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八)

遼人的行動速度很快。

可以說快得驚人。

前一日夜裡剛剛通過烽火收到了遼軍大舉南下的消息,到了第二天的清晨,第一支以千人計的北國騎兵就出現在北方的地平線上。

幾乎是在半日之間,放眼向太谷縣城外望去,已經是到處都有契丹騎兵縱馬奔馳而掀起的煙塵。

鋪天蓋地,漫山遍野,諸如此類的形容詞一個個都能用在城外如山如海的敵軍身上。

賀勝站在北門的城頭上,向外張望的時候只覺得雙腳發軟,身上的甲冑彷彿有千鈞之重,不用力拄着手中的長槍,幾乎就難以站穩。

“這怕不有三五萬吧?”他心頭髮寒,自言自語的聲音因爲城外的如滾滾雷鳴的蹄聲,不知不覺間的放大了許多。

“沒有哦,也就一萬上下的樣子。”

突兀的出現在身後的聲音把賀勝嚇了一跳,猛回頭,卻見是一個身穿寬袍的官人不知何時站到了自己的背後。

在這個官人身後,是一羣高高矮矮、有老有少的官人,本縣的縣尊老爺就在其中,很不顯眼,平日裡讓賀勝見着就怕的指揮使,則只站在外面。而周圍的袍澤兄弟和隊正、十將、都頭全都躬身行着軍禮。

面前的這位官人年紀並不算大,微微笑着看起來很和氣,但賀勝認識他,這幾日遠遠地見了多次了。他張口結舌:“韓……韓……”

“還不快行禮!”賀勝的頂頭上司在最後面擠眉咧嘴,急着發慌。

賀勝卻根本看不見那麼多,雙腿一起抖得厲害,握着長槍的手也在恍惚中鬆開了。

韓岡一把抓住了搖搖欲倒的槍桿,低聲一喝,“站直了!”

韓岡的聲音彷彿帶着魔力,賀勝的身子立刻挺得筆直。身材挺高,穿着重甲,這麼一挺胸,立刻就有了一分氣勢出來。

韓岡笑了一笑,將長槍還給這名只有十七八的小兵。走到城牆邊,俯望城外人馬如蟻,“人馬過萬,無邊無岸。三五萬兵馬橫着走能有百里寬,豎着排能拖出八十里。太谷城下才這麼點大的地方,遼賊兵馬最多也就一萬而已。即便到最後,太谷城下的遼賊數目也不會超過兩萬。”

跟隨在韓岡身後的文武官員,聞言都露出了深思的神色,很快,有過戰爭經驗的官員們就一個個點起頭來。

如果是攻入敵境,糧草自然是就地籌集。三五萬騎兵日常消耗,一天便須上千石束,不是幾條村子就能支撐起來。必須分散開來蒐集,同時還要提防敵軍,鋪開一個百里的正面還是說少了。即便是在國中縱列行軍,在沿途有足夠的軍糧,三五萬騎兵則前前後後也能拖出老長。

遼人想要穩當當地攻下如太谷城這樣的縣城,至少需要四十個千人隊。三萬餘,近四萬的兵力是必須拿出來的。進入太原府地界的遼人也的確拿得出來。但這麼多兵力組成的大軍,以及兵力兩倍以上的戰馬,那是絕不可能聚集在一座縣城之下。

陳豐對兵事僅是了了,也鬆了一口氣,“才一萬啊。”

“一萬多騎兵已經不少了。太谷縣城中在籍簿上的纔多少住家?”黃裳相對而言有經驗得多,壓低了聲音提醒陳豐,“才一千餘戶啊!一千戶就佔了這麼大的一片地皮。現在可是十倍的人口,二三十倍的戰馬聚集在城下。”

陳豐立刻繃緊了臉。

韓岡卻沒有在意,他正問着那個小兵的名字:“你叫什麼名字。”

賀勝何時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高高在上的宰輔竟然會問起他這個軍漢的姓名,再次緊張起來,舌頭彷彿被凍住了,“小……小……小人。”

後面的指揮使急得渾身發汗。但韓岡的笑容更加和煦,如同春風一般,“不要怕,不要急,慢慢說。”

和和氣氣的韓岡讓賀勝緩過氣來,“小人姓賀名勝。家裡排在第六。尋常都喚小人賀六,賀小六。”

“姓賀啊……”眼前的年輕人姓賀,這讓韓岡有幾分親切感。

後面的黃裳卻突然瞪大了眼睛:“是慶賀的賀?勝利的勝?”

賀勝沒讀過幾天書,不過自己的名字還是知道的:“就是可喜可賀的賀,得勝歸來的勝。”

黃裳眉一挑,喜色上面。剛回頭,太谷知縣卻搶先一步,向着韓岡一揖到底,放聲大笑:“得勝歸來,可喜可賀!樞副,這倒是好意頭啊!”

