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

楊師道說:“確實沒有什麼可抱怨的,所以請魏夫子放心吧!再皇上的旨意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就算爲夫子卸任侍中一職,仍然沒有離開門下省,有夫子在,我就是想打馬虎眼,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楊師道上任之後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謹小慎微,雖然不如魏徵那樣剛猛,但也把自己所看到的錯誤一一指了出來。因爲皇上已經習慣了不停的改正錯誤,所以並不覺得自己被冒犯。而此時皇后的病情還在不斷的惡化當中,孫思邈皺着眉頭經常一坐就是三五個時辰,太監經常來打攪他。盧照鄰非常的着急,說:“師父,皇后恐怕難以痊癒了,不如早求退路。”孫思邈說:“這怎麼能行呢?”盧照鄰說:“明哲保身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孫思邈說:“皇后是一個好人,她不應該被拋棄,我想不顧一切去救治一個好人,不至於遭遇什麼惡果,皇上是有道的明君,我對他還是有信心的。”蕭玉蓉說:“師父,我是這樣想的,郎中也許能醫得了病,但醫不了命。”

孫思邈說:“病也好命也罷,我只知道要竭盡全力。”蕭玉蓉說:“師父,我們真的能夠全身而退嗎?”孫思邈說:“你放心,就算有什麼事,我也會一人做事一人當。”蕭玉蓉說:“我不是擔心自己被師父所連累,我是擔心師父的安機。”孫思邈說:“你大概忘了,我還是一名道士吧!道士不光能醫病,占卜算命也是必修的功課。”一聽這話,蕭玉蓉的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低聲說:“如此說來,皇后是可以痊癒的?”孫思邈說:“你只要管好你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無需打聽。”而此時皇后也感覺自己可能來日無多了。就讓太監帶着銀兩來見孫思邈,說:“奉皇后之命來給孫師父送行。”孫思邈說:“皇后這是擔心我們師徒被連累,你把飲料帶回去吧!我不會丟下病人不管。”太監流着眼淚說:“你覺得皇后的病還能醫好嗎?”

孫思邈說:“皇后的病非常的嚴重,我已經窮盡各種辦法在爲她診治,成敗的機會各半,如果皇后能夠按照醫囑所要求的那樣放下所有的事情,安心靜養,痊癒的機會就會增加一些。如果皇后的心中仍然裝着各種各樣的煩惱,病魔得逞的機會又會增加很多。”太監耷拉着腦袋說:“有些事可以放下,有些事是放不下的。”孫思邈說:“不管怎麼樣,我都要盡己所能,萬一要是到最後沒有辦法成功,我也沒有什麼遺憾了。”太監帶着銀兩回來見皇后如此這般一說,皇后流着眼淚說:“真是太爲難人家孫師父了。”太監說:“請皇后放心,吉人自有天相,相信不久之後你一定痊癒。”皇后說:“但願能如你所說。”沒一會兒,皇上就來到了皇后的寢宮,皇上看到皇后看上去又憔悴了很多,自然是心疼的不得了,雙手捧着皇后的臉說:“這可怎麼得了呢?這個孫思邈是怎麼當的差?”

皇后把銀兩拿給皇上看說:“我自知病情沉重難以痊癒,所以我讓太監送飲料給孫師父,讓他趕緊走,但他讓太監把銀兩拿了回來,還說絕不會丟下病人不管。”皇上說:“算他識相,他要是真的敢這麼溜了,我一定會讓人把他抓起來繩之以法。”皇后說:“答應我無論病最後治成什麼樣,都不可以責罰他們。”皇上說:“你都已經這樣了,還要替他們求情?”皇后說:“我的病情之所以難以痊癒,我的原因佔到了九成,郎中所體能的作用是很有限的,你責怪人家是沒有道理的。”皇上說:“可你怎麼辦呢?”皇后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在了,希望你能儘快另一位新的皇后主持後宮事務,要是沒有一個人幫你打理天子家事,你就會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

皇上流着眼淚說:“不,我絕對不會讓你有事的,我是天子,我能找到最好的郎中,最好的藥,我一定要讓你的病痊癒。”皇后說:“皇天比天子更大,從貞觀初年到現在,形勢越來越好,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安定,只要再努力一段時間,很多百姓的家裡就會有餘糧,再不用承受凍餒之苦,這可是前人做夢也想不到的。”皇上說:“你就不用爲這些事情煩惱了,當務之急是好好養病,無論家事天下事都不與你相干。”而此時皇嗣與魏王並不能體恤母親的身體狀況,經常跑來跟母親說很多事情,目的就是利用母親來壓制對方。太監爲此憂心不已,但又礙於疏不間親的道理,只好閉口不言。有一天太監又來到了孫思邈待的地方,皺着眉頭說:“皇家的煩惱真是說不完,皇后多好的人,她可怎麼辦呢?”孫思邈說:“別想那麼多了,人只能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

