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

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

韓丹這幾日在洛陽知府鍾明鼎及屬官的陪同下帶着伊老,高進微服私訪,看了看洛陽的商貿體系,所見皆是城中的坊市繁榮,物品豐富,酒樓林立,商業氛圍濃厚,米油等大商家衆多,民間生活富足。特別是水運繁榮,碼頭上貨物堆積,不停有人運貨上船,也不斷有人卸物下船,運河中商船如織。

韓丹向鍾明鼎問道:“鍾大人,這幾日,本王看見商貿興盛,民間也富足,百姓都安居樂業。各商家能否按朝廷的稅收比例上繳稅銀?”,鍾明鼎回道:“回王爺,皇上聖明,現今正是大燕盛世,商家都能按朝廷的稅率足額上繳稅銀。”,韓丹又問道:“鍾大人,那官府的銀庫有銀錢嗎?還能足額上繳朝廷的稅銀嗎?”,洛陽知府鍾明鼎大人聞言亦不知具體的庫存和上繳數目,叫人將分管庫銀的戶曹叫來,問道:“現今城中的商戶能交上稅銀嗎?庫銀有錢嗎?”,那戶曹回道:“回王爺話,鍾大人,這商戶的稅銀是一年不如一年,都不能按朝廷的稅率收齊了,商戶們生意不好做,都賺不了錢,沒有餘錢上繳了,庫銀中都沒有銀子,還望王爺稟明皇上下撥些銀兩。”,韓丹聞言也不表態,他令地藏司成員分頭去多問幾家商戶繳納稅銀的情況,並將人帶過來,又將收繳稅銀的差役叫過來。

不一會兒,地藏司的人帶着幾個商戶的老闆或掌櫃過來了,韓丹問道:“掌櫃們,你們覺得朝廷的稅銀收的合理嗎?你們繳了多少呢?”,那幾個掌櫃剛纔就已回答了這個問題,又見爲首幾人氣度不凡,也不敢放肆,只得小心回道:“朝廷的稅銀還算合理,不苛刻,我們都是繳足了銀錢的。”,那個戶曹聞言臉色已是變得蒼白,心虛害怕,忙道:“他們胡說。”,幾個商戶看向他說道,“若是生意不好做,交不起稅銀,虧本那誰還做生意啊?”。隨後韓丹又叫人分別問收稅的差役,不叫他們串供,結果差役都說是按足收齊稅銀的,韓丹對鍾明鼎及衆官員道:“既然是足額收的稅銀,怎麼會說收不到錢呢?而且這銀庫不僅沒有錢,還要朝廷下撥銀兩,鍾大人,這是怎麼回事啊?”,鍾明鼎連忙道:“是微臣失職,用人不當,沒有盡到監管的職責,請王爺責罰。”,韓丹說道:“將戶曹帶下去嚴加審問。”,立即有侍衛將戶曹帶了下去。

隨後,他又接着對知府鍾明鼎說道:“鍾大人,做官者,也還需瞭解民情,不僅政事上要勤勉廉潔,還要清明。對上完成朝廷的旨意,對下還要統帥屬官,定期督查下屬的政績,考覈屬官的道德品性,對欺上瞞下之輩堅決不得錄用,一地主官要對屬官的任用和考覈提出意見。”,鍾明鼎回道:“王爺之言使臣茅塞頓開,臣受教了,一定會對下屬嚴加管束,辦好朝廷的事。”,韓丹想了想,對鍾明鼎吩咐道:“鍾大人,從今日起,你嚴令各縣開展自查,對稅銀徵收中欺瞞漏報,貪贓枉法的一律嚴辦。對於主動投案自首並檢舉經覈實後有功者,可以免除處罰,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然倘若再犯,必嚴懲不貸,革職查辦。”,知府鍾明鼎領命,並安排下屬官員即可開展自查。韓丹又令地藏司派人暗中查探稅收的收繳情況。

