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行星礦物

在火星西半球的塔爾西斯高原,有五座皆爲盾狀的大火山,包括太陽系最高的火山高達二十七千米的奧林帕斯山,從它們的體積及其超過一千六百千米的直徑來看,都能算是太陽系最大的火山羣。

陳璘最後選擇的降落點就是奧林帕斯山底部的一個平矮盆地裡,氣象條件相對平緩。

站在奧林帕斯山底部,看向高聳入天的山頂,陳璘忽然想到,“也許傳說中的不周山是真的存在的,就如這難以置信的奧林帕斯山一樣,無邊無際,直入雲天。”

搭建人類第一個火星站的建設,對曾經在月球這麼幹過的陳璘他們是輕鬆至極,這次一次性帶來了整整近百噸的物資,足夠幹上一段時間的。

基座打下去後,合金板房很快建立起來。最早進去的是大批的電池組,充當火星站的能源。監測設備和通訊設備很快安裝進了板房內部。

火星家園建設正式開始啓動,向在上空的衛星發出了第一份通訊信息。陳璘沒有像上次在月球那樣,直接熔鍊材料拓展基地,而是和機組人員駕駛太空運輸艦重返月球基地。

月球火星航線將是今後太空運輸艦的主要航線,必須儘量多跑幾趟,掌握航線周邊一切情況,所以陳璘寧願從月球基地大批量運送材料過來,也當是培養更多的太空駕駛員隊伍。

航線很快確定下來,加固後的太空運輸艦也完全有能力避讓隕石襲擊的風險。

百噸級的太空運輸艦幾個來回以後,火星基地已經囤積了好幾百噸物資,第一批常駐人員已經進駐。開拓者們開着鑽探車,在只有五分之二重力的火星山體上,開始打造第一個火星蜂巢基地。更多的支援物資在源源不斷的運來。

三個多用途衛星在火星上空軌道上環繞,加上月球上空也放上了三個多用途衛星,火星月球之間的通訊已經保持穩定。

烏特金找到陳璘,提議提前進行海外經下半部分計劃,探索整個太陽系。因爲根據火星航線開闢的經驗來看,穿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直飛冥王星。這樣可以縮短整個計劃的所用時間。

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距離太陽約2.17-3.64天文單位的小行星密集區域,估計爲數多達50萬顆。

據說這一片星空,本來是應該形成大行星的,但是因爲巨大木星的引力作用,阻礙了成爲大行星的可能,並引發星子或原始太陽系星雲類物質相互碰撞,形成許多殘骸和碎片,主要成分是碳質、硅酸鹽和金屬,最終成了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爲數衆多,幫助地球抵擋了無數特大型隕石的襲擊,這也是太陽系的神奇奧妙之一。但是小行星之間還是存在巨大的空隙,目前已經有好幾艘太空探測器安全通過。

陳璘很感興趣,問烏特金,“你估計要多少時間才能到達冥王星?”

“大概十一年多吧。”烏特金估算了一下。

“什麼?十一年?”陳璘大吃一驚。

烏特金解釋,“我們現在能達到的最高速度,也就是第三宇宙速度左右,到達火星都要近兩個月了,而冥王星離地球最近的距離,至少是火星離地球最近距離的七十多倍。”

陳璘馬上氣餒了,說道,“我還以爲半天登上月球,兩個月等上火星,最慢也十個月就探索冥王星了呢。”

“就是因爲時間十分漫長,所以我才建議提前開始探測冥王星計劃。要不然等火星基地建設差不多了,最起碼又是好幾年過去了。”烏特金趕緊說道。

陳璘轉而又起其他點子,“能不能速度更快點?”

烏特金思索一番後,回答,“當年很多人曾提出太陽帆航天器方案,通過太陽光的微弱光壓不斷加速,理論上最高的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二十,如果以那樣的速度推進,到達冥王星不過十幾天就夠了。”

陳璘奇怪地問道,“太陽光也能推動?實際上能運用嗎?”

烏特金撓撓頭,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那東西要做得非常輕薄,最好只有一張紙的重量,面積又要儘量大,纔有可能實現。”

陳璘目瞪口呆,半響才說,“那你不是等於白說嗎?”

