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抵達重慶

在嘈雜的轟鳴聲中閉目思考了將近三個小時陳海松一行平安抵達重慶廣陽壩機場,這個修建在長江第二大島嶼上的軍用機場是八年前劉湘修建的佔地二百餘畝的土質簡易機場。

南京陷落後重慶成爲陪都,許多政府機關、軍事部門、外國使館、大專院校、民族企業陸續搬來,人口激增、公務繁忙,交通需求激增,而重慶號稱霧都山城,除了水運,鐵路爲零、公路很少,機場不足,嚴重影響到政令暢通、前方作戰,也損害國家形象。

爲了緩解交通壓力,國民政府遷都以後,動員了數十萬四川人民搶修公路、擴建碼頭,提高向前方的輸送能力,蘇聯志願飛行部隊隨着國軍部隊的敗退逐步從九江、武漢向重慶等大後方轉移,卻遇到機場跑道過短、強度不夠,運輸機、轟炸機無法起降的嚴重問題。

很傷面子的國民政府立即責成航空委員會、空軍和四川省、重慶市着手擴建島上的廣陽壩機場、江邊的珊瑚壩機場,在周圍地勢平坦處修建白市驛機場、大中壩機場、九龍坡機場。

經過一萬兩千民工數月的辛勤勞作,廣陽壩機場跑道延長到千米以上,碾壓進去大量的碎石和鵝卵石以增加強度硬度,能夠承受大型飛機的高速衝擊,成爲重慶最主要的機場。

在武漢戰場受到重創的高志航曾擔任大隊長的驅逐機第四大隊在此休整補充。幾十名新飛行員跟隨蘇聯教官學習駕駛24架新到的伊15、伊16戰鬥機。9架sb2轟炸機,不過大部分是新招來的大學生,處在理論學習、瞭解飛機構造的層次,都沒到放單飛的水平。

兩架華東飛行師的日本九七式戰鬥機率先降落,二十分鐘後sb2平穩着陸,最後擔任掩護的另外兩架九七也順利落地,讓爲戰鬥機捏了一把汗的陳海松出了一口長氣。

按說這麼長的極限飛行距離是很危險的,在武漢停留加一次油可以確保萬無一失,可陳海松不想再去和渡過難關準備卸磨殺驢、鐵了心限制共產黨發展的蔣先生磨嘴皮子勾心鬥角,決定sb2加帶副油箱直奔重慶。受領任務後返回延安,一月中旬左右前往莫斯科。

九七式機動性能很優異但航程偏短,和sb2一樣最大航程只有一千公里,而徽州到重慶直線距離近千公里。稍有差池就有可能燃油耗盡墜落在川東崇山峻嶺中。因此陳海松反對派戰鬥機護航,可林國虎得到葉挺命令必須確保首長的空中安全,堅持派出四架戰鬥機護航。

爲此他們多次試驗利用導航圖和磁羅表準確標出航線,減少武器載重,加裝了三分之一的燃油,確定在5000米高空用巡航速度直線飛行減少油耗。戰區參謀部軍情局也通知在九江、岳陽、重慶的軍情局潛伏小組進行無線電定位導航以保證航向正確。

已經多次進行過這樣遠距離飛行的編隊飛行員們雖然緊張,倒也輕車熟路,加上天氣良好視線清晰順利完成這一飛行任務,不過飛機確實即將油料耗盡,支撐不過一百公里。

機場上第四大隊幾個倖存的老飛行員在淞滬、南京、潢川跟九七式交過手。認得是鬼子飛機很是驚訝,剛纔外交部來了幾個部員還有十幾個記者說是迎接新任駐蘇大使陳海松上將,大家很興奮地圍在周圍等着一睹大英雄的風采,誰知道卻跑來兩架兇悍的鬼子戰鬥機。

等看見機身機翼上面漆着帶翅膀的紅五星才明白是八路軍飛虎師護航編隊,特別親切忙過來相見,率先跳下飛機的真的是飛虎師參謀長林國虎少將。

在潢川林國虎只是上校大隊長,曾經與國軍並肩戰鬥,擊落過五架敵機,自己也兩次被擊落好在都幸運地跳傘逃生,飛虎師損失慘重軍官奇缺。戰後被提拔爲參謀長晉銜少將。

聽說離開潢川后又指揮了馬公島襲擊任務,頒發青天白日勳章晉升中將,是了不起的空中雄鷹。共軍飛行員技術跟他們差不多就是敢打,而且他們搞出來的四機編隊很好地剋制了鬼子的三機陣型,戰場上注意配合掩護、有糾纏的有側擊的有尾追的。總是損失小於鬼子,讓國軍飛行員們羨慕不已。今天他竟然親自駕機護航。可見陳海松在共黨中地位何等崇高。