此時,鍾明鼎大人對晉王道:“王爺,前面是洛陽最有名的醉風樓,這裡的酒燒魚和紅燒獅子頭,及醬爆肘子十分美味,且非常出名。王爺不妨去嚐嚐,也可以視察民情。”,韓丹聞言頷首同意,也到吃飯的點了,且入鄉隨俗吧,既來之則安之。一行人施施然緩步行向醉風樓,正行走在大街上時,只聽前方傳來喧譁聲,有許多百姓正在圍觀,韓丹等人止步在人羣外,馬公公派人過去打聽情況,突然只聽一聲驚呼傳來:“殺人了,死人了…”,很快,打探消息的人回報,前方有家商鋪出了命案。

韓丹聞言,看了鍾明鼎一眼,“鍾大人,這就是你的治下?青天白日下,發生命案,還有我大燕的王法嗎?高進先命人捉拿兇手,不能放走一人。”,高進遵令,急忙派人前去追尋兇手,以免被兇手逃脫,只見鍾明鼎臉色青白,又是驚懼又是憤怒,居然在他的眼前,而且是在王爺的眼前發生此事,這不是跟他過不去嗎?急忙誠惶誠恐跪地回道:“王爺,是臣治理不當,有負聖恩,請王爺責罰”,韓丹立馬說:“趕緊驅散百姓,封鎖現場,抓拿兇手,審理命案,還受害者一個公道,對涉及的有關人員定嚴懲不貸。”,鍾明鼎聞言立即吩咐屬官差役上前驅趕人羣,封鎖現場。

隨後一羣人來到發生命案的商鋪,只見一家賣綢緞的富麗的大莊子的堂中,有兩個人躺在地上血流不止,一個是個五十多歲的掌櫃模樣,一個是個二十來歲的青年。還有一個婦人躲在角落裡,身上有傷,到還沒有死去,韓丹令人先找大夫來救人,所幸是在大街上,醫館離得不遠,大夫很快就過來開始救人。半柱香的時間,兩個殺人的兇手就被高進的人抓了回來,韓丹即刻對鍾明鼎道:“帶回衙門,你親自主審,將傷者暫時救治妥當後,帶走繼續救護,保護好她的安全,記錄好證言,派人瞭解死者信息,查明命案的原委,對周邊的百姓,鄰居,附近的商戶開展調查,收集證據證言。”,鍾明鼎回稟道:“遵王爺命令,微臣立即審理命案,查明實情。”,韓丹隨即率人回駐地。

韓丹回來後,命高進派地藏司成員再去打探收集消息,以備查案用。一夜無話。第二日,韓丹正在庭院中練習武道,白蝶衣一早過來就看見韓丹像是在打拳,不敢打擾,站在院門外,沒有進入庭院中,一會兒又見他好像在盤膝打坐似是在吐納。一個時辰後,韓丹練完了武道,見白蝶衣過來了,讓她進來陪着說話。午時的時候,高進來報,已初步查明命案的原因,死者是本地的一個大綢緞商戶,在民間的名聲還比較好,樂善好施,應該是生意上的對頭,對他家財的窺視,聽民間傳言,背後應該還有其他的隱情,有說是地方官員爲侵吞財產而勾結奸商謀財害命的,各種說法不一而論。韓丹聽後嘆道:“我大燕傳承至今三千年,時政也是有些弊端了,天下承平太久,很多地方官員也是庸碌無爲,忘了爲官爲民的宗旨了。你去看看鐘明鼎大人審案如何了,若有官員在背後以權謀私,不顧朝廷法令,謀財害命的,務必一網打盡,一律嚴辦處理。”,高進領命退下去尋鍾明鼎大人去了。韓丹坐在那裡默默思索着,考慮以後的官員體系改革,涉及升遷,考覈等,這是一個長期的規劃,所幸韓丹還有的是時間。白蝶衣看着韓丹在那裡閉着眼想着心事,默默的來到韓丹身後爲韓丹揉捏着肩膀。

