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

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

隨着樓蘭城門的攻破,越來越多的大燕士卒衝進城池,樓蘭城已算是被陷落了。城牆上的守軍士氣衰落,無心戀戰,在大批的朝廷軍隊涌上城牆以後,大多都是棄械投降了。大勢已去。

此時,羅瓊正和卡扎特鬥得正激烈,兩人修爲相當,想要殺死對方都不是易事。城門被攻破,對守軍的意志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卡扎特也是知道如今不能在這裡耗下去了,要趕緊收拾兵馬,退守城中,或是棄城而去,與三王子匯合再另作打算。

他虛晃一刀,逼退羅瓊,跳出戰圈。率着麾下的親兵,招呼身邊的守軍,跟隨着他快速退下城牆。城門處已是不能去了,也不能從這裡出城,那裡已經不斷涌入進城的敵方士兵,只有往城中而去了。他隨即帶着幾千殘軍去往其他城門處,沿途不斷收攏城中的敗軍。

城外,巴圖斯也知道了樓蘭城被攻破了,但他已是自顧不暇了。在他的想法之中,這些大燕的軍隊攻城之時,肯定預料不到來自身後的攻擊,必將被打個措手不及,甚至會退兵。到時再配合城內殺出來的守軍,說不定還可以殲滅來犯之敵。但是,巴圖斯卻沒有料到大燕已是早就獲知了他們的行軍計劃,並針對此制定了一系列的阻擊埋伏行動。也沒有想到大燕軍隊的戰鬥力這麼強悍,裝備又是這麼的精良,自己這六萬大軍一番衝擊居然是陷入其中,不得脫身,好似深陷泥潭一樣。

魚俱羅見樓蘭城已破,令除了重甲步兵和騎兵以外的步卒先進入城池剷除殘敵,掌控城池。他則親自指揮圍剿巴圖斯的軍隊,如今巴圖斯已是敗局已定了。至未時,經過騎兵之間的對決交鋒,樊鳳已是率軍將巴圖斯的騎兵重重包圍在了重騎兵和重甲步兵之間。由重騎兵進行圍剿,從交戰之初至現在,巴軍已是損失了兩萬人。

巴圖斯的親兵將領對他說道:“三王子,我們還是突圍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巴圖斯也是看出來了形勢的不對,己方的騎兵如今被團團圍住,根本就不是大燕重騎兵的對手,要是再不做決斷突圍,到時候就想走都是走不了啦。他當機立斷,令騎兵部隊統一向南方突圍,先撤回巴音郭楞腹地的若羌再做下一步打算。巴圖斯身高體壯,手持長槍,有武宗後期修爲,他領着親兵,率領中軍直奔南部方位而去,其餘的騎兵瞧見了中軍大旗的移動方向,紛紛轉向跟隨而去,不顧身後大燕騎兵的追殺。

魚俱羅瞧見巴圖斯大軍的陣勢變化,以及中軍大旗的位置移動,急令騎兵和重甲步兵協同變陣進行阻擊。樊鳳的注意一直放在巴圖斯的身上,見此,手持三尖兩刃刀,一提手中的繮繩,胯下的火紅色戰馬,長嘶一聲,邁動四蹄,奔向了巴圖斯。

身後的騎兵則跟着主將一起行動,轉向衝向了敵軍。兩軍瞬息之間就相遇了,好似兩股鐵流碰撞在了一起,濺起無數的血花。樊鳳與巴圖斯迎頭而遇,都是怒吼一聲,衝向了對方,樊鳳手舞三尖兩刃刀,巴圖斯槍隨馬走。二人都是武宗後期境界,一個人爲奪路而逃,一個是爲擒殺對方,又是事關生死之戰,自是拼盡全力。

一刀一槍來往密切,槍似暴雨,刀若風輪,空中傳來了密密麻麻的“叮噹”聲,不只是人在相鬥,馬匹也是互相較勁,嘴撕蹄踢,樊鳳與巴圖斯專往對方的死角攻擊,殺招層出不窮,防守又是密不透風,你來我往,各不相讓,卻暫時誰也奈何不了誰。

畢竟大家修爲都是差不多,兩人身後的兵卒也是各自捉對廝殺,纏鬥在了一起,而大燕的包圍圈也在收縮壓緊,對敵軍進行分割,急切間,巴圖斯的大軍也是不得突破,衝不出朝廷包圍圈,損失時刻都在發生。

大燕的重甲步兵按照魚俱羅的部署,根據敵軍的動向而變化陣勢,對敵軍的騎兵進行驅趕,分割,包圍,形成局部性的圍剿,即可以減少己方的損失,也可以最大化的殺傷敵人。巴圖斯的大軍陷入了大燕軍隊的陣勢之中,猶如踏入了流沙之中,就連行動的方向都是身不由己了,大燕已是逐步掌控了局勢的變化情況。

