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上諭連三禁止亂鳴 極數九五盛而必改

出了南山來到長安,仍舊沒有任何改變。無奈之下四處遊蕩,不知不覺來到了高表仁的府邸。擡腿就走了進去,因爲被免除了官職,如今的高表仁也是過得非常的失意。他設酒宴款待我,在推杯換盞之際,他長嘆一口氣說:“在我的肚子當中裝滿了錦繡文章,只可惜這天下沒有識貨的人。”我笑着說:“識貨的人未必沒有,只是識貨的人手中不握有權勢罷了。”高表仁點點頭說:“你對於易經占卜瞭解多少?”我說:“對易經占卜我略知一二,只是沒有把易經背下來,占卜的技法也不是非常的嫺熟。”他有些遺憾的說:“如果想要以此爲生,就一定要把易經背下來,背不下來是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的,而且一部書只要你沒有把它背下來,你對他它的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我說:“多謝高先生指教。”這個時候他纔想起來要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說:“山幽兄爲什麼會突然來到我的府上呢?”

我說:“實不相瞞我如今是走投無路,就算是我在長安有個把朋友,人就沒有辦法在這裡設館教書。”高表仁說:“長安這個地方規矩多,所以在這裡謀生自然是難的,如果我是你的話,我就去別的地方碰一碰運氣。”我說:“我的家在長安,朋友也在長安,去了別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又怎麼能夠活下去呢?”高表仁說:“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可以推薦你去屬地的一處學館教書,那個地方規矩小,謀生比長安容易的多。”這個時候我突然想起來眼前的這位仁兄曾經在蜀地做過太守。高表仁說:“人生難得是歡聚,在走之前你好好的跟你的朋友道個別吧!這一別之後,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相見。”我說:“我真的希望皇上開恩,能夠下旨取消對我的限制。”高表仁說:“在蜀地想建功立業難,想苟且偷生易,在長安想苟且偷生難,想建功立業易。”此言一出,我目瞪口呆,高表仁說:“因爲那個地方太容易安身。”

帶着高表仁寫的書信回到了自己暫時居住的地方,明日一早去拜訪了王員外,他說:“本來我希望你能夠幫助我教導子弟,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我說:“長安這個地方人物薈萃,只要你肯拿出錢來,一定能夠騙到讓你滿意的先生。我去了蜀地之後,會時常記掛着你,欠你的錢我留着賬目,一旦攢夠了,一定奉還。”王員外說:“也不要太悲觀,我的生意不侷限在長安,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會因生意的原因來到蜀地,到時候咱們再把酒言歡。”之後我回了一趟家,說明了自己的去向。父親說:“你整日遊蕩在外,何曾將這個家放在心上?”我說:“我一定會想盡辦法立業之後成家,然後爲咱們家傳遞香火。”父親滿意的笑了說:“好小子,在蜀地好好幹,如果能夠在教書之餘好好學習,考個功名,我就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我說:“大話我不敢說,我一定盡力而爲。”

啓程之後,王員外、趙鐵錘等人在長亭設宴。我說:“二位的情誼,我至死不忘。這一去山高水長,我們來日相見,但願相見的時候彼此都沒有虛度光陰。”之後簡單的吃了一點恭喜三杯酒下肚,拿起行李揚長而去。不久之後在我的身後響起了送別的歌聲,等走遠了,我聽不到他們的聲音,我只能聽見山間的鳥鳴和風吹樹葉的聲音。又走了一段路我忍不住唱起歌來,在長安前往蜀地這一路上有多難我在這裡自不必贅述。總而言之,好不容易到了蜀地之後,竟然看到了一馬平川。草木長得非常茂盛,每一條葉子都顯得非常的厚實,色彩也非常的鮮麗。山間的走獸一個個看上去也是活力十足,這裡的人禮節不是很繁瑣,但是都充滿善意,顯得非常的淳樸。

