作爲骨幹跟彭雪楓師長到了新四軍。王凱帶特戰隊潛入江南,這個誘敵計劃就交給他了。”

“這我就放心了,讓他們注意隱蔽,頻繁轉移,不要讓顧祝同抓住把柄。唉!顧祝同是該打打仗了,總是躲着不是個事,提前做個通報,讓他有所準備,也讓我們見識見識五虎上將的指揮水平。”(未完待續。。)

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93章 又見馬驍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85章 東京大火第44章 舌戰板垣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80章 厲兵秣馬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15章 連夜行動第5章 抉擇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61章 徐州撤退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55章 旱地育苗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59章 威服悍將第569章 不一樣的國軍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235 海南軍區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26章 戰術推演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99章 廬山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100章 廬山2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552章 遇到了麻煩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32章 培訓2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25章 佈置戰術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83章 暫別華北第33章 戰亂離人第79章 自己的軍工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23章 大意了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547章 尋求逆轉第85章 演習3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45章 說服黑虎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25章 佈置戰術第4章 鄧文山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33章 張網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59章 勸降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56章 建設五常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
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93章 又見馬驍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85章 東京大火第44章 舌戰板垣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80章 厲兵秣馬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15章 連夜行動第5章 抉擇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61章 徐州撤退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55章 旱地育苗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59章 威服悍將第569章 不一樣的國軍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235 海南軍區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26章 戰術推演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99章 廬山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100章 廬山2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552章 遇到了麻煩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32章 培訓2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25章 佈置戰術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83章 暫別華北第33章 戰亂離人第79章 自己的軍工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23章 大意了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547章 尋求逆轉第85章 演習3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45章 說服黑虎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25章 佈置戰術第4章 鄧文山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33章 張網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59章 勸降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56章 建設五常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