下午時,馬公公來報,洛陽知府鍾明鼎過來向晉王呈報案件的審理情況,韓丹請他進來。鍾明鼎進來後立即跪拜道:“臣鍾明鼎拜見王爺。”,韓丹言道:“鍾大人,快起吧,案件審的怎麼樣了?有結果了嗎?”,鍾明鼎回道:“王爺,這是兩個商戶的利益糾紛,生意上的傾軋引起的命案,臣已命人將指示行兇的商戶抓拿歸案了。”,韓丹聞言後,看着鍾明鼎平淡的說道:“鍾大人,你可要認真的審清此案啊,要知道人言可畏,你這洛陽城,先是戶曹官員剋扣隱瞞稅銀,還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官員涉及其中,再又是光天化日之下發生命案,這背後若是涉及官員的貪贓枉法,謀財害命,那可就意義不一樣了。你可要爲你的頭上官帽和前途着想啊。將功補過,亡羊補牢仍是來得及的,你確定就是簡單的命案,那個商戶就膽大到大白天的大街上就派人在死者自家商鋪裡殺人,而沒有依仗,肆無忌憚嗎?”,鍾明鼎聞言頭上冷汗直下,不敢言語,韓丹接着道:“此間的事情處理完畢後,本王可是要給皇上密摺的,你覺得本王應該怎麼評價你,建議陛下如何處理你的失職?”,鍾明鼎聽後,立即跪倒在地磕頭如蒜:“請王爺救罪臣,罪臣必然認真的,重新的審理此案,所有涉及人員一律嚴辦處理。”,韓丹繼續道:“不止是此案,還有稅銀的事情。若你怕得罪同僚,講人情,不依律查辦,那本王也就不會講人情,會親自審辦,理清洛陽的官場秩序,重還官場的清明,只認朝廷律法辦事。”,鍾明鼎聽得臉色蒼白,心中忐忑,急忙行禮道:“臣一定嚴加辦理,按律法辦事,不負王爺所託。”,韓丹道:“下去吧,儘快辦理。”,鍾明鼎隨即退下。

隨後幾日,洛陽城是風聲鶴唳,滿城風雨。整個洛陽治下,包括各個縣,所有涉及稅銀剋扣隱瞞案件及官員腐敗和貪贓枉法的,一律扣押過審,膽敢反抗,即刻捉拿嚴刑伺候。經過半個多月清查審理,共抓捕涉及官吏一百多人,其中知縣就有十幾名之多。洛陽官場震動,韓丹也感覺洛陽真是爛到裡子了,必須重建官場秩序。韓丹派人叫鍾明鼎來見,半盞茶時間,鍾明鼎過來了,跪倒拜道:“參見王爺。”,韓丹讓他起來說道:“鍾大人,你說這洛陽你是怎麼治理的呢?下面的人竟然都是如此只知斂財貪婪之人,不顧朝廷律法,你沒被他們牽連致死,真是算你幸運。此次這個洛陽知府你也別當了,你先去吏部報道,等風波過了,待我回京後再重新給你安排個事,也免得你被抄家問罪。”,鍾明鼎聞言跪下道:“謝王爺的救命之恩,臣願意聽王爺的安排。”,韓丹道:“你去京城後需儘量閉門少出。沒去處,可以先到王府住着。”,鍾明鼎聞言領命,韓丹給他一塊令牌讓他下去先安排家事去。隨後韓丹命人將此事奏報皇上。

洛陽官場的腐敗窩案,振動京師,驚動陛下。一個月後,皇上傳旨中州,中州巡撫被免職調回京城,另選擇重臣調派中州,中州上下徹查稅銀剋扣及官員腐敗案,洛陽知府被免職,但因查辦洛陽稅銀及貪官違紀重案有功,將功補過,免去知府,回吏部備案。整個中州不知多少官帽脫落,不知多少人頭落地。隨後,皇上又下旨,各州各府也同樣通查稅銀腐敗案件。

整個洛陽官場的變化,震動朝野,天下百姓,拍手稱快,只覺皇上聖明,剷除貪官污吏。天下爲之一清。

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十二章 離京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四十九章 越州平定,山越族北遷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十三章 冀州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
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十二章 離京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四十九章 越州平定,山越族北遷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十三章 冀州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