與此同時,政事堂幾位大臣總是圍繞着皇后的病情發生爭吵。房喬說:“皇后的病情總也不見好,我們需要做一些準備,以防不測。”一聽這話長孫無忌瞪圓了雙眼說:“房先生說出這樣的話是何意呢?難不成在房先生的眼中,皇后必死無疑了。”房喬說:“我知道,在這個時候提到這樣的話題是非常犯忌諱的,如果不是有皇后的支持就不會有我的今天……”長孫無忌白了他一眼說:“你知道就好。”魏徵說:“我現在很擔心,但也只是擔心,因爲我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醫治皇后的病,所以我覺得做必要的準備,以防不測,並沒有什麼不妥。如果長孫太尉有好的辦法,醫好了皇后的病,這樣的準備大可以不做。”長孫無忌被將了一軍,卻想不出好的話來反擊對方。只是在那裡怒目而視,馬周說:“眼下形勢危急,作爲廷臣,我們更應該精誠團結,必要的準備,我看可以做,但醫治皇后的病情絕不能放棄。”

就在大家以爲情況越來越糟糕的同時,孫思邈又一次想到了遏制皇后病情的辦法。在試驗了一個療程之後,情況良好。皇上鬆了一口氣,讓人給孫思邈送去一百匹絹,沒想到卻被孫思邈退了回來,他說:“我是個四處雲遊的道士,帶着這些絹行走不方便。”皇上也無可奈何,不久之後孫思邈來看望皇后,並且詳細記錄皇后的症狀,皇后笑着說:“多謝孫師父,如果不是孫師父苦苦堅持,我現在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孫思邈說:“請皇后務必按照醫囑行事。”皇后皺着眉頭說:“你是知道的,要把揣在心裡的事放下,這是非常難的。”孫思邈這個時候注意到皇后的雙拳緊緊的攥着,眉頭會在不經意間鎖了起來,孫思邈說:“天氣漸漸暖了,皇后不要整天悶在房間裡,飲食需要注意,不餓即可,無需求飽。”

皇后說:“還有呢?”孫思邈說:“還有就是上午的時候可以光着腳去外面的草地上走一走。”皇后還沒有說話,旁邊的宮女就說:“這怎麼能行呢?堂堂國母,怎麼能光着腳在草地上走路呢?”孫思邈笑着說:“人有貴賤之分,病沒有貴賤之別,皇后一定知道孤寡是非常卑賤的稱謂,可至五以來王侯用他自稱,易經當中每一卦都包含着吉凶兩種元素,唯有謙卦六爻均是大吉,所以皇后如果願意光着腳在晌午時分,去草地上走一走,對於醫治疾病大有益處。”宮女嚴厲的說:“我看你這老兒就是不想給皇后醫病,故意編這種理由冒犯皇后。”一聽這話,孫思邈忽然變得嚴肅起來說:“請皇后將這個宮女立即處死,她只是一個宮女就如此刻薄,將來若是做了女官或者妃嬪不知道要禍害多少人。”皇后有些無奈的笑着,這宮女指着孫思邈的鼻子扯着嗓子說:“老東西,你敢當着皇后的面陷害我。”

皇后突然變了臉色對那位宮女說:“沒有禮數的東西,竟敢當着我的面大吼大叫。”一聽這話那宮女趕緊匍匐在地,孫思邈說:“皇后即使不能將她賜死,也應該將她逐出皇宮。”皇后說:“那好吧!就按照你說的,將她逐出皇宮。”於是兩位太監將這位宮女拖了出去,孫思邈說:“請皇后務必記得我說的話,平時不要把拳頭攥緊,不要長時間的與人交談,天氣暖和的時候就出去走一走,如果每天能夠光着腳在草地上行走一會兒,少則數月,多則半年,你的病情一定會大大緩解。”皇后說:“孫師父辛苦了,我一定會遵照醫囑行事。”孫思邈走了之後沒多久,一位女官就湊了上來,說:“皇后,光着腳在草地上走路,對於一個有身份的婦人來說是非常不妥的,你確定要這麼做嗎?”皇后說:“我就算不這麼做,也不要把這個情況告訴孫師父,這不是寒人家的心嗎?對於你們這些女官而言,皇宮裡的規矩最大,對於郎中而言人的性命最大。”

