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徐州任務

回到小山城,結束遊程的陳璘,依然興奮異常,連帶着對手中的青銅燈都歡喜不已,拿着手上左瞧瞧右看看。

次日,“陳璘,有電話。”剛到自己辦公室的陳璘,就聽見值班室有人喊。

匆匆跑到值班室,接起電話,“陳璘嗎,我是楊任,回來了這麼長時間,怎麼不來報道?”電話那一頭馬上就是一通訓斥。

糟糕,忘了到華東區小隊進行預備隊員報道,光顧着陪女孩旅遊了,陳璘苦笑。

“明天坐車過來,後天有個任務,人手不夠,你跟着練練手。”罵完了的隊長楊任這樣交代。

陳璘一連串“是,是,是”,點頭哈腰,總算把電話掛了。

掛了電話的陳璘突然反應過來,上班第一天又要請假啊?欲哭無淚呀。

這回是真忘記了,其他隊員的職業就是隊員,而陳璘則在鄉鎮裡還當着一般工作人員呀。

要辭去這個職務,陳璘又有點捨不得,畢竟這個職務是畢業以後,費勁九牛二虎之力,自己努力參加招考取得第一個工作崗位。

下午,陳璘戰戰兢兢地將一張“家中有事”的請假條遞給鄉鎮黨委書記。

書記先是漫不經心地看了一眼請假條,突然瞪大了眼睛,馬上站了起來,指着陳璘破口大罵,“家中有事?你要請假也不要用這麼爛的藉口。你今年請了多長時間假,還要不要工作了,半年以上連續請假,單位可以處理你,知不知道。”

隔壁的鎮長,聽到書記辦公室的動靜,急忙轉了過來。問清緣由,鎮長問陳璘,“你確有急事?”

陳璘苦笑,“真的是有急事,需要再請半個月假。”

鎮長回頭對書記說,“還沒到年關,也沒這麼忙,陳璘真有急事,就批給他吧,下不爲例就是了。”

書記氣呼呼地迴應,“你又在做好人”,卻伸手拿筆在請假條批了。

鎮長從桌上拿過請假條,遞給陳璘,“找一份工作很不容易,不要拿來玩了。”

陳璘急忙點頭應是,狼狽不堪地逃離了書記辦公室。

還是沒有報到成,剛到的陳璘跟着楊隊直接上了火車去了徐州。

徐州古稱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徐州建城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帝堯時建立的大彭氏國,以彭城之名的見諸文字是春秋時即公元前573年,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夏禹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爲九州,徐州即爲九州之一。

“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員,都派出去盯人了,連預備隊員都撒出去了。這段時間不知搞什麼東西,全世界超常人類大暴動?怎麼到處都有牛鬼蛇神。”楊隊恨恨地說,一口接一口地抽着煙。

被拉到車廂連接處,看着楊隊抽菸的陳璘苦笑不已。你要抽菸,就自己來抽,幹嘛要我來陪着抽二手菸幹嘛,陳璘心想。

“到這裡說話方便點”,楊隊在那裡吞雲吐霧。

是你抽菸方便吧,陳璘腹誹。

“徐州的任務,不是很重。有個日本人電腦遊戲工作室,突然跑到徐州來,說考察三國時期戰亂歷史,以備設計遊戲背景。我呸,日本人都是小鬼子,有這麼好心給我們宣傳傳統文化?來的人裡面有一個控制對象,需要盯着。本來休假的我,只好親自出馬了。控制對象,我盯着,工作室的人,就要你來盯了。只要他們沒有什麼異動,就不需要動粗。”楊隊亂七八糟的介紹着任務內容。

“盯什麼?怎樣纔算異動?”陳璘詢問。

“我也不知道。”楊隊毫不負責地耍賴道。

楊隊遞給一隻*****,五個**,也不知道從身上什麼地方摸出來的。楊隊說,“看訓練成績,你玩56沖和黑星比較高手,異能培養卻是倒數第一,不過盯人不需要什麼異能,也用不上56衝,給你一隻我備用的黑星好了”。

黑星手槍是地下世界對*****的稱呼,因其握把上刻有一個大五角星而得名。

陳璘接過手槍,楊隊又說,“你自己的配槍,回頭報道了再說。”

