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

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

酉時,養心殿,韓丹命海公公將軍機處輔政大臣持威羅漢李定軍,秘書處輔政大臣董不易,國政處輔政大臣秦書賢,及魚俱羅,關羽,大皇子陽郡王,二皇子恩郡王宣來,商議西域等軍務事宜。

三皇子鼎郡王及四皇子策郡王目前正在外北蒙州和外北涼州,一是協助處理政事,二是收集極西與極北的情報,三主要是歷練自身。有高進和長眉坐鎮兩地,他倆的安全韓丹並不擔心。

衆人蔘拜陛下後,各自肅靜站好。韓丹仔細打量了一會兒魚俱羅和關羽,此二人是李定軍保舉的軍中大將,經歷過平越和北伐匈奴之戰,經過二十多年的軍伍生涯鍛鍊,即有統兵之才,又有萬夫不可擋之勇,實乃難得的衝鋒陷陣之悍將。同時也經過了國政處的審議,得到聯名推薦。魚俱羅身材高大,眉似刀劍,目有雙瞳,面色白淨,高鼻闊口,身具異象,異於常人,有武宗圓滿修爲。關羽身材雄健,面似棗色,臥蠶眉,丹鳳眼,額下三尺長鬚,打理得一絲不苟,十分飄逸,儀表不凡,也有武宗圓滿境界。

韓丹令人賜座,隨即開宗明義,直奔主題,道:“如今本朝已是北擴六州,周邊只有西域與吐魯番未定了,雖說這兩個地方俱是臣服朝廷,但難免有變,臥榻之側,還是直接設置州府納入統治爲好。此次樓蘭之變,樓蘭王請求本朝出兵協助平叛,正好是一個收服兩州的良機。朕意設立西域都護府以治理西域軍政事務,待平定西域後,再以追剿餘孽的名字,進軍吐蕃。吐蕃今後改名藏州,設立藏州都護府節制地方軍政事宜。”。

衆臣聽聞陛下所言後,皆是心知肚明,這魚俱羅和關羽就是統兵進軍西域及吐蕃的人選,也將是西域和藏州都護府的不二人選,至少在西域及吐蕃徹底民心朝向大燕,再無地方軍事力量存在前,會一直是由二人擔任都督,將此二州處於軍管狀態,由都護府直轄管理。

韓丹任命魚俱羅爲西域都護府都督,率二十萬大軍平叛西域,大皇子陽郡王爲西北大總管負責戰事之間攻佔的地方治理及處理糧草後勤等事務。着關羽任藏州都護府都督,領二十萬兵馬陳兵益州,待西域平定,局勢明朗後再出兵吐蕃,屆時魚俱羅從西域出兵南下,一舉蕩平吐蕃,鼎定藏州,由二皇子恩郡王爲西南大總管,負責安定戰後的地方政務以及大軍的糧草後勤等事宜。並於即日起就出兵。

自覲見了大燕皇帝后,阿依蒂就帶着哈買提住進了皇宮,第二天就去拜訪了太后碧姬。太后能見着孃家人也是十分高興,但聽聞了哈撒斯的死亡,還是多少有些傷感黯然的,獲悉她們母子將會在皇宮居住一段時間後,還是比較開心的。

安排完西域及吐蕃的事務後,第二日,韓丹也在養心殿會見了伽藍尊者。關於喇嘛教,他也是派人收集了一些信息,掌握了大體概況,喇嘛教是千年前一代奇人喇嘛子所創,因崇尚苦修爲善,勸人不貪念權貴,一心修行,講究師徒密傳,不顯於文字,手口相傳,得到了很多貧窮人的信服,被稱爲喇嘛教,也因爲道統口密相傳而被當地人稱爲密宗,因其勸人向善,不崇慕且鄙棄世間權力和財富,也被當地權貴階層所推廣,利用其加強對底層的統治。

喇嘛子創立喇嘛教時是武聖後期的大能,可能也是想通過信仰之力來突破境界,可最終還是隕落了,伽藍尊者是其弟子。韓丹正是有意利用喇嘛教加強對西域的統治,這些年佛法逐漸滲透西域,但論影響力還是不及喇嘛教,還需要時間的沉澱,他也是準備吸收兼併喇嘛教,以增佛教底蘊。

養心殿內,伽藍尊者見過禮後,韓丹示意賜座,自有太監送上座椅並端上東湖貢茶,隨後退下。韓丹道:“尊者請用茶,此乃運州東湖的綠龍春,是天下一等一的好茶。”,伽藍尊者也不擔心茶水是否有問題,十分乾脆的就端起茶盞細品了一口,畢竟雙方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不至於下作如此。這裡是皇宮,韓丹若是要取他性命,也不用下毒,諒他也走不出京城。韓丹見他細茗一口,微笑着點了點頭。

伽藍尊者回味了一下茶的香味,半響道:“真是好茶,香味醇厚,回味無窮!”,又喝了一小口接着道:“茶好。陛下的修爲更是深厚無比。”,“哈哈,尊者繆讚了。”,韓丹大笑道:“朕與尊者可謂是一見如故,尊者品德高潔,修爲精湛,可謂之大師。朕正是想領教一下尊者的《秘傳大手印》,不知可否?”。

