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勸降

陳海松來到總兵府,向陳徐李三位首長彙報了與馬家軍將領們商談的結果。聽說馬元海已經接受現實開始勸降行動,明天還要親自前去西南勸降都鬆了一口氣。

能夠兵不血刃解除五六萬殘敵的武裝,取得河西戰役的收官勝利,不僅西路軍徹底擺脫困境,迎來和平休整的大好時機,也讓我黨我軍取得了與國民黨政府談判的主動權。

看着喜出望外的三位領導,陳海松說:“明天我會陪同馬元海前往馬樸、馬忠義殘部,勸其繳械投降,估計無路可逃、無計可施的馬樸會接受現實。

爲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配合馬元海的勸降行動,建議我軍各攻擊部隊暫停攻擊行動,改爲原地包圍,今晚就通知下去。如果順利,明天,各處敵人就會彙集張掖投降,河西戰事將取得完全勝利。

我們也要遵守承諾,優待這些俘虜,建議在城外修建三座俘虜訓練大營,由馬家軍軍官負責管理,我軍駐紮外圍監控即可。物資方面適當控制,一天一領,防止積蓄。”

陳昌浩、徐向前和李卓然點頭同意。

陳海松接着說:“下一步我們要配合中央促成全國停止內戰、國共加快談判。請三位領導儘快起草告全國人民書和告國民政府敦促停戰、整編抗日書,發給中央,由中央根據時機的需要,通電全國,或轉交國民政府。”

陳昌浩和徐向前連誇他想的周到,四人一起在燈下斟字酌句,細心推敲,把我黨的政治特區主張、整編抗日主張、民族統一戰線主張融合在一起,提出了西路軍的停戰談判的要求。

體現出**人不記前仇的寬廣胸懷、爲國爲民的崇高理想、不畏強暴的獻身精神、共禦外侮的合作意識。

2月6日,天一亮,陳海松就安排政治部門、供給部門、輜重部門由黃火青部長、鄭義齋部長和黃超負責、韓忠良部配合在張掖城北、城東河邊荒地各建立一座臨時俘虜營,接收管理五六萬將陸續到來的民團武裝,強調要平等相待、執行民族政策。

隨後帶着李特和一個警衛連趕到東校場,與心急如焚的馬元海、馬祿、馬步康會合,幾人草草吃了點飯,穿戴整齊騎馬離開了張掖西門,向西南方向飛奔而去。

張掖西南三十公里外的易家莊,臉上裹着紗布的馬忠義在莊口屋頂向村外望去,一夜之間,令人恐怖的沙壕已經把挺大的村子圍了起來。

回想昨天就感到僥倖,與馬樸分手後,他帶着大隊人馬急急忙忙跑到補給地易家莊,準備補充些乾糧、飲水,稍事休息繼續西逃。後邊三個團的追兵就到了,要是在野外遇見那還不得炸鍋啊。

村外、村西頭的幾千逃兵見紅匪追來立刻沿着大路繼續逃亡。其他人被他強力制止,夜戰可不是馬家軍的長項,疲憊不堪、飢腸轆轆的敗兵能跑多遠。

得到了一定補給的的馬忠義立即組織人馬退入村中,建立防禦陣地。好在紅匪也沒攻寨,四下裡散開,採取了包圍戰術。

戰戰兢兢度過了一夜,誰知紅匪就把沙壕挖好了。土匪出身的馬忠義知道,困守孤寨不是長久之計,張掖沒了、馬樸跑了、易家寨補給有限,在這守着就是等死。

他叫來殘兵中幾個倖存的營連長,組織部隊衝出去,可幾個被嚇破了膽的傢伙,看着沙壕滿臉恐懼。

帶着一千多人猶猶豫豫衝了一陣,遠遠地就被機槍掃了回來,人沒死幾個,主要是心裡怯了,槍一響回頭就跑,沒有了暴虐狂野的馬家軍可不就是一羣農民嗎?

馬忠義無計可施,對方在沙壕裡大聲叫着讓投降,保證兄弟們的生命安全。周圍的士兵遊離的目光告訴他,他們不想打了,哎。

慣匪生存最大的本錢就是能準確判斷出戰場形勢,無法支撐時會果斷選擇逃跑或投降。當年,他在化隆當山大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過的無比愜意。可馬步芳帶人圍了他的山寨後,他見識了火槍的威力立即下山投降。接受改編,在軍中賣力拼殺,從一個小頭目一路做到團長的寶座,靠的就是當機立斷,見風轉舵。

現在又一次被更猛烈的武力逼到了死角,估計這次是難以扭轉了。按說他應該立即率部投降,可他顧慮太多。出征河西以來,他作爲一百師騎兵旅主力二團團長,在馬彪的指揮下逢戰必到,古浪、永昌、山丹、甘浚、高臺、臨澤哪一處不是屍山血海,戰場上殺、被俘的殺,殺來殺去,殺到自己頭上來了。哎,世事無常啊!

投降肯定不會有好結果,那就只有跑了。他仔細觀察對方防線希望找到一條縫隙,可那些密集的槍口實在是讓人望而卻步啊。

正猶豫間,北邊一陣馬蹄聲響起,士兵來報,馬元海總指揮打着指揮大旗過來了。

馬忠義一陣遲疑,張掖不是丟了嗎?村外不是封鎖了嗎?沒響槍就進來了?

狡猾多智的馬忠義猜想馬總指揮估計是來幫紅匪勸降的,看了看周圍士兵緊張不安的神態,嘆了口氣,趕到村口與馬元海相見。

馬元海、馬祿、馬步康等與馬忠義見過禮後問:“馬樸呢?”

“馬樸指揮和馬步瀛副旅長帶着護衛走山丹了。”

“這裡還有多少人?”

