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軍工建設

陳海松給想佔便宜的澤田茂、今村均沉重打擊後,已經把第三戰區的作戰任務預交給了蔣先生派來的第3、15兩個集團軍,一東一西剛好給八路軍看門,而華東我軍則要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休整、練兵,三個軍的戰鬥力已經被嚴重稀釋,需要安下心來萃取提煉。

好在國際國內形勢漸漸趨於穩定,中國越來越有組織的頑強抵抗和軍力改善給日軍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戰爭消耗,讓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的大陸擴張政策難以爲繼,不得不收縮防守於已佔領地區,鞏固殖民統治、加緊物資掠奪,以期恢復軍力國力參與瓜分世界的戰爭。

八路軍獲得了良好的戰略態勢,有新民主主義思想做靈魂,有西北大後方做根本、有敵後根據地做屏障,有初步建成的工業基地不斷增強經濟和製造實力,有基本具備現代軍事思想和裝備的主力部隊確保對日作戰不落下風,農業、工商業、教育、衛生等民生事業得到科學的引領受到關注健康發展,解決了生存基礎確立競爭優勢,發展下去前途光明。

但他領導的華東抗日根據地還在草創階段,除了皖南、粵東有一定基礎,中間大片新接收地區黨的力量薄弱,國民黨政權、地方傳統勢力相當頑固,偏偏他手裡的主力部隊非常有限,不得不採取聯合抗日、聯合發展的漸進方式來引領各階層民衆走向民主、科學和進步。

這樣利益糾纏、思想衝突、觀念碰撞的方式註定是矛盾叢生、需要反覆磨合的過程,他也只能是硬着頭皮往前闖,在他看來生產關係的調整有賴於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帶動生產關係的變革,他需要的是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在發展中樹立法律的權威,打造爲民清廉、公正規範的政府,帶領民衆走出封建制度、腐朽思想、傳統習俗的束縛。

抗戰的過程除了軍事鬥爭、戰爭準備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改造國民思想、鍛造民族精神、增強國家力量,誰忽視了抗日過程中的內部整合、社會關係的調整、掃除制約國家發展的污泥濁水促進經濟,誰就會失去歷史的青睞、機會的眷顧。停滯不前、喪失實力、失去民心。

因此他允許蔣先生派出他的心腹精銳重回第三戰區、允許福建、江西保留原有的政權結構和統治方式,集中精力發展徽州、粵東、浙西、閩南、贛東北幾個重點地區,以經濟利益爲紐帶把各階層的財力物力人力組合起來實現工業發展,儘量不挑起主義之爭、黨派之見。

現在根據地建設和農業生產剛剛告一段落,工業建設漸漸步入正軌,水電站、道路陸續開工。鋼鐵、銅鋁、錳鎢等礦山開始挖掘,水泥、冶煉、化工等設備運往江西福建,進口的民用機器設備被富有的江浙商人買去回籠來大量資金用於支付外國工程技術人員的工資,軍工生產設備進入金華兵工廠組裝調試,年內可以形成輕武器系列生產,招募工人開始跟隨國內外技師學習製造技術。大批國內工程師和國外技術力量組建了多個研究所展開理論研討。

這麼大的投入最少也要一兩年纔會產生出工業的威力,而他期待中的新式武器、新型裝備或許要等三五年才能出現在戰場上,技術上的積累有其自然規律,厚積薄發才能良性發展,他倒並不着急,新材料、新設計、新設想的研究任務已經佈置給研究所裡的專家,相信有大批歐美技術力量的參與和先進設備的輔助。最終的呈現並不遙遠,他有這個信心。

離開諸暨他又驅車來到金華,視察擴建中的金華兵工廠,兵工總廠廠長張強滯留華南,這裡是年輕的張庭睿總負責,黃紹竑的侄兒黃祝民、太原兵工廠派來的副總工程師李玉和負責後勤和技術,近千北方選派技術工人、徽州工業技術學校上千學員和數百歐美技術工人、麗水浙江鐵廠原有的三四百當地技術工人聚集重組,形成雄厚的技術生產能力。

