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難分難解的局 (三)

“靜漪!靜漪!”

……

陶驤站在門外等着。地上已經落了一層菸蒂。

他低頭看看趴在身邊不像個活物的白獅,似乎從他站在這裡開始,它就沒有移動過了……但是它的小眼睛瞅着他,也跟着他移動的腳步晃動着,閃着怯怯的、溫柔的光。他忽然間心裡像被伸進一之手來,胡亂地攪動着,本來便煩躁不堪,此時更亂成一團。

樓上還是很安靜,醫生來了,母親也來了。

這院子裡所有的人除了他的親隨,此時都聚集在樓上。已經挺長時間了,沒人下來告訴他上面到底怎麼樣了……聽着外面有動靜,李大龍提醒他,他擺了下手。

院門外進來的是陶老夫人身邊的陳媽。

陶驤以爲只是陳媽來了,不想陳媽身後緊跟着是一頂軟轎。他一愣神的工夫,陳媽便說:“七少爺您在呢,老太太來看看七少奶奶。”

陶驤丟了菸蒂,急忙過去。

等他到了近前,陳媽已經將轎簾打了起來,他忙彎身去扶祖母。

陶老夫人看他,卻將他手臂推開,出來盯了他一眼,不聲不響地往裡走。

“奶奶。”陶驤追上去。老太太凌厲的目光讓他有些狼狽。

陶夫人已經收到通報,知道老太太來了,忙從樓上下來,見陶驤跟在老太太身旁,不敢出聲的樣子,她也忙過來攙了老太太,說:“母親着急了吧?正想着讓人去跟母親說呢。”

她說着給陶驤遞了個眼色,讓他暫且一旁待着。不料陶老夫人偏偏看到,她便說:“母親,先坐。大夫在看呢,等會兒就下來了。依我看沒有大礙……”

“依你看,這兩個孩子還沒有大礙呢吧?”陶老夫人斜靠在沙發上,說。

陶夫人被老太太一句話說的臉上頓時有些掛不住,忙說:“母親,我知道您老人家着急。有什麼怪罪的,您只管怪罪我。是我沒看好他們,讓您操心了。”

“奶奶,不能怪母親的。”陶爾安輕聲開口。被陶夫人攔了下,還是微笑着對祖母說話,“就我知道的,老七已經算是好的。奶奶也不是不知道靜漪的性子……”

“大姐。”陶驤開口。

爾安看一眼他鐵青的臉,沒有說下去。

陶夫人轉向陶驤,問道:“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閤家都在等着靜漪回來,居然是在這樣回來的。吵架吵到外頭去,還動了傢伙,這真是頭回聽說!老七,你們這是存心想要折騰的我再丟一個孫子是不是?”

陶驤一怔。

見他發了愣,陶夫人輕聲說:“靜漪有身孕了。還不到兩個月。原本身體調養的不錯,胎相很穩。只是這些日子勞累,加上今天是激動太過,纔會暈倒。老七,這些日子要靜養,你不要和她再起衝突。無論如何,她和胎兒眼下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排到後面去。”

她說着話,語氣就越來越嚴肅。

陶驤望着母親,擡手按了下額頭。

“我上去看看她。”他說。

“她剛醒,你上去看看也好。只別讓她再激動起來。”陶夫人說。

щщщ● ttkan● ¢Ο

爾安皺了眉,說:“還是不要吧……這會兒靜漪看了他,還不得……”

“老七上去。”陶老夫人開口。

她手上那串佛珠,磕在沙發扶手上。

陶驤點頭,同母親和姐姐也點點頭,上樓去了。

聽着他的腳步完全消失,陶老夫人才開口問:“沒有怎樣吧?”

陶夫人搖頭,說:“只是不肯說話。怎麼問也不說。許是見了老七能好些?”

