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

“吾也聽過建州溺嬰多,大損陰德。樞密說得對,朝廷不能聽之任之。”

向皇后的話從屏風後傳來,蔡卞原本就挺蒼白的臉色一下就更白了。

韓岡只盯着溺嬰一件事說話,蔡卞欲辯無力。向皇后又加了一塊大石頭,壓在他背上,一時間翻不過身來了。

朝堂上不知有多少福建鄉里,福建溺嬰的風氣,早就不是秘密。不管是什麼原因,不想養的兒女,生下來就丟水裡。別的不說,當今樞密使章惇,他就是從水盆裡給救回來的,差一點運氣就是成了水中游魂,知道此事的人很多,不過現在也只敢在私下裡傳傳。

勸養兒的文章,禁溺嬰的條貫,歷任任職福建諸軍州的官員,不知寫了多少,發了多少,但根本就沒用。該丟水裡還是丟水裡。貧戶養不活,富戶怕爭產,都不想養。只要能生,留下兩三個兒子保證不絕後就心滿意足了。

溺女嬰的現象則更加嚴重。這個時代嫁娶講究嫁妝,沒一套好嫁妝,到了婆家都別想有好日子過,妯娌裡面也不會有地位。這個風氣,全國都有,但福建尤甚。婚禮前,爲了嫁妝的多寡,爭辯如聚訟,往往親家就成了冤家。所以福建人很多都不願意養女兒,生了女嬰溺死的比例應該是冠絕國中。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是爲那些無辜冤死的新生兒叫屈?韓岡佔着這樣的道德制高點,王安石和程顥都開不了口。

“民間有句俗話,胳膊肘不能向外拐。”韓岡又加了一句,“向外拐的,還說得上是人了嗎?”

蔡卞的臉陣紅陣白,看着就要倒下,只是勉強站立着。

韓岡暗自搖頭。蔡卞的臉皮還不夠厚,如果現在能大罵一通,再往柱子上一撞,差不多就能將之前的一番攻擊給洗乾淨了。不過那必須要心思堅定,對自己的觀點堅信到偏執的人,才能做到不惜捨身護法。

可惜這位蔡元度,在心性上可是差了遠了。朝廷幾十年養士,用百姓膏脂養出來的官員,被養酥了骨頭的居多。在事實面前無法砌詞駁斥,又不通演技,蔡卞只能飲恨在集英殿上。

“好戰必亡,玉昆。”王安石終於出手幫助自己的學生,蔡卞怎麼說也是一個有前途的新學門徒,可惜運氣不好又不知進退,遇上了韓岡這個心狠手辣的,“人口增加到難以支撐,是幾十年上百年後的事了。未雨綢繆,不爲不善。但兵兇戰危,能常勝不敗的將帥幾乎不存在。只要遇上一次大敗,就不僅僅是損兵折將的問題,土地、人口都會被大量散失。敗過幾次之後,多餘的人口還剩多少?”

“以方今國勢,想輸也不容易。軍心士氣於今正旺,哪裡還有不長眼的對手。只要國勢有所開拓,就是爲福建移風易俗的時候。”韓岡轉身面對北面的天子和皇后,“何爲災?民傷也。堯有九年之水,不失爲帝;湯有七年之旱,不害爲王。何也,有天災而無民變。天災乃命數。佑民無傷卻是人事。臣兩著《肘後備要》,其中災異一卷,也正是供親民官借鑑,州縣有災無變。福建雖無災無變,但民可謂無傷否?爲政者當體仁心,父母所生、精血所聚,就這麼棄之溝壑,難道就不是災傷嗎?”

不論是什麼時候,有生命力的國策都是理所當然地在順應時事,而得到更多認同的觀點,也肯定是更爲順應形勢的一個。

人心向背決定了一切。在國勢初興的時候,說清靜無爲沒人理會。而在國勢每況愈下的時候,就正好相反過來,好戰的言論只會被抹殺掉。

在王莽以讖緯篡位後,依然以讖緯爲法,同樣是不得不順應時勢人心。

韓岡把握的正是這個時勢和人心。

他又坐回到了他的座位上,現在坐得安穩。不論是新學一派,還是程門師徒,都不可能在這個話題上再繼續下去了。在不熟悉的戰場上開戰,聰明人都會選擇偃旗息鼓。

都走到了這一步,不管怎麼看,最後獲勝的都會是他了。

“已經辯無可辯了。”韓岡想着。

……

程顥沉默地坐在集英殿上,看着韓岡在那裡拿着福建溺嬰和交州的出產,爲氣學張目。當程顥從學生那裡得到了韓岡出給太子的三道題,就知道自己已經輸了大半。這種用意太深的題目,如果是引用經傳,立刻就能讓人昏昏欲睡,但現在,卻是顯得十分有趣,不知不覺間吸引住很多人。縱使是皇帝皇后當面,還能拿來做勸諫。

