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又見屍身

bookmark

接下來的事情很複雜、瑣碎,但卻沒什麼波瀾。信陵君到了城外廣場,受到城中青壯大禮輸誠,沒有任何抵抗。而信陵君也以禮相待,整個過程順利得讓人吃驚。

接下來,信陵君帶來的小一百人就忙碌開了:一半進入城內接管城防,驛卒們以報捷的方式向各軍傳達小城不戰而克的消息。各個門客則分別在城裡城外安排各軍的駐地。麻三被指令爲城主的軍使,帶着城中青壯的向城外新駐地開進。各軍進至駐紮地域後,又忙碌了半夜結營,安排巡哨,設置口令等一系列常務。

武卒從後軍引到城邊,一營駐於城內,一營駐於城外。民軍四千人幾乎就是原地,依地勢略作調整,分別安下八座營壘。

在各營忙於安營之時,信陵君將芒卯和晉鄙,連同派往各營隊的門客,召集到廣場上,討論明天的事務。大家一致認爲,明天的當務之急是立即查明秦軍動向,並整飭各軍做好戰鬥準備。等安營已了,已是雞叫頭遍了。信陵君讓分派至各營的門客仍回營地,好好掌握部隊,其餘門客進城,在城主的府邸休息,驛卒們則入武卒在城中的營地。

仲嶽對信陵君道:“臣見此間月色皎潔,倒想請幾位先生一起,仔細檢檢那幾具刺客的屍身。”張輒道:“臣也請幾位先生一同在城中巡哨一番。”當即有幾名門客應承下來。信陵君行禮道:“卻是有勞諸位先生!”幾人回禮道:“分所應當!”信陵君又道:“目前無執事的先生請入城暫歇。我欲從教於仲嶽先生,幸勿拒絕!”

仲嶽回禮道:“臣怎敢,只是君上勞碌,如何是好!”

信陵君道:“日晡時已略歇一時,此時雞鳴時分,平常倒也該起了。只是勞累先生!”

仲嶽不再多言,略告一禮,先請一名門客到城主府中找一盞風燈,即走到暗中的一輛車旁,招呼幾名門客幫忙,從車上擡下三具屍體,擡到城門旁的牆根下一處避風所在,不遠處就是護衛城門的武卒。

就着門客從城中取來的風燈,仲嶽仔細打量着屍身。“男屍,無須,雙目圓瞪,面孔被劃……七刃。頸部一刃直刺入喉,翻向外,切斷大筋……。”仲嶽一邊翻檢,一邊口中低聲唸叨着。一名門客在旁邊,快速在一片木牘上記錄。

“男屍,長髯,雙目圓瞪,面孔被劃……八刃。頸部一刃直刺入喉,翻向外,切斷大筋……。”

“男屍,短鬚,雙目圓瞪,面孔被劃……七刃。頸部一刃直刺入喉,翻向外,切斷大筋……。”

“這倒是奇了,三人自戕手法竟如此一致,相必是同門。這是誰的門下呢?”

一旁的信陵君突然言道:“聶政!”

仲嶽雙眉一挑,詫道:“君上何以言此?”

信陵君道:“城邊小室住有一女,不知其名,只喚着‘小奴’,身邊有一小兒相隨,卻與鄭公子有緣。日中時,刺客事方了,我與小奴同帳,小奴與其兒能言俠客聶政事,特別表出聶政爲隱其名,割鼻剜目,剖腹剔腸,倒與這三子相當!”

“小奴竟然知道聶政?難得……”仲嶽嘆息道,又猛地醒悟道:“她與鄭公子有緣?”

“據芒申言,這裡是一個驛點,是鄭公子值守。但他進了小奴的茅舍,他的全身甲冑都脫在那裡。”

“這在什麼時候?”