飛機停穩林國虎跳下飛機跑到人羣前,詢問對方身份和行程安排,告訴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主任吳克堅、外交部接待人員、蘇聯使館參贊陳司令長官就在後面,很快就到。

等了很久的人羣一下興奮起來,翹首向東方眺望,終於看見機場裡就有的蘇聯快速轟炸機越來越近,還有兩架九七式一左一右跟隨飛行,轟炸機巨大的身形以比蘇聯飛行員還要平穩的姿態順利降落,滑跑到停機坪前,兩架在天空盤旋的戰鬥機也相繼降落。

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轟炸機上下來的大名鼎鼎的戰區司令長官竟如此年輕,和身邊同樣年輕的女上校一樣夠英武卻挺平常,兩人手拉着手像是一對軍中情侶,雖然氣度不凡和想象中的高大威猛還是有很大差距,那女的比重慶城裡飯店、酒吧裡大把大把的妹子們差遠了。

三個穿着花裡胡哨樣式古怪夾克式作戰服的警衛倒是很精神,目光銳利、高度戒備,分散在一對情侶周圍過濾這視野中的人羣、兵營、車輛,軍銜卻高的驚人兩個上校、一個少校。

看他們強壯的身體、敏捷的身形估計是大名鼎鼎的八路軍特戰大隊的精兵,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八路軍裡這樣的精兵據說有數千。營養好、練得苦、傳說中都是些飛檐走壁、徒手奪槍、指哪打哪的牛人,能開飛機坦克、會說英語日語、八路軍的飛機都是他們偷來的。相信一有異常腰裡的兩把大肚盒子肯定會在第一時間裡射出子彈準確命中目標。

再瞧瞧身邊不遠處的機場警衛部隊,一個個骨瘦如柴、稍大點的風都能給吹倒,明顯是營養不良、身上別說脂肪了就連肌肉都少得可憐。跑個一里地一大半就累趴下了,手榴彈扔到三十米外的都少見,拼刺刀就更別指望了,唉!差距太明顯了,吃不飽啊!

走到近前,年輕人微笑着和前來迎接的外交部兩個司長、蘇聯使館兩個參贊、吳克堅等人握手問好,向媒體記者、機場國軍、蘇聯志願飛行員們揮手錶示感謝。

記者們拍了些照片。開始採訪,一個豔麗的女記者首先問道:“陳大使,我是中央社駐重慶記者麗娜,知道你要來重慶很高興!抗戰初期你率領的巡迴演出團來過重慶。當時你奉命回了延安,我採訪了你身邊的這位女士,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應該叫郭春蓮,是演出團的團長,我很吃驚你們現在的樣子,可以告訴我們你們的關係嗎?他會和你一起去蘇聯嗎?”

“麗娜小姐的記性很好,她就是當時演出團的團長郭春蓮,現在是第七戰區宣傳部部長,和你一樣是一位很能幹的職業女性。我們在河西戰火中相識、在抗日烽煙中相戀,算是一對革命情侶。雖然我們很相愛不過我們並沒有結婚,主要是抗日工作太忙聚少離多顧不上。

這次同行只是順路,我要去蘇聯工作,她要去延安學習,我們還要繼續分別一段時間。等我從蘇聯回來,那時咱們中國的抗日形勢也會更好,我們會考慮建立家庭。”

“真是羨慕你們,剛纔你提到要去蘇聯,社會上有很多傳聞,你覺得是變相的流放嗎?”

“麗娜小姐似乎忘了。蘇聯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對我國明確持支持態度的唯一大國,諸位眼前的這些飛機就是蘇聯人民支援的,此外前線一大半的飛機、坦克、大炮、汽車等重型裝備、大部分的彈藥物資、油料藥品是蘇聯政府和人民支援的。

中國是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除了國際聲援更需要作戰物資。沒有蘇聯的支持,中國很有可能像西方人猜測的那樣最多半年就會傾家蕩產、無力抵抗、最終屈辱地投降。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蘇聯的支援在我國抗戰中的巨大作用,中蘇關係在我國對外交往中的核心地位。

我能出任駐蘇聯大使。通過努力加深兩國政府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強化兩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合作,促進兩國正常貿易的發展,是一件令人倍感驕傲的工作,我沒有任何不愉快,也沒有受到任何強迫,我是帶着爲民族民衆謀利益的願望來受領任務的。”

“你的胸懷令我們感動,據我所知你只上過八年學,沒有接受過外交培訓,你覺得一個統領千軍萬馬馳騁沙場斬將奪旗的年輕將領能勝任你所說的驕傲的工作嗎?”