樓蘭城門和城樓,城牆等附近要地俱是被大燕的軍隊掌握了。五萬步卒已是全部進入了城池,對樓蘭守軍殘兵進行追擊,羅瓊率着一萬士卒對卡扎特進行圍追堵截,務必纏留住對方,不得讓他逃脫,其餘的士卒則是圍剿其他殘軍。在一處酒樓附近,羅瓊和卡扎特又纏鬥在一起,雙方戰至現在,都是十分疲憊了,但卻咬牙堅持,稍有不備,就是轉眼生死,不得不察。有些逃兵尋個沒人的地方,將衣服換掉,藏入民居之中,躲避追殺。樓蘭的守軍畢竟人數遠遠不及大燕軍隊,戰至現在已是損失一萬多士兵了,只有萬餘殘軍了,被接近五萬大燕軍隊追剿,很多都是棄械投降。這場戰役,大局已定。

酉時,城外,激戰仍在繼續。樊鳳和巴圖斯施展出了渾身解數,兩人身旁無人能插手,戰鬥的餘威也不是普通士卒能承受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戰爭的天平已是嚴重傾斜向了大燕這一邊,巴圖斯這方如今還能戰鬥的騎兵只餘兩萬多人,而大燕這邊損耗卻是極小,騎兵和步兵總共傷亡還不到兩萬人,只有一萬多點,主要是重甲步兵和重騎兵裝備精良,全身都是鐵甲,防禦力驚人,所以不容易出現折損。

至傍晚戌時,城外的戰鬥基本上已是結束了。這是由於魚俱羅的插手,他令樊鳳率軍繼續圍剿其餘的騎兵,他則親自出手,因爲每多耽擱一點時間,大燕的士卒就會多一些的傷亡。魚俱羅修爲深厚,一柄厚背單刀使得古樸大氣,出神入化,無跡可尋,一刀使出就結果了巴圖斯的性命,這徹底摧毀了巴軍的殘存鬥志。除去死忠的部分死士,最後,大多數騎兵都是投降了。

城內也只剩下了一些零星的戰鬥,魚俱羅安排留後打掃戰場的事宜後,率領大軍進入了樓蘭城。沿途高舉巴圖斯的頭顱,許多仍在抵抗的守軍都是放下兵器投降了,頑固分子都是被毫不留情的清理掉了。至於卡扎特,戰鬥至今已是疲於拼命,也是被樊鳳上前輕易斬殺了。至此,樓蘭城再無反抗的力量,被大燕徹底控制了,魚俱羅令士卒在全城巡邏,防止漏網之魚,並嚴禁違反軍令騷擾百姓。此戰,魚俱羅軍共傷亡兩萬多人,卻是全殲了巴圖斯的軍隊,也摧毀了他的勢力,整個巴音郭楞地區再沒有能阻止大燕軍隊南下的力量存在了。對攻取整個西域都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就在樓蘭城的戰役正是激烈的時候,阿勒泰地區,以及哈密也是同時發生了大規模的戰事。這兩場戰事的結果,再加上樓蘭城的攻城戰,將會徹底改變西域的局勢,確立大燕在整個西域平定戰爭中的主導地位。

京城,至東海深處發現的天然的寒鐵刀狀物,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已是被人護送到了京城。這柄刀重達萬斤,一般人可是拿不動的,一名武宗大成高手力有百虎,到是勉強能拿得起,可是卻又舞動不了。由兩個武宗後期高手,一名武宗圓滿高手張遼從東海護送青州,經水路航運送至兵部。要知道武宗圓滿修爲高手都可爲一方主帥,坐鎮邊疆了。最後由軍機處大臣持威羅漢李定軍送至養心殿。

養心殿內,韓丹見到了這柄頗有波折的寶刀。他從李定軍手中接過,確實重達萬斤,整柄刀黝黑內斂,十分樸實,雖是寒鐵,但自有一股溫潤感。他讓人取了幾件兵部最新研製的質量精良的兵器試了一下,都是一碰就折斷,可見此刀的堅硬和不凡。因常年泡在岩漿中,韓丹可感覺內部有一絲兇爆的氣息,如今他的《阿難寂滅刀法》領悟的寂滅之意已是大成,到是缺一柄合適的刀,此刀來得也是湊巧,可爲一用。他讓李定軍送至佛皇殿,每日經受佛法的薰陶,威力定可再有提升。

正是:燕軍長纓西域揚,不破樓蘭終不還。

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十二章 離京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章 易筋經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十三章 冀州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十三章 冀州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十一章 歲末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十二章 離京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六章 易筋經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十三章 冀州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
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十二章 離京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章 易筋經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十三章 冀州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十三章 冀州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十一章 歲末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十二章 離京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六章 易筋經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十三章 冀州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十七章 中州洛陽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