我在第一時間帶着帶着高表仁的那一封書信來到了清暉學堂,這個學堂的負責人是由高表仁做蜀地太守時認命的。看到了高表仁的書信,他很快看完合上。然後面無表情的一點點叫書信裝進了信封,平靜的說:“我們學堂目前並不缺人。”一聽這話,我頓時眼前一黑,他接着說:“不過距離這裡二十里的地方新開了一處學堂,如果不介意的話,我推薦你去那裡。”我說:“那個學堂現在缺人嗎?”對方說:“現在那裡只有一個先生,你去了那裡都算是元老級的人物。”我趕緊拱手說:“如此我感激不盡。”於是對方也寫了一封推薦信,我帶着這一封推薦信去了指定的學堂,擡頭看到匾額上寫着新暉學堂四個綠色的大字。來到書院之中,見了負責人,拿出了那一封推薦信。對方眼皮都沒有擡說:“那就留下吧!左邊正數第三間屋子,你就住在那裡吧!”我答應着去了,把行李放進去之後,然後出來四處閒逛,看不到一個學生。

不久之後,我的另一位同事外邊野遊歸來,看見新來的同事他顯得很興奮。朝着我拱手說:“在下姓程,叫做程強。”我說:“程先生,我姓苗,這廂有禮了。”對方說:“我們還是稱呼彼此爲夫子更好。”我趕緊說:“程夫子,在下這廂有禮了。”然後我們來到一棵樹底下席地而坐,對方說:“夫子這是從哪裡來?”我說:“我從長安來。”一聽是長安來的,他的臉色就變得複雜起來,但很快他又釋然了,說:“事不相瞞,我也曾經在長安待過,長安這個地方米價太貴,只適合讓那些能人去折騰,只有屬地這樣的地方纔適合想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我笑得有些尷尬,說:“在長安的時候,我因爲犯了事情被禁止在當地教書了,當然我犯的那個事情與教書無關。”對方說:“這個我特別能理解,按說現在是治世,也會有這麼多不公正的事,人間不好混。”

在我看來這位程夫子似乎對我有些過於熱情了,我如果表現出了不悅,就會顯得很不識擡舉。於是我有意識的與他保持距離,只是因爲我暫時沒有辦法掌握和他相處的尺寸。不久之後第一批學生到了,在此之前,學堂的負責人找我們倆個談話,他說:“以後如何教學就仰仗二位了,教學之外的事情,我就多擔一些擔子。”我們兩個站起來朝他行禮,他站在原地還禮。我說:“劉管事已經爲新暉學堂做了這麼多,我們一定會竭盡所能把這樣一座學堂辦好。”之後分別有學生拜到了我的門下和程夫子的門下。一開始程夫子做什麼似乎都順着我,慢慢熟悉了之後,才發現我們在很多事問題上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的。我很慶幸在第一時間就與他保持了距離,要不然我更加不知道和他如何相處。

我在寺院的時候,法師說法從來都是把徒弟們集中在一起,統一告訴他們。不是在說法的時候師徒之間也會有很多一對一的交流,而學堂不是這樣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先生和學生們一對一的進行交流。先生同時告訴很多學生,這樣的場景是絕少出現的。學生們三三兩兩圍成一圈觀書,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好來見我。當然我需要考察他們功課的時候,也會把他們請到我這裡來。每天學生們來到學堂,第一步就是在學堂門口給先生行禮,然後先生會問他一些問題,學生答完之後先生還禮,學生才能進去。每次散學的時候,先生也會在門口與學生們一一行禮,然後大家離開。在那個時候沒有統一的教材,每個先生都有自己的風格,教出來的學生也能夠從他的身上看出師承何人。因爲我程父子的學生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經常因爲一些問題發生爭執。儘管很多時候爭論非常的激烈,卻因爲劉管事從中調和,始終沒有發生很大的衝突。

劉管事在新暉學堂,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這個人就像是空氣,平常你根本注意不到他。可每當學堂出問題的時候,他就會發揮作用。他制定了很多制度,當我們倆家發生爭執的時候可以按照規則進行辯論。因爲這個緣故得新暉學堂成了整個錦官城最受矚目的學堂。有很多人慕名前來看我們爭吵,於是我們就把辯論的地點從室內改到了院子裡。學生們在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兩位夫子也會下場辯論。這一天清晨,學生們來的很早,我們就組織他們打掃庭院。伴隨着朝陽的升起,很多人來到了這裡。我們和學生們入場之後,周圍甚至響起了歡呼聲。劉管事在另外一間屋子裡冷眼旁觀,他暫時不知道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對於學堂是好事還是壞事。只是心裡莫名的感到有些緊張,所以每逢這樣的場合,他從不出現在現場。