因爲看官們能猜到的原因,皇后並沒有真正按照孫思邈的建議去做。而孫思邈心滿意足的回到了自己暫住的地方,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走路的時候忍不住還要蹦幾下。蕭玉蓉上前說:“師父,看來皇后的病情大有改觀。”孫思邈笑着說:“其實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如果皇后能夠嚴格的按照醫囑保養自己,即使不能痊癒,病情也能夠大爲緩解。”蕭玉蓉說:“只怕是皇后,有心無力、身不由己呀!”一聽這話孫思邈的表情凝固了,盧照鄰說:“師父,師姐說的一點都沒錯,這件事還是應該謹慎一點更好。”孫思邈說:“要不我還是跟皇上說說這件事吧!”

蕭玉蓉說:“按說這麼做是沒有問題的,但有一節,皇上能聽你的建議嗎?就算皇上覺得你說的對,他也給皇后說了,皇后就一定會聽了,在有些地方規矩比人命更大。”盧照鄰說:“那我也要說,身爲郎中,只有把該做的事情都做了才能夠安心。”於是他來到御前,把自己心裡的話和盤托出。皇上說:“一定要在晌午的時候光着腳在草地上走路嗎?”孫思邈說:“一定要在晌午的時候光着腳在草地上走路,陛下,人常說人命關天,連天都覺得人命最大,陛下難道真的覺得皇宮的規矩比皇后的命都要大了?”這等於將了皇上一軍,皇上竟然沒有自己做決定,而是讓廷臣們進行討論,房喬說:“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可制定規矩的目的就是爲了讓人過得更好,如果規矩本身妨礙了人,那就應該修改規矩。”這話他越說越心虛,長孫無忌說:“我覺得在人命面前,規矩應該放在一邊,因爲規矩是用來教導人的,不是用來殺人的。”這話是沒有什麼說服力的,因爲規矩很大程度上就是用來殺人的。

這時候大家。不約而同的把目光落在了魏徵的身上。魏徵說:“規矩只殺當殺之人,我想請問諸公皇后是當殺之人嗎?如果皇后不當死,就應該讓她有機會通過執行醫囑而讓病情得以緩解。”最終政事堂給出的是一個模棱兩可的意見,看到皇上如此的猶豫,皇后說:“沒有了規矩還怎麼治理後宮怎麼治理天下呢?不要因爲我一個人而破壞了規矩。”孫思邈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勃然大怒,但他又不敢表現出來。竟然跪在那裡嚎啕大哭,蕭玉蓉說:“他們不聽師父的建議,師父是沒有責任的,何必爲此哭泣呢?”孫思邈說:“如果真的是我醫術不夠精湛,而讓皇后沒有辦法治癒,我是不會哭的。如今她明明可以不用死的那麼快,卻因爲規矩無法執行醫囑,請大家想想看大唐的規矩,連皇后的性命都沒有辦法保護,還能保護誰呢?”

這個時候,孫思邈每天都在哭。這件事也讓皇后。感覺自己非常對不起孫思邈,她又一次派人送銀兩,讓孫思邈離開。沒想到孫思邈又一次拒絕,說:“我一定會竭盡所能醫好皇后的病,不管有多難。”而這個時候袁天罡意識到天下的氣運會發生根本的轉變,他非常的擔心,於是隻身來到了長安。因爲他身份特殊,來到大內見了孫思邈。孫思邈說:“能否勞駕你替我卜一卦,看我能不能醫好皇后的病。”袁天罡笑着說:“一目所見的事,又何必占卜呢?”孫思邈說:“真是太讓人難過了,不過既然如此,你來這裡有何貴幹?”袁天罡說:“貞觀朝就要走下坡路了,我想看一看貞觀最後的榮光。”

孫思邈一臉疑惑的說:“這話說的有點過了吧!而且在這個地方說這種話,你可千萬要當心。”袁天罡笑着說:“改天你閒下來之後,我們好好聊一聊。”話音未落,太久過來就說:“皇上請你過去。”不久之後他來到御前,皇上看上去已經憔悴了很多。袁天罡說:“多時未見陛下看上去老了很多。”皇上的臉上浮現出慘淡的笑容說:“你來長安一定是有什麼事吧!”袁天罡說:“我之所以來到長安是爲了提醒陛下,皇后若是出了意外,貞觀朝就要走下坡路了。”皇上聞聽此言立刻變了臉色,嚴肅的說:“你知不知道,要是一般人說這種話,他的腦袋都可能不在了。”袁天罡說:“先不用說臣說的話對不對?請陛下想一想,臣說的是不是事實?過去一段時間,皇后給陛下的事業提供了多大的助力?陛下比誰都清楚,如今爲了小小的規矩,就不惜犧牲皇后的性命,臣竊以爲此事非常的不妥,請皇上儘快修改後宮的規矩。”