“應該是我進入軍營之後。鄭公子隨車到廢城河邊,並未進入軍營,而是回到他值守的驛點……”信陵君努力地回憶着當時的情景,也儘量把缺失的場景補全。

“從時辰上看,鄭公子應該與刺客相遇過……他身上的劍傷很深,幾達骨骼……”仲嶽沉吟着,然後又俯身翻檢屍身,“衣着三層,內衣,中襖,外袍,下着一裩、一裙……”

正說間,張輒匆匆過來,臉色深沉。近前了,悄悄說道:“後門外又發現兩屍……”

“是……”仲嶽疑惑地問。

張輒嚴肅地點點頭,彷彿完全明白仲嶽沒出口的半句會是什麼。

“我等過去看看。”信陵君道,隨即對在城門口值勤的哨兵道:“任何人不得靠近!”帶着這裡的門客們穿城而過,跟着張輒又出了後門。

屍身躺在一片亂石堆中,周圍全是雜草和荊棘,看來是有意而爲。

“又是聶政,手法完全一樣!”仲嶽只看了一眼,就斷定了。

信陵君也道:“刺客來時,三人入帳,兩名挑夫在營外等候。亂起時,這兩人卻不見了。當時以爲是無關的人伕,看來刺客是五人。”

“聶政……小奴……鄭公子……”仲嶽自言自語道。

張輒問道:“先生說什麼?”

仲嶽回過神來,笑道:“適才君上說了些與刺客有關的事。哦,依先生看來,這兩位刺客是何來歷?”

張輒道:“自毀面容,而後自戕,乃忠勇之士!只是這來歷就難查了。”

仲嶽道:“故適才君上所言,甚爲玄妙!先生思之,刺殺之後,割鼻剜目,剖腹剔腸,卻是何人?”

張輒道:“韓客聶政!”

仲嶽道:“君上所見,與先生略同。先生再思之,聶政之事,君上從何得聞?”

張輒道:“在下不知。”

仲嶽道:“一個女人,就在城外茅舍小室居住,不知其名,只喚着‘小奴’。奇不奇!”

張輒道:“把這個女人抓來,拷掠一番,自然一切明瞭!”

仲嶽道:“張先生高見!拷掠什麼呢?你怎地識得聶政?”

信陵君插口道:“仲嶽先生此語,倒是洞見。城邊小奴,怎地識得聶政呢?而且其事顯然反覆宣之於口,異常熟練,就連其小兒也能脫口而出。”

仲嶽道:“唔?君上此語倒是個頭緒。拷掠就不必了,君上可召其侍奉,緩緩問之,自然得其實情。”

信陵君道:“天色將明,這幾具屍身倒要先行處理,不然恐引起軍心慌亂。”

仲嶽道:“此處地僻荒涼,把那幾具屍身也都拖過來,在這裡擇地淺淺掩埋。待軍事一了,即行起出,好好探查。”

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06章 洗塵第297章 會魏齊第11章 離城第35章 計議第62章 兵符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5章 升帳第128章 階父第164章 失散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25章 仲嶽第194章 追蹤第17章 奸細第242章 撲空第81章 換防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35章 計議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22章 善後第56章 計謀第177章 點軍第90章 整頓軍務第334章 訪友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63章 商賈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85章 軍市第6章 囿中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95章 覆命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221章 除警第48章 真心第45章 回朝第135章 打探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47章 魏使第33章 出城第292章 書名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104章 夜訪第17章 奸細第52章 私議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45章 入韓第143章 夜行第235章 貴公子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99章 歸華陽第96章 隻言片語第36章 定奪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26章 謀定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70章 蔡澤第28章 降服(二)第230章 司勝第1章 鄭安平第245章 入韓第128章 階父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42章 刺探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234章 旦夕評第61章 席議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64章 布衣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71章 信用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30章 陷城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章 鄭安平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71章 信用第206章 洗塵第129章 草舍第261章 秦箭
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06章 洗塵第297章 會魏齊第11章 離城第35章 計議第62章 兵符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5章 升帳第128章 階父第164章 失散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25章 仲嶽第194章 追蹤第17章 奸細第242章 撲空第81章 換防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35章 計議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22章 善後第56章 計謀第177章 點軍第90章 整頓軍務第334章 訪友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63章 商賈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85章 軍市第6章 囿中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95章 覆命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221章 除警第48章 真心第45章 回朝第135章 打探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47章 魏使第33章 出城第292章 書名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104章 夜訪第17章 奸細第52章 私議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45章 入韓第143章 夜行第235章 貴公子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99章 歸華陽第96章 隻言片語第36章 定奪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26章 謀定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70章 蔡澤第28章 降服(二)第230章 司勝第1章 鄭安平第245章 入韓第128章 階父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42章 刺探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234章 旦夕評第61章 席議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64章 布衣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71章 信用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30章 陷城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章 鄭安平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71章 信用第206章 洗塵第129章 草舍第261章 秦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