在當時我也感覺到這樣的場面似乎隱藏着一種看不見的危險,學生們在那裡爭的面紅脖子粗。終於他們還是爭不出個所以然。我與程夫子只能下場辯論,程夫子說:“在我看來,一個人姓什麼?是人家的家事,外人不好干預,也不應該議論。這件事如果放在我的頭上,我覺得孩子姓什麼根本無所謂,難道不跟我姓就不是我的孩子了嗎?在最遙遠的古代根本就沒有姓氏,姓氏發源之後,大家也是跟着母親的姓氏走。伏羲就是繼承了母親的位置而成爲部落的首領,如果他選擇跟着父親的姓氏,就沒有今天我們看到的伏羲了。”我說:“荀子曾經說過,天有行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很多事情有它固有的樣子了。不會因爲不同的人給出不同的描述而有所改變。”有時候在場的人聽得雲裡霧裡,我說:“我不想改變你們,你們也不要改變我,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辯論就這樣結束了,在場的每個人都覺得十分無味。程夫子也感到非常的失望,我說:“程夫子有意交流我隨時恭候,至於爭吵恕不奉陪。”從那之後我們兩個人學生之間的爭吵就越來越少了,但是社會上圍繞着這個問題的討論卻越來越多。當時的風氣是這樣的,社會普遍同情女性的遭遇,所以經常能夠看到類似程夫子這樣的人。但是他們說的和做的往往不一樣,比方說他竟然承襲了自己父親的姓氏,更過分的是他的兒子竟然延續了他的父姓。有一點他做到了言行一致就是他在女性面前的表現,非常的柔順,只不過他不只是對一個女人柔順,而是面對所有的女人都表現得十分柔順。在青樓妓館流連忘返,那些大姑娘小寡婦能夠經常讓他們內心和舉止瞬間盪漾起來。而像我這樣的人被大多數女性所厭惡,縱然想要奔放,也沒有這個條件。

程夫子的生活豐富多彩,我的生活枯燥無味。又是一個夜晚,我一個人坐在月亮底下,一邊想着一些事情,一邊飲酒。這個時候程夫子湊了過來,他說:“苗夫子這是在想什麼呢?”我手裡拿着酒杯說:“想從前的光景想故人,想曾經想象的未來。”程夫子說:“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我說:“像我這樣的人註定是孤獨的,只能與明月作伴。”程夫子說:“瞧你這話說的,這不是有我陪着你的嗎?”我看了他一眼,心中感覺有些苦澀,嚴格來說程夫子不是我的知音,像我們這樣兩個人硬湊在一起,多少感覺有一點奇怪,但是程夫子似乎並不在意這一點。我說:“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那個時候的男人只是部落裡的苦役而已,是真正的下等人。後來人們發現了男人在繁衍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他們在苦役之外又多了一重身份叫做種人。”

程夫子說:“何爲種人?”我說:“養豬的人都知道豬一共分爲四種,用來繁衍的豬叫做母豬,用來配種的豬叫做種豬,用來殺着吃的母豬叫做酮豬,用來殺着吃的種豬叫做牙豬。爲什麼這二者的稱呼會發生變化?這是因爲他們都做了絕育的手術。在很多野獸的羣體當中有類似的現象,就拿蜜蜂來說,雌性的蜂叫做蜂王,雄性的蜂分爲兩類,一類是工蜂,在蜂這個羣體當中數目最爲龐大,剩下的一類是雄蜂,是所有雄性蜜蜂當中體格最爲健碩挺像最爲優良的,這些蜜蜂的主要工作就是侍奉蜂王。”程夫子說:“原來苗夫子是很清楚的,女人原本就比男人高貴。”我點點頭說:“父親這個角色之所以在後來的人羣當中不斷被強化,根本原因是因爲人們越來越出現安全方面的問題。”

程夫子說:“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什麼情況下男人的地位會提高,而什麼情況下男人的地位又會衰落呢?”我笑着說:“當你看到男人一個個健碩無比、孔武有力的時候,男人的地位就會高。當你看到男人一個個嬌弱無力、面色慘白、塗脂抹粉、呼吸帶喘,男人的地位就會下降。”程夫子陷入了沉思,我說:“其實陰陽雙方的強弱是在不斷變化當中的,陽極而陰,陰極而陽。”程夫子說:“其實你的話用在女人身上一樣是對的,如果女人一個個孔武有力,這就意味着女人地位的上升。如果女人變得越來越嬌弱,甚至爲了顯得嬌弱一些,不惜餓肚子,這就一定是一個女人地位很低下的年代。”我說:“程夫子,我認識這樣一個朋友,所有的人都覺得如今這個年月是最安全的年月,但他卻認爲在這一派繁榮的景象當中蘊藏着一種非常可怕的危機。人不自信是不好的,但如果太過於自信也是有問題的。”

