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

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逆 被封太子

皇宮紫薇宮中,被陳老一掌阻攔住的高瘦陰鳩老者正是天狼上人,他感受到來者的實力高於他,不敢大意,眨眼間抽出一把像圓月一樣的奇異彎刀,一揮手之間,只見一道銀色的圓月刀芒軌跡飄忽的快速的斬向陳老,卻見陳老一掌伸出輕易擊碎了刀芒。

陳老盯着這個襲擊皇上的武聖強者道:“圓月刀法?你是天狼上人。”,他已是認出來這路刀法,知道了來人是誰。

韓丹聞言,想起了衡山派玉衡子點評過天下的武聖強者,就有北方草原的天狼教的天狼上人,心下微怒,該死,竟然勾結匈奴人。

眨眼之間,陳老就和天狼上人對攻了幾招,天狼上人的圓月刀法出神入化,詭異莫測,就算不是陳老的對手,暫時自保無慮,陳老雖是武聖後期強者,但要殺死天狼上人卻也不易,只能擊傷擊退他,武聖強者生命力強悍,除非是砍掉頭顱,否則是殺不死的。

越王,趙王,吳王見天狼上人被纏住,立即率領手下的侍衛和來自草原的其餘的武宗強者殺向了皇上。

韓丹見此,立即率人衝了過去護在父皇的身前,只見他怒目而視,喝道:“二哥,六哥,八哥,你們居然勾結匈奴人,還要殺父皇,你們這是謀逆,你們還是人嗎?”。

越王說道:“我們都是父皇的皇子,爲何非要傳位於你?我們有哪裡不如你?你當皇上還不是要殺死我們,我們還不如先下手爲強。殺啊,富貴在此一舉。”。

皇上殷聽聞後氣得手扶胸膛罵道:“逆子,不僅手足相殘,還要弒父,來人,將他們拿下。”。

此時,有一個手持彎刀的武宗衝向了父皇,韓丹一步跨前,鼓動氣血,只見渾身冒出白金色的光芒,背後出現一尊古佛身影,面容模糊,一拳擊出。

周圍衆人只覺得四周空氣沉重,空間凝滯,身體無法動彈,連思維都停止運轉了一樣,周圍傳來一股宏大,至剛,至力,至偉的氣息,彷彿這一刻時間和空間都被凍結了,空中隱約傳來“金剛”的禪音。

就連交手中的天狼上人和陳老都被影響了一下,不約而同的看向韓丹,眼中充滿了驚訝,很快他們就恢復了行動,只不過天狼上人修爲低一些,比陳老慢了一絲。

就是這一眨眼間,只見陳老一掌伸出,彷彿一掌蓋壓了天地,瞬間擊中天狼上人的胸膛,一掌打的他吐血而退,天狼上人知道這次刺殺已是失敗了,可惜了那些武宗的高手了,但自己又不是陳老的對手,如果強留下來,被重兵纏住也會死亡。

除非是武祖,不死不滅,血液不盡可滴血重生。所以天下才是王朝一家獨大,就算武聖強大無比,能殺死成片上萬的人,也會被十萬百萬的人海淹沒。

就在天狼上人吐血退後準備撤離時,突然一道高大的身影出現在天狼上人身後,不待他反應過來已是被一拳擊在後心,更是被重傷,大口噴血。

正是伊老看準時機,一拳重創天狼上人,又是一個武聖,天狼上人心中已是一片驚駭,該死,越王幾個笨蛋,連敵人的底細都沒有摸清,就讓他出手,他們真是死不足惜,現在他也沒有心思多想,只想趕緊脫身離去。

陳老看了伊老一眼,伊老行了一禮:“晉王欲取他性命,還望陳老協助。”,他知道武聖都有尊嚴,不願以多欺少,陳老聞言,沒有說話,繼續攻向了天狼上人,而伊老也是夾攻而上,天狼上人瞬間落入下風,圓月刀法亦是被攻破,抵擋的十分艱難。