還能有自己的手槍,陳璘一陣心喜。

到的據點是一個院子,前庭後院大得很,環繞一週都是大樹遮擋住窺視的視線。裡面的設施也很先進,關鍵是香菸儲備很多。

監視任務平淡無趣,也沒出什麼大事。楊隊帶着陳璘偷偷摸摸在日本人居住的酒店對面,包下一間房間,裝上監視設備,二十四小時看着就是了。如果他們要出去,還可以跟着出去順道免費遊覽景點。

只是監視人手只有兩個,不能換班,爲了防止還是嫩手的陳璘被認出來,外出的監視都是楊隊自己出手的。

只是某一天晚上,楊隊出去了,半夜灰頭灰臉地回來,似乎跟人打了一架。隔天,日本人隊伍也馬上離開了中國,直接坐飛機返回日本。小日本的那個監控對象明顯受了點傷,走路一瘸一瘸,還拐着手臂。

陳璘正以爲任務結束,可以回去了。楊隊突然對陳璘說,“這樣啊,難得出來一趟放下風,反正也沒什麼大事,任務時間延長點,我們多呆在這裡幾天好了。”

看陳璘有點心不甘情不願,楊隊馬上說,“我看你很喜歡刀術,我也算是愛用刀的高手,教你幾招拔刀術,你在這裡據點的場地上多練習練習,等練得差不多了,我就剛好回來了。”

陳璘無奈的點點頭。

劍,是“百兵之君”,充滿着仁君之志。刀,卻是“斬伐之器”,散逸着霸王之氣。

古書云:“刀,到也。以斬伐其所乃擊之也。”殷商時已有銅刀,相傳西周時以“昆吾”的刀最爲著名,但用刀盛世還是戰國時期騎兵作爲獨立兵種出現以後。秦末到西漢初年,作戰時騎馬用刀斬劈,可格,可刺,已明顯優於劍的直刺。東漢末年,適合劈砍的環柄刀在戰場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國,軍隊大量裝備的短兵就只有刀了。到《唐六典•武庫條令》中只有刀制,而無劍制。

刀以劈砍爲主,“刀之利,利在砍”。

刀法是刀技與身法是相結合的,刀技主要有前刺、上挑、斜劈、後撩、下砍、後藏、旋掃、擋擊等基本招式,還有弓步、馬步、擰、仰、俯、轉、翻、閃等基本身法。刀法主要原則就是,刀若猛虎,動勢尚猛;刀法快捷,詭秘莫測;以腰助力,步疾刀猛。

楊隊教刀術倒是挺認真的,一遍一遍地耐心提點。只有五式,帶刀式,出刀式,壓刀式,按虎刀式,丟刀接刀式。

不過簡單的五招拔刀術,就耗盡了陳璘的精力和體力,拔刀術,拔刀,一拔就要見血,在不熟練的時候,見得可都是自己的血呀。

過來幾天,楊隊志得意滿,悠閒自在的回來了。陳璘卻瘋狂地練了幾天拔刀術,累得不行。

陳璘自覺拔刀術練得像模像樣的,卻被楊隊嗤之以鼻。

“今天不要練了,晚上休息一下,去逛下徐州夜市,明早我們回去了。”楊隊對陳璘說。

“好的”,陳璘其實也練得痠痛不已,也該休息一下了。

徐州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尤以兩漢時期征戰爲甚。千古霸王項羽的彭城大捷更是名垂青史,東漢末年飛將呂布亦是在徐州下邳戰敗被殺。兩漢文化在徐州留下了十分清晰地歷史痕跡,漢代青銅器和玉器爲代表的古蹟文物更是遍佈民間,只是難辨真僞。

徐州古玩市場一隅。擺地攤的人多在東北角吆喝着,淘金的、看看的、逛街的,熱鬧異常。

陳璘也在這一帶閒逛。楊隊隨手給了他一千元,說是出勤補貼。這可是筆鉅款,想當年,陳璘上學四年也才一千兩百多元學費,家裡還是千辛萬苦賣糧湊齊的。

看看古玩市場,管它真的假的,只要喜歡的,就買下來。陳璘典型的暴發戶思想。

路過一個油氈布隨便鋪的小攤子,陳璘停了下來。

攤主是個瘦瘦黑黑的小夥子,馬上討好的上前吆喝,“老闆,看一看,真的古玩,家裡沒錢看病,纔不得已拿出來賣了。”