按照陳海松的要求,總廠的員工培訓、崗位職責、生產管理、質量控制交給崇尚精確主義的原德國克虜伯兵工廠幾名猶太人經理、工程師負責。這些沒有祖國、渴望生存、才華橫溢的猶太人在中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信任、平等、善待,也得到了美國猶太人聯合會的暗中指示。全力以赴幫助答應支持猶太人重返耶路撒冷重建猶太國的陳海松,因此有了寄託的他們毫無保留地奉獻着自己才華經驗,總廠的規劃、工藝流程、加工標準等得到細化優化。

數百個臨澤、包頭、興隆、太原廠支援過來的技術幹部按照他們制定的嚴格的技術規範管理着設計、原材料、動力、冶煉、鑄造、粗加工、精加工、化工生產、槍械、迫擊炮、山炮、子彈、炮彈、地雷、水雷、魚雷等不同分廠,規模之大超過了戰前奉天、太原、漢陽三大兵工廠的生產規模,復裝子彈、地雷、手榴彈等投入試生產。其他的進展順利。

戰爭期間政府的投入還是要向軍工生產傾斜,民用生產可以完全市場化由社會力量承接,但軍工生產必須牢牢掌握在政府手裡,進行新武器研發的同時必須爲現有裝備提供足夠的戰爭儲備,連番作戰貌似繳獲頗豐,應付師團以上大規模連續進攻肯定後勁不足,再說他還要從蔣先生口袋裡掏些小錢用,只有現成的武器彈藥能讓老財迷捨得填寫支票。

他專門接見了歐美專家座談,感謝他們對中國反法西斯事業和民族復興事業的大力支持,指出中國是一個寬容、善良的民族,沒有種族歧視的傳統,倡導四海之內皆兄弟,對支持中國正義事業的外國友人保持着尊敬和感激。並會盡力爲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希望他們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愉快地生活,安心地工作,用西方一兩百年工業化發展的寶貴經驗、科學和制度規範中國的現代工業,用責任、執着、鑽研、精細、協作、高效的觀念武裝新一代的中國產業工人。創造工業奇蹟、軍工成就的同時培養高等級的技術工人。

他坦言歷經數千年小農經濟社會影響的中國人缺乏更高的生活追求、文化偏低、科學素養較差、協作精神有限,相對懶散、做事不夠認真、沒有探究創新的動力,這是中國工業發展長期落後的內在原因之一。這種制度性缺陷下造成的民族性愚昧並不是中國人的本質,在合理、嚴格的制度下你們會看到中國人善良淳樸服從之外還有勤勞聰明智慧的可貴品質,他們完全可以成爲世界上最優秀的產業工人,不過需要你們通過制度加以引導培養和約束。

主管生產的薩默爾博士同意陳將軍的看法。對中國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人力資源羨慕的同時對基礎產業、工業現狀和技術力量的薄弱深表惋惜,不過他通過考察和交流知道華東第三戰區已經開始改變這一現狀,基礎產業正在快速改善中,大量的機器設備源源運到,讓他和他的同事們感到欣慰。在與中國同行的交流中他能感受到他們改變落後面貌的強烈願望,雖然他們的知識、技術、工程創造力存在欠缺。但有追求有鑽研精神的民族肯定能有所成就的。

他很贊同用制度來規範企業運作和職工行爲的意見,在他看來德國是依靠民族的自律,美國是依靠完善的制度來實現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中國應該在這兩個方面同時進行要求,他在不長的接觸時間裡對北方過來的工人的謙虛態度、吃苦精神、主動加班加點鑽研技術、遵守規章制度的表現留下深刻印象,相信這種敬業態度會蔓延開成爲普遍的行爲。

陳海松告訴他這些工人大都是逃荒的難民,文化並不高卻相當珍惜可以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包頭的工廠也有着近乎于軍事化的管理模式,所以這些工人具有戰士服從認真的特質。但他不希望工廠搞成軍營,過於整齊劃一的要求會束縛工人的創造力和企業的創新能力。

他始終相信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企業的發展、質量的提升、產品的不斷開發來自於每個員工主動精神和自覺的努力。他希望用抗日救國的理想、創造工業奇蹟的志向、自由平等的工作氛圍、合理規範的標準要求讓他們主動地學習文化、鑽研技術、熟練操作設備、改進製造工藝,發揮出每個崗位每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完成高難度零部件的加工。

