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冀州

第十三章 翼州

大燕王朝雄據九州,格局好似古神州大地,整個王朝有兩條貫穿東西的大河大江,北方曰燕河;另一條爲盤江,從大燕中部劃過,盤江之北爲北方,盤江之南爲南方。京城以北,草原以南,是爲幽州,以山海關鎮守。涼州位於京城西北遏制西域,京城之東南,青州統轄齊魯大地,京城以南,燕河以北爲河北之地,是爲翼州。盤江以北,燕河以南是爲中州,爲中原之地。大燕王朝開國之君定都北方,當時是爲抵禦草原匈奴人南下,謂之天子守國門,併爲歷代皇帝堅守。盤江之南,是爲吳州,吳州之東,是蘇州,蘇州臨海,橫跨盤江,盤江以北是蘇北,自古爲產鹽之地,而位於盤江以南的蘇州地帶,爲蘇南,即是江南之地,歷來爲魚米之鄉,商貿興盛之地,錢糧賦稅重地。也是韓丹此次代父皇巡視之地,運河就是從蘇南之地經蘇北,吳州,青州,中州等地連通京師,俗稱京蘇大運河。吳州之南爲越州,自古乃少數民族山越之地,不服王化,時有叛亂。吳州之以西南,越州之西爲益州,多高山深谷,盆地,時有修道者出入其中,有道教聖地峨眉山,益州首府西都位於四周大山之中,是盆地,盛產糧食。

韓丹自離開京城後,因隨行人員較多,也不急於趕路,日行八十里,遇城則入城,無人煙之地就紮營野外。因是京師屬地,一路上也沒有發生什麼事。但無論到了何地,每日都勤練武道不止,閒暇之餘,或是騎馬縱橫,練習馬術;或是身處深山老林時,就張弓搭箭,射飛禽走獸,練習射術;大部分時間是在馬車中翻閱經典,或是治國理政之策,或是古時學術經典聖賢之言。

一個月後,一行車馬駛入翼州地界。韓丹又煉好了兩塊骨頭,現今鍛鍊成功的骨頭數已達十八塊。整個右手掌的骨頭都已經全是散發着黃金色澤,運勁握拳後,拳頭呈現白金色,隱有黃金光芒。用右拳使出《大力金剛伏魔拳》,拳法威力意境已產生變化,一般武宗都接不下這一拳,若是手掌骨沒有煉化全部骨頭的武宗接下這一拳,則會手斷臂折,整個手掌碎爲血沫。

翼州因臨近燕河,時有河水氾濫,遇見大範圍的澇災時,水淹良田,顆粒無收,百姓流連失所。但大燕王朝正是鼎盛之時,朝廷調度有方,國庫充盈,錢糧無慮,朝廷及時撥付到位,百姓有吃的,有住的,並無生亂,待洪水退去,又可以迴歸家園生產,朝廷也會免賦兩年,民心穩固,若是亂世,就會揭竿而起。因此,朝廷歷來很重視救濟災民。

這一日,晉王南下的一行車馬行至翼州所屬滄州地界。韓丹正在馬車中飲茶看書,旁邊兩個清秀的宮女正在煮茶,突然只聽外面隨侍的太監道:“王爺,斥候來報,前方五里之地,有一羣黑衣蒙面人在圍殺一名女子。”,此次南下,除了佛皇殿的太監,韓丹還帶了幾個負責生活起居的太監宮女,這個坐在馬車外面的隨架的太監是馬公公,也是九皇子府的老人了,韓丹出生後就隨着海公公、李公公等一起入的府,四十多歲,現被韓丹封爲副總管。韓丹聞言,放下手中書冊道:“光天化日之下,蒙面劫殺?定不是守法的良民,眼裡還有我大燕的王法嗎?着令地藏司前去處理,並探明原委。繼續前進。”,車簾外,馬公公傳達了晉王的命令,伊老在旁邊領會韓丹的意思是救下人,並抓幾個活口,問問底細,因不明對方情況,他示意高進同去以確保無意外,畢竟武宗已是頂尖高手了,不可能這裡隨便遇見一羣人就是個武宗。即可就有三十多人離隊而去,其中有武師十幾人,包括一個武師大成。

