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

“陶夫人派頭好大。”坐在前面一桌的四太太這時候回過頭來說了一句,笑吟吟的。

杜氏微微一笑,未置一詞。

孔太太回來的時候,依舊坐到杜氏身邊。靜漪聽到她低聲說:“……家裡有急事呢……咱們且聽戲,今兒程老闆和孟老闆的戲真是絕了……”

靜漪按了下手指。

被瓜子殼扎傷的指甲印子,滲出一絲暗紅來。

回去的路上,靜漪沉默。

杜氏似乎有些累,也不說話,只是在下車前,她說:“過兩日,陶家閤家上下來家裡做客,你可不能總這麼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既是答應了你父親,就該歡歡喜喜的,知道嗎?”

“知道,母親。”靜漪回答。

車窗開了一條縫隙,吹進來的風,涼颼颼的。

靜漪說完這句話,摸了摸自己的手臂。

*************

陶盛川攜眷來程府作客的日子,是在七月十九。

前一天剛剛下過了一場雨,從早上起天氣晴朗而略有些潮潤,已然沒有前些日子的酷熱難耐。

“有些秋意了。”宛帔坐在靜漪的房裡,望望窗外,又望望正在翠喜和秋薇的幫助下試穿新衣服的靜漪。

一身藕荷色的裙褂,穿在靜漪身上,襯得靜漪愈加的膚白如雪。

宛帔這樣看着,就有些發呆。

她彷彿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一樣是一頭如墨般的發,點漆似的眸,彷彿珊瑚的脣,編貝樣的齒……就連眉宇間的那一絲憂鬱,都像極了。

她強抑住喉間就要逸出的嘆息。

翠喜正拿了一掛珠鏈,宛帔見狀走過來,拿過來,給靜漪戴上。

“娘,我自己來。”靜漪說。

靜漪摸索着珠鏈的掛扣,在頸後扣了半天才弄好。

指甲蓋大小的顆顆渾圓的珠子,呈深紫色。

“太太想的周到,這新褂子的顏色,正得這樣的珠子配纔好看……我記得前陣子姑姑給你那一掛珠鏈呢,雖然沒這個大,也很看得過去……”宛帔替靜漪弄整齊些,從鏡子裡看看。正在最好年紀的女兒,不施粉黛,已然好看至極。她微笑了下,輕聲的囑咐:“聽說今兒陶夫人是要來的。女客還有陶家二少奶奶。你記住不要多話,聽你父親和母親的話行事……聽見沒有?”

靜漪看了宛帔,微笑了一下。

笑靨淺淺兩彎紅脣,笑是無憂無慮的樣子。

電話鈴響起,秋薇趕忙跑去接了電話。

“娘知道你心裡還不痛快。”宛帔揉着靜漪的頰腮,說:“不痛快也得忍着,好歹今兒這場面你得撐下來。”

靜漪說:“好。”

這倒是完全不成問題的。她從小就知道,其實越是大場面越好應付,她只要不說話,跟在母親身邊就行了。

外面秋薇放下聽筒說:“太太,大太太那邊來電話,說時候差不多了,要咱們過去呢。”

靜漪轉身湊近了鏡子,拿手帕擦了眼角,笑着說:“娘,咱們走吧。”

宛帔見靜漪是這樣的態度,心想能高高興興的去,這總歸不是壞事。她心下略安,交待翠喜跟着去。她一轉身的工夫,忽的覺得哪兒不對勁,隨手撈過靜漪的手腕子,問:“剩下的那隻鐲子呢?”

靜漪見母親臉上倏然變色,頓了一下,知道沒法子瞞天過海,就說了實話:“前些天在街上送給那馬伕了。”

喬媽翠喜都吸了口涼氣,不敢出聲。

宛帔一口氣險些沒上來,就聽靜漪又說:“還有上年生日,大姐給我的珠鏈。”

宛帔握着帕子一下子打在靜漪的肩頭,說:“你……你這孩子,你要氣死爲娘是不是?你……你明知道那是……那是什麼……你!”她一時深悔自己這些日子神短,竟又沒顧及到這微小之處,於是手指忍不住要狠狠的去戳靜漪的頭,忽然想到眼下最緊要的不是罵靜漪,急忙對翠喜說:“快,快回屋去拿……開箱子找那對羊脂玉鐲……我記得……”

“在那描金漆皮箱子最下面一格。”翠喜說。

“去找!找到快些拿來,快!”宛帔這邊打發翠喜出去,一手拉了靜漪,拖着她就出了房門,“先戴上,說不定還能矇混一時……不管送給了誰,去要回來……”

“送人了怎麼還好要回來呢。”靜漪說。

“怎麼不好要回來?不管用什麼辦法,不惜代價都得要回來!”宛帔說。

靜漪聽着,母親講話不慣厲聲厲色,這麼狠的話,仍是柔和的語調。

“娘,您說話,越來越像父親的口氣了。”靜漪說。

宛帔氣結。她也知道自己剛剛是氣糊塗了,聽靜漪說是送給馬伕了,她也就知道一定是要不回來的。怪就怪這幾日她只顧了盯着她老老實實的呆在房中不出去,愣是沒想到注意到這兒來。她一轉眼又瞪喬媽和秋薇。這二人自知理虧,早就悄悄兒的退了幾步遠,也不言聲。

“娘,這些身外之物,有和沒有,又有什麼關係?橫豎我人都在這裡的。”靜漪說。

等翠喜捧着一個錦囊來到近前,宛帔劈手把那錦囊取過來,顫着手把錦囊的抽口打開,金色的絲絛在她手裡亂戰一氣,囊中玉鐲叮鈴脆響。一對樣式古樸的羊脂玉鐲子被宛帔拿在手上,二話不說,給靜漪每個手腕戴上一隻。

靜漪看那鐲子,雖然和她原先那對從玉質到款式不盡相同,乍看上去卻足以以假亂真。若不近了看,還真是分辨不清的。她攏了鐲子。

宛帔將錦囊塞回翠喜手上,握起靜漪的手腕子,拽着她邊走邊說:“記住了,袖子攏好了……若是被太太看到,或者老爺看到,我看你怎麼辦!那是陶家當初定親的時候給的信物,信物怎麼能丟了!”

