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閩南敵情

陳海松初臨貴地就嚴厲質問,確實嚇了福建官員一跳,人說他輕車簡從決不拐彎抹角、做事果敢毫不拖泥帶水、嫉惡如仇絕不寬宥奸佞,看來所言不虛呀,張雄南驕橫無忌,嘲笑粵閩兩地對其無可奈何,哼哼,這回只怕碰到槍口上了,不知陳長官的特戰隊跟來沒有?

不過其中有個人對陳海松相當不滿,就是保安處長黃珍吾,此人是瓊崖文昌望族之後,曾任馬來西亞中文學校校長,南洋革命黨推薦的黃埔一期生,東征時奮勇爭先第一個登上惠州城頭,當過憲兵團長、有名的華僑將軍、孫文主義學會骨幹、復興社組訓處長,可謂是天之驕子、委座近臣,早就聽說過共產黨裡這個驕橫跋扈、瘋狂搶奪國軍地盤、肆意詆譭黨國形象、在敵後到處發展共產黨力量的毛頭小子,沒想到把手伸到了福建,不由的心生憤怒。

見陳儀委曲求全,忍不住上前反駁:“陳長官好大的威風,腳還沒站穩就發雷霆之怒,你怎麼知道福建沒有采取措施清剿山匪,你到處打聽打聽福建匪患有多嚴重,僅閩中地區悍匪張南雄、張克武,閩北地區林乃導,閩南地區葉文龍等,閩西地區鍾冠豪、黃金旺等股匪30多支擾亂20餘縣,少則數百人多則上千人,保安部隊兵力單薄,邊整訓邊進剿,傷亡慘重卻依然頑強作戰,匪情已大大緩解,你不予表彰也就算了,豈能毫無根據胡亂指責!”

陳海松看向陳儀。陳儀一拍大腿忙介紹道:“這位是本省保安處長黃珍吾中將,兼任防空副司令、保安及警察訓練所所長。組建保安部隊、剿除山匪、出力頗多、勞苦功高。”

“山匪遍地、部隊投敵,保安處長功勞真是高啊!”陳海松面色冷峻地看向軍統十三太保之一的黃珍吾,對這樣心懷敵意、恃寵而驕、眼高手低之輩毫不留情地予以嘲諷。

“你少要奚落,不出三年,我定要給福建一個清平世界,還民衆一個朗朗乾坤。”

“說的比唱的好,一年了我鬼子殺了不下十萬,你收編了個張雄南還投了日本人。”

“說話可要有根據。堂堂國軍少將豈會賣國求榮?”不等陳海松說完出言打斷。

“我不知道你這個處長是怎麼管理部下的,黃埔軍校是怎麼教你帶兵的?是不是給山匪授予番號他就成爲國軍了?至於他的編制、訓練、補給、日常行動就任其所爲了?這麼當處長可真是輕鬆,難怪你麾下的保安旅戰力如此低下,圍個山匪也會死傷慘重,能打鬼子嗎?”

“保安旅初建不久,裝備低劣,山匪地形熟悉又有刁民掩護。戰事膠着在所難免。”

“好好,保安旅你可以慢慢練,那我問你保安第四旅你去過幾回?對他們的骨幹熟悉嗎?對他們的人員裝備技能瞭解嗎?你就沒配置幾個監督官發現異常及時彙報?

你可真放心呀!難怪他們爲非作歹無人過問,你對他們的行蹤一點都不知道嘛!你給我說說保四旅旅部現在在哪裡?全旅有多少人槍?兩個團分佈在何處?秘密老巢在哪裡?”

黃珍吾被問得張口結舌,半年前他去過一次潮州執行誘捕張雄南的任務,是悍匪塗友清接待的他。塞給他五根金條說是旅長打日本負了傷在山裡調養,請他進山去會晤,要不就等旅長傷好了親自去永安拜見長官,他哪敢進山呀只呆了一天怕被土匪暗害匆匆離去。至於軍營根本就沒進,誰知道老奸巨猾的張雄南有多少人馬、裝備怎樣、藏在何處?

陳海松看他表情尷尬無言以對。搖了搖頭對一旁面帶怒色的陳儀說:“錢東亮三個保安團戰力低下去閩南也難有作爲,曠日持久糜爛地方。還是留在泉州好好整編訓練吧。”

“保安四旅要是真的投降鬼子,閩南就將徹底落入鬼子手裡。”陳儀不由得冷汗直流。

“不是我陳海松喜歡指責你們,福建的戰備太過鬆懈了,閩南如此重要的地區失於監管、疏於防範,各級主管滯留山城坐等鬼子退走,對下情一問三不知,對敵情變化毫無應對之策,放棄職守、漠視地方,哪裡是軍人的作爲、官員的操守?福建之懈怠讓人震驚。”

“你不必小題大做、危言聳聽,明天我就親自率領新編20師南下潮州,不蕩平張匪誓不回兵!”黃珍吾沒想到被小自己13歲的共產黨看了笑話,爆發出英雄氣概大聲請戰。

“算了吧,你還是好好想想怎麼訓練你的那三個保安旅吧。就你這樣意氣用事、衝動出戰豈是取勝之道?逞匹夫之勇就是無能,你死無所謂,搭進去20師5000條生命就太可惜了。

你別瞪眼睛不服氣,打仗你肯定沒我行。我問你,你對閩南村鎮地形道路熟悉嗎?你知道張雄南指揮部在那裡嗎?你的後勤物資怎麼補充?你的援軍何時出動、在哪裡集結?他們找來鬼子飛機你能應付嗎?黃大偉、張雄南合流你有應付預案嗎?不做好準備你怎麼打?”