“我看險。”爾安不以爲然。看老祖母沉吟,她不由得抱怨,“奶奶,虧得您疼她……我當初就說,就算老七肯,也不要勉強。強扭的瓜不甜。”

爾安氣的很。

陶夫人眉頭一皺,轉眼看她,她說:“母親別怪我說話沒輕沒重。在我看來,就是這樣的。”

“好了。”陶老夫人開口,有些不耐煩地說,“都住嘴。現在要緊的是這個嗎?”

陶夫人和爾安都住了口。

陶老夫人看了兒媳婦,問道:“我聽你話的意思,靜漪懷孕,你早前是知道的?”

陶夫人沉吟片刻,明知也是瞞不過老太太的,就說:“前陣子她受傷,趙大夫給把脈,看出些跡象來,只不能很確定。一直小心用藥的。是我看她的狀況,不讓聲張的。等穩定下來也就好了。這次回南京去,我讓張媽跟着。旁人去我也不放心,張媽對老七和靜漪的心這府裡上下都知道,我更知道。”

陶夫人說着,看了看下來後便默默立於角落的張媽。

爾安吸了口涼氣,失聲道:“母親,您這心思用的!被靜漪知道了,這……”

“她若是定了心思給老七生兒育女,我也不至於這麼小心。”陶夫人說,“再者,如果她連自己的身子都照顧不好,怎麼能護的好孩子、將來怎麼能護的好老七?”

爾安見母親是這個態度,雖不贊成,也住了口。

陶老夫人見她們都看着自己,擺手說:“虧你這麼用心。靜漪呢?自個兒沒疑心?”

陶夫人看了張媽,張媽說:“也疑心的。少奶奶身子一直在調理中,有些個異常她沒有太往心裡去。這些天心情不好,到南京就不舒服。少奶奶本想晚些時候回來,讓醫生檢查下的,就是沒來得及。”

張媽說的沒來得及,陶老夫人她們都明白是什麼事,也就沒有問。

屋子裡靜下來,各人都存了自個兒的心思,一時誰也沒有出聲。這明明是一件再好不過的大喜事,可是又說不出來哪裡不對勁兒,讓人沒辦法兒全心全意地高興起來。

還是陶老夫人先舒了口氣,氣氛稍稍鬆動。

“母親,這是喜事。恭喜母親又要添曾孫了。”陶夫人說。

“我也恭喜你,又要做祖母了。”陶老夫人微笑了。她叫張媽近前來,“張媽過來。我有話要吩咐你。”

她細細吩咐張媽這些日子要注意些什麼。

她本就通醫理,叮囑起來自然不含糊。就連剛剛下來的趙大夫,聽了也陪着點頭。

“張媽你是府裡的老人兒,怎麼做不用我多說。照顧好七少奶奶,是你大功一件。”陶老夫人說着,讓她下去。擡眼看了趙大夫,微笑,“生受你了,趙大夫。勞煩你照顧孫媳婦。”

“恭喜老太太,恭喜太太,七少奶奶沒有大礙,這些日子小心照看就好。這可是府上的大喜事。”趙大夫忙說。

“家裡多年沒有這樣的喜事了,的確值得慶賀一下。”陶老夫人滿臉喜色。

趙大夫又說了幾句吉祥話便告辭。

“德廣,送趙大夫出去。”陶老夫人微笑着說。

等醫生走了,陶夫人看着她臉色,問道:“母親是這就回去,還是上去看看?”

陶老夫人擺擺手,看着媳婦,說:“往後還得你多操心。這兩個小冤家,沒一日消停的。難爲你了。”

“母親這是說哪裡話。”陶夫人心裡一暖,說,“我也只盼着他們好罷了。”

“你去忙你的。前面還有不少事,盛川等着消息呢吧?告訴他去吧。這是好事,也讓他高興高興。”陶老夫人說。

陶夫人想着老太太必然是想留下來和靜漪說說私房話的,況且也確實要回去和丈夫說一說。她便讓爾安留下,自己帶着人先走了。

爾安陪着祖母,替她捶着手臂。

“大姑娘,”陶老夫人開口。

“是,奶奶。”爾安見祖母有話說,停下來手。

“你也是四十歲的人了,我素來覺得你雖脾氣急些,遇事是穩重的。這回打你回來,我從旁看來,你還得再沉些纔好。”陶老夫人說。

爾安知道祖母的意思,輕聲說:“奶奶教訓的是。可這些話我憋在心裡好幾年了。眼見着她折騰我兄弟,我沉不了。奶奶,您告訴我,到這會兒,您有沒有後悔贊成老七娶這門媳婦兒?”