韓丹這邊,只見他施展開《大力金剛伏魔拳》後,拳意籠罩虛空,短時間,武宗高手無人能動彈,如今韓丹已是煉化了二百八十三塊骨頭,武宗境界無人能敵,揮刀攻向父皇的那個武宗高手被他一拳打爆,隨後他一個跨步,又出現在另一個人面前,也是一拳就轟爆了他的頭顱。

片刻後,所有參與此次刺殺的武宗高手已是被他全部斃於拳下。所有人都是呆愣着看向他,原來晉王這麼厲害,看來上次被刺傷而閉門養傷只是一個藉口,爲了尋出幕後真兇。

大臣對晉王是越加敬服,這個世界,強者始終是被人尊敬的。而越王,趙王,吳王則是絕望的看向韓丹,他真的是遠遠超越了他們,什麼都爭不過他。韓丹一揮手,身後侍衛是立即將他們拿住扣押,聽候陛下的發落。

天狼上人在陳老和伊老的夾攻下,舉步維艱,往往剛剛用圓月刀法抵擋住陳老擊來的一掌,就會被伊老一拳打中吐血退後。

天狼上人也只是武聖初期而已,伊老是武聖中期,陳老是武聖後期,他根本不是此二人中任何一人的對手,更何況是兩人的聯手,他一直想找機會逃走,但沒有成功,心裡也很逼屈煩悶。

他們的交手,其他人都沒有辦法插手,只得退出大廳中,韓丹請玉真子,蒼瀾子,蒼翠子和紫霞真人率領剩下的地藏司人手前去城門處支援。

紫薇宮中,隨着天狼上人的不斷受傷,他的抵抗之力是越來越弱,就在他又一次被伊老擊中肩膀之時,陳老一掌擊中他的手腕,打得他腕骨碎裂,手中的圓月彎刀脫手而出,伊老趁機補了一拳在天狼上人的胸口,打得他吐血摔在地上,陳老也是連續重擊在他的身上及四肢,讓他暫時沒有了反抗的力量。

伊老此時撿起他掉落的圓月彎刀一揮而過,堂堂武聖強者,天狼上人就此被砍掉頭顱而損落,死在了他的成名武器圓月彎刀之下。伊老將他的四肢和軀幹都分成了幾段,確保他已是死得不能再死了。江湖上再也沒有了天狼上人,江湖上的武聖強者又少了一位。

紫薇宮外,當陳老和伊老走出來時,韓丹就已知道了結果。此時,有地藏司的密探來報,城外的叛軍正在進攻城牆,城內也有叛逆攻擊城門,但已被燕統領他們擊殺,京城暫時無隱患。

韓丹聞言走到皇上殷面前跪着稟報道:“父皇,此次謀逆刺殺的殺手已是全部被誅滅了,但城外的士卒仍在謀逆的將領袁三和丁強的帶領下攻城,請父皇下一道聖旨免去他們的兵權,由兒臣去捉拿他們,並收攏亂兵。”。

皇上殷聞言:“都是這幾個逆子,凡兒,朕着你全權處理此事,並傳朕旨意免除叛將袁三和丁強的統領兵權,準你便宜行事。”,韓丹跪道:“兒臣遵旨。”,他隨即帶着伊老及佛皇殿的人趕往東城門。

半柱香的時間,韓丹等人就趕到了東城門並登上了城牆,高進及燕一等人急忙前來跪迎,韓丹讓他們起來,聽取了他們的彙報,知道現在京城無恙,京師雄偉,城高牆厚,兵多將廣,就算有數十萬雄兵圍城,數年也難以攻克。

韓丹告訴他們,越王,趙王,吳王等的陰謀叛亂已是失敗了,他讓高進等人吩咐所有士兵大喊:“越王,趙王,吳王謀逆,已被拿下,現陛下傳旨,免去叛將袁三,丁強的統領職務,解除兵權,陛下只追首惡,餘者馬上放下兵器,退後一里,坐在地上,雙手抱頭,既往不咎…”。

隨着城牆上的大喊聲不斷傳出,正在攻城的士兵們騷亂了起來,都猶豫不覺,不在攻城,袁三及丁強見了,紅了眼,高呼:“不要相信他們,陛下已經駕崩了,大家繼續攻城,爲陛下復仇,擁立越王…”,並讓心腹手下去監軍,對猶豫不前者殺,許多士卒被他們裹挾着攻向城牆。