陳儀雖是上將,辛亥革命後就在軍中沉浮、步步升遷,可國內戰場根本不是憑軍事素養作戰,玩的是政治,耍的是大勢,投來降去的真沒打過像樣的戰役,他也沒在軍事上下太大功夫,基本屬於行政精英,見陳海松否決了黃珍吾的出擊請求,開始擔心粵東的糧食。

“陳長官,閩南心腹要害之地,不能有失呀!你得想想辦法保住閩南。”

“求人不如求己,事前不做好準備,事到臨頭肯定手足無措,諸位掌管福建,千萬民衆託庇麾下。十數萬國土賴爾保全,不能不說責任重大。我有義務提醒諸位。抗日不能只掛在嘴上,發展不能停在紙上、殺敵不能躲在山上。咱們要行動起來,練出強兵、建起工業、督促生產、保障教育、開發礦產、打通商路,該乾的是事很多,省裡要有明確規劃。”

他見衆人面帶愧色,也不好多加責備,轉回到閩南形勢上來:“不瞞諸位,閩南敵情已經解除。張雄南第二集團軍塗友清、張克武、謝文新、張逸舟、黃玉樹、張良誠、張承福、張移風、塗友清的老婆蘇玉英等匪首已與黃大偉第一集團軍呂春榮、陸領、張步樓、胡耐甫、陳光銳等漢奸一起被38集團軍第二師全部擊斃或是抓捕,山裡的老巢也被攻克。

前幾天在漳州舉行了公審宣判大會,130多名罪大惡極的頭目骨幹被處決,所部四千匪衆被一網打盡改編成閩南工程團,正在擴建汕頭至龍巖的公路,爲閩南粵東受害羣衆贖罪。”

“什麼?五六千人被他們一個師滅了?”黃珍吾彷彿被蛇咬了一口驚叫起來。

“怎麼?你還捨不得嗎?”陳海松打心裡鄙視這些抗日消極內戰積極的無膽軍人。

“不是,不是。這也太離奇了吧!”黃珍吾鎮靜了一下,連忙掩飾自己的失態。

“離奇嗎?我要是打下川石島、廈門你是不是覺得更離奇?”陳海松繼續拋出震撼。

全場沉默了半天,75師師長韓文英看了看陳海松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撇着河南話善意地提醒:“長官開什麼玩笑?國軍現在的狀況能擋住鬼子進攻守住福州、南平,確保永安無虞就不錯了!當初75師守廈門幾乎全軍覆沒,你卻要攻打廈門。沒有飛機軍艦太冒險了!”

陳海松看了看他軍裝上的胸牌認真的說:“韓師長,你是中國軍人,雖然跟鬼子交手吃了虧卻不該這樣自卑氣餒,你都對抗戰沒有信心,你的士兵能有什麼勇氣去衝鋒。你對鬼子軍艦飛機心生畏懼,他們有什麼動力去訓練。你沒有剋制敵人的辦法拿什麼來保衛福建?”

這樣的質問讓衆人再次陷入沉默,國軍真敢挑戰日軍嗎?人羣裡一個少將比較鎮定,滿口粵東閩南話上前問道:“陳長官,卑職25集團軍參謀長黃百韜,有一事不明,請長官解疑。”

陳海松上下打量了一番國軍中最著名的僅次於張自忠的雜牌軍忠臣悍將,高額隆鼻濃眉大眼和葉帥一樣是梅州客家人長相、軍姿挺拔、舉止沉穩透出軍人的素養,心裡不由得高看了他幾分,上前握手問道:“寒玉兄,不是在上饒顧長官司令部任職嗎?怎麼到了這裡?”

戰區長官的明顯好感出乎黃百韜的意料,鬆開緊握了幾下有力的大手,朗聲答道:“卑職慚愧,剛從第六戰區調到第三戰區沒幾天,鬼子就發動了浙贛路進攻,倉促之下跟隨顧長官跑到贛南,軍委會將戰區各級主官全都押往重慶受審,卑職因爲剛到奉調來了福建。”

“好好,有你在福建主持軍務我倒可以放心一些。你是不是想問消滅張雄南的經過。”

“正有此意,據卑職瞭解,張雄南部匪徒有3000餘人,第五團是其骨幹,由悍匪張克武率領裝備精良十分強悍,第八團由副旅長塗友清統領也是閩中巨匪奸猾殘暴,各處密佈眼線,平時分散在四鄉搜刮民財,有事則收縮進山,很難捕捉到其主力蹤跡,如果沒有強大兵力團團圍住、沒有強大火力死死壓制,山林中仰攻難免曠日持久而且傷亡慘重。