陳璘沒理他,只是蹲下來,靜靜地盯着一把斷劍瞧着。看看可以,不能動手,要麼講價買下來,要麼不要講價,這是古玩市場的潛規則。講了價,又不買,是要遭人怨恨的。

很奇怪,陳璘在斷劍上看到了附着的白膏泥。

白膏泥,學術名稱是“微晶高嶺土”,是一種極純淨的黏土,在中國不少地方都有分佈,但以江西景德鎮高嶺的白膏泥質量最好,故名“高嶺土”。高嶺土土質細膩、溼潤,粘性十足,最顯著特徵是滲水性小,是上等陶瓷生產用土和化工原因。

因爲這種土潮溼時呈青灰色,故稱青膏泥;曬乾後則呈白色或青白色,才稱“白膏泥”。

白膏泥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以及鈣、鎂、鈉、鉀等氧化物組成,因爲粘性大,分子緊密,有神奇的防腐效果,秦漢時期的大型墓葬很少不用白膏泥來封墓的。

這把斷劍是鏽蝕而殘的,陳璘簡單的判斷。

可斷劍的材質是鐵質,鐵質兵器因爲氧化腐蝕厲害,如果是文物,基本上是難以保存下來。而青銅器不同,外表成鏽跡後會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進一步腐蝕。這也是越王勾踐劍等春秋戰國青銅器大多能流傳下來,而唐代佰刀卻無真跡流傳的根本原因。

斷劍的表面又附着有白膏泥,說明是剛從古墓中盜挖出來的,甚至可能是漢代古墓中挖出來的。

秦代多青銅兵器,漢代才大規模列裝鐵質兵器。東漢末年,常將性質類似鋼的上好鐵質稱爲玄鐵,如劉備募得玄鐵數百斤,請人鍛造成雙股劍、鐵脊蛇矛和青龍偃月刀。

估計也正是因爲鐵質斷劍,所以沒人相信這是古董,造成這把斷劍始終沒能完成銷贓。古代鐵兵器能保存下來,基本不可能嗎。

陳璘卻是無所謂,錢來得快了,就不是錢了。他看上斷劍劍身的不規則花紋了,如果是人工打造的,那就是如百鍛鋼樣的獨特花紋。

“多少錢?”陳璘問。

小販遲疑了一下,小聲說,“二百元”。

“多少?”陳璘一下沒聽清楚。

“一百元”,小販卻以爲開價貴了,畢竟這東西放在這裡,人家都說太假了,他自己也覺得是假貨。

陳璘隨手拿出一百元,遞給小販,從攤子上拾取斷劍。

小販很意外,收了鈔票,頓了頓,接着說,“老闆莫急,跟這東西一起撈出來的,還有一卷竹簡。竹簡這東西,很麻煩,出土遇光就會碳化變成灰黑色,如果沒有專業保存設備是無法保存的。我是裹在泥塊中一起撈出來的,沒有暴在光線下,也不知道是什麼。就一卷竹簡,又找不到大買家。我看老闆做生意很直爽,一口價,五百元,就一起給你了。”

還有這種東西,我這段時間怎麼老撿奇怪的東西,陳璘很納悶。

“好的,拿個箱子裝起來給我”,陳璘也沒多想,就答應了。

小販對隔壁攤位的人說了幾句,叫陳璘等一下,就急忙趕回去拿竹簡了。

很快,錢貨兩訖。陳璘隨口多問了一句,“這東西是哪裡撈的?”

小販謹慎的回答,“睢寧縣古邳那一帶,呂布戰死的白門樓就是那一帶。”