陶老夫人沉默。

“娶妻求淑女……她怎麼看也是好的,只這樣脾氣,真受不了……老七若是軟和些的性子,整日供着她也成。老七偏又不是。他還擔着那麼重的擔子,整日讓他爲了她煩心麼?”爾安說着,輕聲嘆了口氣,“奶奶您就不心疼老七?”

“老七怎麼樣了?”陶老夫人似乎沒有聽進去,轉而問道。

爾安聽了聽樓上的動靜,問:“讓人上去看看?別再一言不合,又出什麼幺蛾子……”

陶老夫人瞪了她一眼。

爾安又笑出來,過一會兒,才說:“要說,我剛剛聽大夫那麼一說……奶奶您知道我心裡有個什麼念頭麼?”

“什麼念頭?”陶老夫人問。

“憑這兩個,生出來的娃娃,得是多好看呢?”陶爾安說着自顧自地笑起來,簡直完全不見了剛剛那副一肚子怨氣的模樣。

陶老夫人莞爾……

陶驤上了樓,敲門後秋薇給他開了門。

秋薇輕聲說:“姑爺,小姐說……”她看陶驤的臉色。

陶驤點點頭。

猜得出來這時候她必然是說不想見他的。

但是秋薇沒有阻攔他,而是說:“姑爺進去看看小姐吧,讓她千萬好好兒保重。秋薇不知道該怎麼說……姑爺,不管您和小姐之間怎麼着,看在她懷着孩子的份兒上,不要對她發火。”

她說着,臉紅透了。忙屈了屈膝,走開。

留下陶驤在門外,愣了一會兒才進去。

靜漪正躺在*上,看到他進來,沒有出聲。

她的目光很冷。

陶驤走近些。

也不過是一個鐘頭沒見面,她卻好像藉着這個鐘頭跑的很遠了。

他坐下來,伸手握住她的手,冰涼的手,並沒有抽離。

她只是看着他。手在發顫,不知道是不是在怕他……她總歸是有些怕他的。

“靜漪,”他低聲。目光從她臉上移到她身上,她動也不動,任他打量。他看着她的身子。

“你出去。”她說。眼神裡有股強烈的抗拒。彷彿被他看着,她都不願意。

他目光定住。

她面容清冷的很。

“我不知道這是真的。”他開口。

“這個孩子……來的真不是時候。”她說。

“你說什麼?”陶驤看了她。

“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她低聲重複了一遍。

陶驤彷彿還是沒有聽清她說的是什麼,盯了她,似乎是要辨一下她的話。他的手扯住她的衣領,低聲問道:“你的意思是,這個孩子,你又不想要了,是嗎?”

靜漪嘴脣動了動,卻沒有出聲。

陶驤手攥的更緊,她呼吸都困難了,還是不出聲。

“不想要也可以。但是得我點頭。”他冷着臉。

靜漪看着他,死盯着他的脣。彷彿從他嘴裡吐出來的每個字,都在抽她的心。

“聽着,你給我老老實實地養着。這孩子有半點閃失,你預備好了看着多少人給他陪葬。”他聲音低卻如重錘。

靜漪咬住了牙關。

陶驤看着她倔強地硬生生憋着不落淚也不出聲,心裡的怒火更勝。

他鬆了手,說:“你肯聽話,我也許考慮你的要求。”

