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

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

“嗖”,一枝利箭劃過黑沉的夜色,射中一個躲在草叢裡的匈奴斥候騎兵的喉嚨,一箭斃命。接着剩下的幾個匈奴斥候還沒反應過來,就被疾馳而過的大燕騎兵一刀劃過,紛紛捂着喉管倒下了,一刀見血。片刻後,地面傳來輕微的馬蹄震動聲,數以萬計的用布包裹着馬蹄的大燕鐵騎,沉默的快速通過了此地。

這樣的情景,不斷髮生在深沉的黑夜裡。鎮西軍爲發揮閃電戰的優勢,一人雙馬,沿途不斷清理髮現的匈奴斥候,馬不停蹄,趕向烏海。天亮後,由投誠朝廷的部落騎兵帶路躲藏在一個隱蔽的草原山溝裡休息。陳毅將這支部落騎兵命名爲興國軍,這是仿照北伐大軍,成立的興佛軍。

第二日戌時,鎮西軍和興國軍計十二萬騎兵已是趕到了烏海附近的草原蟄伏起來。此地離敵營只有二十里路,陳毅下令全軍不卸甲,餵養戰馬,自食乾糧,抓緊時間休息,補充體力。於亥時襲擊匈奴大營。

烏海匈奴騎兵營帳,除了幾處篝火以及巡邏守夜士卒處的明火外,其餘地方一片黑暗,四下裡十分的寂靜。自遵左單于的號令,烏託率領十萬騎兵至烏海以來,這一個月,大燕除了關閉城門,嚴守玉門關以外就沒有什麼動靜。偶爾就是雙方之間的斥候交鋒,也沒有見到大燕的軍隊出關過。

在烏託的印象中,甚至是大部分匈奴人的心目中,大燕的軍隊都是不善於草原馬戰的,從來都是龜縮在城池內防守的,不會主動出擊。哪怕是前段時間聽說了大燕的騎兵打敗了右單于,他們也沒有放在心上,只認爲這是僥倖。再加上這一個月以來,大燕都是毫無動靜,也是逐漸放鬆了警戒,烏託等人怎麼也不會想到大燕居然敢出關,到草原來主動出擊。

亥時,四野俱靜,特別是這樣的寒冷夜裡,就連動物都是回了巢穴,不在野外晃盪。此刻,陳毅下令,全軍立即出擊夜襲烏海匈奴大營,鎮西軍副將薛仁貴和張須陀隨即讓親兵傳達將軍的命令。只聽沉悶的鐵蹄聲響起,十二萬大軍如同黑色的洪流涌向了前方。

匈奴騎兵駐紮的營地之處,四野一片空寂,只剩下了狂風怒號,這風聲掩蓋了大部分的馬蹄聲,也掩蓋了箭矢擊發的弓弦嗡鳴聲。“嗖,嗖”,“呃,呃”,幾隻利箭破空聲後,傳來了箭射入肉體後,中箭之人發出的悶哼。營帳大門口箭塔上放哨的士卒被無聲的射殺了,有一羣身手矯健的軍士摸入營帳範圍,將拒馬移開,打開寨門,另有部分人將附近巡邏的匈奴士兵和暗哨除掉,爲大軍衝營清理障礙。這些人都是宋國公府陳氏培養的家族死士,這次被陳毅帶了出來,隨軍征戰。說來話長,這一系列間的行動只不過是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

馬蹄聲如雷,似暴雨而至。“噠,噠,噠”,十萬鎮西軍的騎兵與二萬匈奴騎兵,衝入了匈奴人的營寨中,似蠻獸橫行,似耕刀犁田。一枝枝火箭射向了一處處營帳,瞬間大火就蔓延了起來,被狂風一吹,火勢越發兇猛,帳篷中的許多匈奴士卒還在睡夢中就被大火燒死了。一柄柄長槍挑開一處處營帳,雪亮的刀光閃過,一捧捧熱血染紅了帳篷和草地。

整個營地都是炸開了鍋,呼喊聲,救命聲,大罵聲喧囂在空中,有的在尋找馬匹,有的尋找武器,也有許多匈奴士兵手拿彎刀開始了零星的抵抗,也有些頭目在組織附近的士兵進行反擊,拼殺十分激烈,但反抗的力度十分弱小。後面還沒有被波及的匈奴營帳中也是傳來的統兵將領的呼喝聲,有很多的匈奴騎兵已是被各自的將領組織了起來,開始向着此地衝來。

陳毅見此,立即傳令:“張須陀,本將令你率三萬騎兵前去阻擊後營的匈奴軍。”,張須陀接令,轉身率三萬騎兵殺向匈奴後營。陳毅又令興國軍,繼續在前營斬殺亂兵,並將他們驅趕往後營衝擊前來救援的匈奴騎兵。隨後他又率領剩下的七萬大軍殺向了豎立着中軍大旗的匈奴帥帳之處。

陳毅率軍所過之處,人仰馬翻,無一合之敵。陳毅命麾下的軍士到處放火,大燕騎兵們紛紛縱馬跟隨在將軍身後,邊策馬邊射出火箭,將遠處的匈奴營帳全部點燃了,有許多匈奴士卒還沒有跑出大帳,就被火光包圍在其中,活活燒死。