陳璘哦了一聲,沒再多問,抱着紙箱準備回去了,總得留幾塊回家改善下伙食呀。

回到院子,楊隊留下一張信箋,人卻早已先走了。

原來楊隊又接到電話,有事趕到京城去了,叫陳璘自己先回家,報到的事情等他回到華東駐地了再通知陳璘。

第三十四章 高能電池第七十章 山海計劃第七十章 山海計劃第四十九章 軍演泄密第九十章 行星礦物第四十五章 星空幻想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七十二章 特殊合金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六十章 世家隱秘第八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七十五章 暗中交鋒第二十四章 教訓地痞第二十八章 翡翠氣化第十章 深山養傷第九章 和尚獄友第四十章 再臨洞天第一零五章 大乘修士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七章 徐州任務第七十六章 藏南有事第五十四章 泰銖淪陷第十八章 再會老頭第七十五章 暗中交鋒第十四章 英國大廚第六十四章 再襲金丹第五十一章 電池暴利第一零四章 遠征部隊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四十三章 因果報償第六章 普陀贈書第十章 深山養傷第二十三章 國內分部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二十章 船廠騙局第二十九章 緬甸軍閥第一零五章 大乘修士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第七十一章 幼兒風波第八十四章 無名洞窟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四十五章 星空幻想第九十五章 末法悲哀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十六章 移民英國第四十二章 核反應堆第五十八章 莫名金丹東漢拯救大兵耿恭之戰第一零七章 王者對決第九十一章 冥王前哨第八十八章 三家會盟第六十六章 藏經之密第二十六章 道藏隱秘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七十七章 連夜突襲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七十九章 朝鮮政變第六十五章 海嘯狂潮第二十四章 教訓地痞第二十章 船廠騙局第四十九章 軍演泄密第四十八章 青玄雷令第一零八章 塵緣事了第八十二章 月球攻略第五十八章 莫名金丹第二十九章 緬甸軍閥第一零五章 大乘修士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十四章 英國大廚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六十五章 海嘯狂潮第三十五章 再起衝突第二十一章 落難專家第七十六章 藏南有事第一零六章 突擊前進第九十六章 空間跳躍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七十四章 空天飛機第一零零章 特殊勳章第十一章 菩提佛燈第一零八章 塵緣事了第四十九章 軍演泄密第二十六章 道藏隱秘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九十一章 冥王前哨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三十八章 身受重傷東漢拯救大兵耿恭之戰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二十七章 終南遺府第九十五章 末法悲哀第一零零章 特殊勳章第八十九章 火星家園第八十九章 火星家園第二十二章 路遇劫匪第三十四章 高能電池第四十八章 青玄雷令
第三十四章 高能電池第七十章 山海計劃第七十章 山海計劃第四十九章 軍演泄密第九十章 行星礦物第四十五章 星空幻想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七十二章 特殊合金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六十章 世家隱秘第八章 禍不單行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七十五章 暗中交鋒第二十四章 教訓地痞第二十八章 翡翠氣化第十章 深山養傷第九章 和尚獄友第四十章 再臨洞天第一零五章 大乘修士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七章 徐州任務第七十六章 藏南有事第五十四章 泰銖淪陷第十八章 再會老頭第七十五章 暗中交鋒第十四章 英國大廚第六十四章 再襲金丹第五十一章 電池暴利第一零四章 遠征部隊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四十三章 因果報償第六章 普陀贈書第十章 深山養傷第二十三章 國內分部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二十章 船廠騙局第二十九章 緬甸軍閥第一零五章 大乘修士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第七十一章 幼兒風波第八十四章 無名洞窟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四十五章 星空幻想第九十五章 末法悲哀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十六章 移民英國第四十二章 核反應堆第五十八章 莫名金丹東漢拯救大兵耿恭之戰第一零七章 王者對決第九十一章 冥王前哨第八十八章 三家會盟第六十六章 藏經之密第二十六章 道藏隱秘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七十七章 連夜突襲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七十九章 朝鮮政變第六十五章 海嘯狂潮第二十四章 教訓地痞第二十章 船廠騙局第四十九章 軍演泄密第四十八章 青玄雷令第一零八章 塵緣事了第八十二章 月球攻略第五十八章 莫名金丹第二十九章 緬甸軍閥第一零五章 大乘修士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十四章 英國大廚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六十五章 海嘯狂潮第三十五章 再起衝突第二十一章 落難專家第七十六章 藏南有事第一零六章 突擊前進第九十六章 空間跳躍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七十四章 空天飛機第一零零章 特殊勳章第十一章 菩提佛燈第一零八章 塵緣事了第四十九章 軍演泄密第二十六章 道藏隱秘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九十一章 冥王前哨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三十八章 身受重傷東漢拯救大兵耿恭之戰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二十七章 終南遺府第九十五章 末法悲哀第一零零章 特殊勳章第八十九章 火星家園第八十九章 火星家園第二十二章 路遇劫匪第三十四章 高能電池第四十八章 青玄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