她一口氣遞上來,按着胸口,臉色由白轉紅,仍是難看的很。

“靜漪。”他啞聲。

“你別逼我。”靜漪終於說。她看着他,“早知道是現在這個樣子,當初我不會起想要給你生個孩子的心……你可能只是隨口一提,根本不稀罕。你想要個孩子,哪裡還愁沒人願意給你生……你不稀罕,難道我就稀罕麼?要怎麼處置我和這個孩子,你早作決定。”

她抓着被面。柔軟的綢子在她手下被揉出了凌亂細碎的皺。

陶驤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靜漪吸着氣。有些堵在喉間的話,想問問他的,卻硬是梗在那裡,上不來。她覺得自己憋的簡直要昏了。她看得出來他怒火越來越旺盛,說不準下面,他會不會將他隨身帶的槍抽出來打爆她的頭……她想剛剛她拔槍對着他的時候,他是那麼鎮靜,應該是知道,她無論如何都下不去手的吧。

他知道她對他是下不去手的,他知道她的人她的心,對他來說是完全征服了的……他能夠像貓兒戲耍小鼠,因爲明白小鼠怎麼逃,自己都能一爪子將它按住。所以她此時就更加的痛苦。不知道該恨他,還是該恨自己。

“你出去……出去!”她伸手推陶驤。

陶驤心站了起來。

薄薄的被子覆在她身上,湖水綠的綢子上繡的是戲水的鴛鴦,隨着她輕緩的呼吸,鴛鴦和蓮葉也輕緩地晃動……他沒有再說什麼,終於走了出去。

靜漪聽着他腳步聲消失,睜開眼。

門又開了,腳步聲很輕是秋薇來了。秋薇不說話,看着她。她的手從被底伸出來,秋薇握住。秋薇眨着眼,淚滾下來,說小姐要保重……她眼望着秋薇。這些日子這丫頭跟着她,雖不說什麼,總是替她擔心的。她不管怎樣都在維護着她……她擡手給秋薇拭淚,小聲說:“別哭,整日的盼着說等我懷了娃娃,要做這個做那個,現在不成真了?”

秋薇卻哭的更兇了。

靜漪轉過臉來,*帳垂着,紅紅火火的,是母親當年繡的百子圖,她還記得,母親一剪子落下去,剪出一道口子,幾乎毀了整幅的百子圖……母親有辦法,她用繡線繡了圖樣遮住了裂痕。到現在她都不記得那裂痕在哪裡了……母親說有辦法的,只要不是不可彌補的錯誤都可以挽救。但她說的是繡花吧,很多事情是沒的救的。不管怎麼想辦法補救,都會留下深深的疤。

她掙着起了身,扯着帳子。

秋薇攔着她,說小姐就別動了,要做什麼我來。

她指着帳子說把這個收了,快收了……秋薇哭着說這是太太給小姐的,掛着吧這個時候小姐看了心裡想着太太些。秋薇說太太會高興的。

靜漪抱着帳子全身都在抖。

她心裡難受的很,轉身靠在秋薇懷裡,想哭卻仍然是哭不出來……不知過多久,只覺得自己頭腦發昏。聽着有人叫她漪兒漪兒,她只是動不了。也不知那是誰,聲音那麼溫柔……彷彿還聽到幼童的笑聲,咕咕、咕咕的。她眼眶溼濡,似乎是被淚海淹沒了,想掙扎卻無論如何也掙不開。她知道自己這是在做夢。這樣的情形最近經常發生,她常常分不清夢境和現實,也會覺得如果不是夢、是真的也很好,可是今天她異常難過……

……

“還沒好轉嗎?”陶夫人問趙大夫。

已經好幾天了,靜漪病的昏沉沉的,總不見好轉。

趙大夫搖頭,輕聲說:“少奶奶懷着胎,不敢下重藥,好的自然要慢一些的。”