我與這位程夫子之間討論,可以說是驢脣不對馬嘴,就這樣還是延續到了深夜。明日一早我們各自去給學生上課,劉管事經常宴請我們兩個。他說:“有一件事我要給二位說一說,不久前我去了府君的官邸,他給我看了三份上諭,都是指責蜀地學說混亂,不久之後將會派長安的一位大儒來端正這裡的風氣。苗夫子崇尚黃老之學,一定要謹慎小心躲避鋒芒。”我說:“老子不是大唐的聖祖皇帝嗎?他的學說難道也會有問題?”劉管事說:“有些情況你可能還不知道,唐朝把老子奉爲自己的祖先,這其實並沒有事實依據。朝廷極爲推崇道教,但他似乎並不知道,真正創立道教的不是老子,而是漢中的張家。據我所知,無論是住在大安宮的上皇,還是住在太極宮的皇上,他們都不喜歡黃老之學甚至有可能連黃老之學四個字都沒有聽說過,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儒家的學說。”

程夫子雖然自稱是孔子的門人,在我看來,他的那一套說詞是孔子的主張大相徑庭。但是他張口閉口都不忘記讚美孔子,實在是讓人不明所以。我默默的低下頭說:“由此看來我在屬地也待不下去了。”劉管事說:“這個大儒來者不善,我已經跟周邊的幾個學堂的管事商量好了,只要他來了,他說什麼我們都照辦,這樣他可以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目標,只要我們把這一尊瘟神送走了,一切還是從前的樣子。”劉管事說的果然不假,沒過多久,錦官城各個學堂的管事都被集中起來站成一排去迎接那位大儒,出人意料的事那位長安來的大儒居然不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老翁,而是一個學富五車的青年人。此人留着一副很短的鬍鬚,穿着儒生的服飾。

跟大家見面之後顯得非常的和氣,不久之後,他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各個學堂觀察。在新暉學堂見到了我,他沒有任何表情。而我在認出他之後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儘管如此,程夫子仍舊湊過來說:“苗夫子,你與這位大儒是不是認識。”我說:“時不相瞞,他就是我的大哥苗山風。”程夫子大吃一驚,很快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劉管事,說:“既然我們有這樣一層關係,就應該想辦法好好的利用,如果我們能夠在這樣一次活動當中表現優越而得到官府的肯定,今後從我們學堂出來的學生到了京城就更能夠得到王公貴胄的賞識,有了他們的推薦我們的門生就會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這對於劉管事而言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就跑來跟我商量這些事。我說:“難道你忘記這樣的古訓了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人出於衆,衆必非之。”劉管事說:“沒關係,我們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我說:“我大哥的爲人你們還不知道,要是他知道我們在打這個算盤,他一定會想辦法把我從這一家學堂請走。如果你真的想要對學堂有所幫助,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讓我影響到他,我也不想妨礙他的仕途。”不久之後,程夫子和劉管事兩個人一起來勸我。我說:“既然如此,我沒有辦法在新暉學堂呆下去了。”竟然遞交了辭呈走人,這件事對於學堂的會構成非常重大的打擊。也因爲這個緣故他們倆個恨透了我,就在這個時候,清暉學堂的吳管事找到我說:“我們學堂有一位先生走了,你剛好可以來補這個缺。”這樣一來,清暉學堂和新暉學堂二者之間又有了心結,不管是親自去拜訪,說:“我們可以一起對外界聲明,苗山幽本來就是要去清暉學堂的,只是因爲名額已經滿了,不得已才暫時被新暉學堂借去幫忙,現如今清暉學堂出缺,自然將苗山幽物歸原主。”當時絕大多數人都認爲高表仁是無能之輩,只有少數人能夠從治世當中看到危機,苗山風也是其中之一。

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第61回孫思邈廬中語病理苗山幽林間聞箴言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325崔仁師論律從輕罪魏夫子言道說治平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
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第61回孫思邈廬中語病理苗山幽林間聞箴言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325崔仁師論律從輕罪魏夫子言道說治平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