此時,匈奴的中軍大帳中,烏託已經被驚醒過來了。他衝出營帳,身後跟着百十個親兵,還算有些將才,急忙傳令親兵去通傳各位將領原地集合士卒並向中軍大帳靠攏。並命先期已集合的騎兵部隊立即阻擊敵軍,爲大軍的集齊拖延時間。陳毅率領着大軍還沒有接近中軍大帳,就看見剛組織的幾千騎兵迎面而來,爲首者是一員黑麪大將,好似一鐵塔,有武宗初期修爲,甚是威猛,接連好幾個鎮西軍騎兵被他掃落馬下。

眼見着他就要將前面的騎兵陣型衝亂,陳毅怒哼一聲,薛仁貴見此,一提馬繮,手拿鋼槍,迎着那黑臉大將而去了。他面目英俊,馬術嫺熟,武藝高強,也想着立下戰功,因此看見這敵方大將,就知對方身份不低,見將軍暗怒,決意將此人斬落馬下。

薛仁貴策馬如飛,轉眼間就與那黑臉大漢碰撞在了一起。“叮”,一聲金屬碰撞音響起,半空中,一柄鋼槍與一把大刀硬碰了一記,雙方各退一步。看着對方發顫的雙手,薛仁貴心中有底,他已經試出了對方的實力了,是武宗初期境界,立即再次揮槍一擊,與對方戰在了一起。槍如驟雨,刀似疾風,十個回合後,那黑麪大漢已是汗如雨下,知道不是敵手,準備抽身而走了。正此時,薛仁貴一槍貼在對方長刀上,一抖彈開長刀,一個劃圓,由下向上,一槍刺向對方的喉嚨,那黑衣壯漢措不及防,被一槍貫穿喉嚨,氣絕而死,摔落馬下。

正在激戰的幾千匈奴騎兵,眼見統領身亡,士氣低落,已無鬥志,被鎮西軍轉眼間就擊潰。而張須陀也是帶着三萬騎兵迂迴到匈奴後營,到處放火,擊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匈奴。張須陀同樣是一員猛將,相貌威猛,四十來歲,身材高大,武道修爲深厚,刀法純熟,所經之處,無人能敵,此時,他也感覺到匈奴士卒的變化,正在往一個方向匯聚而去,正是中軍大帳之處。隨即也是調轉馬頭,率麾下騎兵殺向敵方中軍營帳。

而陳毅則繼續殺向匈奴帥帳,不管有多少匈奴騎兵阻擊都被他所擊殺。隨着不斷的深入,阻力是越來越大,敵方有組織的反擊也是力量越來越強,聚集的兵力也是越來越多。雙方逐漸形成了大規模的兵力對撞,只是匈奴的損失更大。

烏託也是居中調度指揮,集齊兵力與大燕騎兵對抗。如今匈奴被夜襲,還需穩住軍心,聚攏所有士卒,無論是戰,還是退,都有迴旋之地。

雙方大軍不斷激烈對戰,殺的忘乎所以,刀光劍影,血流三尺。鎮西軍和匈奴騎兵都不斷有士卒倒下。但是鎮西軍在陳毅及薛仁貴等的率領下是越戰越猛,特別是二人的武道修爲都十分深厚,沒有一合之將。前方逐漸形成的有組織的匈奴騎兵軍陣,不斷被他們擊潰驅散,難以形成有效的阻擊力量。

天色逐漸轉亮了,東邊已是有了一絲魚肚白色,烏託已是看出來了自己一方有了一絲頹勢,再戰下去就會有全軍潰敗的趨勢了。趕緊傳令集中力量突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然而,此時,後方傳來一絲騷亂,並逐漸對前方產生了一些影響,這絲影響是致命的,讓整個軍陣都躁動了起來。正是張須陀率軍從後方殺了過來,烏託見此,當即立斷,立刻率領中軍及親衛從側方突圍,陳毅見此,立馬率着身後的騎兵及死士親衛追擊了過去。

陳毅是一馬當先,揮動一柄丈八蛇矛,當先殺去,如虎撲狼羣,矛影翻飛,無人能敵。盞茶時間,已是殺透匈奴騎兵陣,直面烏託,烏託也是不甘束手就擒,揮舞着一根狼牙棒,一棒壓向陳毅的頭頂,只見陳毅一矛一點,就將烏託的狼牙棒擊得彈起,再一矛掃在狼牙棒的手柄處,就將此重兵器擊飛,手腕一轉,已是一矛挑落了烏託的人頭,死於馬上,不是陳毅的三招之敵。匈奴人見烏託已亡,軍心大亂,士氣崩盤,再沒有人能組織這羣匈奴騎兵形成合力,瞬間兵敗如山倒,被鎮西軍所追殺。

這場大戰持續到辰時,天色大亮,鎮西軍追擊有八十里,殺敵無數,共殲滅匈奴騎兵五萬人,俘虜三萬騎兵,逃者不足兩萬,可謂之大勝。無論是鎮西將軍陳毅,還是副將薛仁貴及張須陀都是十分高興,這可是立了一大功啊。

陳毅隨即令人打掃戰場,並準備在烏海修建軍鎮,以加強對西北草原的控制,這也是貫徹陛下的旨意,所需苦力皆是由俘虜的匈奴士卒組成。

至此,佛皇曆十七年十一月,大燕在烏海大敗匈奴十萬大軍,殲滅五萬,俘虜一萬,並建立烏海軍鎮,以對西北草原形成遏制。草原的局勢立即有所改變。

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八十二章 政事部署,天地由來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十一章 歲末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六章 易筋經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四十九章 越州平定,山越族北遷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十三章 冀州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十一章 歲末
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八十二章 政事部署,天地由來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十一章 歲末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六章 易筋經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四十九章 越州平定,山越族北遷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十三章 冀州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十一章 歲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