陶夫人看看坐在*邊的陶老夫人和陶因澤,示意醫生借一步說話。

陶老夫人見他們出去了,看着發燒到昏沉沉的靜漪,道:“再這麼下去,也不知道究竟保得住還是保不住這胎。”

陶因澤看了靜漪一會兒,嘆口氣。自打靜漪回來,她總惦記着,日日都過來。陶因潤和陶因清總因爲這次陶程兩家的矛盾對靜漪生了些嫌隙,不過是問一問罷了。她卻從心裡疼愛靜漪的。

“大姑,心裡難受吧?”陶老夫人問道。

陶因澤沒好氣地說:“我難受有屁用。這想不開的小崽子,那些閒事放在心上做什麼。乖乖兒地給陶家添個孫子,外頭翻了天日子不也照過麼?”

陶老夫人知道她心直口快的。

“我聽說盛川和老七談過了?”陶因澤問。

陶老夫人點頭,說:“想把事情壓一壓。太過了,恐怕不好。”

陶因澤看看靜漪,說:“我也這麼想。程家的事,到底看着靜漪。”

“老七未必肯聽。”陶老夫人說。

“造反麼,兒子不聽老子的。都下那麼狠的手,刺刀見紅,日後怎好相見?”陶因澤哼了一聲。但也沒有說別的。這在她看來畢竟是大事。她們以及陶老夫人擔心靜漪歸擔心,勸說也可以勸說,總不至於因此果真管起外頭的事來。

“仍是看着靜漪。”陶老夫人說。

陶因澤眉一豎,說:“靜漪也經不起這麼反覆地折騰。”

陶老夫人明白她的意思,兩人對視一眼,一齊嘆口氣。

靜漪沒有醒來的跡象,兩位老太太又坐了一會兒,一道出了門。

外面陶驤竟然也在,正和陶夫人說着話。看到祖母和姑祖母,他過來。

陶老夫人知道他忙,也不忍說什麼,只囑咐了幾句,便離開了。

陶驤也讓母親先回去休息。陶夫人有些不情願,但陶驤堅持,她也只好先走。臨走又她又說:“程老爺這兩日就來。說是探望你父親,究竟也是不放心靜漪的緣故。無論如何不要在這個時候橫生枝節。你父親的話,你細想想。”

陶驤送走陶夫人,在院子裡踱了會兒步子。

已近中秋,院子裡的花木見了蕭瑟……

陶驤正要上樓,月兒上來稟報,說孫少爺來了。陶驤便站下了,等着福順將麒麟送上來,他微笑着問:“自個兒來的?”麒麟兒還穿着校服。青色的中山裝和小帽子,顯得孩子很有精神頭兒。

陶驤看着,比往日更覺得麒麟兒漂亮結實。

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四)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淡的石 (一)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六)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的雪 (四)番外:《鴛鴦錦》(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三)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九)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九)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四)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七)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五)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一)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七)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七)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五)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六)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一)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五)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六)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五)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七)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八)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八)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二)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一)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六)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一)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九)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六)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三)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十三)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九)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九)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三)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三)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七)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三)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三)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六)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九)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八)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二十)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七)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一)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六)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二)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三)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四)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九)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二)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十六)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一)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七)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九)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九)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五)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十一)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七)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十八)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一)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五)前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淡的石 (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十四)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四)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九)第十九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一)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八)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二)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四)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五)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七)
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四)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淡的石 (一)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六)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的雪 (四)番外:《鴛鴦錦》(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三)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九)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九)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四)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七)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五)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一)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七)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七)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五)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六)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一)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五)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六)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五)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七)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八)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八)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二)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一)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六)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一)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九)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六)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三)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十三)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九)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九)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三)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三)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七)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三)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三)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六)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九)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八)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二十)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七)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一)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六)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二)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三)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四)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九)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二)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十六)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一)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七)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九)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九)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五)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十一)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七)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十八)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一)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五)前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淡的石 (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五十四)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四)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九)第十九 乍沉乍酣的夢 (二十一)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十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八)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二)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四)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五)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