更兼有黃大偉所部都是粵閩兩地的失意軍人,大都受過正規軍事訓練,黃大偉還曾是許崇智麾下軍長參加過多次大戰,該部五個團6000餘人,相當一部分是寓居廈門的臺灣人和日本浪人,鬼子打廈門時他們就給飛機艦炮指示目標、製造混亂極力配合,總數有一萬多。

乖乖,這兩方聯合人馬近萬,裝備不錯肯定還有鬼子暗中接應,野戰中擊潰都難談何全殲,貴軍別說一個師就是一個軍都得啃五六天,不光黃處長驚訝卑職也感到不可思議。

真是不可思議,陳長官,卑職欽佩之餘實在好奇,還請長官爲我等解惑!”

“看得出來,你是下了功夫的,對敵情有所瞭解,起碼不會貿然進攻、陷於不利。不過你所考慮的是用常規方法消滅張匪,以國軍現下的兵力裝備訓練情況肯定是你說的結局。”

“難道還有別的辦法嗎?國軍只要出動他隔着一個縣就能獲得消息,早早隱入山區了。”

“土匪進山的確難纏,能不能讓他集合所部全體離開山區呢?”陳海松引導起來。

“這很難!張賊異常狡猾,一般時候都躲在山裡,手下劫掠的錢財也是運進山裡。分佈在各處的手下一地不超過百十人,很難一網打盡,除非有重大事情匪首纔會聚集到山裡。”

“難是因爲你們的作戰指導思想有問題,明知敵人會那樣應對還是要那樣去行動,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其實打仗就是通過各種手段消除敵人的優勢,陷敵於被動,發揮出我軍優勢予以殲滅。他的優勢是地形熟、佔據有利地勢、善於山區隱蔽、集結、轉移,也就是說他依仗山林,離不開山區,其弱勢是兵員混雜,內部幫派很多,危急時容易分崩離析。

根據敵人的這些特點,大兵團出擊肯定打草驚蛇,山區作戰肯定吃虧,關鍵環節就是設法把他們調離山區,進入我軍預設戰場予以包圍,在對峙中擊斃死硬骨幹兇悍之徒,其他的散兵遊勇、抓來的百姓壯丁斷無頑抗意志只有束手就擒。你們有什麼辦法實現這個計劃?”

黃百韜從軍前是直隸省立工業專門學校中學部畢業後參加北洋軍李純所部的半路出家的軍人,直到35年才進入中央陸軍大學第三期學習,耳濡目染的都是直來直去野戰攻防的路數,哪裡有共產黨部隊裡靈活機動、游擊戰、運動戰、以我爲主調動敵軍的戰略思想,想了半天一籌莫展,陳儀、黃珍吾、韓文英也是想不出讓山匪集中到平原包圍的辦法。

陳海松見他們的確無計可施,提示道:“調動敵人無非是兩點,利益誘惑還有上峰命令。”

黃百韜眼前一亮“向漳州運送大批糧食彈藥,誘使張匪垂涎於此全體出動。”

黃珍吾輕蔑地哼了哼“切,漳州原來是張雄南的地盤,他逃亡龍巖以後有國軍駐守嗎?你向漳州調兵他知道是陷阱肯定不來,你不派援兵漳州空虛、不堪一擊豈不是白送他糧食彈藥?除非用正規軍冒充輜重部隊前去龍巖,直搗他的指揮部或許還有點希望。”

什麼?讓正規軍去送死,想什麼呢?韓文英當即提出異議:“正規軍也不比山匪強多少,派的多會引起懷疑,派的少就是去送死,再說他不一定會集中兵力接應物資,這法子行不通。”

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33章 張網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81章 各有千秋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73章 發展工商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153章 炮火連天戰九江第547章 尋求逆轉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4章 別殺我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312章 楊家嶺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0章 中固鎮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12章 期待輝煌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348章 對策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12章 期待輝煌第54章 出兵代縣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22章 板垣爭先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6章 阜新煤礦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159章 18軍登陸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90章 換裝第99章 星星峽2第1章 延安訪友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27章 別不服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277章 東條英機的分析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55章 旱地育苗第62章 死裡逃生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10章 統一思想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65章 表彰1第126章 苦鬥水上飛機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2章 激戰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39章 被盯上了第1章 進入凌源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68章 各方反應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37章 死守平型關
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33章 張網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81章 各有千秋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73章 發展工商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153章 炮火連天戰九江第547章 尋求逆轉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4章 別殺我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312章 楊家嶺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0章 中固鎮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12章 期待輝煌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348章 對策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12章 期待輝煌第54章 出兵代縣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22章 板垣爭先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6章 阜新煤礦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159章 18軍登陸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90章 換裝第99章 星星峽2第1章 延安訪友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27章 別不服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277章 東條英機的分析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55章 旱地育苗第62章 死裡逃生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10章 統一思想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65章 表彰1第126章 苦鬥水上飛機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2章 激戰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39章 被盯上了第1章 進入凌源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68章 各方反應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37章 死守平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