“那也不是。研發中心正在研製的新型運輸艦,正準備利用太陽風粒子作爲推進劑工質。如果能夠實現的話,宇航速度可以大幅提高數十倍,至少可以在一年內到達冥王星。”烏特金回答。

太陽風是太陽向太陽系連續地以很高的速度和不穩定的強度釋放的電離氣體流,是一種連續存在,來自太陽並以200-800km/s的速度運動的等離子體流。

這種物質雖然與地球上的空氣不同,不是由氣體的分子組成,而是由更簡單的比原子還小一個層次的基本粒子——質子和電子等組成,但它們流動時所產生的效應與空氣流動十分相似,所以稱它爲太陽風。

產生太陽風的源頭是日冕。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厚度達到幾百萬公里以上,溫度達百萬攝氏度。

使用這種等離子體流,不僅可以大大減少儲存工質,推進效率也非常高,而且在太陽系內可以一邊航行,一邊捕捉太空中的太陽風粒子,極大地延長航程。當然,如果在太陽系外飛行,就需要另外的工質了。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還是有兩個問題,一個仍是材料問題,高速航行時對撞的力量非常大,現有的合金板強度還是不夠。第二個是動力問題,現有的推進器構造無法產生如此大的高溫。”烏特金也是皺起了眉頭。

“還是不現實的嗎。那你原來是準備叫我飛上十一年去冥王星了?”陳璘頓時哭笑不得。

陳璘心中一動,當即建議“直接把反應爐結構當做推進器,等離子體形成後,螺旋式噴射出去不久得了。”

烏特金迷惑的說道,“反應爐怎麼能當推進器呢?”突然想到了什麼,大叫起來,“原理完全可以應用的呀,高速旋轉的等離子體搞個偏角就送去了。我馬上去叫能源組參加推進器的研製中來。”當即準備撇下陳璘,直接跑到實驗室去了。

最先搞出來的不是等離子推進器,而是等離子炮。

核聚變反應爐,再直接加上另一個類似電磁軌道炮的推射系統,不是等離子炮是什麼?反正研究到後期,烏特金把武器部的人也加了進來。

幾秒的準備過程完成後,從太陽風中收集的大量氫氦粒子,在雙重約束下,瞬間被加熱至高速旋轉集中的高溫離子束,然後被突然改變的電磁力所噴射,一股腦地衝向目標進行攻擊。擊中目標後,引發類似小規模核聚變的超高溫和大量等離子體的高速衝擊,足以將目標中心瞬間氣化,高溫甚至可以引發巨大爆炸,破壞力度非常強。

研發中心甚至進一步推導出,只要約束的時間足夠多,和加速的過程足夠長,不一定需要超高溫,就能夠產生亞光速或接近光速的密集粒子流,用較高的溫度和超強的穿透力,直接攻擊摧毀大範圍目標。這就是號稱全天候使用的粒子炮了。

粒子炮堪稱毀滅性的遠程攻擊武器,但是蓄能時間過長,只好當做戰略武器,運輸艦上是不適宜安裝,但是以後升級爲護衛艦之類,就非常適合了。

更意外的是,在粒子炮的試驗過程中,烏特金突發奇想,用高能離子束轟擊合金,竟然終於第一次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了T1合金。實驗室裡造出來後,工藝生產很快就能發明出來。有了最基礎的T1合金,估計很快就能推導出T4、T5、T6合金了。

終於可以擺脫人形冶煉廠的艱苦重擔了,陳璘欣喜若狂。

人類的想象力是無限的。

陳璘低估了手下的研究員,在打了一個大勝仗之後的激情和喜悅。材料部的研究員,立即將月球上所特有的六種礦物質和火星上的十幾種特有礦物質,不斷組合在合金熔鍊成分中,同時在實驗室和陳璘的雷池中,生產出了T7合金和T8合金。

T8合金的強度,超過了原有T5合金強度數倍,T7合金雖然沒有T8那麼強悍,但是各項性能更均衡,也是遠遠超過原有T系列合金。實驗室生產的合金性能,第一次成功與陳璘雷池熔鍊的合金性能打平。