太谷知縣這一句話,文官武將們如同當頭棒喝,一個個欣喜欲狂。

這的確是吉兆啊。

官員們紛紛向韓岡恭喜,看着賀勝的眼神也不同了,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小兵,而彷彿是天降的祥瑞。

賀勝傻愣愣地發着呆,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

韓岡也點着頭笑,他雖不迷信,卻也喜歡這樣的巧合。他更加和氣地問着賀勝:“知道這幾日城裡爲了迎擊南下的遼賊做了什麼準備?”

上下同欲者勝。想要上下同欲,就不能對下面的士卒瞞着騙着。韓岡自從定下計劃之後,便將可以告知下面的消息全都通報了下去。如果所有人都知道遼軍的弱點和制置使司的佈置,信心自然會不同。

“說了說了,俺叔說過了。”

“你叔叔?”

“俺五叔是本都的左十將。”賀勝好像是開了竅,口舌一下靈活了起來,“這幾日城外的村子都把井給填了,糧食也燒了,太谷水上游還倒了一車車的糞肥,讓遼狗來了之後沒處找水喝,沒地方找糧吃,人和馬都餓死渴死!”

“餓死倒是有些難。遼狗肯定知道我們會好好招待他們的,至少會隨身帶上幾天的口糧。不過跑了幾十裡,不論是人,還是馬,停下來後都要喝口水,遼國來的狗也不例外。”韓岡的話引起了一陣輕笑,停了一下,“沒有水,誰能支撐得下來?”

要想攻城,第一步就是要圍城。不控制住城牆以外的地域,就不可能安心攻擊城頭上的守軍。不過在遼軍大舉南下之前,太谷城周圍則完全在宋軍的控制之下。韓岡將手上不多的騎兵力量集中在太谷縣周圍,使得十里之內遼軍的遠探攔子馬無法久留,而城週五裡的核心守衛圈,攔子馬更是被死死地擋在外面。

遼軍對這段時間來核心圈內的變化幾乎一無所知,但他們想要攻城,卻必須在城池近處紮下營盤。而韓岡這段時間在太谷縣周圍所佈置的一切,全都是爲了讓遼人無法順利安營紮寨。

他雖然拿着自己做魚餌,可從沒想過把自己的性命也交到外人手中。遼人也罷,南面的援軍也罷,他都不會。

“紮營講究地勢,但食水還是要放在第一位。沒吃沒喝,營地的位置安得再好,也一樣安穩不了。”韓岡就在城外人馬的嘈雜中向着他的將士大聲宣講着,“紮營的地點必須接近水源。但十里之內,井都給填了,河流也給污了。遼賊攻城不下,天黑後就必須退出十里下營,第二天開拔,再前進十里攻城。縱然是騎兵,可人數一多,又是在敵前,這一進一退加起來照樣也要近兩個時辰。一個白天,又有幾個兩個時辰可以浪費?想臨時挖井倒不是不可以,但來得及嗎?三五日之內援軍可就要來了。”

“太谷縣並不算很大,圍定太谷縣城,五千騎兵就足夠了。想要攻城,即便是日以繼夜地輪番攻城,最多也只要兩萬,再多就是浪費人力了。但遼賊在攻城的時候,必須防着南方的援兵,比如西南方的祁縣和平遙那邊,必須留下一支兵馬,以防住沿汾河上來的西軍。此外肯定還要再繞向太谷南方,去提防從開封來的援軍。”

“力分則弱,遼人要攻城、要防着援軍,還要尋找糧食、水源,他們能堅持多久?”

真是難得一見啊。

黃裳看着大聲演講的韓岡,心裡暗暗感嘆。很少有哪位將帥會這麼信任士卒。通過對士卒的信任,反過來得到士卒們的信任。

很拗口的話,卻是在眼前發生的事實。

得到了將士們發自內心的信服,那麼守住城池,甚至奪取勝利,自然也不在話下。那樣的話,也不枉自己爲此而竭盡心力。

黃裳看看左右,在韓岡身邊的幕僚,在章楶南下後,現在已經是以他爲首了。

章楶是昨夜收到消息後就飛馬離開了太谷縣。韓岡親自送了他從南門出去。南面大營必須要一名可信、且地位足夠的幕僚來控制。畢竟那裡並不是西軍的將領,韓岡無法給予他們如同對王舜臣、趙隆或是李信那般充分的信任。

到了今天早間,安然抵達營地的消息傳回,黃裳算是放下了心來。畢竟是夜行,冒出了一隊契丹探馬,或是失足從馬上摔下來也不是不可能的。

黃裳與章楶經過了幾日相處,多次溝通,對於章楶這個人有了幾分敬佩。也明白,韓岡對章楶的看重,並不是全然因爲章惇。

而且韓岡對章楶的要求並不是太多。僅僅是率領援軍徐徐而進,在遼軍的圍攻中保全自己就夠了。只要援軍安然存在,並穩步前進,就能夠給以遼軍足夠的壓力。

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上)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二百四十章 新議(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上)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三)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六)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一)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瀾(中)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第二十五章 虛實(五)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八)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中)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
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上)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二百四十章 新議(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上)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三)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六)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一)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瀾(中)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第二十五章 虛實(五)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八)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中)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