伽藍尊者回道:“陛下真是高看老夫了,大師之稱不敢受之。”,隨即又看了房間內的佈置一眼,擔心的道:“老夫可不敢破壞了陛下的大殿。”,韓丹當即笑道:“哈哈,無妨,大師儘可放手施爲。若有損壞,朕必不責怪。”,伽藍尊者推辭不過,韓丹讓他盡力出手,無奈只得勉強答應。

伽藍尊者豎起一掌,運起《秘傳大手印》,就見他的白袍忽然無風自動,周圍卻是沒有什麼大的動靜。韓丹點了點頭,這是功力極度凝聚的表現,伽藍尊者的手掌變成了赤紅色,變得比平時要更加粗大,緩緩推向韓丹。

迎面有股熱氣襲來,韓丹微笑着對伽藍尊者點了點頭道:“大師,真是好修爲,功力精湛。”,待伽藍尊者的《秘傳大手印》,快推至韓丹的胸前時,卻見他單豎一掌立於胸前,念道:“始佛無量”,拳意瞬間發動。

伽藍尊者只聽空中傳來一聲“金剛”的禪音,就感覺手掌再無法前進,接着就覺得周邊一切似乎變得緩慢,然後發現思維再沒有波動,連眼珠都無法轉動,最後腦袋一片空白,什麼也不知道了。

其實不是他失去了意識,只是被韓丹的拳意所籠罩,一切行動思維都被凍結,包括他的衣服都是立即停止了飄動,就連面前剛喝的茶水冒起的熱氣都停滯不動,在韓丹的拳意籠罩下,時間和空間都已停止流轉。

半響,待韓丹慢慢喝完了面前的茶,放下茶杯後,他才收了自己的拳意。伽藍尊者這時思維才恢復了正常,他有些不明白眼前發生的一切。

他發現他的手掌還是停在韓丹的胸前,在他的一念之間,還是可以向前推向韓丹,但他知道自己輸了,輸的不明不白。

他收回了手掌,突然他看見韓丹面前的茶杯已是空了,且感覺杯子已是沒有熱氣了,一般剛喝完熱茶,茶杯肯定還是殘留有一絲熱氣的。而他明明記得剛纔韓丹面前的茶杯是滿的,也沒有喝的跡象,他再看向自己的面前的茶杯,卻震驚的發現自己的茶杯,還是自己剛纔喝了兩口後的樣子,且熱氣瀰漫,與他剛出手時一樣,沒有變化。

他有些似懂非懂的,又是懵懂的看向了韓丹,過了好一會兒,才道:“陛下修爲莫測,真是深不可測!老夫佩服不已!”,韓丹笑道:“哈哈,大師亦是修爲精深。”,伽藍尊者道:“不知陛下這是什麼功法,好厲害的意境啊。”,韓丹道:“這就是佛的力量。”,伽藍尊者道:“願聞其詳。”,韓丹隨即就與伽藍尊者探討起了佛法。

韓丹道:“佛乃天之大道所顯,乃是大道之賜,是大道的體現。”,說着單豎一掌,手指朝上,代表上天所傳之道,接着道:“始於朕之手,謂之始佛帝,代表天之道。佛無處不在,顯化於世,又隱藏在萬民之心。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如始佛聞。”。

伽藍尊者聽得十分投入,韓丹又繼續敘說了佛教中的諸多經典理論,關於保持慈悲之心,與人爲善,以善事積功德,大談輪迴之事。只將伽藍尊者聽得如癡如醉,也主動與韓丹交流自己的理論及喇嘛教的理念,與韓丹的佛法對撞,尋求共同點,產生共鳴。這也是韓丹所希望的,他想將喇嘛教同化入佛教,由伽藍尊者帶回西域,廣泛傳播。

這一場思想的交流互融持續了很久,直至傍晚,太監來提醒陛下用膳,才暫時停止。伽藍尊者有些意猶未盡的停了下來道:“陛下真是佛法無邊!老夫收益良多,多謝陛下的賜教。”,韓丹道:“大師嚴重了,朕想邀請你共進晚膳。不知可否?”,在韓丹的熱情邀請下,伽藍尊者推脫不得,只得感動的致謝並與皇上用了晚膳。

最後,韓丹邀請伽藍尊者再多留幾日,以便繼續交流佛理。伽藍尊者也是覺得和韓丹的交流自己受益匪淺,遂欣然接受。韓丹準備利用這段時間從武道以及佛法上同化伽藍尊者,將他洗腦變成一個純正的佛教徒,以便爲他傳揚佛法。

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六章 易筋經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六章 易筋經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六章 易筋經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十一章 歲末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十二章 離京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六章 易筋經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六章 易筋經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十一章 歲末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
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六章 易筋經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六章 易筋經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六章 易筋經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十一章 歲末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十二章 離京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六章 易筋經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六章 易筋經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十一章 歲末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