“大家似乎對外交官有偏見,總覺得衣冠楚楚、舉止文雅、談吐風趣纔像個外交官,似乎對我也有偏見,以爲我只會打仗沒有國際交往的知識、缺乏敏銳的思想和高超的談話技巧,其實和我工作過的人都知道我很有幽默感、很會控制談話內容,也不缺乏必要的國際知識。

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不論古代還是現在都有軍人出任大使,外交不是西方人的專利、不是什麼新鮮東西,他唯一的作用就是爲國家鞏固友好邦交、謀取現實利益。並不需要太多的文化、也不需要故作斯文高深,需要的是一顆愛國的心和把握機會打動對方的技巧。

恰恰這兩點我都有,而且很突出,所以我對完成自己的使命很有信心!”

陳海松的自我標榜沒有引來惡感反倒是讓人覺得充滿自信,包括麗娜在內的所有人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可是一旁身着軍裝的國軍《掃蕩報》駐渝記者不懷好意地問道:“陳長官你的信心來自於你共產黨的身份嗎?據說斯大林很欣賞你,你本人還是蘇聯英雄吧!”

陳海松很反感總把共產黨和蘇聯聯繫在一起的挑釁行爲,對這樣的猜測他一直希望找的機會向不明真相的民衆做一說明,今天剛好是個機會,他嚴肅地說:“共產黨也好,國民黨也好,都是中國的政黨,絕不會因爲主義相同就成爲外國勢力的代理人出賣國家民族的利益。

國民黨奉行資本主義制度難道就成了同樣奉行資本主義制度的美國、英國的代理人了嗎?共產主義也好、資本主義也好都是富強中國的可以選擇的發展道路,到底誰更適合中國,更好地帶領中國走出貧窮落後還需要實踐來證明,絕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因爲我們兩黨革命的宗旨都是爲多災多難的國家和純樸善良的人民服務,謀求的都是國家的發展、人民的福祉,這一點上我們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當前兩黨正在爲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而合作,國家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救亡圖存是民族大義,治國理念的爭論可以放在一邊。

無論是在第七戰區當指揮員、去後方搞經濟建設還是去蘇聯當大使,在海松看來都是爲國家出力。只要國家召喚、只要對國家有利我都會義不容辭地接受,也都有能力做好。

你說我的信心來自於共產黨的身份這不假,因爲我們共產黨人除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沒有個人的私利,在民族大義、艱難困苦面前有強烈的奉獻精神和自我犧牲的勇氣,沒有什麼猶豫、沒有什麼割捨不下,所以共產黨人更愛國、更勤奮、更拼命、更有效率。

無論是在華北、西北、東北、華東、華南共產黨人都捨死忘生挺進到敵後與兇惡的敵人浴血奮戰,遠離後方、缺乏補充、孤軍奮戰表現出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淪陷區人民的熱愛。取得的戰果你們都是知道的,而我們卻只有國軍數量的十分之一,獲得的資金不到百分之一。

舉目中國也只有共產黨人有這樣艱苦奮鬥無私無畏的民族精神、這樣忍辱負重爲國爲民的高尚情操、這樣英勇頑強不屈不撓的戰鬥作風,我爲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而自豪。

我也會把這樣的精神、情操、作風帶到蘇聯去、體現在工作中、轉化爲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援國內的抗日事業。”(未完待續。。)

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86章 演習4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25章 交流戰術第39章 會合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51章 幹部會議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17章 表裡山河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22章 朝鮮戰士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95章 天津38師第64章 會戰尾聲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49章 深山練兵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25章 佈置戰術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49章 露出破綻第312章 楊家嶺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96章 天津38師2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65章 表彰1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92章 全面佈局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73章 發展工商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38章 帝國浪人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24章 迎接考驗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445章 村口衝突
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86章 演習4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25章 交流戰術第39章 會合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51章 幹部會議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17章 表裡山河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22章 朝鮮戰士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95章 天津38師第64章 會戰尾聲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49章 深山練兵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25章 佈置戰術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49章 露出破綻第312章 楊家嶺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96章 天津38師2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65章 表彰1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92章 全面佈局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73章 發展工商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38章 帝國浪人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24章 迎接考驗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445章 村口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