薩默爾博士對此表示理解,他也認爲德國工人相當認真,在產品加工上精益求精,產品質量無與倫比,卻少了些靈性和創造力。這與古板的民族性格有關,他願意在管理中體現出陳將軍對他們的尊重和期待,增加業務知識培訓、彼此交流、技能觀摩、技術探討的機會。

他已經看到了陳將軍留在設計室裡的囊括陸海空軍衆多通用裝備的設計構想和技術參數,我們相當震驚和由衷的欽佩,應該說那是超越時代的設計。一旦變成現實將成爲改變戰場形態、戰爭走向的決定性武器。不過很多設想即使在工業發達的德國、美國也沒有做出研發或遇到了技術瓶頸,它需要新型合金材料、化工材料、動力工程、鑄造技術、加工技術的整體提升作支撐,無疑是個漫長積累的過程,以金華目前的工業基礎很難有重大突破。

不過將軍關於制式半自動、自動步槍、輕便通用機槍、榴彈發射器、大口徑狙擊步槍、反坦克槍榴彈、無坐力炮、火箭炮等武器的設計相當巧妙,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在技術上也是有保障的,對合金材料、加工技術的要求並不苛刻,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應該是有希望研製出來的。但高射機槍、高射炮、輕便壓制火炮相應彈藥對合金材料和鑄造加工工藝的要求太高,雖然我們不缺鎢、錳、鉬等提高鋼鐵性能的原料,但其冶煉工藝需要反覆摸索。

將軍設計的中型坦克、裝甲車追求高防護性、高機動性和強大火力,這在設計上是自相矛盾的,或許要等到擁有強大輸出功率的柴油動力機研製出來纔有可能走上戰場,目前引進的民用拖拉機發動機生產線僅能滿足5噸以下裝甲車的動力需要。而大功率柴油發動機的研究即使在西方也是剛剛起步,受到缸體鑄造、室顫、氣爆、意外熄火等諸多問題的困擾陷入停滯,將軍給出的幾種解決方案或許可行,但需要一步步變成工業模型加以嚴格檢驗。

因此兵工廠離將軍期待中的生產能力還有巨大差距,或許還要讓將軍等待數年、十幾年,我自信是站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做出以上判斷,並不是有意推脫,希望將軍能夠理解。

陳海松對此表示理解,他知道目前中國的工業現狀和製造能力,之所以花重金買來這些還沒有人會使用的生產設備,就是希望藉助歐美專家、技術工人的幫助提升中國的製造水平,這是工業化進程中無法迴避的基礎性工作,中國需要工業、需要大量高等級的產業工人。

因此他沒有給兵工廠制定具體的生產指標,一切立足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高素質管理幹部、技術工人的培養,研發小組的創造性工作,新的製造設備的開發,加工技術的穩步提升,有了這些理念、知識、技術、設備奠定出基礎,纔會有中國軍工產品的不斷涌現。

在這個過程中,外國專家起着關鍵的引領和示範作用,你們是洋師傅決定着工業的未來,需要投入極大的工作激情、手把手地教會他們操作的技能、一絲不苟地嚴格要求他們、做出有別於在本國的額外奉獻,無疑是辛苦的,但也是極有意義的,中國人民會永遠感激你們。

PS:鞠躬感謝書友可玉的兩張月票支持,謝謝!祝新的一週裡工作順利、事業發達、心想事成!

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40章 衝突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158章 援兵到了第79章 遭遇戰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99章 聚攏精兵第55章 旱地育苗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2章 激戰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217章 南澳島第236章 南洋軍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344章 甦醒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1章 延安訪友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27章 別不服第98章 星星峽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83章 暫別華北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279章 海陸衝突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91章 抗日誓師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73章 發展工商第53章 決戰3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1章 廣靈接敵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23章 又是平型關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232章 戰爭準備
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40章 衝突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158章 援兵到了第79章 遭遇戰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99章 聚攏精兵第55章 旱地育苗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2章 激戰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217章 南澳島第236章 南洋軍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344章 甦醒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1章 延安訪友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27章 別不服第98章 星星峽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83章 暫別華北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279章 海陸衝突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91章 抗日誓師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73章 發展工商第53章 決戰3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1章 廣靈接敵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23章 又是平型關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232章 戰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