這回,陳璘啞然無語,還是人多力量大呀。

ST-2太空運輸艦某一次返航月球,意外和一顆小行星帶上脫離出來的微小隕石碎片同向而行。航天員冒險用工程車上的機械臂,花了將近五天時間,將隕石捕捉進運輸艙。

小行星帶的礦物質,很多還是原始星雲時期遺留下來的,有很多都是已經成爲大行星的地球火星之類早已消逝的。

在這塊數噸重的隕石碎片中,一種極其珍稀的礦物質被發現了。在加入這種珍稀成分之後,經過極爲繁複的工藝流程,T系列合金發生了神奇的不爲人知的變化,晶體結構都有了略微的改變,這種新合金稱爲T9合金,強度硬度耐熱性等都比T8合金上了一個數量級。

當疲憊不堪的烏特金將報告交給陳璘後,直接倒在陳璘辦公室的地板上睡着了。已經實在太困了,任憑誰長年累月的白天夜晚加班,身體都是吃不消呀。

陳璘當場嚇得大呼警衛喊來醫生,一邊趕緊用真元梳理血脈筋骨。

材料部遞交的報告中寫道,T9合金估計已經是T系列合金的極致了,各種性能堪稱完美,完全可以適合超高速宇宙飛行的需要,至少微型以下的隕石,是無法損壞了航天器殼體了,何況現在航天器都至少是雙層殼體結構。假如還有更好的合金,從晶體結構變化程度等各方面考慮,必須稱爲其他系列合金了。

經過這件事後,陳璘立即下令暫停所有研究生產線一月,所有研製人員放假休息,徹底整頓工作秩序,嚴厲查處擅自加班的行爲。回頭又把公孫婷臭罵了一頓,正是她上次多次強調要加班製造多用途衛星,才遺留下研製人員喜歡加班的毛病。

陳璘趕緊叫和尚乘坐最近一班的太空運輸艦到月球基地,負責給所有重要的研究人員,全部梳理一遍經脈。

正處在衝擊金丹關鍵期的和尚,苦着臉來到月球后,面對上千人的名單,差點暈了過去。

陳璘丟給和尚十幾塊極品靈石,拍拍屁股就開溜了。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每天數十名科研人員的診治,幾乎將和尚每天晚上累得像條狗一樣趴在牀上動得不動。甚至什麼時候氣海內,出現完美六棱四面體金色晶體都不知道。科研人員都診治過一遍以後,和尚赫然發現自己已經是金丹初期了。