韓丹見此,令伊老,燕一,燕二,燕三,玉真子,蒼瀾子,佛皇殿的兩位武宗,去擊殺不肯投降的叛將,隨着伊老等人的出手,很快下方亂軍中的袁三,丁強等爲首的叛將已是被擊殺,城下亂軍們發現沒有人逼他們攻城了,而城牆上又不斷傳來讓他們退後放心兵器的吶喊聲,很多人猶豫着放下兵器退後了,最後越來越多的士卒放下了兵器,退後一里,坐在地上雙手抱頭。

一柱香以後,所有的攻城的士兵都已放下兵器,退後坐在地上了,韓丹命高進率軍出城,打亂士卒的序列押解回燕北大營和津翼大營,並整頓軍務,重新劃分士卒的隊列編制,重新任命軍中的基層武職軍官。隨後韓丹帶領伊老,佛皇殿和地藏司等人趕回皇宮,暫命燕一,燕二在此守衛城門。

韓丹一路趕回皇宮,向父皇覆命。紫薇宮已有太監宮女和侍衛收拾,韓丹在養心殿面見了父皇,羣臣都候在養心殿外。

殿內,韓丹跪在地上稟道:“父皇,城外蠱惑士卒攻城的叛將已是全部處死,其餘士卒兒臣已命高進領軍將他們押解回燕北大營和津翼大營,打亂隊列,重新整頓軍務。”。

皇上殷聞言道:“很好,凡兒,你說朕如何處置你那幾位皇兄?”,韓丹回道:“父皇,兒臣認爲他們都是你的皇兒,就算有錯,也不能殺了他們,他們也是兒臣的皇兄,就將他們囚禁府中吧。”。

皇上殷聞言:“就是你最是心慈啊。”,隨後他傳旨張公公:“你傳旨將與越王,趙王,吳王有關聯的大臣全部捉拿,並將他們與越王等一起先押入天牢。並通知羣臣明日早朝。”,張公公領命下去了,隨後皇上也讓韓丹先回去休息,明日早朝再議,韓丹聞言後隨即告退離去。

第二日早朝,大燕皇上殷高坐龍椅上,下方百官肅靜,隨着一聲“上朝”的高唱,早朝開始了。

只聽皇上殷說道:“昨天發生的謀逆,讓朕十分傷心,傳朕的旨意,所有涉及越王,趙王,吳王的人員黨羽及大臣全部抄家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審理。剝奪越王,趙王,吳王的王爵,廢去武道修爲,貶爲庶人,終生囚禁在宗人府中,查抄府邸,相關人員收押問審。”。

堂下羣臣自然是領命遵旨。接着又聽到陛下說:“從即日起,着封晉王韓丹爲太子,協助朕監國理政。”,羣臣又是跪倒遵旨領命,韓丹也是跪倒叩謝皇恩,隨後羣臣對他參拜:“拜見太子,祝賀太子榮膺監國。”。

韓丹接受了羣臣的朝拜,並讓他們起身。隨後皇上宣佈退朝了。韓丹發現父皇的背影都有些佝僂了,父皇更老了,也傷心了吧。羣臣又是朝賀了韓丹,最後才三三兩兩的散去了。

至此,地皇曆六十八年過去了,大燕進入了地皇曆六十九年一月,韓丹被封爲太子了,又將開始一段新的歷程。

正是:釜底抽薪鎮謀逆,力挽狂瀾封太子。

第十一章 歲末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十二章 離京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八十二章 政事部署,天地由來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一章 歲末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十三章 冀州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十一章 歲末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十一章 歲末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十二章 離京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十一章 歲末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十一章 歲末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十一章 歲末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
第十一章 歲末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十二章 離京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八十二章 政事部署,天地由來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一章 歲末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十三章 冀州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十一章 歲末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十一章 歲末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十二章 離京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十一章 歲末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十一章 歲末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十一章 歲末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