氣學最讓人無可奈何的地方就在這裡。與實際關聯的太緊,隨處都能得到驗證。就像那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算是普通百姓,只要看見過蜘蛛捕蟲,守宮斷尾,很容易就會理解到什麼叫做適者生存。

當自己的兄弟在大宅中教訓易經,爲了“三陽皆失位”的這個小小逐漸而驚歎不已的時候。韓岡已經把格物致知發揮到了日常之中。

道理就在日用中。韓岡就算走近一間廚房,也能指着罈罈罐罐說上一個晚上。而未能做到這一條的,則是曲高和寡。想要得到認同,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下里巴人的歌謠總會有最多人傳唱。程顥卻沒辦法將《易傳》改成讓人容易理解的蒙書。

當儒門經傳的重心,從章句註釋,轉入了義理。就決定了如韓岡這樣能夠更貼近生活的學問,能夠獲得最大的擁護,就算在經辯上理屈辭窮,也比不上人更能引經據典,可總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同。

氣學裡面天人之間的缺陷,但韓岡的重心並不是與人在經典釋義上辯論,他總是將話題拖到現實中的人和事。就像是戰國策中經常出現的縱橫家,常用現實中的例子來說服帝王。

不能脫離現實。

這是韓岡告訴所有人的道理!

程顥收回了投向呂大臨的目光。呂與叔是明白了,所以方纔才選擇了退讓。但他日後肯定會繼續跟韓岡過不去,那已經成爲了一道執念,無人能夠改變。

韓岡並不在意這一點,或許,他早就沒有將呂大臨放在心上了。

呂大臨現在已經不可能在日後支撐起程門的道統,程顥心中沉甸甸的,不知道他的門下還有幾人能擔得起這項重任?

能阻韓岡一般的護法之人又在何處?刑恕……恐怕有些難。

瞭解弟子,無過於師長。刑恕的心術差些,在官場上,或許是如魚得水,可對明瞭道理,卻比不上韓岡半成。

舊黨的新生代中,刑恕算是比較能做事的一個,洛陽那邊看好他的人爲數不少。程顥門下正缺一個這樣能夠與各方面都有交往,看起來也是前途無量的門人。

張載有韓岡延其衣鉢,氣學能有如今的聲望,大半功勞都在韓岡身上。不過現在的氣學,還有多少是屬於張載,已經很難說了。儘管這麼說不太好,可程顥覺得韓岡的確有鳩佔鵲巢的嫌疑。但是,氣學成爲當今顯學,地位遠遠不夠的張載又得到了朝廷贈諡,這與韓岡這名佳弟子是分不開的。

而二程這邊雖說由於在洛陽講學,出入嵩陽書院,在重臣中的支持者遠比張載要多。可他們的學生中,卻缺乏一個能在官場中高歌猛進,又不惜餘力爲其鼓吹的衣鉢傳人。日後想要發展起來,難度可想而知。尋來尋去,只有一個刑恕還能算得上出色。能同時受到多名元老的看重,二程門下,也就他一個。縱然還有些缺點,卻也不是不能容忍,再怎麼樣,也比將氣學闡發得連張載都快要認不出來的要強。

……

宋用臣低頭看看。

御座上的官家只有眼睛在眨,手指在沙盤上都是畫了兩個字就抹去,看起來,像是心思正猶疑不定,被打亂了計劃的樣子。

不可能不被打亂的。

韓岡能重新確定什麼叫做禽獸,將經筵拉到了官家不想看到的方向上去。

如果官家能夠說話,那麼他還可以加以控制,可惜他說不了話,只能通過手指表達心意,沒辦法讓王、程兩位壓下他們的後輩。

並不是韓岡一口咬定了蠻夷是禽獸,而是從很早以前,儒家在這麼說,只是沒有一個合理嚴密的論證過程,就這麼一路糊弄過來了。直到韓岡,給出了一個隨時可以得到證明的回答,這就是他的能力。

既然蠻夷習以禽獸之道,那麼華夏必然與其有別。有禮者華夏,這也是經典中的文字。明華夷之辨,人禽之分,之後就順理成章。韓岡在之前埋下的伏筆,一一嶄露,不論是新學還是程門,終歸是棋差一招,讓他得以獲得勝利。

難怪官家如此忌憚,宋用臣再一次確定。

“官家。”他小聲地提醒着趙頊。

這時候,皇帝不能不說話了。

“官家,今天就到這裡吧。”皇后這時開口說道,“太子也累了。”

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四)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九)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六)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議(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七)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六)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二百四十章 新議(六)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上)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下)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五)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議(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中)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一)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八)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三)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瀾(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
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四)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九)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六)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議(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七)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六)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二百四十章 新議(六)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上)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下)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五)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議(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中)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一)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八)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三)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瀾(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