“跑出來時有三萬多,一路下來走失了不少,這裡還有兩萬五左右。”

“正規軍還剩多少?”

“騎兵部隊基本損失殆盡,只剩下兩千餘人,步兵各旅、團還剩下五千左右。”

“軍官剩的多嗎?”

“旅長一個沒有,團長剩我一個,營長還有七八個,連長排長剩下一百來個。”

“武器彈藥呢?”

“衝出來時丟失了一些,路上又扔了一些,還剩一半左右,槍支中機槍剩十幾挺,子彈不多,步槍剩四五千只,大部分民團都有刀。”

馬元海嘆了口氣說:“河西這一陣咱們敗了。紅軍已經封死了扁都口通道,民樂也已失守,村外都是機槍大炮,村裡也沒有什麼補給,固守已經沒有意義。爲了少死些人,爲了先人的基業,咱們就先降了吧。”

馬忠義趕緊說:“我也覺得打不下去了,就是不知紅匪能饒過咱們不?以前咱們可沒少殺他們的人呀!”

“這一點,你們不必擔心,只要你們放下武器,紅軍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尊重你們的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絕不會爲難你們。”旁邊一個陌生的年輕人說道。

馬元海連忙介紹說:“這位是紅軍前線總指揮陳海松將軍。不瞞你說,我已經被俘十天了,他們也先後被俘。陳將軍戰法精妙,我們不是對手。好在紅軍對咱們穆斯林很不錯,安排我們在東校場自由活動,正常訓練。生活上完全按我們的風俗來辦。你就放心帶人回去吧,跟我一起好好練兵。”

陳海松看馬忠義滿臉的狐疑說:“馬團長不必記懷過去,你們也是被蔣介石利用,被馬步芳的家族野心欺騙才與我軍爲敵。戰場上刀槍無眼,死傷在所難免,各爲其主,並無深仇大恨,過去你們殺了我們很多人,昨天我們也殺了你們很多人,難道要一直這樣殺下去嗎?”

“咱們都是中國人,沒必要你死我活,我們都要把眼光放長遠,把作戰目標對準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列強,而不是自相殘殺。現在,你部已被團團包圍,槍械子彈有限,人員密集,只需一百門迫擊炮持續打擊一個小時,加上外圍幾百挺機槍,這些兵能活幾個?

紅軍不願發動進攻,令你部徒增傷亡、無謂犧牲。就是希望你部認清戰場形勢,放棄抵抗,繳械投降,留得有用之身,重振馬家軍威,不知你意下如何?”

馬忠義看了一眼陳海松說:“就衝着你敢進到幾萬敵軍的村子裡來,我就信你。那行,我聽總指揮的。我這就通知下去。”

中午十二點,在村子北頭的大路旁,馬忠義摘下自己的柳葉刀,雙手遞到陳海松面前,陳海松雙手接過,遞給身邊的李特,笑着說:“請你放寬心,紅軍說話算數。你我兩軍在河西打了3個月,都很疲憊,都該好好休息休息了。你的明智選擇救了這些士兵,也保住了青海的未來,你是青海的功臣。”

幾個人表情各異地看着士兵們從村裡排着長隊魚貫而出,在他們面前的空地上扔下刀槍,在紅軍戰士的引領下向着張掖走去。

李特等紅軍目睹了受降過程,看着以前不可一世的馬家軍將士低下高貴的頭,灰頭土臉地自覺自願地放下武器,走向俘虜營,心中充滿喜悅,百感交集之下都把目光集中到陳海松身上,這個比他們小很多的年輕人哪來那麼大的膽略和制敵手段,自己要跟着他好好學。

馬元海、馬忠義則滿臉的不忍和悲涼,十幾萬人呀,對手比孫殿英人少槍少,比玉樹的藏民柔弱斯文,怎麼就稀裡糊塗地被這支孤軍翻盤逆轉了呢?哎,除了伊卜利斯誰能做到?不由自主地把目光也移到陳海松身上。

陳海松表情平淡,這一場景早在古寨就構思好了,現在只是把它變爲現實而已。可惜了古浪、永昌、高臺那些忠勇的將士了。

感謝大家的鼓勵、支持和關注,關於西路軍的分析、評論很多,都有各自的道理,我很感謝,但我不準備採納。冰雪只是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參照歷史背景進行適當演繹,很多地方也許會有疏漏、會摻雜個人的感情色彩,對人物的刻畫不一定能讓所有人滿意,在此我只能深表遺憾。請大家繼續關注。謝謝。

段落已經修改到39章,感覺好了很多,謝謝一夕秋涼的提醒,請繼續提出寶貴意見。

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40章 惡魔朋友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7章 別不服第348章 對策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408章 大後勤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91章 抗日誓師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7章 奪寨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85章 東京大火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90章 換裝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82章 張掖城裡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80章 厲兵秣馬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60章 延安會議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32章 繼續北上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15章 天罰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25章 交流戰術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80章 蝴蝶翅膀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344章 甦醒第25章 古剎高僧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14章 進入張掖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57章 獨立一團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46章 主持決戰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33章 戰亂離人第56章 展望未來第532章 慘勝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110章 石原後悔
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40章 惡魔朋友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7章 別不服第348章 對策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408章 大後勤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91章 抗日誓師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7章 奪寨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85章 東京大火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90章 換裝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82章 張掖城裡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80章 厲兵秣馬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60章 延安會議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32章 繼續北上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15章 天罰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25章 交流戰術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80章 蝴蝶翅膀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344章 甦醒第25章 古剎高僧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14章 進入張掖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57章 獨立一團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46章 主持決戰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33章 戰亂離人第56章 展望未來第532章 慘勝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110章 石原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