“瞞着母親?”靜漪問。

“今天當然得瞞着,你想討打嗎?”宛帔沒好氣的說。

“母親再不爲這樣的事打我……”靜漪低聲嘟噥。

“你還有理了,這是尋常的事情嗎?”宛帔說。

她也不要轎子擡,拉着靜漪走。

婆子擡着兩擡小竹轎跟上,被她一揮手屏退。

靜漪跟着宛帔走,總是要適應她的腳步。

宛帔生了氣,腳下卻比平時走的更快些。

靜漪低頭,從母親長長的裙下,根本看不到鞋子——父親妻妾四人,唯有她的母親是小腳的——她想象不出,這對小腳竟也曾遠渡重洋,也曾跟着父親去過歐洲大陸幾乎所有的國家……她也不能想象,母親這樣的小腳女人,走在萊茵河畔時候,是什麼樣的情形。哦,母親是從不穿洋裝的;穿上洋裝該是什麼樣子的?她其實不能想象,像母親,是穿洋裝的。她就是工筆畫裡走出來的仕女……

從杏廬到杜氏的住處要走好長的路。

宛帔走着走着,氣息似乎平了很多,也就漸漸的鬆了靜漪的手。靜漪倒來挽起她的手臂,被她拂開,瞪了一眼。

靜漪只好跟在她的身後。

她們是從側門走進了杜氏居所的院子裡。

靜漪心裡有些莫名的發慌,雖然她主意已定。而她也已經知道今天她要見到誰……這幾天,她想了無數次,見到陶驤,她要說什麼。

遠遠的傳來腳步聲,靜漪追上去拉了母親的手一下。

此時她們正順着廊子走,隔着院牆上鏤空的窗,能看到那院子里正走進人來——靜漪拉着母親的停下來,說:“娘,等等,有人來了。”

宛帔皺眉,靜漪對她示意。

她便透過那窗子看過去。

隔着亮紗,應是她們能看到院子裡,院子裡的人看不到她們——走在最前面的是程府的大管家程大福。他在右前方引路,不時要稍停一下腳步適應後面的各位。

靜漪看到一位身材挺直而高大的長者。從走道的姿勢,此人定然是軍人無疑。也就是說,他應該就是陶盛川了……與陶盛川走在一處的是父親。穿着長衫的父親,和同樣穿着長衫的陶勝川攜着手,談笑風生。

她見慣了父親不苟言笑,這麼發自內心的高興樣子,實屬少見。

程世運與陶盛川不時大笑。程世運偶爾指點一下宅內某處,陶盛川腳步稍作停留,說句什麼,就又是一陣會心的笑聲。

靜漪不知不覺的就攥緊了手。

跟在陶盛川和程世運身後的是三男兩女。除了細瘦高挑的之慎,那兩位男子同陶盛川的身材氣質都很相似,比起之慎來,幾乎要寬厚出一半去。那兩位女子一老一少,都身着旗袍。

靜漪的目光鎖定在走在最後面的那個男子身上——比起其他人來,陶驤的腳步顯然更穩。新近來程家做客的人不少都是慕名來參觀慶王府風采的,進得園來,無不左顧右盼,他卻目不斜視……靜漪正想着,陶驤就轉了下頭。

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七)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五)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三)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八)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六)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三)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十三)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五)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九)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一)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三)番外:《鴛鴦錦》(七)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二)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五)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八)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十九)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十)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四)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二)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十四)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一)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五)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十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十)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十四)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十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四)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一)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三)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十五)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四)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十)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三)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十七)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二)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三)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五)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九)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六)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六)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十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八)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四)番外:《鴛鴦錦》(六)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四)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八)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八)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二)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六)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二)第十九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一)第二十五章 雲開雨霽的虹 (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四)番外:《鴛鴦錦》(五)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九)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五)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八)番外:《美人如花隔雲端》(六)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一)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三)第二十五章 雲開雨霽的虹 (九)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七)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四)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二)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四)第二十五章 雲開雨霽的虹 (三)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八)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十九)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八)番外:《鴛鴦錦》(十)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18)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九)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十)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七)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六)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八)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六)
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七)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五)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三)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八)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六)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三)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十三)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五)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九)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一)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三)番外:《鴛鴦錦》(七)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二)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五)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八)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十九)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十)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四)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二)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十四)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一)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五)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十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十)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十四)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十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四)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一)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三)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十五)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四)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十)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三)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十七)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二)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三)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五)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九)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六)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六)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十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八)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四)番外:《鴛鴦錦》(六)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四)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八)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八)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二)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六)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二)第十九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一)第二十五章 雲開雨霽的虹 (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四)番外:《鴛鴦錦》(五)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九)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五)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八)番外:《美人如花隔雲端》(六)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一)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三)第二十五章 雲開雨霽的虹 (九)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七)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四)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二)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四)第二十五章 雲開雨霽的虹 (三)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八)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十九)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八)番外:《鴛鴦錦》(十)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18)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九)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十)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七)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六)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八)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