百思不得其解的和尚,欣喜之餘,乾脆真的捧起了醫書,認真鑽研醫術,立志成爲一名醫學大僧。

中校聽說後,急忙連線陳璘,要求趕赴航天探索第一線,和地球人類的兇悍敵人作戰,力求儘快進入金丹期。

以爲地球基地出了什麼急事的陳璘,飛快接通信息後,頓時氣急萬分,太陽系內哪有什麼狗屁地球人類敵人呀。陳璘直接呼叫道士,叫他和中校好好切磋一下。

這次休整,給月球基地的工作秩序帶來深遠影響。加上全員推廣新羅漢拳的實施,也需要保留個人修煉時間,嚴禁擅自加班甚至成爲了錦繡天集團的一個傳統。

在新羅漢拳的促進下,錦繡天集團的人員平均素質,本來已經略微高於地球一般人類素質,自此更是強出一籌。

火星登陸兩年後,新裝甲的最新式太空運輸艦ST-3型正式升空。

所有附近的各國月球站,除了拍了幾張照片外,一律選擇了無視。反正是跟不上了,就不要追了。

第七十四章 空天飛機第三十九章 靈石生成第九十五章 末法悲哀第十九章 瘋狂擴張第三十四章 高能電池第七十二章 特殊合金第四十三章 因果報償第二十三章 國內分部第一零六章 突擊前進第九十六章 空間跳躍第六十七章 玉虛內亂第八十三章 前進基地第六十四章 再襲金丹第三十六章 電話示警第二十六章 道藏隱秘第七十五章 暗中交鋒第九十三章 西山密約第一零一章 歷練選擇第六十四章 再襲金丹第七章 徐州任務第二十六章 道藏隱秘第九十八章 冒險登陸第四十八章 青玄雷令第四十七章 真元築基第三十二章 招商引資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三章 越境訓練第五十一章 電池暴利第十六章 移民英國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四十九章 軍演泄密第九十八章 冒險登陸第六十二章 千里救援第九章 和尚獄友第二十九章 緬甸軍閥第一零一章 歷練選擇第九十六章 空間跳躍第三十三章 暗度陳倉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十三章 投機日本第一零三章 慘勝而歸第三十三章 暗度陳倉第五十一章 電池暴利第三十一章 海岸漁業第二十三章 國內分部東漢拯救大兵耿恭之戰第十四章 英國大廚第九十六章 空間跳躍第一零七章 王者對決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第二十四章 教訓地痞第九十三章 西山密約第五十五章 金融香港第四十章 再臨洞天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六章 普陀贈書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三十一章 海岸漁業第八十八章 三家會盟第五十七章 五行俱全第一零零章 特殊勳章第九十五章 末法悲哀第一零六章 突擊前進第二十九章 緬甸軍閥第二十二章 路遇劫匪第三十章 軍火大亨第五十七章 五行俱全第十六章 移民英國第六十五章 海嘯狂潮第八十章 明修棧道第一零零章 特殊勳章第七十九章 朝鮮政變第七十章 山海計劃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第二十七章 終南遺府第四十四章 劍胎築基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五十一章 電池暴利第七十三章 氘氚聚變第六十四章 再襲金丹第二十一章 落難專家第九十一章 冥王前哨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四十五章 星空幻想第六十六章 藏經之密第五十九章 航母鋼板第八十六章 人工重力第七十七章 連夜突襲第三十四章 高能電池第十五章 投資公司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一零四章 遠征部隊第八十四章 無名洞窟第八十三章 前進基地第十章 深山養傷第六十二章 千里救援第六章 普陀贈書
第七十四章 空天飛機第三十九章 靈石生成第九十五章 末法悲哀第十九章 瘋狂擴張第三十四章 高能電池第七十二章 特殊合金第四十三章 因果報償第二十三章 國內分部第一零六章 突擊前進第九十六章 空間跳躍第六十七章 玉虛內亂第八十三章 前進基地第六十四章 再襲金丹第三十六章 電話示警第二十六章 道藏隱秘第七十五章 暗中交鋒第九十三章 西山密約第一零一章 歷練選擇第六十四章 再襲金丹第七章 徐州任務第二十六章 道藏隱秘第九十八章 冒險登陸第四十八章 青玄雷令第四十七章 真元築基第三十二章 招商引資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三章 越境訓練第五十一章 電池暴利第十六章 移民英國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四十九章 軍演泄密第九十八章 冒險登陸第六十二章 千里救援第九章 和尚獄友第二十九章 緬甸軍閥第一零一章 歷練選擇第九十六章 空間跳躍第三十三章 暗度陳倉第十二章 偷渡出國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十三章 投機日本第一零三章 慘勝而歸第三十三章 暗度陳倉第五十一章 電池暴利第三十一章 海岸漁業第二十三章 國內分部東漢拯救大兵耿恭之戰第十四章 英國大廚第九十六章 空間跳躍第一零七章 王者對決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第二十四章 教訓地痞第九十三章 西山密約第五十五章 金融香港第四十章 再臨洞天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六章 普陀贈書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三十一章 海岸漁業第八十八章 三家會盟第五十七章 五行俱全第一零零章 特殊勳章第九十五章 末法悲哀第一零六章 突擊前進第二十九章 緬甸軍閥第二十二章 路遇劫匪第三十章 軍火大亨第五十七章 五行俱全第十六章 移民英國第六十五章 海嘯狂潮第八十章 明修棧道第一零零章 特殊勳章第七十九章 朝鮮政變第七十章 山海計劃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第二十七章 終南遺府第四十四章 劍胎築基第六十八章 大戰餘波第八十五章 神秘儀器第五十一章 電池暴利第七十三章 氘氚聚變第六十四章 再襲金丹第二十一章 落難專家第九十一章 冥王前哨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四十五章 星空幻想第六十六章 藏經之密第五十九章 航母鋼板第八十六章 人工重力第七十七章 連夜突襲第三十四章 高能電池第十五章 投資公司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擊第一零四章 遠征部隊第八十四章 無名洞窟第八十三章 前進基地第十章 深山養傷第六十二章 千里救援第六章 普陀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