一聽這話皇上說:“其實朕也是這麼想的,聽了你這麼說朕安心多了。”於是直接寫好詔書給中書省,不久之後,詔書的文本送到了楊師道的手裡。他看着這一份手諭,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要說他沒有毛病,那是說不過去的。可如果真的將詔書駁回,皇后的命就沒了,無論如何他是擔不起這個責任的。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拿着這一份手諭來到魏徵的府上請教。魏徵說:“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如果用你楊師道的命去換皇后的命,你願意嗎?”這可把楊師道嚇壞了,趕緊說:“魏夫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馬上將詔書駁回。”說着轉身就要走,魏徵說:“你怎麼能這麼走呢?你要好好想一想,假如皇后真的出了意外,你覺得大家不會將錯算到你的頭上嗎?那個時候你的向上人頭仍然保不住,就算你能夠僥倖活下來,皇上對你有多厭惡,可想而知,你的仕途再難有進步的機會。相反,如果你表現出爲了救皇后的命,甘願把自己的命獻出去,皇上一定會非常感動,對你更加重視……”

這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楊師道千恩萬謝,拿着詔書去了。不久之後,幾位廷臣就奉詔書論如何修改宮裡的規矩,房喬說:“這件事的難度就在宮裡並沒有明文規定不許皇后光腳踩着草坪走路,只是大家覺得這樣做不夠雅觀。”長孫無忌說:“這沒有明文規定的規矩纔是最嚇人的,可以殺人於無形。”楊師道說:“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可以在規矩當中明文寫上如果是出於治病的目的這就不算是不適當的舉動。”衆人紛紛點頭報告給皇帝之後,皇上也對這樣的修改意見表示滿意。等到修改公里規矩的流程走完之後,皇后的病情已經變得非常嚴重了。

難題又一次到了孫思邈的面前,蕭玉蓉說:“師父,你爲什麼就是不願意走呢?給天子家看病,實在是太難了。”孫思邈說:“再難也得有郎中給她看病,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那麼好的一個人,就這麼完了。”當皇后開始光着腳在草地上走路的時候,很多妃嬪都去效仿。如此一來,朝廷的規矩又一次遭到了挑戰,要不要懲罰這些人呢?皇上思考了一夜,最後說:“只要沒有當着別的男人的面,這就不算是壞了宮裡的規矩。”這一天皇上來到後宮,看到很多妃嬪和宮女在草地上玩耍,氣氛非常的熱烈,大家跑了一頭大汗,皇后坐在那裡搖着團扇,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皇上沒有湊上去,而是轉身離開了,太監說:“陛下爲什麼不過去看看呢?”皇上說:“真是皇帝對於她們來說,朕就是規矩本身,有朕在場,她們怎麼能玩得開呢?”太監說:“皇上如此仁慈,她們知道之後一定會感動的。”

皇后的病情出現了戲劇化的好轉,孫思邈也有閒暇時間烹茶待客。袁天罡笑着來到孫思邈的面前說:“你覺得這樣的變化何如?”孫思邈說:“你來到長安就是爲了這個嗎?”袁天罡說:“我要告訴你的是天意難料,在最有可能痊癒的時候,你要做發生意外的準備,這樣才能夠真正防患於未然。”孫思邈說:“你的意思是皇后的病情還有可能出現反覆。”袁天罡說:“你能夠如此盡心盡力,我真爲你高興,千百年之後,天下人一定會非常感激你這位郎中,但你也要明白郎中醫得了病,醫不了命。”聞聽此言,孫思邈非常的沮喪,袁天罡說:“一個人盡己所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這還有什麼可指責的呢?我告訴你,這一切就是希望在發生意外之後,你不要太過於難過。”孫思邈點點頭說:“我做郎中很多年,治癒過人也有過無力迴天的時候。”袁天罡笑着說:“你知道我嗎?你讓我想起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周文王。”

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207南路軍穿越邏真谷賊偏師大敗寺海平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蕭相公病死入冥國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
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207南路軍穿越邏真谷賊偏師大敗寺海平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蕭相公病死入冥國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