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中)

從蒸汽機跳到了糧食,韓岡的話題跳得厲害,但內容卻讓李誡悚然而驚。

縣令嘴裡的一團亂麻,最多也是隻是一縣動盪,但宰相嘴裡的一團亂麻,可就事關天下了。

他斜了一眼宗澤,中書兵禮房的檢正公事容色不動,顯然是早已知道內情。

李誡整理了一下思路,試探地問道,“相公,可是今年的收成……”

李誡反應極快,韓岡讚賞地點頭:“江淮之地,這幾年棄糧改棉的農戶愈見增多,預計今年至少少了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乍聽起來不是個值得宰相動容的比例,尋常官員聽了,只會覺得韓岡是小題大做,可李誡精於數算,更瞭解國計,知道這個比例意味着多大的一個數字。

“會不會算錯?據李誡所知,江左的糧價近年沒多少變化。”李誡懷疑地問道。

“這是相公命人從棉布產量上推算出來的。”宗澤道。

李誡頓時無言。

韓岡家裡種了幾萬畝棉田,天下棉布大興也是韓岡開的頭,他從這個角度來計算,絕對比看朝廷的賬簿要準。

“江左綱糧事關天下,應當詔禁才……”李誡一句沒說完,便停了。

根本禁不了的,想想就明白,這麼賺錢的買賣,朝廷怎麼禁?若是朝廷當真下詔,更會讓西北棉商的後臺韓岡成爲衆矢之的。

其實這件事也簡單,只要江南的糧價漲上來,種糧比種棉賺錢,自然會有人棄糧改棉。

但他可不敢開這個口,李誡更清楚,江南糧價上漲到底意味着什麼。

宗澤道:“棉與糧食爭地,而絲絹不佔良田,江南棉田日多,朝中其實也多有議論。但棉布、棉絮保暖耐用,不是絲綿可比。”

李誡皺眉道,“若是兩廣出產能夠再多一點,江淮的棉田的虧空也就能補上了。近年江淮糧價穩定,也有兩廣的因素。”

“明仲這話說得好!”宗澤道:“江南的虧空,只能靠廣東廣西,還有荊湖兩路。兩湖、兩廣地多人少,雖多疾疫,但水土肥美,若將之開墾出來。現在是蘇湖熟,天下足。什麼時候變成湖廣熟,天下足,就不用擔心江南農戶盡種棉花了。舊日兩湖、兩廣的疾疫,多是天花、傷寒和腹蠱,如今有了相公的牛痘,天花不用怕了;若遵循相公的厚生制度,傷寒也難以傳播;加上如何殺滅血吸蟲,更不用擔心腹蠱。假以時日,兩湖、兩廣的出產,絕不會在江南之下。”

“禹貢中的揚州,土惟塗泥,田唯下下。千載之後,卻變成了上上之地,非先人胼手砥足,豈得如此?”韓岡嘆着,“只是千年時間,讓人等不及啊。自章子厚平荊南,荊湖移民也推行了十幾年,兩路的出產要補足江南的缺口,也不是那麼容易。”

江南現在改種棉花的田地大約只有百分之五,但隨着棉布的普及,改種棉花的農戶只會越來越多。人性趨利,即使韓岡貴爲宰相,想要扭轉這個趨勢,也不過是螳臂當車。

“記得相公曾經說過,”宗澤回憶道,“新疆增產,無外乎移民,良種,還有改進耕作方法三條。”

“還記得啊。”韓岡笑了起來,這東拉西扯的幾條,他自己都快忘了,“當年去廣西的時候,邕州的田地,即使就在江邊上,也幾乎都是旱田,當地農戶也不修水渠,甚至連施肥都不會,漫種漫收,畝產不及江南的三分之一。”

“相公廣西一任,平滅交趾只是小功,使嶺南爲樂土纔是無人可及的大功。”

韓岡笑着搖頭,難得見宗澤拍馬屁。

“不過這幾條知易行難。”韓岡道:“當年熙宗皇帝問家嶽,變法難在何處?家嶽的回答是乏人。君子六藝,射、御皆爲武事。三代士人出將入相,文武皆能,如今的士人,卻視武事爲粗鄙下賤之舉,也就近兩年,國勢大振,方纔改了那麼一點。武事如此,就不要說農工之事了。”

隨着韓岡就任宰相,投靠韓岡的官宦、士人一日多過一日,但合用的人才依然少得可憐。會做官的太多,會做文章的同樣的多,但會做事的就太少了。

韓岡很早就打算設立農學,可惜相應的人才難得。能全篇背下《齊民要術》的士人車載斗量,可是能夠寫下《齊民要術》這個水準的士人卻一個都難找,總不能找老農來教書。

相對的,不需要教書育人,只要在農業上下功夫,那就簡單多了。韓岡家裡就有專人來進行農業研究,改良棉花、小麥等作物的種子,改進農具,改進耕作技術。同時改造田地,韓家的莊子十幾個,三萬多畝地,能照應得過來,一個靠輪種,三年一休耕,一個便是靠不斷改進的耕作技術。

韓岡嘆息着:“同爲搜粟都尉,知桑弘羊者多矣,可又有幾人知趙過之名?”