前方五里之處,有一個身穿白衣的女子,二十多歲,臉上蒙着白沙,身材窈窕,手持寶劍,有武師中期的修爲。被十幾個黑衣蒙面人持刀劍圍攻,領頭的帶着個水鬼面具,有武師中期修爲,還有幾個武師初期,剩下的都是練皮境的武士。此時,那幾個武師正在攻向那個女子,其他武士修爲的黑衣人則在外圍遊走,伺機而動,那白衣女子已是略顯疲態,身上已有一些刀傷劍痕,頗顯狼狽,被擒殺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只聽領頭者陰笑道,“姑娘,我勸你束手就擒,不要徒勞反抗。”,白衣女子怒哼道:“你們水鬼幫,明裡是在水裡運貨護航,暗地裡卻拐賣婦女,逼良爲娼,蠱惑百姓信奉邪神,實爲圖謀不軌,密謀造反,既然被我發現內幕,自當揭穿你們的陰謀。”,“嘿嘿,小娘們,我看你是自身難保,還敢管閒事,若是束手投降,把我們伺候爽了,還可保留性命。不然到時擒下你,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嘿嘿嘿。”,黑衣首領賤笑道。白衣女子怒吼一聲,“淫賊受死,本姑娘寧願死,也不受你們的侮辱。”,說罷不再言語,拼命抵擋。黑衣人也不與她拼命,只是車輪戰,消耗她的體力,隨着又中了幾處刀劍,白色衣裙已有幾處被割破,露出傷口和大片雪白肌膚,眼見白衣女子就要力竭被擒。突然,斜着飛來幾箭,射傷射退了幾個靠得最近的黑衣人,其中一個卻是被射中咽喉,一命嗚呼了,正是高進率人趕到了。黑衣首領正暗自得意,馬上就能活捉那女子了,怎料半路殺出一批人,看見對面三十多個人,人人帶馬,氣勢不凡,不敢造次,抱拳說道,“各位朋友,河神幫辦事,請不要插手,本幫必有後報。否則,在我們的地盤上,後果不是你們能承擔得起的,必不死不休。”,高進聞言冷笑道,“留兩個活口”,亦不多說其他話一揮手,所有人得令後圍攻而上,雙方的武力懸殊過大,只片刻之間,黑衣人就死傷大半,有一個武師大成的地藏司侍衛對上了戴水鬼面具的首領,黑衣首領不料半路殺出的一羣人有這麼多高手,心下駭然,已有退意,虛晃一招,轉身飛奔而去,可還沒跑多遠,只感覺身子一沉,一股龐大的壓力襲來,心裡突生絕望,這是武宗,整個翼州地面都沒有幾個武宗啊,還沒來得及半點反應,只感覺一股意境襲來,脖頸一緊,腦中一懵,眼前一黑,已是昏死過去了。原來是,高進見得賊首要逃,瞬間從馬上飛掠而起,鼓動氣血,只見手臂爆發出一片白金之色,周圍百米都陷入一股沉悶的意境中,是高進修煉《通臂鐵猿骨功》進階武宗後領悟的通臂拳意,輕鬆的單手抓住黑衣人首領的脖頸致其忍受不了他的氣勢而昏迷過去。很快,除了兩個受傷不起的黑衣人,場中已沒有活着的黑衣人了。被救的白衣女子震驚的看着高進,在她眼裡不可抵擋的武師大成高手居然一招就被他擒拿在手,而且是沒有反應就暈了過去,也完全沒有想到這羣突然出現的人,光是武師高手就有十幾人,他應該是頂尖高手武宗強者。白衣女子回過神,面向高進恭敬行禮道:“多謝前輩相救,小女子乃衡山派弟子白蝶衣,請問前輩高姓大名?”,高進聞言道,“白姑娘不必多禮。你有傷在身,請稍等片刻,一會兒會有人幫你醫治。”,高進朝後一揮手,“原地等候”,所有人整齊行禮領命,白蝶衣看得側目,總覺得這些人不像是江湖門派的人。此時,有人戒備,有人騎馬遠去偵查前方,有人收拾屍體後發現了什麼,就馬上稟告高進統領發現所有人肩上有一個水鬼的刺青。

正在白蝶衣胡思亂想的時候,就聽得一陣陣如雷似的馬蹄聲響起,還有車輪聲傳來。擡眼一看,只見煙塵四起,大約好幾百人騎馬而來,隊列整齊,震撼人心,還有一輛很大的馬車,由四匹馬拉拽着,走得近了,只見是一輛黃色車廂的馬車,馬隊中旌旗招展,頂盔貫甲,刀槍劍戟如林,竟然是一隻軍隊。白蝶衣十分震驚。不知道來得是什麼人。

這時,耳邊傳來一聲馬蹄聲,她轉頭一看,只見那位前輩已是策馬迎向那一大隊人馬。

高進下馬來到馬車前,稟報道:“王爺,人已經救下了。那女子自稱是衡山派白蝶衣,身上有傷。留了三個活口,其中一個看上去是主事之人,其餘人都已處理了,沒有活口,這羣人像是某一組織的人,在肩上都有一個水鬼刺青。”,韓丹聞言,“前往滄州,通知滄州知府接駕,另外分開審問一下這幾個活口,要避免他們自殺。到滄州後在城中打聽一下衡山派的情況以及這個白蝶衣,先安排人給她療傷,給她一輛馬車。”。高進聞言領命下去安排人手去了。

很快,高進就派人帶着白蝶衣過來了。

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十三章 冀州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十二章 離京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十一章 歲末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六章 易筋經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十三章 冀州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四十九章 越州平定,山越族北遷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十一章 歲末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四十九章 越州平定,山越族北遷
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十三章 冀州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十二章 離京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十一章 歲末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六章 易筋經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十三章 冀州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四十九章 越州平定,山越族北遷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十一章 歲末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四十九章 越州平定,山越族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