李誡要多想一想,才記起趙過此人的來歷,點頭道:“以殊勳而無緣青史,誠可悲也。”

《齊民要術》中說“神農、倉頡,聖人者也,其於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趙過始爲牛耕,實勝耒耜之利”,而賈公彥在《周禮註疏》亦說:“周時未有牛耦耕,至漢時搜粟都尉趙過,始教民牛耕。”

耕田的手段,由雙手揮動的鋤頭,變成牛拉的耕犁、耒耜,史書中所記錄的功臣是漢武帝時的搜粟都尉趙過,不管這個記錄是否是事實,趙過的名聲不顯是確鑿無疑的。

李誡是世家子弟,從小得到最好的教育,見識廣博,手邊的書也是汗牛充棟,若不是性格與科舉不合,也就去考進士了。他能看到的書籍,他能學習的知識,都不是尋常士人能夠相提並論。他都要多想一想,才能想得起來的人物,尋常士子有幾個能記在心上?

即使是《周禮註疏》中提到了趙過這個名字,可《三經新義》早已成爲經義圭臬,同爲周禮註釋,世人當然更願意去誦讀進士科中必考的《周禮義》,而不是被替換掉的《周禮註疏》。

但李誡的感慨與韓岡的嘆息並不在一條線上。

李誡感慨的僅僅是趙過這個人而已。

但在韓岡看來,如趙過這等功績無可計量,在史書中,連一篇列傳都吝嗇不與,那些讓生產力不斷進步的人民,更是卑微得在史書中不得一見。這纔是韓岡嘆息的地方。

朝中絕大多數的官員,縱使其中有人才高八斗,也有人頗得清名,更有人累世簪纓,但在韓岡眼中,他們依然遠不如自己父親對這個國家的功勞,西疆的穩定,是建立在駐軍軍糧能夠自給自足上的,做到這一點,老農韓千六的作用,比多少知州知縣都要大。

生產力的發展,纔是最核心的問題。

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是無法與工業化的大生產相抗衡的。

如果是用手搖紡機,一次只能處理一個紗錠,而現在最好的水力紡機,已經能夠做到將近一百個紗錠。

但水力的侷限性太大,蒸汽機的作用無可替代。缺乏足夠的工藝水準,同時自身也沒有太多記憶,韓岡並不指望去造內燃機和電動機。現階段的工業化的動力源,除了蒸汽機,韓岡想不出還有別的機器可以代替。

儘管韓岡很早就在《自然》上公佈了蒸汽機的原理,《九域遊記》中更是將原理和作用都說了個透,但能夠實際投入使用的蒸汽機還是遙不可及。

不知道當年瓦特是怎麼發明——好像是改造——具體細節韓岡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他相信,他給出的蒸汽機的原理和結構,應該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的。有飛輪、有連桿、有鍋爐,當然還有裝着來回移動的活塞的雙向氣缸。

只要工藝技術達到標準,數以千計的工匠、士人付出努力,蒸汽機就能出現在世人的面前。當然,即使蒸汽機現在就發明,距離蒸汽船和蒸汽機車的出現,還有頗長的一段距離。

即使是再有二三十年的發展,蒸汽機想要拿來驅動船隻和車輛,說不定還是達不到要求,但困於水力不足的紡織機械,卻肯定可以擺脫河流的拘束。

可是要實現這一切,第一個是工藝上的問題,第二是材料上的問題,第三條最爲重要,就是人的問題。

即使是氣學內部,對設計和製造也依然有着偏見,所以韓岡之前才大發感嘆。

宗澤比李誡看得更清楚,“相公一片苦心,世上又有幾人能看見。”

韓岡利用小說話本來宣揚,又以利誘之,他做的一切,都不是尋常宰相會去做的。

“差得遠了,朝廷爲蒸汽機給出的懸賞不過一個小使臣,而遼人那邊的懸賞,則是高官厚祿,全都齊了。”

韓岡貴爲宰相,但受到的牽制依然很多,不可能憑着自己的心意,拿出朝官等級的文武官職來懸賞。而遼人那邊,倒屐相迎的活劇,據說耶律乙辛已經演過好幾次了。

“但中國技藝,豈是北虜能比?南京道的工匠,也遠遠比不上軍器監和將作監的大工。”

“呵,的確如此。”韓岡淡然笑道。牢騷歸牢騷,其實他並不是很在意耶律乙辛的舉動。

遼國掙扎得越厲害,局面只會越好。

王安石變法中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一道德,統一思想和意識形態。

但王安石沒有做到,包括韓岡在內,一羣人在跟他大唱反調,而韓岡也不認爲自己一個人能夠做得到。

不過生產力的發展沒有人能夠阻擋,當工業化進程的大車開始啓動,那些絆腳石也只會在車輪下被碾進泥地裡。

韓岡要做的,只是保證起步階段的安全罷了,之後,那就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進程了。

“明仲。”韓岡問李誡,“知道我想要借重你何事了吧?”

他滿意地看見李誡點頭稱是,心中確信,這將是自然歷史進程最新的一步。

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七)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中)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三)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八十三章 塵囂(十四)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下)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七)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上)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上)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四)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三十四章 驟風(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
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七)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中)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三)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八十三章 塵囂(十四)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下)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七)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上)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上)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四)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三十四章 驟風(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